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華夏真相集

第三十八集 錦衣馬超

華夏真相集 背砍刀詩人 9015 2023-04-21 17:33:37

  京師許都,丞相府中。

  江東大舉為周瑜發(fā)喪,曹仁在襄陽聞之大喜,具表申報許都。其表略云:

  周瑜死于巴丘,孫權(quán)令魯肅代行大都督職權(quán);鳳雛龐統(tǒng)投了劉備,與軍師諸葛亮共贊軍機(jī),招兵買馬,積草屯糧。臣觀其志不小,早晚欲連結(jié)東吳,興兵北伐。請丞相預(yù)為之備,不如趁此南征,以報前番赤壁之恨。

  曹操覽奏,驚喜不置,遂聚眾謀士商議,欲意再次南征。

  荀攸獻(xiàn)計:今周瑜新死,魯肅非是孫氏故吏,不為張昭所容,江東三軍亦不心服,皆懷狐疑之際。我可兵出合肥先取孫權(quán),再以得勝之兵,次攻劉備。

  徐庶即從座起,說道:我若遠(yuǎn)征,恐韓遂聞之,率兵來襲許都。前在赤壁,便因軍中訛傳西涼入寇,丞相方令某與臧霸前去潼關(guān)布防。其實那韓遂當(dāng)時果有兵進(jìn)中原之意,因見我增兵防范,這才息念。西北不寧,不可先征東南,前車之鑒,望明公思之。

  曹操:元直之論的確,乃是公忠體國之言。前番赤壁之?dāng)?,便因某顧慮西涼,心思不凝。今若大舉征南,西北不可不防。

  荀攸卻知徐庶阻止南征,是為其故主劉備著想,但不點破,又獻(xiàn)一計:即如此說,愚見不若以天子明詔,加馬超為涼州牧,令擒韓遂以獻(xiàn)朝廷,事成則以韓遂所部軍馬及封地賜之。同時加封馬騰為征南將軍,使討孫權(quán);以此為由誘入京師拘之,并使致書馬超。則馬超因其父在于我手,必全力以攻韓遂。馬超及韓遂兩個,無論哪個被除,則我南征無患矣。

  徐庶看了荀攸一眼,拱手贊道:子遠(yuǎn)高見,庶不及也。

  但心中暗道:曹營人才濟(jì)濟(jì),程昱多勇,荀攸多謀。此子往往臨事而出奇計,極不好斗。但觀其面色,恐不久于人世矣,皆殫精竭慮之報耳。

  曹操聽罷荀攸之計大喜,說道:公達(dá)真知我者。

  忽有一人自班中向前叫道:“丞相且慢,臣以為此計不可。

  字幕:高柔,字文惠,見任丞相倉曹屬。

  曹操:高文惠有何高見?

  高柔:以離間之計令馬超與韓遂相攻,看似妙策,但此事危險至極。若西涼有能者將此計看破,則韓、馬必聯(lián)合以向關(guān)中,則西北亂矣。為今之計,可先以高官厚祿,以結(jié)西涼諸將之心,安定三輔,三輔茍平,漢中可傳檄而定也。

  曹操因有荀攸之策先入為主,不聽高柔之諫,即日遣人赍詔,至鄴城往召馬騰,說要使其為前鋒大將,率軍南征。

  復(fù)又上奏獻(xiàn)帝,為荀攸請爵:軍師荀攸,自起兵討董卓始輔佐臣下,無次出兵不曾跟隨。外愚內(nèi)智,外怯內(nèi)勇,外弱內(nèi)強(qiáng);不炫己長不夸己功,其智別人可及,其愚別人卻不可及,即使顏子、寧武不如。前后多次謀算,均以奇計勝敵,殊堪嘉獎。

  獻(xiàn)帝覽奏,便封荀攸為陵樹亭侯,增其食邑至七百戶,轉(zhuǎn)為中軍師,掌管刑罰之責(zé)。

  鏡頭轉(zhuǎn)換,天使至鄴,來召馬騰。

  馬騰奉詔,不疑有他,即遣天使還報天子,欲率次子馬休、三子馬鐵進(jìn)京見駕,留侄子馬岱在鄴城府宅,管帶五百親兵。

  馬岱多智,苦苦阻諫:以侄兒觀之,此非天子要召叔父,必是曹操之意。那曹操心懷叵測,圖謀我西涼已久,叔父若往,恐遭其害。不如趁其諸將都在許都,鄴城并無大將鎮(zhèn)守,我父子叔侄憑著手中四桿槍,五百軍馬,以出城圍獵為名,殺回西涼去罷。

