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華夏真相集

第四十七集 漢中之戰(zhàn)

華夏真相集 背砍刀詩人 8125 2023-05-11 08:48:44

  魏都鄴城,魏公府中。

  曹操待郗慮下殿,望著華歆苦笑道:此人高才,不可限量。孤與卿兩個,皆為其用矣。

  說著,將那張字紙遞與華歆。

  華歆看時,見那上面寫道:進宮追伏皇后璽綬,使幽斃別宮自死,殺其父全家。

  于是說道:正是此語。難道不是?

  曹操搖頭,走至案前,援筆寫道:進宮追伏皇后璽綬,使幽避別宮自思,赦其父全家。

  僅有三字之差,且是同音。華歆大悟,只覺后背生寒。

  忽聞階下一人說道:丞相此當,上的不值。

  回頭看時,見說話者卻是蔣干。曹操即問:子翼先生,何以知其詐?

  蔣干:郗大夫前番呈送伏后密書抄稿之時,某已知其詐,料丞相亦諒必識之,故未及言。今日觀之,果然如是。

  曹操大奇:請詳為言之。

  蔣干:國母伏后是何出身?生于書香之家,父母娘家皆乃世代大族,禮教甚嚴。即寫家書,何至于如此粗陋不文,破口大罵?必是那郗慮故意而為,以激丞相之怒,則明公盛怒之下必不親寫手詔,以至被他上下其手,以同音字誤殺國母。臣詳其書,故此知之。

  華歆聽罷,慚愧無地,滿面汗出。

  曹操聞而大悟:子翼大才,亦不下于郗慮。然則當時何以不言?

  蔣干:因見當時丞相雖怒,但口詔無誤,并無下令弒后之語。臣以為丞相已識破其計,故此未言。豈知這廝如此憊賴,竟出此詭異無賴下策!

  曹操:他甘冒大險,非致伏后死地,又是為何?是他要篡逆,或欲致孤于篡逆之地?

  蔣干:皆非也。某聞郗大夫與孔融有仇,曾陷其死;而國丈伏完與孔少府系通家之好,其畏國丈為友復仇,故借明公之刀殺之,此所謂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也。

  曹操聽罷,便即無語。

  華歆且羞且怒,向曹操奏道:似此狼子野心,處心積慮,絕不可留。臣即請丞相鈞命,帶鐵甲軍再次入都,誅殺郗慮全家,為伏皇后報仇。

  曹操未答,蔣干又道:不可。若是如此,丞相殺人滅口罪行坐實矣。

  華歆心想不錯,便道:則請上奏天子,以天子明詔誅之,可乎?

  蔣干:亦不可。此則無異布告天下,是丞相命郗慮弒殺伏后及國丈全家,卻惹惱天子,先斬郗慮立威,以此報復丞相。則不用孫權、劉備等用謀,君臣離間之效已生。

  曹操挑指大贊:如此,則天下淘淘,皆云曹操乃是欺君之賊,諸侯皆可鼓而擊之。子翼急智高才,孤不如也。

  蔣干遜謝:丞相謬贊,干不敢當。明公是被構陷其中,臣只是旁觀者清而已。

  華歆蒙此弒后惡名,實有不甘,隨即又問:若是如此,即遂了那奸賊之志,且其必笑我等無能,就此奈何不得他也?

  曹操搖頭苦笑,沉思不答。

  蔣干:勿庸,必自及。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者也。

  曹操以目示之,蔣干遂不再言。

  當時坐中另有一人,從始至終,一言不發(fā)。聽罷蔣干之言,須發(fā)皆乍,目眥盡裂。鏡頭給予面部特寫,正是主薄劉曄。

  曹操因知劉曄乃是漢室宗親,光武帝嫡系后裔,故此制止蔣干深論其事。

  鏡頭轉換,專說劉曄。

  當時散朝,劉曄回至府中,號啕大哭,痛不可抑。夫人再三動問何事悲傷,劉曄不答,飯也不吃,只顧口念“奸賊殺之不足,剮之有余”,顛來倒去,只這一句話。

  待至天色定更,劉曄止哭,直過徐庶府中來。

  原來徐母新喪,元直致仕在家,為母守孝,未理政事。兩家相離苦不甚遠,只隔半條街道,故此劉曄不用乘轎騎馬,亦不用隨從,抬腳便至。

  徐庶正在家中讀書,陡見劉曄深夜來訪,吃了一驚,急忙邊寒暄讓茶,復命擺酒。

  劉曄止住,并請屏退眾仆,對徐庶一揖到地:伏龍先生,請為某報仇雪恨!

