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假李鬼與真李逵(求推薦 求收藏)
“??!”
迪夫是萬萬沒有想到,會是以這么一種方式遇上孫思邈,但聽其口氣,似乎是知道迪夫的。
莫非我已經(jīng)揚名在外?
迪夫連忙將孫思邈請入座,同時細細地打量著,童顏鶴發(fā),面色紅潤,幾乎沒有皺紋,腰背不駝,絲毫不顯老態(tài)。
“不知藥王孫真人來找小子,所為……?”
這一句話頓時嚇了孫思邈一跳,連忙打斷。
“老道隱居秦嶺太白山之中清修,也從未稱王,道友莫要信口胡言,污蔑老道。”
“實在抱歉,倒是小子犯了糊涂,不知孫道長來找小子,所為何事?”
“老道四十年前曾卜算過一卦,知道五十年后有圣人治世,那時當出山以草藥救治世人。卻沒曾想近日突然有感將有真人臨世,所以提前出山前來找尋求道,正趕上陛下召集天下道士前來京城,為故去的將士安魂祈福,所以順道前來?!?p> “孫道長怕是找錯人了吧?你看我有哪點像是得道高人的樣子?”
“道在身內(nèi)而不在身外,道友莫要著于表相。老道細觀道友,氣宇出塵,格然不同,道友莫要自謙?!?p> “小子是初來長安,并沒有幾個認識的,不知道孫道長是從何處得知小子的?”
“問道不分先后,同道而行,結伴稱友,迪道友不妨喊老夫一聲道友?老道也是初次來到京城,蒙皇上召見,說起道友之事,稱道友為神人降世,故而特地前來討教?!?p> “……”
“老道研習經(jīng)典,探索養(yǎng)生之術,卻越發(fā)覺得修道之人,當修德積善,積之俞多,則俞利于得道飛仙,不知道友對此是何看法?”
且不說迪夫就是一個假道士,從來沒翻過經(jīng)書,一個深受21世紀唯物主義熏陶的無神論者,好好的怎么探討起神仙來了呢?
迪夫只能絞盡腦汁地,半真半假地胡口亂編。
“仙神之事從來都是虛無縹緲,當不得太真。不過順著本心,救治世人,行積德行善之事,自然是功德無量?!?p> 孫思邈頷首點頭道:
“道友所言極是,嘗聞道友于莊子中救濟貧苦,積德行善,果當是同道中人。不知道友師承何人,能否為老道引薦拜訪一番?”
“倒是讓孫道友失望了,小子的老師確實不在當今世上了?!?p> 孫思邈眼神一亮,詢問道:
“哦?不知老道能否在這莊子上結廬修行,老道醫(yī)術尚可,也能為莊戶省去些許的麻煩?”
迪夫頓時大喜:“道友且隨意,我那院子不日即將修好,道友也可挑上一間屋子住下。”
“那就多謝道友了。”
“不客氣,倒是莊子上有著些許規(guī)矩,需要給道友說上一二的?!?p> 說著,迪夫站了起來,引著孫思邈在莊內(nèi)走動。
“孫道友,千金方一書是否準備在寫了,還是已經(jīng)寫好了?”
“千金方?可是藥書么?不瞞道友,老道現(xiàn)在醫(yī)術尚可,卻也算不得精湛,所以不敢擅自出書,以免得有錯漏耽誤了后人?!?p> 不就是定理和猜想么,這個迪夫熟的很,直接就開口道:
“道友太過自謙了,就算有錯漏又有何妨。一人計短,眾人計長,后人自然會查漏補缺,道友無需糾結此事,只需標明其中哪些是確鑿無誤的,哪些又是尚存疑惑的便可?!?p> 孫思邈雖然一邊點頭,臉上還是嚴肅的神情:
“道友大才,只是醫(yī)藥金方,難以斟定。藥材繁多,相生相克,劑量不同,效用也是不同。老道聽了道友之言,雖有心出書,但此事也是急不得的?!?p> 這個一下子就打到了迪夫的知識盲區(qū)了,迪夫也不好亂開口了,連聲附和扯開了話題。
“那是,都說三分藥七分毒,用藥自然需要謹慎行事。道友這邊來,前面就是澡房了,莊子上的人每天傍晚收工之后,都需要先去洗刷一番換上新衣服,方能前去打飯。”
孫思邈有些不解:“哦,不知此舉有何用處?”
“城外是十萬敵軍圍城,若是城池守將能以一些微不足道的代價,將十萬敵軍變?yōu)橐蝗f,道友覺得守將應不應該去做?”
孫思邈更加困惑了:“若是如此,必當試上一試。只是這與洗澡有什么關聯(lián)么?”
“當然有關聯(lián)了。人就如同城池一樣,病菌就如同那敵軍,若是被攻破了城,那么就會大病一場。洗澡能沖刷掉附著在人身上的病菌,又何樂而不為呢?”
“道友此言,老道倒是聞所未聞,以此說來,將水煮滾了再喝,也是意在漸少那病菌了?只是這病菌到底是何物?若是能將世間病菌全都殺死,那豈不是再無病患之憂?”
“咳咳,按理說當然是如此,只是病菌卻是殺不絕的。病菌廣泛寄身在各種生物身上,人也只是其中之一。病菌也有好有壞,且都是單……”
迪夫突然止住了話頭,再扯下去細胞都要出來了。
一是怕解釋不清,在沒有顯微鏡的年代,根本觀測不到。
二是怕孫思邈受不了,追尋了幾十年的飛仙之路,一旦道心崩潰,指不定會發(fā)生什么事,但肯定不會是好事。
所以迪夫也不愿再去探討醫(yī)術了。
孫思邈連著問了幾次,都被推脫開了,也就知道迪夫不想再說了,只得作罷,但心里卻如同被撓了癢一般。
莊子雖然不大,但走上一圈也得耗費不少時間。
等迪夫來到緊挨著書院的飯?zhí)玫臅r候,已經(jīng)排起了老長的隊伍。
孫思邈看著這些面帶真誠笑容的男女老少,神情有些恍惚。
曾幾何時,他也曾是這個隊伍里的一員,家境貧困,父母以耕織為業(yè)。只是他沒這么幸運,遇不上迪夫這樣的東家。
更加上自幼缺吃少穿,身體瘦弱幾乎沒什么力氣,又一次還遭受了風冷,生了重病,為了去看病,耗盡了家里的余財,甚至還變賣田產(chǎn)。
這么多年來,經(jīng)歷了兵荒馬亂,也見識了隋朝的繁華,但是沒有一個莊子能像迪夫這個莊子一樣的,如此的善待莊民。
或許是因為他也在修行,在積德行善,積攢功德。
但看著隊伍里吱吱喳喳嬉笑著的孩童,孫思邈還是忍不住說出了口:
“東家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