  馬騰:我即為漢臣,天子有詔不遵,即為反叛。現(xiàn)有你長兄馬超統(tǒng)十萬羌兵保守西涼,又有韓遂相助,其焉敢加害于我?然為防萬一有變,你在鄴城可及時遣人往返許都打探動靜。若我一旦遭遇不測,曹操帳下猛將如云,你不可妄自送了性命,應(yīng)立時帶這五百親兵速返西涼,與你兄馬超聯(lián)合荊州劉備,兩路夾擊許都,除了曹操,與我報仇。切記,切記。

  馬岱拗不過叔父,只得應(yīng)諾。帶兵送出三十里而回,派出連環(huán)哨探,布于沿途。

  馬騰乃引馬休、馬鐵二子,只帶二十名隨從到了許都,先見曹操。

  曹操授予平南將軍印信,令馬騰寫書與長子馬超,即刻調(diào)派西涼兵兩萬,前來許都隨軍南征孫權(quán)。對于已下天子詔書,令馬超討伐韓遂之事,卻瞞過不提。

  馬騰見朝廷果派自己率兵南征,便不懷疑,當(dāng)即寫書,令曹操看過,派人送回西涼。

  曹操大喜,安置馬騰住于昔日關(guān)公府宅,令飲食不使有缺,等候西涼兩萬兵到來。然后升廳,與諸謀士商議,欲出兵以定關(guān)中,并滅韓遂。

  正商議間,忽荊州探馬入府來報:劉備命孔明署理荊南四郡賦稅軍糧,自與龐統(tǒng)在江陵調(diào)練軍馬,收拾器械,將欲西取益川。

  曹操聞報大驚:我聞西川劉璋暗弱,軍武不備,官多聚斂,邊民多投江東。若劉備仗鳳雛先生謀劃收川,又憑關(guān)、張、趙云及降將黃忠、魏延等,皆世之名將,攻之必下。劉備乃世之英雄,若是得了益州,則羽翼已成,不能復(fù)治矣。我將何以圖之?

  話猶未了,階下走出一人,進(jìn)言獻(xiàn)策:丞相可命上將提兵,約會合淝之眾徑取江南,則孫權(quán)必求救于劉備;劉備意在西川,必?zé)o心救孫權(quán),則江東之地必為丞相所得。若得江東,則荊州一鼓可平;荊州既平,然后徐圖西川,如此天下定矣。

  字幕:陳群,字長文,潁川郡許昌縣人。大鴻臚陳紀(jì)之子,見任治書侍御史。

  曹操聞言稱善,于是下令:某自為統(tǒng)帥,親起大兵三十萬,往征江南。命馬騰父子重歸鄴城,以待兩萬西涼之兵,隨后趕來;令張遼自南陽直下合淝,至樊城向曹仁請調(diào)李典、樂進(jìn)為副將,沿途州縣準(zhǔn)備糧草,以為供給。

  命令即下,分別行動。先說張遼受命,遂到樊城,向曹仁出示丞相將令。曹仁便令樂進(jìn)、李典引七千人馬,隨張遼前去屯守合肥。

  張遼與樂、李二將到達(dá)合肥,事有湊巧,聞?wù)f揚(yáng)州刺史劉馥已于日前病亡。遂親往墳前致祭,表其前番守城退敵之功。

  早有江東細(xì)作聞?wù)f張遼率軍已到合肥,緊急過江,報知孫權(quán)。

  孫權(quán)聞報聚眾將商議,環(huán)顧左右,想起大將太史慈已死,不由嘆息道:曹操前有劉馥,后有張文遠(yuǎn),均有固守堅城之才。孤若得太史慈不死,豈容彼等猖獗!

