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是個年輕人,靠著夜市擺地攤,賣煎餅來賺錢養(yǎng)家。雖是工作辛苦,但年輕人懂得薄利多銷,所以生意算是比較不錯。直到后來,同行們看著他生意越做越好,不免心生妒忌,于是找人去他的攤子搗亂。搗亂的人去買了一個煎餅,第二天便吵吵嚷嚷的去了年輕人的攤子說:“大家千萬別再買他的煎餅了!他的東西不新鮮,我昨天晚上買了一個吃完就拉肚子,都送到醫(yī)院了!”年輕人看著鬧事的人心里著急,于是說道:“我每天都準備新的材料,菜什么的都是好好洗過了,怎么會不新鮮呢?”“哼!誰能知道你用的什么材料?賣的那么便宜,還用新鮮的菜?鬼才信你!”那個人反駁道。此話一出,周圍的人也是議論紛紛,“是啊,是啊,我說怎么他能賣那么便宜呢,合著用一些不干凈的東西在賣,這不坑人嗎?”“我前兩天肚子不舒服,原來是吃他的東西吃的”“以后不在這買他東西了,果然便宜沒好貨!”眾人紛紛散去,從此以后年輕人生意日漸慘淡,最終無奈只能離開了這個地方。
這雖然只是個故事,但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三人成虎,眾口鑠金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是屢見不鮮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對于現(xiàn)在這樣網(wǎng)絡環(huán)境大爆炸的格局下,我倒覺著“旁觀者”沒有“當局者”清了。我們享受著網(wǎng)絡信息時代給我們帶來的便利,但隨之而來的一些暗示明示的垃圾信息也越來越多,它的到來已經(jīng)開始影響了人們正常判斷事物對錯的能力。
一個視頻的片段,一個掐頭去尾的故事,一個沒有由說事件,在網(wǎng)上經(jīng)過某些不懷好意的人添油加醋的描述,白轉黑,就這樣人們就相信了事件的始末。于是大量的網(wǎng)絡暴力傾向了那個知道對錯的當局者,雖是清者自清,但當那么多惡毒的語言傳到自己耳朵的時候,我相信沒人能承受得起。
讓我映像最深刻的就是在2018年10月28日,重慶市萬州區(qū)的公交墜江事件,事情經(jīng)過大家都已經(jīng)了解,因為乘客和司機爭執(zhí)而引發(fā)的慘案。可就在那個視頻片段在網(wǎng)絡上曝光的時候,有人居然在網(wǎng)上指責了那輛開紅車的司機,說她是逆向行駛,然后怎樣怎樣,一時間網(wǎng)絡眾多網(wǎng)友開始對其進行了攻擊,甚至有人人肉了司機,打聽了家庭住址和司機的家人,直到后來真相大白,人們才知道和人家司機沒有關系。案件結束了,可那次的網(wǎng)暴對紅車司機帶來了多大的心理陰影,我想沒人能夠體會到。這種事件這幾年越來越多,甚至有些事情單從表面就能看出對錯,可還是有人選擇去相信那些所謂的傳播者的話。
為什么?我想應該是網(wǎng)絡在這幾年為我們帶來的惰性,我們的大腦產(chǎn)生了不去思考的惰性,失去了一些基本的判斷能力。
尤其是對一些三觀還未成熟的孩子,現(xiàn)在生活條件比較好了,孩子們也是從很早就可以在網(wǎng)上瀏覽東西,無聊看看一些軟件,看看直播。當有人刻意發(fā)布一些消息時,孩子們?nèi)鄙倥袛嗔?,很容易會被帶到偏路上去,從而認為這些事情就是這樣的,于是三觀建立的就不會那么正確,這種發(fā)展對時代來說其實是一種悲哀…
當你陷入了這種迷路里時,你就開始隨波逐流,別人網(wǎng)絡攻擊,你也會跟著敲出那些不堪入目的字語,別人翻然悔悟,你也會懊惱當時做的事情,久而久之,人的主見就漸漸地弱化,你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慢慢的你越來越覺著沒有了安全感,特別需要別人帶你走路。也許你會認為我說的話會是危言聳聽,可我感覺就是那么的現(xiàn)實,它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你,而你有時也在依賴它。
“旁觀者迷,當局者清”
身處局外反而看不清路了,在這種環(huán)境下如何能夠做到認清事情,怎么樣不被某些別有用意的人牽著鼻子走,這應該是我們必須考慮的事!
其實話說回來,想要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只要用心去看這個世界,多用大腦去思考,去感受,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行不茍合,老天爺給了我們兩個眼睛一張嘴巴,也是讓我們多去觀察我們的生活,去了解更多的信息,這樣才不會做那個在迷局的“旁觀者”
這樣的路,才是我們的路,這樣的未來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