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廷燁帶走了明蘭,半路上卻不理她的話,石頭連忙把顧廷燁知道明蘭偷見齊衡的事告訴小桃,說他會在其中調節(jié)說好話。
太后聽說張氏大鬧侯府后,更是偷著樂呢,劉貴妃說這樣丟了禹州人的臉面,太后卻說陛下是天下人的陛下,這一點他還是分得清的,但沈從興畢竟是皇后的弟弟,陛下肯定不會讓他太難過,讓劉貴妃明天請安的時候好好安慰安慰皇后,這讓劉貴妃有點懵。
晚飯時分,顧廷燁依舊埋頭吃飯。吃了晚飯,顧廷燁又生生耍了套槍,心里有氣似是發(fā)不出。明蘭要服侍顧廷燁安置,顧廷燁不理不睬一個人睡下了。
次日,吃過早飯顧廷燁要去上朝,明蘭終于忍不住了:顧廷燁見著了,就應該明白她與齊衡并無一絲逾矩的呀。
顧廷燁并非氣這個,明蘭竟然和齊衡說要珍惜身邊人,可有珍惜過他,給他納妾又是什么意思?明蘭稱:自己是因為隔壁虎視眈眈,況且她是為顧廷燁著想啊。
可是明蘭不知道顧廷燁要的并非是明蘭為他官人著想,而是為了顧廷燁這個人,然而不開竅的明蘭卻始終不明白這二者有什么區(qū)別?顧廷燁氣得把帽子一摔,索性連朝都不上了。
顧廷燁沒有回府,明蘭被叫去了宮里。
皇后痛苦地向她訴說了,沈從興的原配大鄒氏為救她而死的事情,她很感激大鄒氏,所以才默許沈從興納了小鄒氏做妾室,但趙宗全與皇后希望新舊臣聯姻,所以才讓沈從興娶了英國嫡女張氏,小鄒氏和張氏在席上亂鬧,讓明蘭十分沒有顏面,她希望明蘭看在她的面子上,不要把當天的事情往心里去。
張氏和小鄒氏心里都不痛快,皇后又何嘗不知,但她怕到那時新舊兩臣聯姻的美事就變成了動搖社稷的大事了。明蘭聞之,深感不易,知道張氏嫁入一個都是禹州人的屋里,孤立無援,表示愿去探望張氏。明蘭在廳里坐了半個時辰,嬤嬤便來趕客了。但明蘭并沒有要走的意思,小鄒氏看顧廷燁也是禹州出來的,這才愿意來給明蘭一個臺階下。明蘭變了臉色,連忙要走。
小鄒氏又趕上去要送她。小鄒氏有意攀附,明蘭也說起大鄒氏救皇后早逝的事,說是為了大鄒氏,也要討人嫌的和她說兩句。
張氏是為了朝廷嫁進來的,小鄒氏是因為恩情納進來的,本都是各自背后有神仙,如今張家愿意息事寧人,小鄒氏也應忍耐些,才能家宅安寧,但小鄒氏卻不放在心上,她可是有誥命在身的,明蘭勸她:有誥命在身的妾室,她是自古以來第一個,可若真是惹出事來,被拿來出氣的可是她自己。
小鄒氏算是明白明蘭的態(tài)度了,諷刺明蘭夫婦真是一條心,前腳顧廷燁來勸沈從興,后腳明蘭就來勸她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吃了張家的米呢。
小鄒氏不屑地走了,張氏身邊的嬤嬤連忙請明蘭去見張氏,張氏原以為明蘭是來看笑話的,但是身邊的嬤嬤看到了明蘭與小鄒氏的談話,覺得她是懂張氏的,張氏并非是故意挑事之人,只要小鄒氏不要再刻意挑撥她,她是不會說什么的。
沈家娶了她張家,又貪圖人說一句知恩圖報娶了小鄒氏,兩邊名聲都想要,結果兩邊都難做人。明蘭也道:這種事得意的都是男人,吃虧的都是女人。
張氏讓明蘭看床邊的那株梅花,年前花匠照顧得好好的,偏不開花,冬天卻自己開了,自然活著也許還能活下去,若是它能選定然不想栽這扇窗子里,若是她能選也不想被當成一件物件嫁到這家來。
明蘭拿盛老太太身邊的房嬤嬤的凄苦身世相勸,房嬤嬤常說:無論男女要想活得好,無非是一命二運三本事,三者只要能占其中之二,便可一生順遂了。
她沒投好胎,被賣到了盛家,都尚且能成家生子,做了一等女使。張氏出身不凡,又何苦要在這屋里日日怨懟,還不如掙扎著向前。張氏瞧著明蘭明白得很,這才知道外面那些說明蘭的話都不是真的。
明蘭笑著說,管天管地,都管不住別人的嘴,但是日久必能見人心。沈從興吃醉了酒,心里難受,他不愿意拿婚姻當成一場政治聯姻,他就是愿意續(xù)弦鄒家姑娘又怎樣?
顧廷燁連忙勸他清醒,如今并不是在禹州,他沈從興是堂堂國舅爺啊,小鄒氏若是個懂事的,顧廷燁說不出什么,可偏偏她是個飛揚跋扈的,他不愿看著沈從興步他后塵。沈從興卻說,自己就是愿意掉進那個坑里,他不想來汴京,他什么都沒有了。
沈從興知道張氏爽利,不為難人,讓顧廷燁好好待明蘭,她活得通透不要像他一樣回不了頭。顧廷燁卻也是在自欺欺人,明蘭活的通透沒錯,唯獨在感情上像三歲小孩兒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