  張昭見孫權(quán)發(fā)此感嘆,怕傷了江東諸將之心,便獻(xiàn)計道:如今孫劉聯(lián)盟,劉玄德又做了江東女婿,本當(dāng)休戚與共。主公不如令魯肅相請劉備,助我抵抗曹軍。

  孫權(quán)即依張昭之策,諭令魯肅,使其作書,求救于劉備。

  魯肅隨即修書,使人至江陵呈送玄德。劉備觀書,差人往南郡請孔明回來商議。

  孔明回到荊州,與劉備、龐統(tǒng)議道:張文遠(yuǎn)已至合肥,曹操必繼其后而來。依某而論,此次不消動江東兵馬,也不必動荊州之兵,自使曹操回軍,勞而無功。

  于是回書魯肅,教其高枕無憂,若有北兵侵犯,皇叔自有退兵之策,發(fā)付使者回去。

  玄德問道:曹操起三十萬大軍,會合淝之眾一擁而來,先生不與子敬商議如何應(yīng)戰(zhàn),只教其高枕無憂。卻有何妙計可退曹兵,莫不是再燒他一把大火?

  龐統(tǒng)笑道:軍師此時無暇對付曹操,是意在益州劉璋也。故此欲借他人怒火以燒曹操,不必我來動火搬柴。

  孔明:士元所論極是。借人之牛,耕我之田,有何不可?

  劉備:何謂借牛耕田?

  龐統(tǒng):若我所猜不錯,軍師定要借西涼之兵,以阻曹操南征。

  孔明:正是。曹操自滅袁紹以來,志得意滿,所慮者唯有西涼之兵。今曹操以馬騰為征南將軍,必令其子馬超統(tǒng)領(lǐng)西涼之眾,兵出關(guān)中前來助戰(zhàn)。馬超若起兵前來隨父,則西涼必為韓遂所得,此非馬氏父子之愿。馬超不來,則曹操定以離間之計使與韓遂相攻,以除西涼之患。主公在許都之時便與馬騰相厚,今可作書往結(jié)馬超,使與韓遂聯(lián)合一處興兵入關(guān),則曹操又何暇兵下江南?那西涼軍馬兵強(qiáng)將勇,天下聞名,與曹兵一旦相接,又是一場官渡之戰(zhàn),非兩三年間不可驟解。我趁此機(jī)會,正可興兵西進(jìn)以奪益州。

  劉備聽罷大喜,連稱妙計,即時作書,遣使徑往西涼州投遞。

  信使去后,劉備又問龐統(tǒng):先生與孔明軍師意在益州,本來不錯。但劉璋乃漢室宗親,與某同宗,又各守疆土,并無侵犯。我此時若兵出西川,恐非伐之無名,令天下笑罵?

  龐統(tǒng)搖頭道:主公只道劉焉系漢室宗親,卻不知其正是漢室傾頹、群雄割據(jù),致天子失位之罪臣也。劉焉雖死,其子劉璋割據(jù)益州自立,不敬社稷,不尊天子,天下諸侯皆以其為始作俑者,均仿效之,致天下大亂。此人不伐,今后誰奉天子?

  劉備:竟有此事?請道其詳。

  孔明接口道:你卻不知,我漢室江山不是壞在黃巾賊寇及董卓、李郭之亂,卻正是壞在劉焉身上!劉焉歷任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屢為黃巾之亂所敗,喪城失土。因益州刺史郄儉在益州大肆聚斂,劉焉欲取西川以為安身立命之所,便向朝廷求為益州牧。我父皇當(dāng)時以為好意,便即詔允。郄儉為黃巾亂軍所殺,劉焉帶兵進(jìn)入益州,從此獨立割據(jù),與朝廷貢奉往來不通。劉焉為鞏固自身勢力,使益州獨立于朝廷管轄之外,不是逆臣而何?

