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進山次數(shù)的增多,劉耀祖每次在山里待的時間,似乎也在不知不覺間變多。這種變化,也足以說明他越來越適應山里的生活,并未覺得有什么不適應。
甚至在昨天晚上,他剪輯好此次進山的第一集視頻,直接在山里便將其發(fā)布出去。等候多時的網(wǎng)友,看到最新發(fā)布的戶外探險視頻,也覺得非常興奮跟期待。
視頻剛開始,依然是第一視角的進山視頻。只是看到中途,很多網(wǎng)友都發(fā)現(xiàn),視頻光線突然暗了下來。等視頻對準天空,那黑壓壓的烏云瞬間令人感受到壓迫力。
“哇塞,看這架式要下大雨??!”
“博主不會有事吧?他這會,庇護所還沒搭好呢?”
“看來博主今晚要挨餓受凍了!”
“山里氣候變幻莫測,先前還晴空萬里,轉(zhuǎn)瞬間就烏云密布,好可怕!”
關于這些留言,發(fā)布完視頻便睡覺的劉耀祖,自然不會過多關注。等到網(wǎng)友繼續(xù)觀看,發(fā)現(xiàn)他用防雨布迅速搭建好臨時帳篷,也覺得他又幸運逃過一劫。
只是通過剪輯的視頻片段,他們也能感受到大雨落下時,那種撲天蓋地的恐怖場景。值得慶幸的是,這會是夏天,即便大雨傾盆也不會致人體溫過低而出事。
真要換成落雪或融雪的季節(jié),碰到這樣的大雨,一旦被雨淋濕,那后果也是很嚴重的?;蛟S正因如此,去戶外野營探險,也是一件頗具危險挑戰(zhàn)的事。
最令網(wǎng)友意想不到的,還是大雨變小雨之后,劉耀祖竟然披著雨衣,開始在叢林尋找美味的野山菌。通過拍攝鏡頭,這些網(wǎng)友都能認出這些野山菌的品種。
相比先前是替劉耀祖擔心,現(xiàn)在這些網(wǎng)友卻眼饞道:“哇,這山里好多菇子啊!”
“這是純正的野山菌,看來阿祖今晚又有好口福了?!?p> “博主,趕緊告知一下你的座標,我也想去山里采蘑菇??!”
“博主采摘的這些野蘑菇能吃嗎?野外的蘑菇,可不能隨便亂吃,會出事的!”
又是一通網(wǎng)友留言,令這期發(fā)布的視頻熱度迅速提升起來。同樣觀察到這期視頻的秦浩,也很羨慕的道:“看來阿祖這家伙,越來越適應現(xiàn)在的生活了。”
做為曾經(jīng)的同事甚至徒弟,秦浩對劉耀祖離職回老家,多少覺得有些可惜。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又有些羨慕劉耀祖,憑借創(chuàng)業(yè)時分配到的股東,提前實現(xiàn)財務自由。
如此年青還不差錢,他自然有資格任性,去享受他所喜歡的生活。換成他們,能嗎?
發(fā)布一條視頻,會引來這么多網(wǎng)友留言,自然也是劉耀祖所沒預料到的。只是當他回到村里,面對一些村民的詢問,他也覺得哭笑不得。
可還是點頭道:“嗯,前幾天山里確實下大雨了,而且我在山里碰到蘭花姑她們了。”
“蘭花?嫁牛尖屯的蘭花?”
“是的!她們昨天進山,我正好在山里碰到。這段時間,山里出的菇子雖不多,但個頂個漂亮水嫩。估摸著送去集市,應該能賣個好價錢吧!”
