首頁 科幻

重生從一百萬年前開始

第五十九章 擴張進行中

  擴張準備半年后,第一艘星際運輸船從還在擴建的恒星樞紐的船塢中建造完成。

  集群意識隨之馬上進行了測試,測試的主要目的是看看最高航速是否與設計相符。

  設計的時候,星際運輸船可是運用上了所有的最新技術,包括新一代的生物控制核心、艦載光子智能主機、第三代可控核聚變反應爐、新一代的脈沖推進器……

  因為只是用于運輸?shù)倪\輸船,所以星際運輸船只有一個高級核心,以及一套初級的艦載光子智能主機。

  經過短暫的測試后,星際運輸船的最高航速就猶如設計的一模一樣,達到了每秒三千公里!

  測試合格后,星際運輸船就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建造。

  啟源星系恒星軌道上重建的恒星樞紐,經過了三百多年的建設也還沒有全部完工。

  不過規(guī)劃中的十二個通用船塢倒是最先建設完了的。

  如此,一批次就可以建造十二艘星際運輸船。

  對于星際運輸船,集群意識經過未來一段時間的計劃計算,決定先建造三個批次,也就是三十六艘!

  算上測試用的這一艘,一共就有了三十七艘。

  另外,趁著建造這第一艘星際運輸船的時候,在其他船塢中也是沒有閑置的建造了十一艘工程船。

  最新的工程船從一開始就設計成了可以星際航行,也就用不著另外單獨設計建造。

  這最新的十一艘工程船除了用于啟源星系的升級建造外,等到以后將會用于到擴張中,根本就不會有什么浪費的現(xiàn)象,只會嫌棄不夠!

  在星際運輸船建造的時候,為其搭載的物資也在加緊準備中。

  十二個已經建設完成的星系節(jié)點,一個快要建設完成的恒星樞紐,加上啟源星的地面。

  如此龐大的生產力,將各種礦物通過納米巢加工成了各種類型的納米材料。

  這些納米材料除了一部分用于維護消耗、擴充生產力、建造星際運輸船和繼續(xù)建造恒星樞紐外,其余的全都存儲了起來。

  根據(jù)計算,就算是如此龐大的產出,也要一年多的積累才能滿足二十艘星際運輸船的需求!

  而二十四艘星際運輸船的建造時間也不過一年出頭罷了。

  在星際運輸船等待物資的時候,集群意識微調了一下建造計劃,減少了一艘星際運輸船,建造了一艘星際版的衛(wèi)星級。

  如此,星際運輸船的數(shù)量將會重新變回三十六艘。

  星際版的衛(wèi)星級戰(zhàn)艦,就不能稱之為「太空戰(zhàn)艦」了,而是一艘真正的「星際戰(zhàn)艦」!

  集群意識之所以建造這么一艘星際戰(zhàn)艦,就是為了提升計劃所準備的。

  如果對原始生物的提升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到時候還能有著一定的軍事力量才行。

  另外,這一艘星際版的衛(wèi)星級,也是為了驗證下一代星際戰(zhàn)艦所進行的實驗艦、技術儲備艦。

  不管在什么時候,軍事力量還是要有的才行——雖然極有可能在超光速航行技術出來之前都用不著就是了!

  在原有衛(wèi)星級的基礎上,集群意識使用了最新的軍事技術、艦船技術、材料技術……

  星際版的衛(wèi)星級,長度增加了二十米,達到了六百五十米,寬度和高度倒是沒有什么變化。

  在控制核心上,之前的超級核心陣列變成了一個超級核心,高級核心陣列的核心數(shù)量變成了三個,以及艦載光子智能主機。

  艦載光子智能主機和之前的輔助光子計算機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也是為什么能夠大量減少生物控制核心的關鍵所在。

  輔助光子計算機只是起著輔助的功能,只有程序化的反應,根本沒有多余的用途。

  而艦載光子智能主機,就是另外的一個生物控制核心,擁有了相當于原來中級生物核心的智能。

  舉例來說,這個智能主機的功能就好像人類的科幻作品中那些以虛擬人型出現(xiàn)的超級計算機!

  雖然光子智能主機只是加載了更為智能的程序而已,和真正意義上的智慧計算機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

  但是通過增強計算機的能力,節(jié)省了生物控制核心的應用。

  衛(wèi)星級星際戰(zhàn)艦除了控制核心的變化,動力和最高航速上肯定也是有著變化的。

  或者說,正是因為這兩種核心技術的應用,才讓衛(wèi)星級變成了星際戰(zhàn)艦的。

  第三代可控核聚變反應爐搭配脈沖推進器,最高航速在設計上就達到了每秒三千五百公里。

  除此之外,防御方面也進行了一定的升級,將最新版的改良能量裝甲給安裝了上去。

  還將能量護盾的能級也提升了一個檔次,變成了三級能量輸出的偏轉護盾。

  三級能量輸出的偏轉護盾,能夠防御兩級能量輸出的持續(xù)攻擊,能夠防御三級能量輸出的瞬間攻擊。

  當然了,引力波傳感器也是要配上的。

  武器方面,那一門三級能量的同軸等離子炮沒有變化。

  只是將次級主炮各自增加了兩座,然后稍微提升了一下武器的能級。

  其中改變最大的,就是將之前的百兆級聚能藍色激光炮給換成了最新的紫色激光炮。

  紫色的光波長度更短,也是光譜內最后一個顏色等級,算得上是激光炮的終極版本。

  紫色激光炮不用聚能,就能達到二級能量輸出。

  相應的,經過上次的實戰(zhàn)檢測,集群意識發(fā)現(xiàn)太空導彈的很多限制。

  所以在增加艦炮數(shù)量的同時,減少了導彈垂直發(fā)射單元的數(shù)量。

  最后完成了一種在攻擊力和防御力稍微提升、機動力極大提升的星際戰(zhàn)艦——「衛(wèi)星級星際戰(zhàn)艦」!

  戰(zhàn)艦的名字倒是沒有變化,只是將「太空戰(zhàn)艦」變成了「星際戰(zhàn)艦」。

  詳細數(shù)據(jù)如下:

  【名稱:衛(wèi)星級星際戰(zhàn)艦。

  等級:星系文明級第三代。

  定位:星系間作戰(zhàn)用。

  武備:一門三級能量的同軸等離子炮。

  八座三聯(lián)裝二級半能量的大型正電子炮。(上下各三)

  八座三聯(lián)裝二級能量的紫色激光炮(左右各三)。

  四座三聯(lián)裝三百六十毫米口徑的重接炮(艦艉四面)。

  兩套三百六十單元導彈垂直發(fā)射系統(tǒng)(上下兩面各一)。

  兩套二百五十二單元導彈垂直發(fā)射系統(tǒng)(左右兩面各一)。

  三十九套暴雨系統(tǒng)(分布各處)。

  規(guī)格:長六百五十米、寬一百一十米、高九十米。

  核心:一個超級核心、一個高級核心陣列(三個高級核心)、艦載光子智能主機。

  防御:改良型能量裝甲、三千至三萬毫米多層疊加緩沖復合裝甲、三級能量的偏轉護盾。

  動力:第三代可控核聚變反應爐、脈沖推進器系統(tǒng)。

  航速:最高每秒三千五百公里。

  探測:引力波傳感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