  劉備聞此,方才大悟:既是如此,入川之事,惟請兩位軍師謀之,備無有不從。

  孔明應(yīng)諾,遂派同門好友孟公威、崔州平,前往西川暗中行事,專等二人還報。

  鏡頭轉(zhuǎn)換,按下荊州,再說西涼。

  卻說偏將軍、都亭侯馬超,自父親馬騰應(yīng)詔進(jìn)京之后,統(tǒng)其父舊部鎮(zhèn)守西涼,割據(jù)三輔屯兵槐里,每月使人來往鄴城、許都與西涼之間,探問消息。

  曹操引兵南征,與孫劉聯(lián)軍戰(zhàn)于赤壁之際,聞?wù)f徐庶、臧霸引數(shù)萬人馬屯于潼關(guān),似有平定關(guān)中之舉,西涼軍由此惶惶不安。

  此時又聞曹操欲征東南,使馬騰為征南將軍,只因道途迢遙,未知準(zhǔn)信。馬超不知父親及三位兄弟下落,不由心中狐疑,常與心腹校尉龐德一起議論。

  字幕:龐德,字令明,南安郡狟道縣人。原隨馬騰四處征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勇冠三軍,武藝精熟,多負(fù)謀略,可謂文武雙全之將。

  這日馬超與龐德二人正在帳中閑話,忽報京中天子圣旨到,并附老將軍家書。馬超聞報,急命請進(jìn)。

  天使面南而立,宣讀天子旨意:令馬超討伐韓遂,并派精兵兩萬,隨父馬騰征南。

  馬超拜受圣旨,再看父親書中之意,亦是如此。于是設(shè)酒款待天使,允諾來日發(fā)兵。

  天使宴罷告辭,馬超與龐德送至官道方回,遙望西邊天際,龍掛垂地。

  馬超回到大帳,便要分兵而動,令龐德率兩萬馬軍入關(guān),自己親率大軍進(jìn)擊韓遂。

  龐德立在案旁,再三觀看馬騰書信,忽對馬超道:將軍且慢,某恐此中有詐。

  馬超吃了一驚,接過信來又看一遍,見并無破綻,遂問:詐在何處?

  龐德:老將軍與將軍乃父子至親,書中口氣怎地如此生硬,如同公文?另老將軍以往與將軍家書,都是簽署何款?

  馬超:俱是簽個花押,左書“父字如面”而已。

  龐德:卻又來!你看此書,卻用征南將軍大印,尚是新鑄之印,頭次使用;私章卻謂“西涼馬騰”。豈有父子之間,以名諱自稱者?此必是老將軍因曹操在旁監(jiān)視,非出本意也。又怕將軍看了上當(dāng),故此露個明顯破綻在此,令將軍自行詳之。

  馬超聽了,啊呀一聲,如中雷擊。

  便在此時,門外又報:荊州劉皇叔遣人赍書至,見在帳外恭候。

  馬超早聞劉備大名,且曾聽父親說起與其在許都時為友,遂禮待來使,拆書視之。

  見劉備書云:伏念漢室不幸,操賊專權(quán),欺君罔上,黎民凋殘。備昔與令尊同受密詔,誓誅此賊。今令尊被曹操禁執(zhí),及二子皆囚于來鄴城為質(zhì),迫令將軍出兵,為其所用。備為將軍詳之,若不聽曹操之命,則令尊必為其所害;若奉命出兵,則西涼先為韓遂所有,終被曹操所圖。將軍若能以利害說服韓遂,共同聯(lián)手,率西涼之兵,以奉旨出兵中原為名,攻擊曹操之右;同時寄書于令尊,使其在曹操軍中內(nèi)應(yīng)。備當(dāng)舉荊襄之眾,以遏曹操之前。如此則逆操可擒,奸黨可滅,漢室可興矣。書不盡言,立待回音。

  馬超看畢,再兼龐德方才之論,這才大悟曹操之謀,不由冷汗遍體,暗道僥幸萬分。

  于是回書玄德,發(fā)付使者先回;又寫家書一封,令貼身校尉馬靈:日夜兼程至鄴城見老將軍,能為內(nèi)應(yīng)共除曹操則可,若是不能,即保父親及三弟返回西涼,勿使有失。

  字幕:馬靈,馬騰隨身侍衛(wèi)之子。使一把渾鐵點鋼槍,自幼隨馬超一起習(xí)武,也有萬夫不當(dāng)之能,又通中原之語。是以馬超此番委以重任,命其救出父弟。