  徐庶大驚,急忙還禮:公為相府主薄,有何事不能為?某閑散致仕謀臣,能有何用?

  劉曄:天下之事,豈有伏龍先生辦不到的?可惜鳳雛已死,不然某也不來求你。

  徐庶驚道:劉子揚,你說些什么?

  劉曄問道:龐士元前隨劉皇叔攻打雒城,中了埋伏,被箭射身亡。先生尚不知么?

  話音未落,徐庶哎呀一聲,跌倒在地,已昏厥過去。

  劉曄急叫徐府家人,撬嘴灌水,撫摸胸背,這才蘇醒,放聲大哭,悲不自勝。

  徐庶哭罷多時,想到家中有客,這才勉強止悲,復命家人退下,即問詳細。

  劉曄嘆道:詳情某亦不知。夏侯淵送來邊報之時,某正好隨侍丞相,見說龐士元與劉備分兵攻雒,因換騎而乘,蜀兵專指白馬將軍而射,其后方知死者乃是鳳雛。因是軍情專報,豈敢兒戲謠傳?故知玄德雖得西川,但鳳雛先生已死。

  徐庶聽罷大悟,暗道:龐士元身為軍師,豈有親臨戰(zhàn)陣,身先士卒之理?某素知西川地形,成都之北一馬平川,僅有些孤山荒嶺,又何必分兵以攻雒城?即有埋伏,又何必只伏于小路?大將坐騎終生以隨,又何必臨陣換乘?我知之矣,當是荊州兵入蜀三年,皆生厭戰(zhàn)之心,劉備又覺應人之請又伐人之國,師出無名,故此設謀害死士元,以激將士敵愾之心,并借報仇口實,掩其恩將仇報之惡名也。

  剎那間心如電轉,復問劉曄:子揚,你來果有何事求我?請即言之。

  忽聽門外有人接口道:能有何事?定是為除弒害國母奸賊故也。

  話落人到,只見兩人跨步入室。徐庶抬頭看時,一道一俗,為首者正是兵家門掌派祖師左慈道長,后跟一個大漢,卻是胡車兒。

  徐庶急以晚輩之禮拜見左慈,又與胡車兒敘禮,欲道闊別之意。

  胡車兒怕徐庶叫出自己名字,急道:小弟陳到,乃左道長之徒,幸會元直師兄。

  徐庶會意,即將左慈道長與劉曄引見。劉曄早聞兵家門仙師大名,遂以晚生之禮相見。

  敘禮已罷,徐庶即問:師叔何來?

  左慈回答:為了郗慮這個欺君奸賊。

  劉曄驚問:仙長也是為了這個奸賊?

  左慈:正是。那奸賊利用曹操口詔,偷改其意;又利用華歆急于立功,陰借其手弒殺國母,并殺伏國丈全家,人神共憤。少帝……

  徐庶:師叔,你說什么?

  左慈:哦哦,貧道久聞劉子揚大名,欲以“小弟”呼之,唐突莫怪。

  劉曄:晚生豈敢!

  徐庶:子揚先生雖是丞相府主薄,亦是漢室宗親,并非外人。師叔請續(xù)說來意。

  左慈:你師兄史侯得知國母被弒兇信,令陳到來山上找到貧道,說此事魏公與天子心下雖明,但皆不能下令除奸,誠恐天下人議論。于是來求貧道,令陳到相助,以江湖道義除此奸賊,以靖朝廷,并為天下除害。貧道知你今在冀州,又你我叔侄多年不見,故與陳到前來看你,再去許都殺賊。不想劉子揚亦在此,相必也是為了求你相助,除賊報仇之事?

