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玄德兄,你對這惡蛟有何看法?”話音一轉(zhuǎn),姒遇的眼神變的些許凝重。
“惡蛟作惡多端,于公于私,我劉備都不可能放任自流?!?p> 劉備的眼神也變得凝重,雙拳緊握,面色中帶著藏不住的悲哀和憤怒,不管怎么說,劉備愛民如子是毫無疑問的,不然也不會指使張飛率先出手,拯救平民。
“然而,惡蛟實力強勁,雖然被宋城主打敗,但是若僅憑我等一人之力,是萬萬敵不過。俗話說的好,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
“因此,燕王殿下,我此番來找你,是希望你可以和黃巾、諸侯聯(lián)合起來!”
劉備眼神堅定,雙眼炯炯,里面似乎甚至還帶著一絲哀求。
姒遇望著眼前這位二十出頭的大耳少年,心中不免有些動容。
這真的是網(wǎng)上流傳的劉跑跑嘛?
偽也罷,裝也罷,起碼現(xiàn)在的他是真誠實意為人族辦事,至于后面如何,取決于天咯!
從來沒有一個人是不變化不成長的,不要忘記,前世那個所謂腹黑的劉皇叔,現(xiàn)在才二十出頭,前世那個中年還在到處漂泊的劉皇叔,現(xiàn)在才二十出頭。
年輕,就是最大的資本!
盡管這次發(fā)言,可能會讓眼前的燕王為難,從而讓燕王針對自己,但是劉備不后悔,他也是鞭抽督郵的存在,更何況,他也相信,眼前之人的決心。
不為人族,何謂人皇?
劉備有野心,仁義和野心自古不矛盾,他也知道,眼前之人也有野心,而且他肯定也會答應(yīng)的。
若沒野心,會拉攏他?從劉刺史到劉青州,到劉兄,再玄德兄,這幾聲稱呼的變化完全詮釋了面前姒遇的野心……
既可以增長名聲,又可以順其心聲,甚至還有可能在關(guān)鍵時刻摸一把功勛值,一石三鳥,何樂而不為呢?
果不其然!
“和反賊,黃巾,一起聯(lián)合是吧……”
“這風(fēng)險,我燕王,姒遇承擔(dān)了!”
姒遇眼神同樣爆發(fā)出一陣精芒,利索答應(yīng),當然,這不是沖動上頭,而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
其一,雖說他擁有著秘密武器,石鎖老人所送的石鎖,但是石鎖要葛條鎖龍方可發(fā)動,既然鎖住,不說傷殘,重傷輕傷是至少的。若單靠兩個神級的楊再興霍去病,可能無法造成如此傷害。
而且,石鎖在手,他是最有可能獲得功勛值的大頭,能讓其他三位心甘情愿為他做嫁妝,這買賣,值了!
其二,相比其他三位,贏稷、劉備、王世充,姒遇對平城以及惡蛟的了解甚少,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帶路黨是必不可少的。
其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雖然身為王族和反賊聯(lián)合會墮了王族的名聲,若傳出去,甚至還會受到夏王的懲罰。但是,要知道,就算姒遇做到完人,他也敢打包票,妹喜一行人也會找出黑姒遇的點,即便是莫須有。
至于聯(lián)合,雖然明面上是損己,濟民,給敵人找了污點,但實則上是大贏特贏,因為,姒遇贏得了民心。
俗話說的好,得民心者得天下。縱觀悠悠中華五千載,每一個盛世的背后,都心存著同一個信念,那便是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得天下!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僅需民心便能奪天下,中國古代任何一個朝代的誕生,不是由百姓在溫情脈脈中選出來的,都是靠著拳頭,軍隊,刀槍劍戟打出來的。
沒有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就沒有新政權(quán)的建立,這才是冷漠卻真切的事實。
不管是春秋戰(zhàn)國的大秦崛起,還是秦末的楚漢爭霸,不管是東漢的穿越與天命之爭,還是三國的三家鼎立,抑或是隋唐的各顯神通,更不用說混亂的五胡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國時期,其中,不管是漢唐這種幾百年的大王朝,還是劉宋這種幾十年的小王朝,哪一個朝代的建立不是充滿著血雨腥風(fēng),哪一家天下不是來自于強大軍隊支持。
至于大元大清兩個朝代,這兩個朝代是由異族所建,在當時只能靠殺伐,殺伐,再殺伐,根本不可能得到當時老百姓的認可,但即便這樣,大元大清仍然成功建國。
即便是魏代漢、晉代魏、唐代隋、宋代周所謂的“和平交接”,怎么可能會是真正禪讓,無非是武力強權(quán)之下的名義操弄而已。
這就說明一個道理,在爭霸路上,硬實力的重要性是毫無疑問,包括人才、領(lǐng)土、資源等等,但這能說明民心的地位低下嗎?
