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一封“信”
翌日。
迪夫正在釣著魚,已經(jīng)許久沒見的王安找了上來。
才一見到迪夫,王安就先發(fā)制人。
“迪兄,許久沒見了,想見著你一面可真難啊。”
說著,還熟練的拉開了躺椅,一屁股的躺了下去,并嘟噥了一句,“舒服啊”。
迪夫側(cè)過臉,看著仿佛進了自家一般的王安,搖了搖頭。
“可別都推我身上去,我這些天都是在莊里的,可從未見你有來過,要我說啊,還是王兄最近發(fā)了財,怕是認不得我了?!?p> “這……我委屈啊,玻璃,蜂窩煤的買賣雖然很好,但我就是個替迪兄跑腿的,可是沒有一分錢是進我口袋的,我可真是太難了?!?p> 雖然嘴上叫著苦,王安臉上卻是笑嘻嘻的。
迪夫繼續(xù)盯著河面,這王安以前剛來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這才幾天不見,模樣雖然還是那副模樣,臉皮卻是變厚了許多。
不過,這樣其實也挺好。
“對哦,所以你是來找我要工錢的?”
“是啊,迪兄打算要給我多少呢?”
迪夫翻了翻白眼,這貨還學(xué)會打蛇隨棍上了。
但是沒用,這貨以前就天天來蹭吃蹭喝的,地主家都沒多少余糧了,哪里還發(fā)的起工錢。
“可拉倒吧,我可是聽說那醉仙樓可是門庭若市,來往的客人都快把門檻都踩破了,去吃上一頓還得提前一個月去預(yù)定?”
“迪兄這話說的,那酒肆的生意是好,可怎么不說其中的一半還是迪兄的呢?唉,要不是家里都快揭不開鍋了,又怎么會去沾惹上這銅臭味,干些撈不到好處的活。”
王安搖著頭,一副受了莫大的委屈的樣子。
迪夫卻是看都不看一眼。
“少來了,快說說到底是哪一陣子的風(fēng),把你這么一個大忙人給吹來了?!?p> “真沒啥事,就想著迪兄的茶了?!?p> 迪夫雖是不信,卻也不再多問。
“壺里還有茶,就是涼了些,想喝就自己去倒。若是想喝熱的也有,爐子,茶具都在這放著呢,自己燒水來泡一壺便是了?!?p> “迪兄,哪有你這待客之道的?”
“今兒這不就有了,你愛喝不喝吧?!?p> 看著迪夫的無動于衷,王安只好自己動手了倒了一杯茶,才喝了一小口就放了下來,果然是已經(jīng)涼了。
于是起身去打水來燒,準(zhǔn)備重新再泡一壺。
“迪兄,并非是我不想來,而是你這莊子一般人可都是不敢來的,我即便是來了也是一直心驚膽戰(zhàn)的。莊里的護衛(wèi)個個都是裝備齊全,帶著鐵劍也就罷了,還穿戴著皮甲……”
迪夫打斷了王安的說話。
“皮衣,那是御寒用的皮衣?!?p> “嗯皮衣,但是瞧著樣式都差不多,可就分不清了,再說了,我以前來的莊子時候可是基本上是想去哪就去哪,現(xiàn)在卻不行了,這不讓去那也不讓去,跟防賊似的?!?p> 迪夫算是聽明白了些,王安這次來或許是帶著任務(wù)來的。
李二肯定不會管他莊上的人穿戴皮甲,反而會很樂意見到。
私藏甲胄形同謀反,可是掉腦袋的重罪,自然是沒有哪個人敢冒著如此大的風(fēng)險去與其交好的。
但李二又硬不起來,畢竟迪夫來歷神秘,手段叵測。
所以只有這樣放縱,使得不會有過多的人去與迪夫接觸,才能讓局面還算是稍稍可控些,且這些都可以讓以后師出有名。
迪夫也是不愿意引起李二的過度猜忌,畢竟自家之事自家知,他并非是無所不能,也沒有無敵之身,多挨上幾十上百刀,或者萬箭穿心也是會死。
所以迪夫只喝茶,從不喝酒。
至于說他在防賊,或許是李二是看到了劉修竹的奏疏之后,忍不住的發(fā)牢騷吧。
而是否真的如此,只需問一問便知道了。
“哦,那你想看些什么?盡管說來,我去吩咐一聲,你去哪都不攔著?!?p> 王安訕訕一笑。
“還是算了吧,這樣挺好的,你這莊子里的那些事情我可不想摻和進去?!?p> 的確,雖然無情最是帝王家,但李二卻是開了一個壞頭,讓別人知道了,原來太子之位不一定要看嫡庶,也是可以用武力來奪取的。
從此往后,宮廷政變、皇室傾軋便從不間斷,每次新帝繼位都是一片血雨腥風(fēng)。
李二對此自然是十分敏感,所以王安只想著當(dāng)個安穩(wěn)王爺,半點都不想沾染上這些的。
“既然你自己都不想,那為何還拿這來說事,還要過來?莫非是陛下有事情讓你來的?”
