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太妃放下茶碗。
看著程木槿微微搖頭。
嘆息道:“倒是個可憐的孩子,聽說當初嫁給那戶人家也是因著要幫襯家里的父兄,后來落了胎以后又被那般對待,若是換了旁人怕是就要和離了,可誰知曉她竟是沒有,只聽說提也沒提,說還是為著父兄,寧愿受些磋磨?!?p> 楊太妃說著,便又輕輕嘆息一聲,看著程木槿微微搖頭苦笑。
“這還是到了后來,說是在廟里病的厲害,差點兒死了,她娘實在是熬不住了,以死相逼,這才好不容易讓家里人求來了一紙和離書,把人領回家了,只是也沒讓回府,也還是住在她自家的家廟里。”
哦。
程木槿微微點頭,又問道:“那現(xiàn)今呢?家里人有沒有再給許了人家,婚配嫁娶?”
楊太妃沒說沈家如何,可她聽出來了,這沈家也不是什么仁厚之家。自家的女兒都被欺負成這樣了,家里卻是一直沒有動作,不聞不問,到最后,還是她的娘親以死相逼才把人給弄回來的,這是什么人家?且,話是那么說的,誰又知她娘親是不是真的以死相逼?也許只是為了給外人聽的也未可知。若不然,人回來了,卻也不讓回府,還是住在家廟里,這就是根本不待見這個女兒啊。
只是,雖是不待見這個女兒,卻還是要讓這個女兒為家族謀福祉的,那既是回來了,便應當快快再給尋一戶有用的人家嫁過去,繼續(xù)為家里帶來利益好處才是。而這個女兒聽上去就也很孝順,也應是會一心為了家族為了父兄而再次出嫁吧?
程木槿覺得與她相比,自己還真是不孝不仁啊。
可誰知,楊太妃聽問,卻搖頭慢聲道:“沒有,就一直住在家廟里?!?p> 說著,她老人家就又端起茶碗,呷了一口道:“沈家如今已是大不如前了,尋常人家?guī)筒簧纤麄兊??!?p> 程木槿聽得心中一動。
尋常人家?guī)筒簧?,那永寧侯府呢?那鄭修呢?p> 這個所謂的沈三娘子的境遇確實很悲慘,可與她何關?楊太妃這就是說給她聽的啊。
楊太妃何許人也?怎會無緣無故說起這樣的事?聊起這樣的京城八卦?即便是閑聊家常,也是不會的,畢竟自己只是個新婦,又不是容太夫人那個親親外甥女,能有什么話都能訴苦訴苦告慰告慰。
且,她老人家說的這些,乍一聽上去很是悲憫唏噓,可話里話外,卻又能聽出頗有一些不以為然。表面上是說那沈三孝順,其實卻是說她沒有手段,甚且,還隱隱的帶著一絲蔑視。
于是,程木槿微一思忖,便又問道:“太妃姨婆見過這位沈三娘子嗎?或許,她有別的苦衷也未可知?!?p> 當然,她說這樣的話就是言不由衷了,只是給那位沈三娘子救了個臉面。都那樣被嫌棄欺凌了,還不肯和離,還硬要說孝順,那就是腦子出問題了。只不過,話還是要那么說的,若不然呢?直接說愚蠢?雖是真話,可也太不講究了,呵呵。
楊太妃聞聽,看著程木槿的眼睛便快速閃了一下,放下茶碗,呵呵笑道:“見是見過的,不過那時她還小,也不過十三四歲的樣子吧,還沒有成親,是跟著長輩一起過來的,那時正好修兒也來看我,碰巧在花園子里就見著了,唉,那時候修兒也不過十六七歲,這都多少年過去了,現(xiàn)如今他們也都長大了,呵呵?!?p> 說著,楊太妃就又是呵呵呵的笑。
哦,原來如此。
程木槿淡定地微微頷首。
她現(xiàn)今完全聽明白了,楊太妃這就是告訴她,這位沈三娘子和她現(xiàn)今的夫君——永寧侯鄭修曾經(jīng)是少年慕艾過的一對璧人啊。也或許,他們都是互相彼此的初戀?
她說的呢,怨不得楊太妃突然要說起這位沈三娘子來,卻原來是要告訴她這件事啊。
只是,這件事應還有后續(xù)。若不然,這樣的陳年往事,又何必跟她一個剛嫁進侯府的新媳婦說出來?這不是給新人添堵,給她那個親親的外甥侄孫找麻煩嗎?
程木槿神色不動。
只是平靜地對楊太妃說,原來如此,那這位沈三娘子倒真是命苦。不過,這件事若是落在她身上,她是一定不會讓事情發(fā)展到那么糟糕的,一定會想了辦法早早和離的,不會等到落了胎又被送到家廟里,還讓母親為她以死相逼才能回家。
哦,那是為何呢?
楊太妃安靜聽罷,就笑著問她。
程木槿便淡淡道,即便是當初為了家里不得不嫁過去,可后來發(fā)生了那樣的事,也是不能再忍下去的,必須要自請和離。當今皇上圣明,官員若幃薄不修,即便說是再大的官,一屋不掃又何以掃天下?是以,人們也是會唾棄他的。至于沈三娘子,既從未失過婦德,又有什么錯呢?既是夫家容不下她,那她倒不如自己主動求去,也可早早為將來謀個好出路才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