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張血書,跨越千年的問候
“蘇東坡?。?!”
王振平早已猜到這個名字,但親耳聽到周陽說出它時還是不免激動。
這個名字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猶如磐石堅不可摧,可以說詞曲便是蘇東坡,蘇東坡便是詞曲。
他的詞曲詩篇廣泛應用于初高中課本,動輒就是全篇背誦,不知苦了多少青少年的腦子。
但他在課本中是特殊的,其余詩人大多固定一派,豪邁活著浪漫。
惟有蘇東坡一人,《念奴嬌》驚濤拍岸,卷千堆雪,豪邁至極。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凡凰剂浚噪y忘,對亡妻的思念之情又呼之欲出。
更別談那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何等的浪漫。
王振平看著周陽,眼神復雜,蘇軾乃是一代詞宗,采訪他不同于采訪隋煬帝,需要很高的文學素養(yǎng)。
周陽敢說出采訪他,必是有十足的把握,可見其學問之深厚。
“你確定要采訪蘇軾?”
周陽自信點頭:“我做好了萬全準備,絕對不會出問題?!?p> 見他做出保證,王振平也就放下了心中顧慮。
他拍拍周陽肩膀。
“我相信你的能力?!?p> “這樣,你回去準備一下,我給你兩天時間休息準備?!?p> “臺里會批給你每集三千萬,明天一早打進你的賬戶?!?p> “趁熱打鐵,我們芷江臺今朝要做那個歷史傳火人!”
周陽重重點頭,隨后打轉身離去,當著一眾人羨慕的眼光離去。
……
宣傳部長李擁軍推門而入。
“王哥,我還是覺得這小子不適合當頂梁柱,他還太年輕,況且歷史節(jié)目本來不是市場主流?!?p> “這次突然起來了,萬一下次觀眾們不喜歡看呢?”
“我還是覺得明星綜藝更好些?!?p> 王振平搖搖頭。
“老李啊,你怎么和我那個秘書小孫一樣古板?!?p> “市場瞬息萬變,我們要以收視率為上,明星綜藝那種東西觀眾早就看膩了,那些小鮮肉臉上擦的粉比我家墻膩子都厚?!?p> “你不嫌惡心?”
李擁軍睜大眼睛看著眼前這個副臺長,前幾天你還說歷史沒出路呢,怎么今天就變話了。
感情副臺長說的不關你王振平的事對吧。
不愧是能和臺長掰手腕的男人。
“對對對,王哥你說的都對。”
……
推門出去,徐宛早早便在門外等候。
少女迎面就是一個熊抱。
“老大你怎么做到的,臺長剛剛打電話來找你?!?p> “我們節(jié)目是不是火了啊。”
周陽故作玄虛,裝出一副嚴肅的樣子。
“就那樣吧,算不上多火?!?p> “也就一集三千萬。”
三,三,三千萬?。?!
這三個字在徐宛腦海中不斷循環(huán)。
此時徐宛的臉上洋溢著沒見過世面的傻笑看起來活像個憨憨。
周陽鼻子一酸,別人認個老大吃香的喝辣的,徐宛跟著自己反而連口湯都喝不到。
他能撐到現(xiàn)在,離不開徐宛的付出。
“瞧你那沒見市面的樣子?!?p> 說著,周陽狠狠的摸了摸徐宛的小腦瓜。
徐宛趕忙縮住脖子,躲避周某人的魔爪。
突然,她似乎想起了什么。
仰頭道:“對了老大,你快看看節(jié)目評論,都快炸鍋了。”
周陽愣了片刻,隨即打開電視臺網(wǎng)站,海量的評論瞬間布滿了屏幕。
“臥槽,你們看到隋煬帝自殺前手里握著的東西了沒有?”
“我猜是一封絕筆信,不過歷史上好像沒有記載這封信的存在。”
“佩服佩服,果然大佬在評論,都是帶著放大鏡看世界的?!?p> 現(xiàn)在周陽才終于明白隋煬帝死前的那句話,“歷史應當記住你?!?p> 不愧是千古圣帝,死前還要陰自己一手。
繼續(xù)下翻,后面的評論內容更加讓周陽更加震驚。
“你們錯了,歷史上的確有這封信的存在,不過只有少數(shù)圈內專家誰知道這件事?!?p> “信里提到過一個名字,宇文化及!”
“臥槽,那這個意思就是,周陽還是歷史圈內大佬!牛啊,牛??!”
此時觀眾的反應是牛啊,不愧是你,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
但周陽的心中卻是截然不同。
周陽的父母是國內史著名教授,有沒有宇文化及這個人,周陽再清楚不過。
而在周陽穿越之前,國內大眾也普遍認為,宇文化及此人只是杜撰。
為何僅僅幾個小時過去,宇文化及就變成了真實存在的人?
只有一個說法可以解釋現(xiàn)在發(fā)生的事情——歷史被改變了!
所謂的宇文化及恐怕根本不存在,應該換一個名字才對。
周陽!
……
此時,在京都大學中,有一位老人正在看著周陽的節(jié)目回放。
他是京都大學歷史系教授人文院長,被譽為國寶的沈文翰!
燈光昏暗,陰影混著電腦的微光,映照在他的臉上。
無數(shù)皺紋連接在一起,像是干癟的大地,只唯獨那雙眼睛,其中蘊含著莫名的神采。
隨著畫面變換,沈文翰的眼神也不斷隨之發(fā)生改變。
情緒變化之快,連他身旁的學生都為之驚嘆。
要知道這位國寶平時不茍言笑,可是嚴肅得很。
尤其是看到隋煬帝穿越時空,親眼看到未來之變化時,沈文翰撫掌大笑,連道三聲大好。
“好一個節(jié)目,好一個周陽!”
“我大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何等壯哉,卻被小小的明星綜藝荼毒數(shù)年之久,周陽的《史記》算是解了我心頭之恨!”
“來,你們看隋煬帝手中的那封絕筆信?!?p> 眾學生疑惑,一封信有什么,現(xiàn)在古裝劇不是人均一把嘛。
“仔細看看,是否有些眼熟?!?p> 一個男同學率先反應過來,“這不是國家博物館珍藏的那封信嗎?!”
聞言,幾人認真看去,還真是那么一回事。
但信還在博物館躺著,那么周陽節(jié)目里的信從何而來。
外借?不可能,那封信接觸到氧氣的瞬間就會氧化,絕不可能被用來拍節(jié)目。
難道是一比一仿制?
幾人放眼看去,隋唐式的建筑群落,眾演員的古裝造型,竟是一點看不出端倪。
一個可怕的想法在他們的腦海中產(chǎn)生。
這個周陽,用特效一比一復刻了整座揚州城!
一個同學咽了咽口水,不可置信的說道:“不可能,這些細節(jié)就算是您也不能全部注意到,而且還有那封信……”
沈文翰看著屏幕中的周陽,緩緩開口:“還有一種可能,他知道那封信全部的內容,而且你們想過嗎,隋煬帝要把信給誰?!?p> “不是給宇文化及嗎?”
沈文翰搖搖頭。
“在信的末尾,有一行淡到快要消失的字跡……”
“周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