“唉,剛才不過是發(fā)些牢騷罷了,果然是瞞不過迪兄的,這番確實是陛下讓我來當(dāng)個信使,給迪兄送一封信的。”
雖然說是信,但王安拿出來的卻是一疊厚厚的折紙。
迪夫接過來一看,這所謂的信開篇都是歌功頌德,辭藻華麗,明顯就是一道寫給李二的奏疏。
再者通篇的四六句文,雖然沒有標(biāo)點符號也能勉強斷句,但依舊讓迪夫看得頭疼。
索性直接一合起來,放在桌面上不看了。
“這哪里是信啊,你不會是拿錯了陛下的奏疏了吧?我也懶得看了,你就直接告訴我到底是個啥事情吧。”
“錯不了,這的確是一封奏疏,不過是一份撰抄的副本。陛下說了讓我把它交給你,可沒說我也可以看的,我這哪敢翻開來看啊,所以具體是些什么事情也就不知道了?!?p> 居然是李二讓拿來的,莫非是什么要事不成?
迪夫起了幾分好奇心,忍著頭疼,又翻開了這份奏疏。
果然,能當(dāng)官的文采都不差,這篇奏疏自然寫得也是極好的。
先是寫了李二六騎逼退突厥,解了京師之圍,贊嘆李二的智勇過人,膽識非凡,然而又畫筆一轉(zhuǎn)痛心疾首,朝臣無能,良臣匱乏,居然讓陛下親臨險境。
緊接著下文察覺鄉(xiāng)里,得知京城以西十余里處有一怡然莊,有一位大賢造福鄉(xiāng)里,而萬年縣令居然居然不知道,不舉薦賢才,致使明珠遺落蒼野。
洋洋灑灑數(shù)頁,俱是文筆璀璨,處處引經(jīng)據(jù)典,既拍了馬屁,又表了忠心,還干了正事,任誰來都得贊許一聲。
至少迪夫是看得很舒心的,奏疏中把他都夸出花來了,要不是這附近十?dāng)?shù)里內(nèi)只有一座怡然莊,迪夫都有些懷疑這位大賢是不是自己了。
最起碼以迪夫淺薄的古文知識,認不出來都引用了哪些典故,但從認得的那些來看,這肯定不是在陰陽怪氣的。
“王兄,你對這個長安縣令張兆張明府了解多少?”
王安手里的動作頓了一下,抬起頭向迪夫看去,表情有些詫異。
“了解的卻是不多,他是范陽郡人氏,年歲三十又七,武德五年進士科取士出身,今年二月才上任?!?p> “那他過往履歷呢,都曾在哪里任職?”
王安皺著眉頭,仔細地想了想。
“這個卻是不知,我對于朝中的官員了解不多,更加不敢多去接觸的,迪兄這問題可有些難為我了。”
迪夫若有所思,今年二月這個時間,由不得人不去多想,那時候的李大和李二估計還正在爭得水深火熱的吧。
再者,誰不知道范陽郡是盧氏的地盤,張兆會不會與其有所牽連呢?
不過從王安這怕是問不出點什么來的。
“對了,長安縣令是幾品的官?”
“正五品上。”
“原來如此,五品的官是有舉薦的資格了?!?p> 迪夫輕笑。
李淵武德五年三月間就曾頒布了一道詔令,京官五品以上方能進行舉薦,而且舉薦的舉主連坐,一旦被舉的人觸犯了律令的,舉薦的官員也得承擔(dān)連帶責(zé)任。
自己與這張兆素味平生,連話都未曾有過一句,從來沒有過交集,他是怎么就敢去舉薦自己的?
或許是他的意圖以此抽身退卻,試探李二對他的一個態(tài)度,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況且京師治下為官實屬大為不易。
也或者他就是一個被人推出來放在了臺面上的棋子,試圖以此來看一看李二與迪夫的態(tài)度,或者迪夫如潮為官對他們會有些什么好處?
但是,最著急的人不是迪夫,而是莫名背鍋的萬年縣令何壽,這奏疏雖然是寫給李二的,但是想必經(jīng)歷了不少人的有,已經(jīng)有不少人看過了的。
迪夫思索著,卻被王安以為迪夫動了做官的念頭。
“舉薦?莫非是這個長安縣的張明府舉薦了迪兄,想去做官了?”
“怎么的,我便做不了官么?”
“那倒不是,不過我看迪兄要是做了官,這官肯定也是做不了長久的。”
“哦,這話怎么說?”
“迪兄不喜繁文縟節(jié),想必朝中的規(guī)矩自然也是不耐煩的,這個還用問的么?”
“哈哈哈,還是王兄知我啊。”
迪夫笑著,王安都能想得到的事情,李二更加的了解自己,不會是想不到的。
此外,如果迪夫想要做官,以前李二又不是沒邀請過,那會可是直接被迪夫一口給拒絕了,當(dāng)時李二還是深表遺憾的。
至于這封奏疏,直接拒絕了不就好了,為什么要抄一份給自己呢?
迪夫有些想不通,但是卻好像抓到了點什么。
王安的那句話是怎么說來著?
李二托他帶來的一封信?
信?
這個信又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