在一些村民宣傳下,村里不少用智能手機的村民,都關注了劉耀祖在喜樂視頻的帳號。剛開始看到山里下大雨,他們也著實替劉耀祖捏把汗。
可看到最后,不少村民眼光都被他采摘的野山菌給吸引。經(jīng)常進山的村民都清楚,頭茬野生菌價格最好。只是他們有些意外,這會山里就長這么多菇子了。
結果很顯然,等到第二天劉耀祖起來在村里閑逛,就聽到村里不少婦女結伴進山采菇子去了。得知這個消息,劉耀祖也笑笑沒說什么,卻告知搭有木屋的兩座山位置。
甚至借著在家的機會,他還特意去自家松林轉(zhuǎn)了一圈。發(fā)現(xiàn)確實有野山菌長出來,但數(shù)量還有個頭,都遠不如三號庇護所那片松林的多跟大。
“看來之前山里下大雨,村里跟周圍的山林,都沒受到影響。這林子想出菇,還要雨水澆灌才行。等那天下過雨,到時再過來找找看吧!”
在家待了兩天,把晾曬好的菇子全部打包儲存好。開車到集市,重新采購一批進山物資后,劉耀祖又繼續(xù)進山。這次去的地方,則是二號庇護所。
相比一號跟三號庇護所,搭建的相對簡單一點,劉耀祖在二號庇護所花費的時間最多。最重要的是,之前搭建庇護所時,他看到不少幼生期的猴頭菇。
這次進山,他打算花時間在山里找找看。要是有適合采摘的猴頭菇,那他肯定不會放過。跟其它野生菌相比,猴頭菇的營養(yǎng)價值跟稀有性,無疑更值得儲存一批。
雖說猴頭菇曬成干貨更易保存跟食用,但對劉耀祖而言,用新鮮猴頭菇煲的湯,小時候他同樣喝過,覺得味道更鮮美。難得有機會,這趟進山肯定要品嘗一下。
為了有機會在山里煲這道湯,這次進山他還特意買了一下燉湯的砂鍋。除此之外,他此行進山帶的食物也不少,想來打算多在山里待幾天。
而村里這兩天進山的村民同樣不少,尤其得知集市商販收購價格比較高,很多夫妻都是齊動員。一早進山,傍晚下山,回村后立刻把采摘的野山菌送去鎮(zhèn)上。
誰都清楚,隨著山里開始出菇,這些野山菌的價格,往后也會一天一變。越早賣,價格就有可能越高。等到后面,同樣重量的野山菌,怕是賣不到開始一半的價錢。
對那些收購野山菌的販子而言,數(shù)量一多他們自然而然就會壓價。除非愿意把采摘回來的野山菌曬成干貨,否則鮮菇采回來,放家里同樣保存不了多久。
真要放久了放壞了,這些辛苦采摘回來的野山菌,也許就會變得一文不值。正是知曉這一點,很多收購的商販才會覺得有持無恐。但往后,怕是就說不準了!
至少在劉耀祖看來,頭茬出的松菇或松蘑,包括其它的野生菌,味道雖然比后期的鮮美一些。但這種差別,除非對味道特別敏感的人,才有可能品鑒出來。
換句話說,對很多普通食客而言,頭茬跟后出的野生菌,吃起來味道其實都差不多。只是市場上一下涌出的野生菌數(shù)量太多,價格會被拉下來也很正常。
問題是,這種價格差距僅限于本地市場。如果有機會,將這些野山菌送去南方市場,也許情況就會大不一樣。實在不行,將其制作成干貨,利潤也比賣鮮菇強。
別的不敢說,綜合網(wǎng)友留言的反應來看,劉耀祖覺得幫村民賣野生菌干貨的設想,應該沒多大問題。眼下關注他的用戶,距離百萬也不差多少。
等后續(xù)視頻熱度再沖一下,破百萬用戶關注,應該一點問題沒有。百萬人當中,那怕有百分之一的人購買,那劉耀祖也能賣出幾千斤的野生菌干貨。
僅憑靠山屯村民采摘的新鮮野山菌,想晾曬出這么多干貨,怕是也沒多大可能??汕捌趲痛迕裉教铰罚瑒⒁嬗X得有機會,還是可以嘗試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