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喝一杯
也不怪他們提防,他在戶部的同僚,無論官職大小,都被他薅過羊毛。
說禹州去年大災,全大寧全民抗災,尤其是當地的商戶,出錢出力還出人結果賦稅還能一分不差的交上來,錢多錢少就不說了,關鍵是有這個報國的心,說我們可是領俸祿的朝廷命官,是國家花了心血培養(yǎng)出來的國之棟梁,這報國心可不能給那些商戶給比下去啊,還有國庫去年抗災都快空了……
理由名目繁多,總之無論羊毛多少,薅得一把是一把,聽說戶部的同僚現在是見了他就繞道走,生怕再被薅一遍,不給就是不愛國,不給就不是大寧人,當然了,秦識禮也不是白薅他們羊毛的,他有一個冊子,誰哪日捐了什么捐了多少態(tài)度如何,他記錄得清清楚楚,然后每隔幾日便呈到皇上跟前去。
某日皇上看到冊子上有朝臣捐了幾副石磨,覺得好奇就問了一嘴,聽說這石磨是直接捐到災區(qū)讓家庭困難的災民直接用來磨豆腐賣錢的,皇上就夸了一句實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所有臣子都像愛卿一樣這么樸實,大寧什么災難跨不過?
當天下朝,這位臣子昂首挺胸,氣勢兩米八。
能得皇上夸獎一句并被上心的始終是少數,而且一旦被皇上發(fā)覺你捐款捐物的動機不純,那頭上的烏紗帽就有可能不保了,風險太大,回報太微,所以總結下來,大家還是害怕秦識禮來找的,錢財倒是無所謂,關鍵是他們不想因為互相攀比讓別人發(fā)現自己的家財,更不想被秦識禮惦記上啊。
秦明義倒還好,看著就憨厚老實,說話很實在,每天都會給他們分享陳家準備的小點心,更不薅他們的羊毛,也樂于助人,看到腿腳不太方便的老臣他直接就背了,所以大家都認為從他這邊做為切入點比較好。
但真正實施起來,他們發(fā)現并不是那么回事。
因為秦明義會拉著你聊農桑這事,什么作物什么時候種比較好,什么樣的土質適合種莊稼,什么樣的水質可以養(yǎng)魚,花開到什么時候授粉比較好……你想要跟他搭上話,首先你得具備很豐富的農桑知識,你甚至得跟著他到田里走上一走。
一旦他發(fā)現你聊不來這些事,他就會露出很失望的神情,滿臉迷茫地說,我大寧可是農耕大國,我大寧的官員竟然連農耕知識都如此缺乏,官員一點都不懂,難怪大寧這么多年連秋天可以種秋稻都不知道……
直聽得人心里羞愧,覺得自己連蔥和莊稼都分不清楚簡直是罪大惡極。
人都不愿意直視自己的淺薄與無知,于是一段時間下來,秦明義這邊也沒什么人來攀交情了,耳根清凈得很,每天和馬大人和徐京涯出行時都清清爽爽的,不用出去的時候,秦明義就寫耕種心得,目前水稻篇已經寫完了春稻,農桑部爭先傳閱,最后馬大人將它呈到皇上跟前,皇上龍顏大悅,給了賞銀,還差點賜了婚。
劉直和陳良這兩人倒是比較好切入,他們原本就是普通的農家子弟,本質就是老實忠直,雖說一直得陳寧與秦云昭教導,領悟力始終不如秦家三兄弟,一開始朝中日常社交起來有點困難,現在人家主動找他們示好,他們就及時抓住,本來他們也有意跟同僚們打好關系搭好人脈的。
不過跟這兩人交好用處也不大,這兩人已經搬出了陳府,有了自己的府第,聽說他們已經大半個月沒到陳府走動了,陳府也將原先撥給他們的府丁給召了回去,這看著,像是是互相不走動?
大家摸不清狀況,想要從劉直和陳良者入手,又怕做無用功,一段時間下來,劉直和陳良這邊也清凈下來了。
梅山村出來的五位小伙伴是清凈了,這可苦了馮經年和季相逢,這兩人還沒有成親,天天被家里有女兒侄女的老同僚拉著聊天不說,回到家,家里也還有一堆別府的女眷,那些人打量自己的眼神,馮經年和季相逢都感覺自己像是被按在砧板上的豬,下瞬就要被捅馬子放血。
再看秦知書天天清清爽爽精神飽滿地跟在首輔大人身邊學習,連秦識禮和秦明義都能自己忙自己的正事,馮經年就很抑郁。
這天秦知書和首輔等內閣幾大學士聊事情聊得忘情,下朝比往常晚了些,兩個弟弟已經回去了,宮門前只有陳川一人,他對面站了個年輕人,走得近了,才發(fā)現那是江淳,陳川的侄兒。
江淳在工部做一名小吏,上次治災他其實也想去,想要立功,以換取能與皇上說話的機會,他想向皇上求情,撤回自家四叔的奴籍,但最后還是沒出列,因為他身后是整個江家,四叔為了江家已經沒了尊嚴與未來,自己哪怕一輩子不能出頭,也不能將江家架在火上烤。
因此江淳在朝中特立獨行,誰也不結交,每天到點來每天準點走,漸漸地成了工部的隱形人,沒人會注意到他,這時見了秦知書也只是點點頭,對陳川拱拱手:“四叔,侄兒先走了。勞煩秦大人多少照顧我四叔一二,在下感激不盡?!?p> 秦知書拱了拱手:“自然?!?p> 江淳坐著一輛舊馬車走了,秦知書爬上馬車正要回府,這時宮門里跑出一個人:“秦大人,等我一等!”
是馮經年,季相逢落后在他身后十幾步處,搖著扇子走來。
馮經年跑得出汗了,喘著粗氣說:“從禹州回來后我們幾個就沒一起說過話了,今天難得我們幾個都這么晚,不如喝一杯?”
秦知書點點頭:“那就喝一杯,去客山居吧?!?p> 客山居因為狀元幾兄弟的經常光顧,已經隱隱成為京中文人學子最喜歡去的地方,眼下天快黑了,客山居正值飯市,里頭坐了不少年輕學子及文人,見著狀元榜眼和探花一起來,大家都激動了,紛紛上前結交。
吳掌柜趕緊上來解圍,三人也沒有端著姿態(tài),跟大家客套了一番勉勵了一番,便上了客山居最好的包廂。
吳掌柜親自來奉茶:“大公子,馮大人和大人,先喝一杯茶水,飯菜馬上就好?!?p> “吳伯伯去忙自己的就行,不用管我們。”
“好的大公子。”
吳掌柜給關了門,陳川和其余兩家的小廝在外頭的小桌坐著喝茶,一邊留意著樓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