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有儀天下

有儀天下

極致至神 著

  • 武俠

    類型
  • 2021-10-12上架
  • 916455

    已完結(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作品背景

有儀天下 極致至神 7561 2021-10-12 20:13:09

  這曾不可一世的李唐王朝,在唐太宗的“貞觀之治”之下,開疆拓土,先后平定遼東、西突厥、吐谷渾等地區(qū),使唐朝成為一個國境極為遼闊的國家,又經武則天的“治宏貞觀,政啟開元”,以“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后,成為了一個國富民強的國家,經濟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達至鼎盛。

  李唐,這個神圣不可侵犯的王朝,一個繁榮至極的大國,萬國來朝,四海歸心,他邦若敢犯我天朝圣威,必遣王師而滅之的李唐天下。更在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因同時由于封建經濟的發(fā)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tǒng)治集團日益腐化。

  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聲色犬馬,權欲熏心,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促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統(tǒng)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加深了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節(jié)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jié)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后期統(tǒng)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安史之亂,削弱了封建集權,為封建割據創(chuàng)造了必要條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由于戰(zhàn)爭,造成勞動力嚴重不足,統(tǒng)治階級不得不增加稅收,使階級壓迫和統(tǒng)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農民和地方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最后迫使農民不得不舉兵反叛,形成唐中葉農民叛亂的高潮。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qū)少數民族的控制。安祿山亂兵一起,唐王朝將隴右、河西、朔方一帶重兵皆調遣內地,造成邊防空虛,西邊吐蕃人乘機而入,盡得隴右、河西走廊,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數十年后,約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從此內憂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自兩晉就已經開始,在安史之亂后,北民南遷的狀況越來越明顯,致使經濟中心進一步南移。安史之亂對北方生產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南方相對較為穩(wěn)定,北方人口的南遷,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fā)展,南方經濟日益超過北方,南北經濟趨于平衡。

  唐朝末期,經過藩鎮(zhèn)混戰(zhàn)、宦官專權和朝廷官員中的朋黨爭吵,朝政越來越混亂。唐宣宗算是一個比較精明的皇帝,也并沒有能改變這個局面。到了唐宣宗死后,先后接替皇位的唐懿宗李漼,僖宗李儇(xuān)一味尋歡作樂,追求奢侈糜爛的生活,更是腐朽到了極點?;适?、官僚和地主加緊對農民的剝削,稅收越來越重;加上連年不斷的天災,農民紛紛破產,到處逃亡。有的忍受不了苦難,只有走上反抗這條路了。唐懿宗即位那年,浙東地區(qū)爆發(fā)了裘甫領導的農民起義,起義隊伍從一百人發(fā)展到三萬,堅持斗爭八個月,震動了整個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紹興)。

  過了八年,駐守在桂林的八百名兵士(大多是徐州一帶的農民),因為駐防期滿,上司一再延期不讓他們換防。他們殺了軍官,推龐勛為首領,發(fā)動起義。他們從桂林向北進攻,打回老家,沿路和徐州附近農民紛紛響應,到了徐州,隊伍發(fā)展到二十萬人。這兩次起義都被朝廷鎮(zhèn)壓下去。但是,百姓反抗的情緒越來越高,新的起義的規(guī)模也更大了。唐朝末年鹽稅特別重,加上奸商抬高鹽價,百姓買不起鹽,只好淡食。有些貧苦農民,為了逃避官稅,就靠販私鹽掙錢,但販私鹽是很危險的,要有一些伙伴一起干,日子一久,就結成一支支販私鹽的隊伍,在他們中間,涌現了一些首領,有的后來成為農民起義的領袖。

  公元874年,唐僖宗即位,濮州(治所在今HZ市鄄城縣舊城鎮(zhèn))地方有個鹽販首領王仙芝,聚集了幾千農民,在長垣(在今河南)起義。王仙芝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發(fā)出文告,揭露朝廷官吏造成貧富不平的罪惡。這個號召很快得到貧苦農民的響應。不久,冤句(今山東HZ市曹縣北)。