  徐庶聽到史侯之名,便知是孔明差胡車兒前來,已明其意,隨即點頭稱是。

  劉曄聽罷,急施跪拜大禮:道長所說極是。某乃漢室宗親,與當今天子乃嫡系兄弟。國母為奸賊所害,此仇焉能不報?但身為相府主薄,若親自出手,則正中此賊離間天子與丞相之計也。因知伏龍先生往年曾為游俠,亦是墨門之徒,武功獨步天下,故此來求其出手,助我劉家報仇,又為天下除害。今遇道長古道熱腸,若肯于出手時,那奸賊必上天無路、遁地無門矣。某代劉氏列祖列宗,拜謝道長。

  說罷,納頭又拜。

  左慈急忙伸手,將劉曄扶起,頷首贊道:你雖身在相府,不忘自己是漢光武帝子孫,這便極好。你當初往說張繡投降天子,某亦知之,身在曹營,心實在漢,這又極好。報仇除奸之事,交與我?guī)熗?,不必掛懷,你且回去靜聽佳音。只是此事極密,休使他人知道。

  劉曄應諾,拜辭而去。

  剛至門首,左慈喚回,叮囑道:貧道既助你殺賊報仇,你也需為貧道幫一個忙,如何?

  劉曄:便請仙長示下,晚生力所能及,無有不尊。

  左慈:某聞張魯在漢中行五斗米教,不尊天子,不貢朝廷。魏公已上書朝廷,今歲定會出兵漢中討之。公為相府主薄,自必隨征。若到平定漢中之日,你可及時諫勸魏公,須趁劉備新得益州立足未穩(wěn),軍民驚恐之際,乘勝攻取西川。未知可否?

  劉曄不知其意,但見此請并非為難,滿口答應而去。

  徐庶送走劉曄,回到房中便問:果如師叔所說,劉玄德與孔明方得西川,立足未穩(wěn)。若曹操攻取漢中,復以得勝之兵自北向南攻之,則西川不復為玄德所有也。劉備雖有陷害龐統(tǒng)之嫌,亦有自立之意,則若助曹操奪了西川,又奈漢室江山不保而何?

  左慈笑道:人云伏龍先生智在臥龍之上,某看不然。你隨曹操既久,不知其乃世間最為多疑者?此時天下皆以為其有弒后之嫌,曹操無由自辯,必以軍功洗之。以其統(tǒng)兵之能,此去攻克漢中必也。但既領兵遠出,亦憂后方不穩(wěn),恐朝中大臣與天子趁其遠征之機,發(fā)動政變,奪其鄴都。此時若有人勸其乘勝南征巴蜀,其會聽乎?

  徐庶:我知之矣。其必反其道而行之!

  左慈:然也。自當年兗州之危,曹操此后每次遠征最重巢穴,不敢久離本營。某料曹操即得漢中,必有進取西川之心,后引益州之兵順江而下,則江東孫權、荊州關羽何以抵敵?平定天下,在此一舉。但此時若由劉曄進策勸其入川,因那劉曄乃是皇親國戚,其必生疑。有此疑惑,我謂曹操則必思還歸鄴都。如此益州則安,荊州亦無憂矣。

  徐庶聽了,思之果然,不由大為拜服。

  閑言道罷,于是三人乘夜遁出鄴城,往許都而來。雖都具輕功異能在身,至許都城外之時,也已是次日定更。三人就林中吃些干糧,就溪流而飲甘泉,然后打坐養(yǎng)息精神。

