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革宋鼎新

005 舉止失察心生疑

革宋鼎新 酒歌阿姨 3160 2021-10-22 17:03:18

  “你....聽得明白?”

  “.....”

  他說啥?

  劉檉當(dāng)然沒聽懂這幾個人在說什么,穿越了不知道幾百年,就算都是漢語,跟后世相比也大不相同,后世各地方言都差別極大,天南地北互相聽不懂都是常事,更何況如今?

  那些同樣穿越的前輩們個個語言天才姑且不提,反正他劉檉到現(xiàn)在為止,也只能勉強分辨這些人口中的少量幾個單詞跟后世有些相似,但卻依舊無法肯定其意思。

  不帶記憶和“技能”的魂穿真是尷尬啊.....

  不過,更尷尬的是現(xiàn)在的狀況,面前三人用探究、好奇、警惕的眼神看著他,進行幾乎完全聽不明白的對話,看那意思,仿佛下一秒就會把自己這個“妖孽”送去浸豬籠。

  “...阿福,這孩子到底多大了?”

  “...依老仆來看,絕不會過一旬,怕是就在這兩三日之間?!?p>  “出生幾日的孩子....會有此種眼神嗎?”

  “....老仆也未曾見過....”

  女子插嘴道:

  “爹爹,或許是半山先生(王安石)筆下的仲永?”

  “那也是五歲方能作詩.....”

  父親,也就是自稱李文叔的男人搖搖頭。

  他同樣回憶起了歷史上的很多“神童”,譬如十二歲為相的甘羅、譬如五歲稱象的曹沖、譬如因為太聰明被曹操所殺的周不疑、譬如幼時聰慧的方仲永、譬如神童宰相王安石....

  最終,他猶豫道:

  “怕是只有蔡景蕃堪堪能比.....”(注1)

  可須知,那蔡景蕃也是3歲方顯機敏之名!

  出生僅幾日,便有這般眼神,方才似是掩飾,跟及冠者也無甚區(qū)別,哪有嬰孩能早熟到如此地步的,簡直如同....

  李文叔不相信妖孽之說,更不信所謂的鬼神,一切在他眼里,都是可以解釋的事情。

  史書斑斑亦并未記載.....

  且住,史書果真未曾記載過相似之事???

  生角之龍、遇仙之說、相面之師、百鳥騰飛、青紫云氣乃至本朝的異香煙火.....這不都乃青竹所載?(注2)

  以前,他深以為史書所記異象,不過是后人為尊者臆造些許神秘、以期讓愚民畏懼、讓官員信服罷了,可現(xiàn)在,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擺在面前,卻又該怎生說?

  仔細考慮了一會兒,李文叔的態(tài)度變得極為鄭重,道:

  “汝....可能言否?”

  “.....”

  他....什么意思?

  只見老人指了指自己的嘴唇,口中念念有詞,連說帶比劃了好一陣,劉檉總算勉強確認,大概....是在問我能不能說話以及能不能聽懂他的意思?

  或許,到目前為止,他們是把自己當(dāng)成神童之類的存在了?

  想想也是,中國古代乃至現(xiàn)代似乎一直比較信奉“神童之說”,那個什么甘羅好像就是十二歲左右當(dāng)上了宰相?

  還有新中國的“XX大學(xué)少年班”.....

  這倒是個好事,可以稍稍解釋一下現(xiàn)在的異常。

  劉檉能察覺到,自己是完全可以開口說話的。

  嬰兒的聲帶其實并沒有想象的那么脆弱,實際上完全具備說話的物理條件,既然可以嚎啕大哭,那么同樣就可以言語,只是一般嬰兒缺乏“說話”這一經(jīng)驗,所以說不了而已。

  當(dāng)然,劉檉是不打算說話的。

  他確實一貫都是隨心所欲、隨遇而安的性子,但并不意味著他會故意找死,現(xiàn)在暴露自己會“另一種語言”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搞不好,對方真會把他當(dāng)怪物然后給他一個“浸豬籠”的下場。

  更要命的是,由于剛出生的嬰兒的脖頸尚未發(fā)育完全,根本無法完全支撐他的腦袋,所以連搖頭這個動作也做不到。

  因此,在稍稍思考了一會兒之后,劉檉最終選擇用大大的眼睛瞪著對方看,一個字也不說,只是小小地動動手指,像是要抓住什么,輕聲“啊啊啊啊啊”,努力偽裝出一個嬰兒應(yīng)有的模樣,仿佛剛剛的事情都沒有發(fā)生一般,仿佛他從小便如此,打算就這么糊弄過去。

  錯覺???

  等了很久,女兒懷中的嬰兒也沒有任何反應(yīng),只是怔怔地看著自己,似是癡了一般,這讓李文叔又有些懷疑起了他們的判斷。

  或許,是自己看錯了?

  或許,這孩子只是天生眼神如此?

  或許,這孩子雖然早慧,但也僅是對外界感知比較敏銳罷了?

  不管三人再如何呼喚,他們眼中所看到的孩子似乎也就是一個聰敏些的孩子而已,并沒有太過于超出認知。

  房間里一時安靜了下來。

  這時,房門被敲響了,應(yīng)聲之后,店主孫大娘帶著一個身材頗為壯實的高個女子走了進來,兩人福福一禮,稍稍解釋了一下因為去別家?guī)褪炙詠淼帽容^晚的事情,接著抱歉不迭:

  “.....實在對大官人不住.....讓小衙內(nèi)久餓了.....還請寬恕則個.....”