  地方的鹽販黃巢也起兵響應。黃巢從小讀過書,又能騎馬射箭。他曾經到京城長安去參加進士考試??剂藥状?,都沒有考中。他在長安看到唐朝廷的腐敗和黑暗,心里十分氣憤,想必心里,去他媽的李唐王朝,老子來考試給足了你面子,既然你看不上我,那我起兵造反,給你看看我的實力。于是他在這時寫下了一首詠《菊花》的詩,用菊花作比喻,表示他推翻唐王朝的決心。詩中說:“待得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p>  黃巢和王仙芝兩支起義隊伍匯合之后,轉戰(zhàn)山東、河南一帶,接連攻下許多州縣,聲勢越來越大。唐王朝非??只牛罡鞯貙㈩I,鎮(zhèn)壓起義軍。但是各地藩鎮(zhèn)都害怕跟義軍交鋒,互相觀望,使唐王朝束手無策。唐王朝硬的一套不行,就采用軟的手法。

  在起義軍攻下蘄州(今湖北蘄春,蘄音qí)的時候,他們派人到蘄州見王仙芝,封他“左神策軍押牙兼監(jiān)察御史”的官銜。王仙芝聽得有官做,迷了心竅,表示愿意接受任命。黃巢得知這個消息,氣極了。他帶了一群起義將士,到王仙芝那里,狠狠地責備王仙芝,說:“當初大家起過誓,要同心協(xié)力,平定天下,現在你想去當官,叫我們弟兄往哪里去?”王仙芝還想搪塞,黃巢掄起拳頭,朝王仙芝劈頭蓋腦地打了過去,打得王仙芝滿臉是血,王仙芝自己知道理虧,只好認錯。

  經過這番波折,黃巢決定跟王仙芝分兩路進軍。王仙芝向西,黃巢向東。不久,王仙芝率領的起義軍在黃梅(在今湖北)被唐軍打敗,他本人也被殺死。王仙芝失敗后,起義軍重新會合,大家推黃巢為王,又稱沖天大將軍。當時,官軍在中原地區(qū)力量比較強,起義軍進攻河南的時候,唐王朝在洛陽附近集中大批兵力準備圍攻。黃巢看出敵人企圖,決定選擇官軍兵力薄弱的地區(qū),帶兵南下。他們順利渡過長江,打進浙東。起義軍一路上勢如破竹,接連打下越州、衢州(今浙江衢縣);接著,又劈山開路,打通了從衢州到建州(今福建建甌)的七百里山路。經過一年多的長征,一直打到廣州。

  廣明元年(880年)三月,高駢遣其將張璘渡江南下,黃巢軍連戰(zhàn)失利,退守饒州(治今江西鄱陽)。張璘又乘勝進軍,五月,黃巢又退守信州(治今江西上饒)。這時北方諸道軍已兵臨淮南,張璘又率兵追擊甚急,而信州又恰遇疫病流行,義軍士卒多死,元氣大傷。

  在義軍處境十分危急的時刻,黃巢巧施緩兵之計:一方面用重金賄賂張璘,使其減慢進軍;另一方面又致書高駢,表示“投降”。高駢中了黃巢圈套,以為大功告成,遂上奏朝廷,聲稱義軍“不日當平,不煩諸道兵,請悉遣歸”。

  當黃巢獲悉諸道兵已經北渡淮河,散歸其鎮(zhèn),而且義軍也恢復了作戰(zhàn)能力,即抓住時機,一舉殺死張璘,大敗淮南兵,并乘勝攻占了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婺州(治今浙江金華)又攻占了宣州。

  劉漢宏進攻宋州,搶掠申、光,來與黃巢會合,黃巢進逼廣陵,渡過采石,進攻揚州。高駢按兵不出,所過鎮(zhèn)戍,望風降賊。

  朝廷本對高駢寄以厚望,這時見高駢告急,頓時慌了手腳,急忙下詔泰寧軍節(jié)度使齊克讓駐守汝州,任命曹全晸為天平節(jié)度使兼東面副都統(tǒng)。賊軍當時駐守在滁州、和州,曹全晸的天平兵在淮上被打敗。