  時到四更,三人出定,潛入許都。徐庶認得郗慮府宅,遂引左慈、陳到越墻而入。

  郗府養(yǎng)有惡犬,聞風而吠,剛叫半聲,被陳到健步上前,一劍一個,五只惡犬登時了帳。巡更人聽到犬吠,來至前院查夜,也被陳到殺了。

  陳到殺得興起,搶了巡更人手中燈火,左手執(zhí)燈,右手持劍,直到后院郗慮及家眷所居房舍,挨屋殺起,一個不留。一時之間血光暴起,慘呼連連。

  郗慮當夜睡在小妾房中,聽到正房叫聲有異,心中有鬼,暗道不妙。連外衣也不及穿,摸黑出屋,直奔大門,要去許都府衙調兵。

  剛奔至大門,陡見門洞中刀光一閃,郗慮頭顱已然滾落在地。卻是徐庶和左慈一邊一個,阻住大門出路。見有人出來,便即手起劍落。

  此后府中若有逃至大門者,皆為左、陳二人殺卻,一個不留。

  不到半個時辰,府宅中血光盈天,死尸遍布。陳到繞宅一周,見再無一個活物,這才回至大門,與徐左二人打個暗號,穿房越脊翻過城墻,如飛遠去。

  好神通!真?zhèn)€鴻飛溟溟,大雪無痕。

  三人離城五里,又至樹林分手。徐庶自回鄴城,左慈返歸黃公山,陳到卻奔益州。

  鏡頭轉換,許都皇宮。

  漢獻帝自從死了伏皇后,心中苦惱,以至連日不食。思索華歆前來弒后緣故,卻又百思不得其解。

  這日升朝,許都令滿寵忽然出班奏報:御史大夫郗慮于今日侵晨全家被殺,人一百三十五口,馬十匹,豬三口(于屠房待宰殺者),守宅犬五條,皆被滅門。

  獻帝:竟有此事!是何人所為?

  滿寵:觀其傷處,都是一劍斃命,絕無二傷。又府門緊閉,因血流于外而被鄰人報官。當時城門未開,疑非人力之所能為??质且蚯胺瑓⑴c弒我國母伏后,因此遭了天譴,天帝派神將下凡所為,故此上奏。

  獻帝聞報,以手加額,暗道:這郗慮定是劉備、孫權等不臣諸侯,留在京中臥底,以詭計害我皇后,欲嫁禍丞相。卻被曹愛卿發(fā)覺,使人滅門。快哉,狗賊也有現(xiàn)世之報!

  遂不再問,詔令:此等奸賊,死不足惜。拉出城外淺埋,使野獸食之可也。

  滿朝文武聽獻帝如此處置,卻都以為:此必是天子心懷皇后全家被殺之恨,使宮中異能之士,夜入府宅,將郗慮滅門。

  于是心懷漢室者皆大振奮,一齊跪倒參拜,齊呼:我主萬歲、萬歲、萬萬歲!

  正在此時,曹操遣使入朝上奏:國母伏后遇難,乃郗慮通于敵國,行欺君惡行,以離間我君臣也。今郗賊即遭天誅,更證臣無異心。臣有三女于前歲入宮,被封夫人,一名曹憲、次名曹節(jié)、三名曹華。曹節(jié)賢孝,宜居正宮。若陛下肯納,君臣至親,無復能離間者!

  獻帝覽奏而喜,當即下詔,封曹節(jié)為皇后,曹憲、曹華皆為貴妃。于建安二十年正月朔,就慶賀正旦之節(jié),行冊立皇后大禮。

  群臣再呼萬歲,莫不踴躍,甚至流涕,為此君臣相知之情感動非常。

  郗慮即已伏誅,獻帝便令太子舍人、秘書郎劉邵,承襲御史大夫。

  字幕:劉劭,字孔才,廣平邯鄲人,官至尚書郎、散騎侍郎,賜爵關內侯。曾受詔搜集五經群書,分門別類,纂為《皇覽》。所著《人物志》,討論人才選拔,將人物分作三材、十二流品,對人性、才能和形質分析甚詳,從此大開魏晉士大夫品鑒人物清談風氣。

  朝廷選才用賢之時,魏國也在拔賢任能,再次下達唯才是舉令。

  曹操在鄴城開府立國,想起當初自己不聽高柔之諫,激反韓遂、馬超,導致關中數(shù)年大亂,常自后悔。由此激賞高柔大才,使任魏國尚書郎,轉拜丞相理曹掾。

  高柔以才疏學淺力辭,曹操不許,并親自召見撫慰:公前番獻計,孤未納之,請勿以為意。亦勿因己非孤舊臣,便止進諫良言。孤從來唯才是舉,尚書郎非公莫屬,請勿再辭。

  鄴都內事即定,又蒙天子立己女為皇后,曹操更愈平定天下,復興漢室。

  這日升殿理事,曹操問計于賈詡:今朝中無事,君臣相安,再無猜忌。我欲乘此發(fā)兵,掃平天下,先生為我籌謀,應先取何處?

