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詠麗包攬女子100米、200米金牌,對于大眾來說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如果韋詠麗沒拿金牌甚至獎牌都沒拿到那才是不正常的。
但一個新出道的小將,第一次參加全國性賽前就包攬了男子100米、200米的金牌,對于大眾們來說就是很大的看點了。
4月20日當天下午,廣西小將吳子義連奪100二、200米冠軍的報道就擴散到了全國各地。雖然全國田徑大獎賽的受眾度并不高,但很多喜愛田徑的民眾們都知道了廣西有一個實力很強的小將。
乘著熱度,吳子義在第一時間就注冊了圍脖并進行認證,此時的圍脖還不是數年后那個米田共坑,到處拳師遍地。國家田徑隊的很多隊員都喜歡在圍脖上和粉絲們互動。
某個帝國の絕兇虎,甚至把圍脖玩成了QQ微信,連和隊友的對話都是通過發(fā)圍脖進行的。
吳子義從廣西臺記者那邊要來的幾張起跑、途中跑、撞線,以及在領獎臺上佩戴金牌的照片,將它們上傳到圍脖并配言:
“今天在肇慶拿了兩塊金牌,很高興,希望以后會更好?!?p> 點贊、評論、轉發(fā)都在慢慢的增加,但量很小,一直到閉幕式結束,也不過上百條評論。
這是很正常的,相比起那些有團隊能買流量的“明星”,吳子義這些評論的都是真人,短跑項目的關注度遠不如籃球、足球,更何況吳子義才剛出道。
而且作為一個運動員,實力和榮譽才是根本,只有不斷地超越自己、為國爭光,才會有更多的人關注,商業(yè)代言才會隨之而來。
吳子義是個農村人,他渴望金錢,但前提是獲得足夠的榮譽,否則光恰爛錢真的沒意思。
而且田徑運動員這個職業(yè)很殘酷,沒有足夠的實力和榮譽,想恰爛錢都沒那門子呢。
不急,先讓流量飛一會兒。
—————————
肇慶站閉幕之后的第二天,吳子義又隨隊回到了南寧,休息了兩天去學校上學后又將回歸訓練。
吳子義接下來要準備今年的全國田徑大獎賽系列賽(昆山站),時間為2014年5月30日——5月31日。
肇慶站和昆山站之間只相差了了29天,而且在吳子義和教練組所商定的參賽計劃里,吳子義參加完大獎賽昆山站后,將會在6月20日去參加全國青年田徑錦標賽暨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選拔賽。
如果吳子義在這期間被選拔進國家隊,他還可能參加南京青奧會。
肇慶(大獎賽)——昆山(大獎賽)——麗水(全青賽)——尤金(世青賽)——南京(青奧會),后兩項比賽還不確定能否參賽,但如果能參賽吳子義將在4個月的時間里進行5場大賽。
國內很少有像吳子義這樣短時間、高頻次參加大賽的選手。拿全國田徑大獎賽系列賽來舉例,參加過第一站的選手很少會接著參加第二站,而且將第二站間隔開參加第三站。
這也是中國田徑界從蘇聯(lián)繼承的以年度劃分的訓練期、準備期、比賽期、恢復期的大周期理論。但這種理論其實已經略微過時或者說不完全適用于21世紀的競賽體系了。
而跟蘇聯(lián)體系相差較大的美國體系,例如美國的傳奇名將邁克爾?約翰遜。在1996年洛杉磯奧運會的前一個月,他在世界各地參加100米200米跑,十天八天就一場,頻次之高且比賽成績越來越好,目的是調整到奧運會競賽的最佳狀態(tài),這與中國傳統(tǒng)的奧運會封閉式備戰(zhàn)訓練,思路不一樣。
雖然美國運動員磕藥情況泛濫,但這套理論體系經過美國十幾年的實驗證明它是沒錯的,而且很適合吳子義——正確的理論+無法被檢測出的“腎上腺素”。
當然,擁有系統(tǒng)的吳子義也不是鋼鐵俠,受了傷并沒有仙豆能讓他直接恢復,為了確保身體不受傷,在大賽間隔的訓練期間,吳子義的訓練量將會降低到冬訓期的50%以下。
—————————
訓練場上,吳子義正做著起跑反應訓練,和在GL市隊訓練期間做的“聽槍跑”訓練不同,吳子義此時做的起跑反應訓練并不是“聽槍”。
勞毅先說一聲:“預備?!?,吳子義膝蓋離地、直臂撐地、臀部腿部肌肉繃緊。隨后勞毅并沒有“發(fā)槍”。而是在吳子義身后拍了一下他的屁股,吳子義感受到了勞毅的拍打,迅速蹬腿起跑。
不用發(fā)槍而是用拍打的方式,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常識:聽覺反應并不能快過觸覺反應。
在運動員的起跑反應階段,并不是單一的依賴于感覺器官(耳),事實上身體觸感反應比聽到聲音再做動作要明顯更快。起跑反應不是“聽覺”的問題,而是聽槍“身體感”的問題,起跑作為百米跑中的“環(huán)境”因素之一,它是跑的技術的有機組成部分。
這些是吳子義前世從蘇炳天與程志理的訓練學對話錄中提取出來的知識,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前世吳子義學到的短跑理論,吳子義都將其與陳文仲帶領的廣西短跑隊教練組進行了溝通探討。陳文仲等人自然是非常驚訝,原以為吳子義的身體天賦已經足夠好了,沒想到他的運動學思考能力也遠不是同齡運動員可比的。
吳子義被夸得不好意思,畢竟這些知識在國外算不上“先進”,在國內其實也有這樣的訓練,但這樣做的具體原理,國內暫時還沒有學者研究、將其系統(tǒng)成文,所以吳子義只能說是從外網學來的。
教練組在研究了吳子義所敘述的理論知識后,將他們覺得有用的、適合短跑隊的都提取出來,用在了日常的訓練上,吳子義和勞毅的起跑反應練習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吳子義從未因為擁有系統(tǒng)而放松過訓練,畢竟他所獲得的這個系統(tǒng)需要他不停地拿冠軍才能獲得屬性點數獎勵,它并不能直接使吳子義無敵,拳打美國加特林、腳踢牙買加博爾特。
真正的大師,永遠懷著一顆學徒的心,更何況吳子義還只是個弟弟。
狂小宇宇宇宇宇
本章參考數據、知識:中國知網 《關于起跑判定參數研究的思考》 《運動行為志研究:短跑技術實踐敘事——蘇炳添與程志理的訓練學對話錄》 求推薦,求收藏,求評論! 您的每一個三連都對作者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