  宰相豆盧瑑建議:“救援軍隊未到,請給黃巢天平節(jié)度使,如果沒有找到西,以精銳部隊戍守宣武,塞汝、鄭路,寇賊首領可以導致了。”盧攜執(zhí)不可,請“召諸道兵壁泗上,以宣武節(jié)度統(tǒng)之,則巢且還寇東南,徘徊山浙,救死而已”。詔可。前此已詔天下兵駐守溵水,禁止賊向北去。

  于是徐州的三千兵馬駐扎在許州,忠武軍節(jié)度使薛能讓徐州的三千兵馬在館驛中住下,結果徐州軍鬧事,忠武軍部將周岌從溵水還軍,殺了薛能,自稱留后。徐軍聽聞變亂,大將時溥亦返回徐州,囚禁了其節(jié)度使支詳。泰寧軍節(jié)度使齊克讓嚇怕了,就引軍回兗州了,溵水防線崩潰。

  九月,義軍渡過淮河。黃巢自稱“率土大將軍”,隊伍從淮河以北整軍而去,不搶劫財物,只有驅趕壯丁為兵罷了。義軍攻陷申州(治信陽)之后,長驅進入潁、宋、徐、兗等州,所到之處,官吏四處逃散。

  義軍北渡淮河時,宰相豆盧瑑曾議請授黃巢為天平節(jié)度使,待其到鎮(zhèn)時再發(fā)兵除掉他。另一宰相盧攜執(zhí)意不從,認為只要發(fā)兵守住泗州,義軍不能入關,必還掠江、淮,便無能為力。不久義軍北上,淮北告急,盧攜遂惶愧稱病不出,京師也充滿了恐怖氣氛。

  十一月,義軍進入汝州(治汝州市),黃巢傳檄官軍說:“你們要守堡壘,不要犯我先鋒!我將進入東都,就到京城,自己想問罪,很多人沒有參與?!边@時朝廷亂作一團,有人主張調發(fā)關內諸鎮(zhèn)兵扼守潼關,大宦官田令孜還自請率兩神策軍弓弩手去守關;有人則認為義軍擁有六十萬之眾,潼關又無重兵,難以堅守。但僖宗還是決定讓田令孜率兵東守潼關。十一月十七日,黃巢大軍進抵洛陽城下,唐將齊克讓退守潼關,東都留守劉允章則率分司官出城迎接黃巢入城。義軍紀律嚴明,只是“供頓而去,坊市晏然”。

  黃巢軍進占洛陽不幾日,即向關中挺進,繼續(xù)攻打陜州、虢州,并警告拒守潼關的官軍說:“我道淮南,把高駢像老鼠跑穴,你不要拒絕我”河中節(jié)度使李都詐進表于賊。

  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僖宗以田令孜為汝、洛、晉、絳、同、華都統(tǒng),將左、右軍東討。率神策軍、博野等軍十萬守潼關。當時,神策軍士皆是長安豪富子弟,只是為了厚得供給和賞賜才賄賂宦官掛名軍籍的,平日高車大馬,悠然自得,未嘗經歷戰(zhàn)陣。所以一旦聽說出征,嚇得父子抱頭相哭,為了逃避戰(zhàn)事,多以金帛雇商販與貧民代行。田令孜雖名為汝、洛諸州都統(tǒng),率神策、博野等軍十萬守潼關,但他只是遙領,只是派左軍馬軍將張承范等率神策軍前往拒戰(zhàn)。神策兵過華州,只有三日糧,不能吃飽,兵無斗志。

  潼關左邊有谷,謂之禁谷。等到賊兵來了,官軍只守潼關,不防守禁谷。

  十二月一日,黃巢大軍進至潼關,齊克讓率軍戰(zhàn)于關外,賊稍稍退卻。張承范拿出黃金對士兵說:“諸君勉報國,救兵就快到了?!避娛扛屑ぬ榱?,紛紛請戰(zhàn)。賊兵見沒有援軍來,就急速攻關,王師矢沒有弓箭,扔石頭射擊。唐守關將士斷炊,士氣低落。義軍奮力攻關,而尚讓、林言率前鋒由禁谷迂回到關后,前后夾攻,官軍潰退,博野亂軍直奔長安,大肆劫掠。