  馬靈領(lǐng)命,懷揣密書,選一匹踢雪烏騅良駒,星夜出城東行,如飛一般去了。

  馬超遣走馬靈,便令龐德持了自己名帖,去請韓遂前來商議。

  龐德領(lǐng)命,正欲出發(fā),門人忽報:西涼太守韓遂,使人請少將軍往見。

  馬超遂暗帶天子圣旨,即率龐德及二百部從,隨來使至韓遂府第,看他有何言語。

  韓遂親迎到府,敘禮落座,不待馬超開口,先拿出一封曹操密書,遞予馬超道:賢侄請看,此是曹丞相來書,信使現(xiàn)在門外,立等回復(fù)。

  馬超展書看道:曹某當(dāng)初在大將軍何進(jìn)帳下,與韓將軍乃故人也,曾相約共伐董卓,同扶漢室。今馬騰父子謀反,陰謀敗露。公若將馬超擒赴許都,即封西涼侯,絕不食言。

  馬超見已落入韓遂手中,不免使個以退為進(jìn)計策,拜伏于地道:如此,即請叔父綁縛了俺兄弟二人,解赴許都,以免戈戟爭戰(zhàn)之勞。

  韓遂急忙離座,將馬超扶起:賢侄說哪里話來!吾與汝父結(jié)為兄弟,安忍聽信曹操離間之語,害汝性命?若要擒拿賢侄之時,也不用將曹公書信先示之矣。我請賢侄過府,是為商討下步行止如何。賢侄若有興兵伐曹之意,某當(dāng)率全部軍馬相助。

  馬超見韓遂肯相助,大喜拜謝,這才拿出天子詔旨,請韓遂觀看。

  韓遂怒道:叵耐曹阿瞞此賊,如此奸惡。誰不知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此非天子之意,全是他居中挑唆,欲令我二人相爭,其可就中取利,占我甘涼。

  馬超點頭稱是,遂與其約好起兵日期,與龐德辭回。

  韓遂親送馬超到府外,又當(dāng)著馬超之面,令將曹操使者推出斬之。乃請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阮、楊秋,共八部羌帥頭領(lǐng)到府,命各引一路兵馬隨征。

  西涼八將隨著韓遂,合馬超共起十萬大兵,掛起“奉旨討賊”旗號,浩浩蕩蕩殺奔長安。

  長安郡守鐘繇聞報馬超與韓遂率十萬西涼兵而來,吃這一驚非小。一面使人飛報曹操,一面引軍拒敵,布陣于野。

  馬超見城內(nèi)出兵相拒,便問韓遂:此長安郡守何人?

  韓遂:此人不可小覷,亦與令尊大有淵源。名喚鐘繇,字元常,潁川長社人,書法極好,堪稱大家。用兵也極具韜略,為曹操所重。

  馬超:我道是誰,原來是他。此人某卻認(rèn)識,并曾助其殺掉河?xùn)|太守郭援。如今聞我兵來,竟然列陣以待,真是可惡至極。

  朝遂:孟起休要輕敵,鐘繇聰慧過人,曹操曾寫書贊其為蕭何再生。

  馬超:叔父不必長他志氣。某與叔父不必出戰(zhàn),便是令明一人,亦可勝他。

  龐德:韓將軍與少將軍放心。鐘繇老兒與某有仇,我若不殺他,早晚也要被他惦記,說不定哪一天落于其手,后患不小。某愿殺此匹夫,奪取長安,以建首功。

  韓遂:你即曾助他殺了郭援、降了單于,是有大恩于彼,怎地卻說有仇?

  龐德:當(dāng)年我陣斬郭援,至鐘繇大帳獻(xiàn)上首級,本想討一個頭功,不想那鐘繇見了首級非但不喜,反而大哭!某便悄悄問他帳中長隨,方知郭援竟是這老兒外甥!末將吃驚不小,只得低聲下氣,向他謝罪。你道那鐘繇老兒怎樣說?

  韓遂、馬超皆問:他怎樣說?