  賈詡因前番張繡為世子曹丕逼迫而死,心中猶自惴惴不安,當下見問,躊躇不答。

  曹操:卿乃國士,胸懷天下。此等小事,有何難決?

  賈詡:此國家重事,兵兇戰(zhàn)危,丞相應聚重臣謀議。臣今老矣,計難周全??烧俨苋始跋暮類囟迹涠司c江南對峙多年,深明虛實,必有高明見解,以助明公。

  曹操微笑,暗道:這就要養(yǎng)光韜晦了么?你這個老狐貍。

  亦不為難于他,遂發(fā)出魏公詔命,令族弟曹仁與夏侯惇回歸鄴都,商議收蜀滅吳大計。公事已罷,曹操回府,令世子曹丕至前,命其如此如此而行。

  曹丕領了父親之命,攜重禮親至賈詡府中,入門跪地不起,放聲大哭。

  賈詡大驚,急上前扶起,問道:公子此來何為,因何發(fā)悲?

  曹丕:當年小子少不更事,西征烏桓途中,與張繡將軍言語齟齬,至其惱羞自戧而亡。自烏桓回軍之后,丞相屢次嚴責,每逢張將軍祭日便禁我食,令長跪思過。某今年長,已知當年鑄下大錯,悔之不及。今奉父親之命前來,一是拜先生為師,請先生為魏公府太子太傅;二是領責,任太傅打也打得,罵也罵得,只要消了心中之氣便好。

  說罷再次伏地大哭,其狀甚哀,其情極誠。賈詡心中暗嘆曹操待己豁達如此,又見曹丕誠心認過,遂收納其禮,領其官誥,就此揭過前嫌。

  數(shù)日之間,曹仁與夏侯惇先后而至,共議征伐。

  夏侯惇說道:孫權遷都秣陵,改名建業(yè),又于江岸筑濡須塢,仗長江之險,山川之固,急未可攻;西川已為劉備所得,且南北兩條入川之路,皆不在我手中,蜀道艱險糧道不通,亦不可圖。依某之計,宜先取漢中張魯,打通糧道,以得勝之兵取蜀,可一鼓而下。

  曹操點頭,又問曹仁:賢弟以為如何?

  曹仁答道:先取漢中是也。漢中為我所平,則蜀中大懼,劉備必調荊州之兵入川拒我。彼時只遣樂進再下青泥關,荊州亦歸我手,必也。

  曹操撫掌大笑:二位賢弟經十數(shù)年南北征戰(zhàn),皆熟于兵法,且知大略,此我曹家興旺之兆!二弟所論,正合吾意。

  遂上奏天子,請求起兵西征。

  獻帝準其所奏,下詔慰勞:丞相公忠體國,唯興周八百年之太公望差可比擬,余則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公即請行,許都之內由朕署理,許都之外唯君命是聽。

  即命劉邵,持節(jié)前往鄴都犒軍,賜魏公以提調全國軍馬輜重全權,假節(jié)鉞。

  曹操見天子對己如此信賴,不由微感詫異。遂專令劉曄、楊修、司馬懿三位主薄隨軍,因劉曄乃漢室宗親,楊修乃故漢太尉楊彪之子,司馬懿乃水鏡先生親侄之故也。

  于是興師西征,傳命長安,使征西大將軍夏侯淵為前部,令張郃為先鋒;曹操自領諸將居中;以夏侯惇合后,兼押運糧草輜重。曹仁南下鎮(zhèn)守樊城,以防荊州關羽趁虛而入。

