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張璟得注意影響,否則,好好盯著京察,想怎么整治文官不行?這些文官真要好好查下去,有幾個清白的?
文官畢竟代表了國朝,所謂代天牧守,代表朝廷的行政權(quán),出了大亂子最終還是打的朝廷的臉。所以,張璟不能查,也不敢查,所以,他才會讓潘洪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去彈劾以孫家兄弟為代表的外戚,也算是替朝廷、替文官分散一下火力吧。
此時的張璟,最多也只能看朝廷的處置。比如李賢、吳節(jié)、李寬三人,以及牽涉倒京師治安案中的各部主事、郎中。
京師治安案中,朝廷為了降低影響,這些人只是被調(diào)職,張璟也想看看朝廷是否會借京察的時機,對這些人進(jìn)行清算。
張璟當(dāng)然是希望朝廷清算的,刷新吏治并不是嘴上說說就能刷新的,需要有落到實處的行動支撐才行。喊喊口號,誰不會?
當(dāng)然,張璟也清楚,對于吏部而言,這次京察更多的是走過場,不會細(xì)察的,第一時間就不允許,倉促之間,章程都沒完善,怎么察?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的作秀罷了。要不還能怎么辦,文官們在京師治安案中,表現(xiàn)著實不好,幸朝廷沒有深究下去,否則還不知道會被牽扯多少進(jìn)去呢。
錦衣衛(wèi)盡管及時收手,但不代表問題不存在,所以,景泰皇帝重啟京察,并將十年期改為三年,既算是亡羊補牢,又何嘗不是在告誡文官集團?
張璟只是希望,即便是告誡,也不能只是口頭上的告誡,的實打?qū)嵉哪贸鲂袆觼恚辽僖驳脷㈦u儆猴,否則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讓那些人呢更加猖獗。
犯了錯也不受處罰,長此以往,朝廷的公信力何在,威懾力何在?
張璟真的不希望看到這種情形的發(fā)生。
當(dāng)一個國家,枉法成了常態(tài),世風(fēng)日漸敗壞,朝廷失去公信,政治愈發(fā)黑暗,這樣的國家又怎么會有前途?
潘洪府,在潘洪的盛情邀約下,他的幾位同年,本科榜眼、現(xiàn)任翰林編修陳鑒,同進(jìn)士出身、與自己一樣擔(dān)任御史的劉青、李巳。這是他現(xiàn)在還能說的上話的幾個同年,其他人不齒他的為人,潘洪自然也不會熱臉去貼冷屁股。
交情這東西,是相互的,有來有往才能長久。
比如同事請你吃飯,一次請你你有事兒,第二次請你你還不去,后面恐怕就沒有第三次了。就是這個道理。
幾人先喝了幾杯悶酒,特別是陳鑒,比起本科三鼎甲中的另兩位狀元彭時、探花岳正,他這個榜眼其實是最憋屈的,不論是名聲還是其他,都遠(yuǎn)不如那兩位。特別是這兩位近年來入閣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時人此時早已不把三人相提并論了。
這讓陳鑒情何以堪!他也是三鼎甲呀,還是榜眼呢。
比不過彭時這個狀元倒也有情可原,但岳正是怎么回事?明明我才是榜眼呀。
所以,陳鑒極想做出點成績來,讓大家知道,他這個榜眼也不是吃白飯的。
“京察如火如荼,”潘洪敬了三人一杯酒,“別的就不說了,小弟這里可是聽到不少風(fēng)聲。”
陳鑒嘆了口氣,“潘年兄說的不錯,小弟這里也一樣,其他人不說,咱們同科的這些同年中,據(jù)說就有數(shù)位被處以浮躁、才弱等處分,前景堪憂呀?!?p> 劉青、李巳同時嘆氣心有戚戚焉,他們都是不到四品的小嘍啰,還沒有上自陳疏的資格,所以,只能被動的等吏部來查,而陛下又特別重視此次京察,那個心里不說十五個水桶,七上八下的。
“不用據(jù)說了,”潘洪提起酒壺,給幾人倒酒,“剛剛遷順天府通判的吳節(jié)和通政司經(jīng)歷李寬被判為貪、無為,革職查辦已是板上釘釘?shù)氖聝?。?p> “年兄從何而知?”陳鑒等三人聞言,哪里還顧得上喝酒,連忙追問。
“從何而知幾位年兄便不必問了,”陳鑒搖搖頭,他自然有自己的路子,“這且不說,據(jù)說兵部李侍郎也被下旨申斥?!?p> “這……”幾人相對無言,更覺前途渺茫。
“我等不若另辟蹊徑,行那圍魏救趙之舉,若何?”潘洪瞅準(zhǔn)時機,建議道。
“何為魏,何為趙?”陳鑒的心思總是活泛些,聞言不由眼前一亮,連忙追問道。
潘洪胸有成足的拿出自己準(zhǔn)備好的材料,攤在桌案上,對幾人說道:“幾位年兄請看。”
陳鑒等三人連忙湊上來查看,潘洪寫的很短,不過幾行字,是孫氏兄弟、駙馬督衛(wèi)薛桓等人侵占官民田地,截留客商、引鹽發(fā)賣之類的事情,以及孫氏兄弟于法華寺藏匿奸宄,若是僅僅是前面的幾個罪名,著實沒什么新意,彈劾了也沒用,皇帝一個“詔宥之”就把他們打發(fā)了。
若是加上后面那條,可就完全不一樣了!正如潘洪所言“安知無賊寇、刺客為敵國窺伺者潛入其中?一旦變生肘腋,將如何應(yīng)對?”
是啊,將如何應(yīng)對?朝廷的機密大事一旦被敵國知道,損失算誰的?賊寇、刺客制造混亂,即便無法對大內(nèi)造成威脅,但在民眾之中引發(fā)的混亂,算誰的?
還有一層,這兩位可是孫太后的兄弟,你孫太后要保自己的兄弟,總不能空口白話吧,置國家法度于何地也?總得交換一下利益吧,
“可行!”陳鑒、劉青、李巳三人商議一番后,一致認(rèn)為可行。
等他們引爆輿論,大家都盯著這些勛戚的爛事后,就沒人理會什么京察了,稍稍拖上一段時日,對大部分人而言,都是極為關(guān)鍵的,當(dāng)然,對于那些實在找補不回來的,時間再多也沒什么用處,這就沒辦法了,還是那句話,死道友不死貧道,你完蛋總比我完蛋好不是。
“某先去拜訪高師,你等這便回去聯(lián)絡(luò),如何?”陳鑒仿佛看到了自己一呼百應(yīng),聲望大震的場面,頗為振奮的說道:“一旦士林響應(yīng),此事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