  黃巢一舉破關,又乘勝攻克了華州(治今陜西華縣),留部將喬鈐駐守,自己親率大軍直搗長安。十二月五日,百官剛剛退朝,傳聞博野亂兵入城,即各自逃匿。僖宗在田令孜神策軍的護衛(wèi)下,狼狽逃往咸陽,只有福、穆、潭、壽四王與一兩個妃嬪從行,太監(jiān)西門匡范統(tǒng)右軍殿后。文武百官及諸王、妃嬪多不知皇帝去向。

  十二月五日下午,黃巢前鋒柴存未受到任何抵抗即順利進入長安,黃巢以尚讓為平唐大將軍,蓋洪、費全古為副將軍。將士皆披發(fā)、身著錦衣,輜重從洛陽到長安,千里相屬。唐金吾大將軍張直方率文武官數十人至灞上迎接。黃巢乘坐金色肩輿,其將士皆披發(fā),束以紅綾,身穿錦袍,手執(zhí)兵器,簇擁黃巢而行。義軍浩浩蕩蕩,“甲騎如流,輜重塞涂,千里絡繹不絕”。長安市民夾道觀看,尚讓一再告諭市民說:“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绷x軍將士在街道上每遇到貧民,“往往施與之”。

  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十二日,黃巢進入太清宮。翌日,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金統(tǒng),并大赦天下。黃巢封其妻為皇后,以尚讓、趙璋、崔璆、楊希古為四相,孟楷、蓋洪等為尚書左、右仆射兼軍容使。鄭漢璋為御史中丞,費傳古為樞密使,李儔、黃諤、尚儒為尚書,王璠為京兆尹,許建、朱實、劉塘為軍庫使,朱溫、張言、彭攢、季逵為諸衛(wèi)大將軍、四面游奕使,方特為諫議大夫,張直方為檢校左仆射,馬祥為右散騎常侍,皮日休、沈云翔、裴渥為翰林學士,令其甥林言為功臣軍使。

  黃巢下令:唐官三品以上全部停任,四品以下則官復原職??梢?,大齊是由農民軍文武官與唐官僚混合而成的一個政權機構。農民軍憎恨官吏,對唐宗室、公卿士族實行嚴厲的鎮(zhèn)壓政策,“殺唐宗室在長安者無遺”。宰相豆盧瑑、崔沆及左仆射于琮、右仆射劉鄴、太子少師裴諗等藏匿民間,被義軍搜出后“皆殺之”,將作監(jiān)鄭綦、庫部郎中鄭綦拒不投降,“舉家自殺”。投降黃巢的左金吾大將軍張直方因匿公卿于夾壁墻中,事發(fā)后被殺。

  朝庭不用他這書生,卻未想一日遂了他愿,一朝起義,天下何人敢笑黃巢不丈夫?黃巢稱帝,各地藩王也于此紛紛并起,由于黃巢大肆屠戮唐朝宗室百官,在長安開始沉醉于享樂,起義軍也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其政權很是不得人心。

  中和元年(881年)正月僖宗,詔令鎮(zhèn)東、太原、代州等節(jié)度使各發(fā)本道兵并赴京師討伐齊軍。三月以鳳翔節(jié)度使鄭畋為同平章事,充京西諸道行營都統(tǒng),與涇原、秦州、鄜延、夏州等節(jié)度使“同盟起兵,傳檄天下”。黃巢以朱溫為東南面行營都虞候,攻陷了鄧州(治鄧州市),以阻止荊、襄官軍北上。接著又遣尚讓、王播率軍進攻鳳翔(今陜西寶雞)。

  尚讓以為鄭畋乃一介書生,不諳軍事,麻痹輕敵,中了埋伏,大敗而歸,損失二萬多人。原已投降義軍的夏綏節(jié)度使諸葛爽這時也背叛了義軍。四月,黃巢任命其將王玫為邠寧節(jié)度使,為唐將所攻殺。這時部分官軍已分別進至長安附近的渭北、沙苑、渭橋、武功和盩厔(今陜西周至),漸漸逼進長安。黃巢誤以為唐大軍趕到,急忙率軍出城東走。