  “無妨,他也已用過些溫牛乳?!?p>  李文叔又看了一眼嬰兒,心中雖還有些疑問,卻也不知從何說起,既然乳娘已至,在場的兩個男子便不好再久留,先行告辭回房間等待,女子的房間里,便只剩下了她、劉檉還有乳娘。

  “小衙內(nèi)長得可真生壯實?!?p>  征得了同意之后,這位三十不到的張家二娘抱起了劉檉親了親,發(fā)現(xiàn)對方的眼睛一直在滴溜溜轉(zhuǎn)動以后,更是絮絮叨叨地夸贊不休:

  “.....小大姐,小衙內(nèi)一看就是個聰敏又有福氣的.....好養(yǎng)活,跟奴家大哥剛生時也不差似多少了.....”(注2)

  “.....”

  李家女看了看這位只比父親矮半個頭、身材壯碩到明顯屬于說書人嘴里“拳面能站人、臂上能跑馬”級別的乳娘,小小地吞了口唾沫,道:

  “那便有勞媽媽了.....”

  “小大姐放心,奴家生過四個孩子.....”

  隨后,張二娘便敞開了衣襟,將一邊露出,劉檉看著往他嘴邊喂過來的碩大,屈辱地閉上了眼睛。

  罷了罷了,這具身體實在太弱,動一動就叫餓,怕是和那個有些關(guān)系。

  忍一忍忍一忍,餓了就要吃飯,這是人之天性,誰讓我連牙齒都沒有呢?

  就這樣,劉檉吃到了兩世為人的第一頓母乳。

  別說,或許是這一世的劉檉的舌頭尚未被工業(yè)制品毒害,他覺得味道還不錯,有淡淡的甜味,比牛奶要好喝。

  這一幕,讓李家女微微紅了面頰,瞥開了視線。

  她也奇怪不已,家中娘娘喂幼弟吃奶的場面也并非首見,為何偏生這次如此害羞?

  或許是剛剛的誤會?

  各人心思且不提,總之,只用了不到兩炷香的時間,喂奶大業(yè)便已宣告結(jié)束,乳娘擦了擦衣衫,說了些“這小衙內(nèi)嘬得可真用勁”、“俺的奶都干了”之類的渾話,擠了一大壺人奶留下,再去找老仆阿福領(lǐng)了些許錢財,千恩萬謝地去了。

  “爹爹,或是我們弄錯了吧?”

  看著懷中已然沉沉睡去的劉檉,李家女小聲地對父親李文叔說起了剛才的經(jīng)歷:

  “.....我看這團團也沒甚么特別的,只是長得壯實了些、聰敏了些罷了,方才那乳娘也是這般說.....她生過四個孩子,喂養(yǎng)過更多,也沒說甚么.....”

  “.....”

  李文叔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或許最近是朝局有些不對,讓自己精神過于緊張了,竟然開始懷疑起了區(qū)區(qū)一個孩童,甚至還往那方面懷疑,實屬不該。

  且不言,“子不語怪力亂神”,就算如今這大宋因新舊黨爭、變法與否、執(zhí)政理念等諸多問題顯得有些混亂,前幾任官家和士大夫群體打下的基礎(chǔ)尚存,大體還算得上國泰民安。

  新君雖被章大滌翁(章淳)斷言為“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可便是仁宗官家,為太子時不也同樣親奸佞、近小人直至即位為帝方才改頭換面么!

  更何況,從官家繼位一年以來的各種舉措來看,倒是像個能任事的,便是不能,大宋體制之下,怕也是做不出什么太出格之事。

  那自己怎就會懷疑到那方面去?

  怎就如此愚蠢,竟隱隱對那些就連市井之民都不信的流言有所考慮?

  李文叔暗暗反省,卻依舊對在場兩人說道:

  “.....不管怎地,今日之事,斷不可與人言,只當(dāng)這孩子早慧.....”

  稍稍吩咐了幾句,又著重對女兒強調(diào)了一句:

  “便是你義娘娘,亦不可,知否?”(注4)

  “若是娘娘知曉今日爹爹了,爹爹怕不是不好過?!?p>  女子接嘴,調(diào)皮笑道:

  “爹爹勿憂,奴奴須不傻?!?p>  “怕你得意忘形卻嘴漏。”

  “....”

  ———分割線———

  注1:即蔡伯俙,3歲不到參加童子試,四歲不到考上進士(實際是被宋真宗賜同進士出身),但這個孩子小時候也確實聰明到過分,據(jù)稱2歲不到就已經(jīng)能夠完整地說話了。

  雖然后來不咋滴,有點類似“傷仲永”......

  注2:以上均為帝王或者圣人出生時那些所謂的“異像”,就像“劉邦斬白蛇”等等,當(dāng)然是后人或者他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

  注3:“小大姐”一詞也曾見宋代話本小說,多用于民間百姓稱呼年齡較小又不知道排行或者輩分的女子,尤其是陌生人,但多數(shù)情況下,依舊是“小娘子”的稱呼。

  至于“衙內(nèi)”,一般情況下,是用來稱呼官宦子弟的,但為了抬舉別人,在民間亂喊的也不是少數(shù),同理的還有“官人”這個稱呼。

  再次強調(diào),在宋代,“小姐”一詞是絕不能用于稱呼良家女子的!

  注4:宋代,義父、義母一詞,多指“繼父繼母”,而非認的干親。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