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有兩章,四舍五入大概六千字,先發(fā)一番感言
下午六點會連發(fā)兩章,算是一個小高潮吧。
書跟編輯說好了明天上架,這個單章是提前發(fā)的上架感言。
至于為什么上架感言要提前發(fā)?
因為接下來的幾章劇情都是連貫性的,不想發(fā)個單章夾在中間影響觀感。
上架老規(guī)矩,會爆更,不過因為碼字比較慢,再加上最近電腦壞了,只能用手機碼,所以攢的存稿不多,所以爆更也不多,但終歸會將接下來的一段連貫的劇情全部交代完的。
從開這本書到現(xiàn)在,有褒有貶吧。
貶呢,大多數(shù)都是圍繞原本的書名和主角和主角妹妹的人設。
書名現(xiàn)在已經(jīng)換了,就不再談。
關于主角妹妹的人設,我原本就是想搞出來烘托程心在這個時代中的影響力的,原本也不打算多寫。
而且,妹妹的人設,我也是為了貼合小說開端的一個論點:情緒。
毫無疑問,主角妹妹是非常情緒化的一個角色。
而主角在竭盡全力的運作之下,最終還是沒能阻止公眾對程心的選擇,也是因為公眾的情緒。
還有主角的人設,在第二十二章,我就借主角之口說明了,他是個和程心一樣的普通人,有普通人都有的缺點。
因為我設定來就是為了和程心對立的。
除了程心之外,其實還與三體第三部的另外一個角色對立,至于是誰,往后看就知道了。
程心是一個普通人,因云天明送給她的星星,她開始有了不凡的人生,從而最終主宰了太陽系的命運。
那么與其對立,我當然也想設定個同樣的普通人,因為接觸了與程心不同的信息,所以做出了和程心截然不同的事,如此來呈現(xiàn)出對立之勢。
這需要引出小說里提到的第二個論點:鄧寧–克魯格效應和信息差。
相同的人,因為接觸到的信息不同,便會朝不同的方向成長。
如果只接觸單一信息的話,人只會越變越偏執(zhí)、越變越愚昧。
很多人噴主角,無外乎就是噴他優(yōu)柔寡斷啦、不果斷對程心下手啦之類的。
一個正常的、在核心價值觀教育下長大的人,能那么果斷對人下殺手的嗎?肯定需要一個蛻變的過程啊。
老實說,黑深殘的主角實在是看過太多了,看麻了都。
什么開場就殺了千萬人百萬人的,恨不得個個都是希特勒、個個都是鐵木真,真的看麻了。
黑深殘是什么?
黑暗、深刻、殘酷。
其中最能讓人產(chǎn)生共鳴的點是什么?
是中間的深刻。
比如維德,他真正讓人欣賞的地方就是他的深刻。
可那些啥蛻變過程都沒有,開場就是殺人如麻的角色,有啥深刻之處么?
只剩下黑與殘,早就沒有深了。
我這就是一個成長系的主角。
老實說,這年頭成長系的主角反而都少見了,開場就必須讓主角展現(xiàn)出性格方面的極端特質(zhì)才行。
比如,貪財?shù)囊畲笙薅日宫F(xiàn)他的貪財、好色的要最大限度展現(xiàn)他的好色、勇敢的要最大限度展現(xiàn)他的勇敢、茍的要最大限度展現(xiàn)他的茍。
總之就是把一個單一的性格特質(zhì)極端放大,最能吸人眼球。
可人本來就是一個復雜的個體,有勇的時候、有慫的時候,極端放大某個性格特質(zhì)的話,就像我上邊說的,只是在接觸單一的信息而已。
說到這,可能有人說:
“大家看小說就是圖個樂,誰樂意聽你嗶嗶那些狗屁道理。”
我覺得,就像總管寫《理來》時說過的話吧,人生何處沒有道理,為什么小說里就不能帶道理?
不管道理對不對,但能多一個角度思考,這終歸是好事不是?
就是需要多一些思考角度,人才能盡量避免落入到鄧寧–克魯格效應的狀態(tài)中。
在保留小說故事性的前提下,當然最好還是令其深刻一些為好。
當然,可能又有人說:
“你故事性也不咋地啊,全都是虐主?!?p> 看我寫到現(xiàn)在的應該都明白一點了吧,我是準備讓人類把二向箔收下的。
要收二向箔,那當然要把二向箔引來,所以在三體人打破威懾前的歷史線當然不能改變。
可能有人要問:
“你不準備改變那你還寫出來干嘛?玩人心態(tài)?”
當然不,我寫來給主角建功立業(yè)成長的、順便也鋪墊一些東西的。
否則的話,開場就強行讓主角帶領人類發(fā)展,無論是主角的地位和手段都難免充滿不真實感,那將跟主角的感情戲一樣生硬。
咳……感情戲這點我任嘲,確實生硬,沒談過戀愛,見諒……
歷史線真正的改變從此刻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