  大軍起行,不數(shù)日過了潼關,前至長安。

  夏侯淵引關中諸將出城迎接,入公廨坐定,便向曹操報喜:十數(shù)日前,韓遂病死羌中。西涼諸將田樂、陽逵、麴演、蔣石偷斬韓遂頭顱,送于長安。韓遂死時,年七十三歲。

  曹操驚喜不置,令將首級來看,見韓遂面目平靜,便如生時。當下嗟嘆一番,令以諸侯之禮厚葬,親為韓遂致祭,田樂等四人各有升賞。

  送葬回來,坐猶未穩(wěn),人報韓遂舊將成公英率部來降。曹操大喜,令夏侯淵親自出城受降,并引成公英來見。

  成公英上殿,再拜言道:韓遂即死,某恐部下去投馬超,故引軍以歸朝廷。

  曹操大喜,告曰:某與韓遂是為故交,今已將其以諸侯之禮厚葬矣。

  成公英感激涕零,誓言道:臣必粉身碎骨,以報魏公。

  曹操因其熟悉關西地理民情,遂以成公英為軍師,封為列侯。在長安歇兵三日,下令舉兵大起,直逼漢中而來。

  鏡頭轉換,按下長安,再說漢中。

  曹操兵至關中,早有細作探知,飛馬報入漢中南鄭。

  張魯聞報大慌,急聚文武商議,便欲效荊州劉琮,引眾獻地而降。

  其弟張衛(wèi)阻道:兄長不可。兵尚未交,奈何便將祖宗三代基業(yè)輕易送人?小弟不才,只請五萬精兵,可破曹操。

  張魯:你有何能,能破曹公!

  張衛(wèi):周瑜只以三萬之眾,便大破曹操百萬雄師,兄何小覷于我!漢中之地最險無如陽平關,弟請于陽平關左右,依山傍林下寨,必破曹兵。兄在漢寧,多撥糧草應付即可。

  張魯依言,即遣大將楊昂、楊任為副,與弟張衛(wèi)即日起程。

  軍馬到陽平關,下寨已定。曹將先鋒夏侯淵、張郃引軍隨到,離關十五里下寨。

  是夜,曹家軍士遠來疲困,各自安營歇息。睡到中夜,忽聽喊殺連天,寨后一把火起,楊昂、楊任兩路兵殺來劫寨。夏侯淵、張郃大敗,退見曹操。

  曹操怒道:你二人行軍許多年,豈不聞兵疲須防劫寨?如何不作準備!

  欲斬二人,眾官告免。

  次日,曹操只帶許褚、徐晃二將,數(shù)十虎豹軍士隨從,登上小山,來看張衛(wèi)寨柵。正在高處指點,不料被漢軍暗哨看見,急報張衛(wèi)。

  張衛(wèi)即遣楊昂、楊任,各帶騎兵出營,繞到山后,分兩路殺來。

  曹操大驚,欲走無路。許褚提刀縱馬向前,力敵二將,楊昂、楊任不能抵當。

  徐晃保著曹操奔過山坡,夏侯淵、張郃軍殺來接應,殺退楊昂、楊任,救得曹操回寨。曹操見張衛(wèi)把住險要路口,安營有法,便即傳令退軍。

  眾將皆怒:丞相征戰(zhàn)半生,向來身先士卒。今只遭小挫,奈何便即退兵!