  龐德:這老兒擦干老淚,故作大度道,“郭援雖是我的外甥,但隨袁尚反叛,便是國賊,將軍殺賊系為國除害,又何須謝罪?”即不追究,放我出帳。待某出帳之后這才醒悟,即說他外甥為賊,某殺賊又是為國,則因何不賞?故說他必視我為仇人矣。

  韓遂和馬超聽了,俱都大笑不止。

  馬超即命龐德出戰(zhàn),殺向敵陣。鐘繇出馬,本欲以言辭勸降,未待開口,龐德大刀已當(dāng)面劈至。鐘繇怎是龐令明對手?回馬即走。馬超、韓遂揮令大軍追殺,圍住長安。

  長安乃西漢建都之處,城郭堅固,壕塹險深,西涼兵一連圍了十日,不能攻破。

  龐德夜入帥帳,向馬超獻(xiàn)計:長安城水堿,甚不堪食,更兼無柴。今圍城十日,軍民饑荒。不如暫且收軍,只須如此如此,長安唾手可得。

  馬超稱善,便與韓遂商量,依計而行,盡教各部軍馬退去,馬超親自斷后。

  鐘繇見馬超軍皆退,便令軍民出城打柴取水,放人出入。至第五日,人報馬超又到,軍民競奔入城,仍復(fù)閉城堅守。卻不料被龐德引數(shù)十將校混進(jìn)城來,尚不自知。

  約近三更,城門火起,龐德一刀斬了守門之將,斬關(guān)斷鎖,放馬超、韓遂軍馬入城。

  鐘繇不及頂盔貫甲,出東門棄城而走,退守潼關(guān)。

  鏡頭轉(zhuǎn)換,長安城中。

  馬超得了長安,便與韓遂商議,要乘勝兵發(fā)潼關(guān)。

  韓遂見勝了鐘繇,心滿意足,便對馬超說道:你我久居西涼,世代皆為漢臣,并無爭奪天下之心。只因曹操施以離間,令我二人相攻,這才一怒之下發(fā)兵。今既得長安,曹操知我無隙可乘,此后必不敢輕覷我等。莫若就此罷兵,據(jù)長安以控關(guān)中,斯可矣!

  馬超:侄兒已與皇叔劉備有約在先,商定南北夾擊曹操,解救天子脫困,奈何罷兵!

  韓遂:賢侄不知,你我倘若就此罷兵,你父馬騰在許都尚得安全。但若要就此東進(jìn)洛陽,南下許都,憑我十萬人馬,其勢尚不能也。另某之幼子及賢侄父弟,皆在曹操手中;若我兵進(jìn)潼關(guān),其必皆遭曹操所害,如之奈何?

  馬超見韓遂有反悔之意,不由大吃一驚。因自思道:憑我掌中銀槍及龐德手中大刀,雖可縱橫天下,但若無韓遂及八部健將相助,要說打下許都,那是癡人說夢。此時馬靈或?qū)⑽腋傅芤呀?jīng)救出,若得韓遂相助,以狂風(fēng)掃落葉之勢破潼關(guān)下洛陽,其后直擊鄴城,則可與父弟里應(yīng)外合,奪取冀州,易如反掌。其后再以西涼精騎自洛陽直下許都,不但中原可得,天下亦可平定。今若回兵,則前功盡棄,父弟被誅,自己必要落個逼死親父罵名也。

  想到此處,馬超屏退左右,向韓遂慷慨說道:叔父,你與我父征殺半生,無非是為天下霸業(yè)!今漢室已衰,群雄并起,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叔父只一子質(zhì)于許都,某卻家有百口質(zhì)于鄴城,孰重孰輕?某且不懼,叔父因何懼之?鐘繇前曾命我謀害叔父,曹操今又令我二人相攻,關(guān)東之人不可信也。今我棄父,如親父待叔;叔亦應(yīng)棄子,如親子待我。如何?

  說完匍伏于地,拜了三拜。

  韓遂見此,亦激發(fā)雄心,急將馬超扶起:孟起即有此志,某便決心助你。但僅憑我等十萬兵馬,固守西涼有余,圖取中原卻是不足。今有一人,若是請來相救,則破曹必矣。

  馬超:未知叔父所云何人,有此本事?

