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綏很清楚,所謂的士族正統(tǒng)不過是個笑話,在亂世當中,終究還是逃不過“槍桿子里出政權”的事實。
既然實力為尊,又不能向董卓的關中方向擴張,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兩個方向了。
一是向東擴張,攻占冀州這一富庶之地,進而可北進幽州,南擊兗、青等中原腹地。
二是向西擴張,攻占涼州這一國家藩衛(wèi),鞏固后方,進而謀圖中原。
在李燕綏看來,涼州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首先是因為李燕綏早已經(jīng)命令陸不言、徐知南在上郡屯兵備戰(zhàn),抵御涼州軍有可能出現(xiàn)的侵襲。
而陸不言和徐知南也不沒有辜負李燕綏的期望,如今的上郡坐擁精兵兩萬,北御鮮卑于長城要塞,西破涼州于高原山地,內(nèi)鎮(zhèn)土匪在山川叢林,堪稱一支百戰(zhàn)雄獅。
徐知南則是屯墾田地,鼓勵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發(fā)展,上郡經(jīng)過徐知南勵精圖治,早就府庫充足、倉稟堆積,足以支持數(shù)年大戰(zhàn)。
而從涼州本地的情況來看,涼州的軍閥十分分散,看似強大,實則一盤散沙,各個部隊早就沒有了當初抵御漢朝王廷時睥睨天下的銳氣,已經(jīng)在爭權奪利的過程中實力漸漸趨于削弱。
但是李燕綏并沒有直接下決定,作為來自后世的人,他很清楚團隊力量的不容小覷,更何況,他很清楚在三國的亂世,自己手下的將領們遲早需要去獨領一軍,自己去面對很多的情況。
因為他們之前面對的敵人,都是看似強大,實則外強中干的人罷了。
無論是郭太還是張燕這種人,哪怕?lián)碛械娜藬?shù)再多,也不會成為真正的主角,因為他們的目光太過短淺,沒有正規(guī)的根據(jù)地,更沒有任何的盟友,合縱連橫這種事情更是玩的一塌糊涂。
這種人,哪怕一時的實力再強,也不過是一盤散沙,不堪一擊。
但是像袁紹、曹操這樣的人則完全不同,他們不但有勇有謀,而且有目標、有毅力。
就算是袁紹這種飽經(jīng)詬病的人,其實在歷史上也堪稱閃耀。就以他剿滅黑山軍為例子,一路轉(zhuǎn)戰(zhàn)數(shù)千里,連破數(shù)十黑山軍營寨,硬生生打的名聲響亮的黑山軍只能茍延殘喘。后來更是占據(jù)北方四州,近半的國土都被打下,這種人,又豈會是簡單無腦之輩?
而他之所以被曹操擊敗,除了運氣和遠不如曹操偉大而高遠的目標之外,還有就是對于財政的理解深度遠不如曹操。
但這并不意味著袁紹就好對付,作為當時最有希望一統(tǒng)北方的霸主,袁紹也不是個簡單的角色。
袁紹的手下將領也都堪稱優(yōu)秀,高覽、張郃、鞠義、顏良、文丑各個不是驍勇善戰(zhàn)就是文武雙全,張郃的大戟士更是三國精銳之師,而能統(tǒng)帥他們的袁紹自然也不簡單。
除此之外,曹操、孫家父子兄弟三人、劉備、劉表、公孫瓚……他們每一個人放在哪個時代,都堪稱是梟雄角色,這樣的對手,也同樣不是張燕、郭太這樣二流的角色所能媲美。
而對于自己未來的對手,李燕綏還需要繼續(xù)培養(yǎng)自己麾下的這些將領們,讓他們盡快擁有大局觀和戰(zhàn)略意識,只有這樣,李燕綏才能放心將他們放出去單獨領軍。
不然的話,在這個混亂的年代,他們就很有可能因為一些細節(jié)的不到位,而讓上萬并州兒郎枉死戰(zhàn)場。
很快,宋文軒和白景齊二人就先到了汾河城內(nèi)。
三人站在一塊沙盤面前,下面是目前來講的各處局勢,李燕綏指著代表并州軍的紅旗,詢問道:“目前來講,時機已經(jīng)成熟,我打算出兵,目前來講有三條路?!?p> 說罷,指著汾河一路劃向潼關,語氣平靜:“第一條路,是兵分兩路分別走汾河和黃河兩路,然后在河流匯集處合兵一道,一路向南,攻克潼關,切斷西涼軍的后路,配合目前勢如破竹的孫堅一起,兩面夾擊,徹底撕碎董卓?!?p> 然后指著洛水一路向西,說道:“這第二條路,就是沿著洛水西進,配合陸不言進兵西涼,攻克安定郡,進而進兵涼州?!?p> 接著指向并州東部的大片平原,繼續(xù)說道:“第三條路,縱兵踏平原,攻占冀州一地,轉(zhuǎn)向北上南進則是后續(xù)話題?!?p> 頓了頓,然后問道:“你們覺得,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三人并沒有第一時間說話,而是沉思半晌。
白景齊想了想,言道:“州牧大人,我不建議進攻潼關?!?p> 李燕綏眉毛一挑:“哦?為何?”