  唐軍入城大肆劫掠,亂不成軍。黃巢夜宿灞上,聽說官軍已亂,又無援軍,回師攻城,官軍大敗,“死者十之八九”,義軍收復了長安。這時,義軍同州刺史王溥、華州刺史喬謙、商州刺史宋巖聽說黃巢已撤離長安,也慌忙棄城而走。六月,黃巢遣其將王播圍攻興平(今屬陜西),擊敗了唐邠寧節(jié)度使朱玫。

  七月,又以宰相王鐸兼滑州刺史,兼充京城四面行營都統(tǒng),“遣郎官、御史分行天下,征兵赴關內”。僖宗調兵遣將,各路軍馬陸續(xù)向京師進發(fā)。黃巢稱帝后,曾遣使調發(fā)河中(今山西永濟西)糧餉,唐河中將王重榮拒戰(zhàn),繳獲糧餉四十余船。八月,黃巢將李詳擊敗唐昭義節(jié)度使高潯,乘勝收復華州。十一月,孟楷、朱溫進軍富平(今陜西富平東北),邠寧、夏綏二軍敗歸本道。

  唐僖宗詔令天下各鎮(zhèn)出兵鎮(zhèn)壓起義,各地的藩鎮(zhèn)不能眼看黃巢坐穩(wěn)天下,黃巢若坐穩(wěn)天下,肯定得收拾他們,所以各地紛紛起兵對抗黃巢。

  中和二年(882年)九月,朱溫變節(jié)降唐。(朱溫出生在宋州碭山縣午溝里。他的父親和祖父是學者和教師,但從未當過官??墒牵麄兊牡匚缓苤匾?,以致能和本地一個更有名望的地方官員家族通婚。長兄朱全昱,二兄朱存,朱溫排行三。由于父親早死,家里貧困,其母王氏就帶著他們兄弟傭食于蕭縣劉崇家。朱溫長大成人后,不從事生產,以豪雄英勇自許,鄉(xiāng)里人多數對他很反感,劉崇同樣不喜歡他,只有劉崇的母親善待他。

  唐僖宗乾符年間,山東地區(qū)連年饑荒,成群的盜賊呼嘯相聚,黃巢趁機崛起于曹州、濮州地區(qū),饑民們自愿追隨他的共有數萬人之多。乾符四年(877年),朱溫與二兄朱存辭別劉崇家,一起投入黃巢軍中。黃巢軍轉戰(zhàn)嶺南時,朱存戰(zhàn)死,朱溫則因功補為隊長。

  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五日,黃巢起義軍攻陷唐都長安,唐僖宗逃往成都。黃巢攻陷長安之后,任命朱溫為同州防御使,拱衛(wèi)長安。但是這官也不是那么好當的,在同州朱溫就遇到了強勁的對手,是河中節(jié)度使王重榮,此人手下有幾萬精兵,來勢洶洶,朱溫輕敵而大敗,急忙向黃巢求救,可是黃巢正在長安享樂,手下士兵正忙著搶奪長安的金銀錢財,根本就沒人去救援朱溫。

  朱溫眼見情勢緊迫,我?guī)湍銈兪亻T口,你們卻在家里花天酒地呢,思來想去最后就投降唐朝了。中和二年(882年)九月,朱溫同身旁心腹計議,殺了黃巢的監(jiān)軍使嚴實,率領全同州軍民投降王重榮。楊復光想要斬殺朱溫,王重榮阻止說:“如今招降黃巢兵馬,投降的一律赦免,況且朱溫此人驍勇可用,殺了他怕是不祥?!?p>  朱溫認王重榮為舅父,王鐸遵守詔令以朱溫為同華節(jié)度使。王重榮當天就趕快寫成奏章上報朝廷。唐僖宗在蜀郡看到奏章就高興地說:“這是上天賜給我的上將啊”。下詔授給朱溫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的官職,擔任河中行營副招討使,又賜名“全忠”。從此朱溫統(tǒng)率他的舊部以及河中的兵士一起行動,所到之處戰(zhàn)無不克。)