  韓遂:藍(lán)田虎將劉雄鳴,現(xiàn)擁一萬五千壯卒落草山中,離此不足百里。此人年輕時以采藥打獵為生,常居覆車山下,每天出入云霧之中,從不迷路,人云其已得道。李傕、郭汜為亂時,關(guān)中人皆入山中以求歸附,至今兵強(qiáng)馬壯,鐘繇亦不敢剿,只得任其所為。若得此人來投,我不僅可得一員虎將,又多萬余壯卒,可使為前鋒,一路東進(jìn),必勢如破竹。

  馬超問明去處,即遣龐德率二百騎兵,持自己親筆書信,前去招降。

  不到半日,龐令明肩頭帶傷敗回,說那劉雄鳴不肯出山,且在寨前放對,被他傷了。

  馬超大怒,次日點了三千兵,令龐德帶路,直到覆車山下叫陣。

  劉雄鳴亦帶三千兵下山,出馬單挑馬超。

  馬超觀看來將,見其身高丈二,長須飄拂,儼然有神仙之態(tài),心中喜愛,縱馬上前喝道:劉雄鳴!關(guān)中人都號你為神仙,應(yīng)知天下之勢。某今奉天子明詔進(jìn)兵中原,內(nèi)除朝中奸賊,外平不臣之亂,使龐令明前來相召。你不應(yīng)召也罷,為何下手傷人?

  劉雄鳴大笑道:鐘繇鎮(zhèn)撫關(guān)中,屢次來招,我尚不降,怎肯降服于你?早聞你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人稱為“錦馬超”。今若勝得某時,隨你處置;勝不得我,拿你去許都問罪!

  馬超雖惱他說話無禮,但愈愛其勇,叫道:如此便好,某若一百回合之內(nèi)勝不得你,便割此首,隨你拿去許都請賞;若勝你時,卻要隨某出征中原!

  劉雄鳴笑道:哪有這許多廢話!先大戰(zhàn)三百回合再說罷。

  話猶未畢,掄起開山大斧,劈頭砍下。馬超見他來勢甚猛,急忙謹(jǐn)慎抵擋,一邊尋隙反擊。戰(zhàn)了三十回合,劉雄鳴精神愈長,勢如奔雷,將板斧掄得風(fēng)車一般,并無力衰之象。

  兩人比拼至此,馬超見他全憑一副神力,招式卻是粗陋之極,不由哈哈大笑。原來這劉雄鳴乃是天生神力,所使斧法招數(shù)卻是在山中自行琢磨出來,并非名家所傳套路。

  再戰(zhàn)三五個回合,馬超丟個破綻,待對方大斧放空劈過,回手一槍,在他右肩上扎個洞兒,鮮血滲出,傷得與龐德一般無二。

  背后西涼軍馬見主將勝了,一齊擂鼓納喊。

  劉雄鳴見斗馬超不過,在部眾面前掛之不住,順著山道逃走,瞬時不見了蹤影。

  馬超不曾留意他竟會有這么一手,想要追時,已自不及,遂舉手中銀槍,沖那些山賊喝道:爾等知我馬孟起否?降則免死!

  山賊見自家主將如此威猛,尚自敗逃,遂一齊跪倒,齊呼愿降。

  馬超即令龐德押了五百山賊回寨,將那萬余人一起招降,返回長安城中。韓遂迎進(jìn)府中,問明戰(zhàn)事,見平空多了這一萬五千兵馬,也就不再究問劉雄鳴去向。

  劉雄鳴懷羞,一直向東而逃,單馬獨騎直過潼關(guān),要去投許都。前至洛陽,聞?wù)f曹操親引大軍前來征伐馬超,于是報關(guān)而入,要見丞相。

  曹操問明來者是劉雄鳴,亦知其名,遂命請入,親出帳攜手而入,賜坐說道:曹某在洛陽之時,便早聞公之大名,說南華老仙亦當(dāng)退避三舍,關(guān)中人皆奉為神仙。剛在前來洛陽路上,又于帳中夢見神人,容貌宛然如公。這個神人,莫非便是閣下乎?