白景齊指著圖中地形說道:“我曾經(jīng)了解過我并州軍水軍,船堅兵銳,堪稱強大,但是我們一路向潼關進軍的方式太過冒險,而且一旦攻下了潼關,董卓肯定不會罷休?!?p> “目前來講,董卓軍隊雖然屢次戰(zhàn)敗,但實力仍然不容小覷。如果我們貿(mào)然攻取了潼關,將會遭到來自東邊和西邊兩個方向西涼軍的進攻,且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我們無論在道義上還是軍事上都不占優(yōu)勢?!?p> “所以,我的觀點是:不進攻潼關。”
李燕綏點點頭,繼續(xù)詢問:“那你對于其余地方的的看法呢?”
白景齊道:“我不認為攻打涼州是一個好的選擇?!?p> 接著說道:“相對于并州來說,涼州更是荒蕪之地,不但人數(shù)稀少,而且勢力混亂,一旦出兵,沒有數(shù)年時間,根本就難以成事。我的建議是進攻冀州?!?p> “冀州堪稱北方的第一大州,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如果我們能夠打下這個地方,我們的勢力就可以大大擴張,從而加速我們的征討。”
就在這時,宋文軒突然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我認為,辰逸(白景齊字辰逸)有些地方說的欠妥?!?p> 白景齊倒是也大方,直接拱手說道:“景初(宋文軒字景初)請說。”
李燕綏也不攔著,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種對于戰(zhàn)略的述說,和對于現(xiàn)有情報的分析,再加上彼此之間對于問題的討論,能夠極大的激發(fā)這些將領的潛能。
這種智慧如果能夠傳遞下去,李燕綏相信在未來的每一代,都不會缺少優(yōu)秀將領的存在。
而這,用科學定義來說,叫做人類文明的傳遞。
用兵的智慧,自然也屬于其中。
宋文軒也毫不謙讓,說道:“冀州確實堪稱一個寶地,無論是從人數(shù)上,還是戰(zhàn)略上,對于我們并州來說都大有裨益?!?p> “但是,辰逸兄欠了一點考慮,那就是——政治?!?p> 這回輪到白景齊驚訝了:“政治?”
宋文軒回到:“是的,就是政治。”
“我們在陰館軍校學習的時候,就曾經(jīng)學過最著名的一句話:戰(zhàn)爭,是政治的延續(xù)?!?p> “對于辰逸進攻潼關的觀點,我與辰逸大致相同,所以并無異議。那我就來說一說對于進攻冀州的觀點?!?p> “冀州雖然土地肥沃,人口眾多,但是這也意味著另一點,那就是士族眾多?!?p>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世家之一,就是清河崔氏?!?p> “他們利用自己的資源優(yōu)勢和政治上的影響力,不斷地兼并土地,掠奪百姓,隱瞞戶口,視百姓如豬狗,對于國家不但沒有絲毫的幫助,反而甚有弊端。”
“他們還壟斷著民間的話語權,利用儒生作為他們的喉舌,鼓動和利用著百姓?!?p> “一旦我們進入冀州,那么我們的綱領和宗旨就會和他們發(fā)生巨大的利益沖突?!?p> “還有一點,冀州雖然富庶,同樣是四戰(zhàn)之地,北有幽州,南有兗州、青州等多個大州,多方勢力盤踞,豪強悍匪橫行,各方糾纏、錯綜復雜,我們作為名義上的討董聯(lián)軍之一,貿(mào)然進入很有可能因此多方反彈?!?p> “所以,攻打冀州不是一個好的選擇?!?p> “至于涼州,雖然涼州人口不多,但是民風彪悍,兵源優(yōu)質(zhì),而且涼州形勢極為重要,西通西域,東達陳倉和函谷關,一旦拿下,將會大大開括我并州軍進占關中等地的戰(zhàn)略空間,對于我軍可謂極有益處?!?p> “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揮師西進,攻克涼州,同樣可以鞏固我并州后方,為我軍西進奠定基礎。”
李燕綏微笑著點了點頭,看來這么長時間以來,自己的培訓和戰(zhàn)爭對于他們的淬煉已經(jīng)讓他們成長了很多,再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歷練,他們就可以自己領軍了。
李燕綏點點頭,微笑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定下,下一戰(zhàn),目標:涼州!”
李燕綏一拳狠狠地砸在地圖上標注涼州的位置上,下首的兩員將領立刻行軍禮大喊:“謹遵統(tǒng)帥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