  而各路勤王兵馬中,其中以李克用出力最大,手底下兵強將勇,各地節(jié)度使都害怕他,皇帝對他也是禮遇有加,相當器重。

  [李克用是沙陀人,父親名叫朱邪赤心,因對唐朝有功,被皇帝賜名李國昌,因此李克用也就順利的姓李了,李克用對這個名字很喜歡,就決心誓死效忠唐朝,先后鎮(zhèn)壓了龐勛起義、黃巢起義。他有個外號叫“李鴉兒”,因為一只眼睛失明了,別人都在背后叫他獨眼龍。他手下的軍隊被稱為“鴉軍”,其帳下十三太保作戰(zhàn)十分勇猛,北方的少數民族都不是他們的對手,因此名聲在外。]

  中和三年(883年)正月,沙陀族李克用奉詔率兵五萬進至沙苑,擊敗了黃揆。二月,黃巢見義軍節(jié)節(jié)敗退,糧食也將吃光,便“陰為遁計,發(fā)兵三萬搤藍田道”,為撤離長安做好準備。

  四月,唐諸鎮(zhèn)兵從四面八方會集京師。李克用與河中、忠武鎮(zhèn)將率先出戰(zhàn)。黃巢率大軍于渭橋迎戰(zhàn),一日三戰(zhàn),連戰(zhàn)失利,其他諸道兵也乘機發(fā)起攻擊,義軍大敗。四月十四日,李克用軍攻入長安,黃巢力戰(zhàn)不勝,遂連夜撤離長安。李克用收復了長安,唐僖宗大喜,封李克用為河東節(jié)度使,從此李克用有了新的地盤——河東。

  這時義軍尚有十五萬人馬。黃巢揚言奔徐州,實際上卻經藍田關進入了商山(今陜西商縣東)。在撤退中,義軍把輜重珍貨遺棄于道路,官軍在長安大肆搶掠之后,又在路上爭先拾取財物,不再追擊,故黃巢“得整軍而去”。

  五月,黃巢驍將孟楷率萬人奔襲蔡州(治今河南汝南),唐節(jié)度使秦宗權迎戰(zhàn)敗北,遂歸順了義軍。接著孟楷又進攻陳州(治陽),陳州刺史趙犨(chou)早有防備,乘機襲殺了孟楷。六月,黃巢與秦宗權合兵圍攻陳州,“掘塹五重,百道攻之”。黃巢還在州城北“立宮室百司,為持久之計”。在黃巢圍攻陳州時,唐廷不斷調動軍隊,以圍剿農民軍。七月,朱全忠被任命為宣武節(jié)度使,加東面招討使。九月,命感化軍節(jié)度使時溥為東面兵馬都統(tǒng)。十二月,陳州被圍困日久,即向鄰道求救。于是忠武鎮(zhèn)周岌與時溥、朱全忠等皆率兵前來救援。

  中和四年(884年)正月,周岌等諸路救兵被義軍打敗,不得不共同向河東節(jié)度使李克用求救。二月,李克用率蕃、漢兵五萬前來增援。黃巢圍攻陳州數百天,卻始終未能攻克。這時李克用會同許、汴、徐、兗等州軍馬向陳州進發(fā),先擊敗了駐守陳州北的太康尚讓軍,又擊敗了陳州西的西華黃鄴軍,于是黃巢從陳州周圍撤軍,退至陳州北的故陽里。五月,連日大雨,平地水深三尺,黃巢軍營為水所漂,又聽說李克用大軍將至,遂奔向汴州。

  當黃巢軍從中牟(今中牟)北汴河王滿渡口渡河時,李克用乘勢襲擊,義軍大敗,死傷萬余人,尚讓率其部下投降了時溥,別將李讜等人投降了朱全忠。義軍損失慘重,黃巢率殘兵敗將向東北逃去,李克用乘勝追擊,黃巢只收集散兵近千人,狼狽逃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