顯然不能!
在我看來,民心是打天下以及守天下的基礎(chǔ)。打天下易,守天下難,再輝煌的王朝終究會毀滅,大元何等輝煌,元系開國開疆擴土,打到遙遠的歐洲,還不是百年而亡?大秦何等霸道,始皇出,六國滅,千古一帝,祖龍蓋世,還不是二世而亡?
《尚書》中記載夏朝初年的大禹曾經(jīng)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耙匀藶楸尽边@個說法永遠不會過時。
大思想家孔子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荀子·哀公》。這個說法總愛被一代代統(tǒng)治者借用。
孔子的愛徒子夏說:“魚失水則死,水失魚猶為水也。”大意是說,老百姓沒有了國家還可以照樣活得有滋有味,皇帝沒有老百姓就什么也不是。
《春秋谷梁傳》說“民者,君之本也”。沒錯,戰(zhàn)爭的老本。
《孟子》則尖銳地指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边@個說法就被很多歷代統(tǒng)治者選擇性無視了,朱元璋更是氣得把他的牌位趕出文廟。
《漢書·酈生陸賈列傳》中有這么一段話:“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后半句倒是被改造成了一句口號。
魏征說過:“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歷代封建王朝的無數(shù)農(nóng)民起義運動一直在深刻地驗證著老魏的這句至理名言。
這么多大佬,都說民心重要,難道他們都是睜眼說瞎話?
顯然不是!
如果民心不重要,北魏孝文帝為何要漢化,如果民心不重要,忽必烈為何要重視儒學(xué),如果民心不重要,為何會出現(xiàn)我們共太祖的理論?
誠然,刀槍之下出政權(quán),江山不認情面,只認得拳頭,但是在冷兵器時代,造反門檻很低,大家拿著鋤頭就能跟官軍干。
而且兵器制造也沒有多復(fù)雜的程序,哪怕你禁止百姓持有刀槍,哪怕你讓幾戶人家共有一個菜刀。但你不能把鐵全部藏到國庫里,礦山也不能用一把鎖鎖上。所以老百姓依然能夠獲得鐵器,一個鐵匠鋪一夜就能造出好多把刀劍。
如果一個皇帝好大喜功,大興土木,窮兵黷武,勞民傷財,又有苛捐雜稅,貪腐盛行?;实塾植惑w諒民間疾苦,只知道盤剝,那就會民不聊生,民怨沸騰,大家沒有活路,就會揭竿而起。
出身底層的百姓都是“烏合之眾”,很難撼動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表面上看,歷史每一次動蕩和改朝換代,都是軍閥操作的。但是失去民心、民怨太大,也是導(dǎo)致政權(quán)垮臺的重要原因。
東漢末年,如果不是張角的黃巾軍起義,董卓有興風(fēng)作浪的機會?曹操有施展自己抱負的機會?劉備更是默默無聞,要當一輩子的小販。
元朝末年,如果沒有紅巾軍的起義,朱元璋還會老老實實當自己的和尚,在歷史舞臺上連當一個跑龍?zhí)椎臋C會都不會有,更不用說建立大明、青史留名了。
當然,在中國古代,百姓是無助的,他們只能委曲求全、忍氣吞聲,當沉默的順民。他們不但愚昧無知,也沒有力量,到什么時候都是絕對的弱者,命運不在他們手里,他們只能任人擺布。
但是如果老百姓對皇帝不滿,當朝廷有難的時候,他們至少可以選擇消極抵抗,選擇袖手旁觀,甚至選擇為一點錢糧,給入侵者帶路,運輸。
充當士兵的百姓可以漫無目的地將目標轉(zhuǎn)移,當戰(zhàn)爭打響的時候,他們要么腳底抹油當逃兵,要么調(diào)轉(zhuǎn)槍口當叛徒。不管皇帝怎么宣傳忠君愛朝,他們依舊會無動于衷,不會同仇敵愾,更不會誓死抵抗。如此一來,一個政權(quán)肯定會滅亡得更快。
在此情況下,你還說民心不重要嗎?
雖然這是在異世界,但姒遇相信,只要出世后,多宣傳宣傳,完全難不到他,至于如何宣傳,青丘閣,說書人,甚至可以借用妹喜的宣傳……
現(xiàn)在的他不處在京城之內(nèi),潛龍已出淵,妹喜而已,何懼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