  說得滿帳將佐謀士,無不掩口而笑。

  曹操以禮相待劉雄鳴,任為將軍,并命其引五百兵士,回去招攬部屬。劉雄鳴雖然害怕再遇馬超,但被曹操左一句神仙,右一句神仙恭維住了,只得引兵前去。

  馬超盡得劉雄鳴萬余部眾,西涼軍聲勢大振。于是號為關(guān)中聯(lián)軍,推舉韓遂為都督,馬超為副都督,八大健將為諸部首領(lǐng),陸續(xù)離了長安東進(jìn),屯聚于渭河、潼關(guān),建列營寨。

  扎營已畢,韓遂手下大將閻行入帳進(jìn)諫:當(dāng)年在鄴城之時,某勸將軍以質(zhì)入京,臣服天子。我父及將軍之子,因此皆在許都為質(zhì),今已十年,音信不通。若今隨馬超舉兵東向,稍有跌蹉,奈我老父及將軍之子何?趁大兵未接,依某之意,莫如上表求和,不戰(zhàn)也罷。

  韓遂答道:先前某也作如此想法,并勸馬孟起止兵長安,西控關(guān)中。但如今諸將不謀而合,皆聽孟起之命,似有天意,不可違之。

  閻行見韓遂不聽自己之諫,怏怏不樂而退。

  按下關(guān)中聯(lián)軍,復(fù)說曹操遣走劉雄鳴,便命就地扎營,待其回報。忽然探馬來報:鐘繇已失長安,今退守潼關(guān)。西涼大軍將至,請令定奪。

  曹操聞報大驚,于是不敢復(fù)議南征,急檄令河北留守諸將,嚴(yán)把西進(jìn)要道,防備馬騰父子叔侄逃走;另遣曹仁、曹洪、徐晃為前部,率一萬人馬前往潼關(guān),協(xié)助鐘繇拒守關(guān)隘;自引大隊人馬,隨后西向而來。

  因忌憚西涼兵精悍難敵,臨行之時,曹操又密囑曹仁:賢弟率諸將到潼關(guān)后,只需堅壁固守,不必出戰(zhàn)。如十日內(nèi)失了關(guān)隘,諸將皆斬;十日外失之,則不干眾將之責(zé)。

  曹仁領(lǐng)了將令,讓曹洪與徐晃引二千精騎兼程而進(jìn),先至潼關(guān)。

  曹洪、徐晃剛到關(guān)上,聞報馬超已領(lǐng)軍來至關(guān)下,乃知兵貴神速,果不其然。

  馬超見關(guān)上旗號,知道許都援兵已至,要趁曹操大兵到來之前奪取關(guān)隘,并不歇兵,就關(guān)下排開陣式,討敵搦戰(zhàn)。

  曹洪聽徐晃之勸,緊守不出。

  馬超便令五百大嗓門軍士列隊于關(guān)前,日夜輪流,把曹操三代毀罵。曹洪在城墻上聽了勃然大怒,每要提兵下關(guān)廝殺,皆為徐晃所止。

  到第九日上,西涼軍士罵得累了,解甲于關(guān)前,橫躺豎臥于地,口中兀自漫罵不止。

  曹洪怒道:賊忘八,直是欺我太甚!

  因見徐晃不在身側(cè),便教點起三千兵馬,殺下關(guān)來。

  那些罵戰(zhàn)軍士見關(guān)門忽開,便棄了盔甲,上馬便逃。曹洪怒發(fā)萬丈,哪里肯舍?一口氣追出二十余里,撞入了埋伏圈內(nèi),左有馬超,右有龐德,混殺一陣。

  曹洪抵擋不住,奔回潼關(guān),卻被韓遂部將圍裹上來,折軍大半,只得棄關(guān)東走。

  徐晃正在營中巡哨,見西涼兵直如潮涌一般來至,只得引軍與曹洪斷后,向東狂奔。恰逢曹仁引大軍而至,這才止住腳步,合兵一處。

  龐德直追過潼關(guān),撞見曹仁軍馬,救了徐晃。馬超追至,接應(yīng)龐德上關(guān)拒守。

  曹仁見曹洪失了潼關(guān),只得尋回歸路,來見曹操,訴說經(jīng)過。曹操大怒,喝斬曹洪,眾官告免,曹洪服罪而退。曹操親領(lǐng)大軍西進(jìn),與關(guān)中聯(lián)軍在潼關(guān)相遇。(本集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