  曹操笑道:孤非怯敵。因料賊兵既然提備甚嚴,一時急難取勝。我以退軍為名,示敵以弱,使賊懈而無備,后分輕騎抄襲其后,則必勝賊也。

  眾將聞此,一齊拜服。曹操于是下令拔營起柵,自引大軍退去;暗令夏侯淵、張郃分兵兩路,各引輕騎三千,取小路抄到陽平關之后。

  楊昂聽聞曹兵退去,命楊任只引些少軍士守寨,自己盡提五寨軍馬,前去追殺曹兵。

  楊任以曹操最善敗中取勝勸止,楊昂不從,領兵而出。當日大霧迷漫,楊昂軍至半路,只得扎住,以待霧停再進。

  與此同時,夏侯淵引軍抄過山后。卻于大霧中迷失路徑,誤入漢中營寨;見是空寨,便就寨中放火。漢中五寨軍士突見火起,以為曹兵大至,盡皆棄寨而走。

  楊任領兵來救,與夏侯淵戰(zhàn)不數(shù)合,背后張郃兵到。楊任只得殺條大路,奔回南鄭。

  大霧散去,楊昂認清道路,忽聞敗兵來報,已被夏侯淵、張郃占了寨柵。想要回軍時,背后金鼓大震,卻是曹操引領大隊軍馬趕來。

  兩下夾攻,四邊無路。楊昂突陣而出,正撞著張郃,戰(zhàn)未十合,被張郃一槍挑于馬下。

  張衛(wèi)在陽平關上,聞報前面二將諸營已失,這才知道曹操用兵厲害,自己絕非其敵,于是只得半夜棄關,兼程奔回漢中去了。

  漢中諸官見張衛(wèi)去得麻利,回得快當,皆于肚中暗笑,私下議道:其雖在哥哥張魯面前愣充英雄好漢,孰料卻是個不經嚇的將軍。

  張衛(wèi)入城未久,楊任亦領殘部敗回,上殿請罪。張魯大怒,欲將張衛(wèi)及楊任一并斬首。

  楊任叫道:只因楊昂不聽我諫阻,故此兵敗。主公倘再付我數(shù)萬兵馬,定能擊退曹操。再若不勝,甘當軍令,雖死無辭!

  張魯準其所請,遂命楊任立下軍令狀,撥付兩萬軍馬,出城再戰(zhàn)。

  曹操遂得陽平關,便令夏侯淵領五千軍,往南鄭路上哨探而行,正迎著楊任軍馬。

  兩軍擺開陣勢,楊任遣部將昌奇出馬。

  夏侯淵親自上陣,戰(zhàn)不三合,將昌奇一刀斬于馬下。

  楊任大怒,親自挺槍出馬,與夏侯淵大戰(zhàn)三十余合,不分勝負。夏侯淵暗暗稱奇,見對方兵多,若是戰(zhàn)不倒楊任,與己方大為不利。

  眼見對方與自己武藝不相上下,如何取勝?忽然想起在許都之時,有一日與關公討論刀法,關公曾演拖刀計,不由心中大喜,遂丟一個破綻,回馬佯敗而走。

  楊任暗道:對面是名將夏侯淵,曹操最為寵愛者。今若殺之,必可從此揚名天下。

  想至此處,縱馬從后追來,趕個馬頭銜馬尾,便如流星趕月。楊任大喜,在馬上探身,挺槍往夏侯淵背心便刺,堪堪刺透夏侯淵戰(zhàn)袍。曹軍看得清楚,一起驚叫。

  不料夏侯淵便如腦后生了雙目,忽往左踅馬,大喝一聲,倒拖刀身回斬。

  楊任此時槍尖便將夏侯淵戰(zhàn)袍搠破,貼身而過。說時遲,那時快!在此同時,夏侯淵刀鋒如風般掠過,楊任首級已滾落在地。

  漢中軍士見主將被斬,轟然崩潰,大敗而回。

  曹操知夏侯淵斬了楊任,即時進兵,直抵南鄭下寨。

  張魯聞報楊任被斬,慌聚文武商議:楊任乃我漢中第一員上將,猶被夏侯淵斬之。則尚有何人,是其敵手?還是依我前議,不如就此開門納降。

  謀士閻圃進言:臣舉一人,可敵曹操。西涼上將龐德,前隨馬超來投主公;馬超往西川時,龐德臥病不曾隨行。今蒙主公恩養(yǎng),何不令此人去戰(zhàn)夏侯淵?

  張魯大喜,即召龐德至府,令點一萬軍馬出戰(zhàn)。

  龐德欣然領命,率眾離城十里,與曹兵相對,奮馬提刀,單點夏侯淵搦戰(zhàn)。

  曹操在潼關渭橋大戰(zhàn)之時,深知龐德之勇,今見他來,乃叮囑諸將:龐德乃西涼勇將,我甚愛之,汝等可用車輪戰(zhàn)法擒之,不可傷他。(本集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