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甲骨初識

甲骨初識

公子旦 著

  • 短篇

    類型
  • 2021-12-16上架
  • 1808

    已完結(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甲骨文小故事:旦

甲骨初識 公子旦 1201 2021-12-16 20:39:45

  我很喜歡曬太陽,覺得太陽升起的那一剎那,象征著希望。所以這篇故事,我很自然地選擇了甲骨文“旦”字。

  我是一位天文官的助手,我叫旦。我已經(jīng)4700多歲了。

  我那時的史官,都要由知曉天文與地理的人擔任。我負責協(xié)助天文官進行對太陽的觀測,這名史官叫“夸父”。當時的一年是10個月,這個我后面一點再說。我隨著夸父不停地轉移觀測地點,每個地方都會停留一年多。

  我負責夸父的衣食住行,讓他騰出精力與時間,更好地觀測太陽??涓钢挥性诒仨氹x開觀測臺的時候,我才會接替他的工作,所以實際上,我的經(jīng)驗比夸父少很多。

  從深山老林到戈壁沙漠,從茫茫草原到皚皚雪原,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我們當時以膚色自然為美,加上長期戶外活動,實際上我們都皮膚黝黑發(fā)亮,披頭散發(fā)的。即使風吹日曬雨淋,甚至是豺狼虎豹,乃至饑渴、中暑、失溫、生病……我們都絲毫沒有動搖觀測太陽的決心。

  腳踩大地,頭頂天空,我們并不覺得自己孤獨。

  因為,我們肩膀上扛的,不只是食物和水,還有父老鄉(xiāng)親對我們的殷切期盼。指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必須要有天文知識,知道什么時候,該干什么。

  后世之人,把我們的這種觀測太陽的長期行為說成了:“夸父逐日。”以為夸父能跑得很快,試圖追上太陽。其實,我們只是專注于對太陽的觀測。不過一個“逐”字,卻把我們在不同地方觀測太陽的做法,寫得很生動形象。我很喜歡這個傳說。

  從南北不同地方的桿子影長差異,我們早就得出了大地可能是圓弧形的,甚至是一個球的結論。

  終于,我們得出了太陽活動的規(guī)律,后世稱之為“太陽歷?!边@種歷法,一年十月份。

  后來人們口中的:“后羿射日與嫦娥奔月?!焙篝嗌淙眨鋵嵱幸晃惶煳墓俳泻篝?,他修正了陽歷出現(xiàn)的偏差,他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當時太陽活動已經(jīng)發(fā)生很大的變化,而按原來的歷法來播種,農(nóng)業(yè)上竟然顆粒無收,說好的大熱天,就是沒來。所以,“射掉”其實就是去掉的意思,

  還有嫦娥奔月,其實是她專注于觀測月亮的事情。不過那是后面的故事了。而傳說中的后羿與嫦娥結為夫妻,是說其實就是講陰陽合歷,把太陽歷與月亮歷整合在一起。一年從10個月,改為12個月的事情。

  我們那個時候,有我們那個時候記錄事情的獨特方式。我之所以能說得那么清楚,是因為我們都是同行。

  雖然我們制定的歷法,最終退出了歷史主流,但是我依然很開心,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我們的歷法指導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給大家?guī)頊仫柕男腋I睢?p>  只要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我們天文官再苦再累,又有什么呢?既然大家選擇相信我們,那我們自然會竭盡全力地把太陽給觀測好。

  我們不但發(fā)現(xiàn)了物體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我們也知道太陽表面也有暗點,還知道太陽上也會刮大風,我們還算出了太陽上暗點與大風的規(guī)律。

  這一切都要歸結于我們有規(guī)律的作息與健康的身體。對了,只有眼睛最好的人,才有機會擔任天文官。

  我們用的是一種互相垂直的儀器,由桿子與專門記錄桿子影長的刻度尺構成?!翱凇弊志褪俏覀冇^測太陽時四周的圍墻的描述圖案,可以用來屏蔽掉雜光對桿子影子影響。這個場所,又被后世稱之為“天文觀測臺”。雖然我們的觀測條件比起后世很簡陋,但是我們對自己的實力很有信心。

  其實,我們當時造字是很有規(guī)律的,也很嚴謹,畢竟,一個字的發(fā)明,要保證后世之人都能看得懂。

  我們喜歡從最基本的構成要素出發(fā),只要進行整合,就可以產(chǎn)生新的字了。換句話說,你們假如在大量對比的基礎上,使用拆分法,不失為破解甲骨文的好方法。

  有時候,我們忘記了某個字,也是這樣推導出來的。

  就好比“旦”字。后世很多人以為是早晨的意思,其實還不夠準確。真正的意思是,太陽剛剛升起,但是下部邊緣還與地平線接觸,即將分離而未分離的時刻。

  你可以懷疑,但是我可以很明確地表示:這個字是黃帝的大臣倉頡創(chuàng)的,當時,他為了讓后世知道,觀測太陽這個艱巨的任務,也有我出的一份力,于是決定把太陽剛完全升起,但是未完全脫離地平線的這個狀態(tài),以我的名來命名,就叫做:

  “旦”。

  聽到這個消息,我激動得一晚上都沒睡著。

  是呀,“旦”字看起來多么的熟悉呀。兩個小方框,一條橫線在上面的方框內(nèi)。那一條橫線,多么像陽光平行于大地,照亮東方的地面附近的一層云霧,而尚未留下云霧影子的光照角度呀,下邊的方框,這不就是我們經(jīng)常在觀測臺里看到的,那日出的陽光透過東墻上的觀測孔,投射在西墻上的樣子嗎?

  太形象了。

  所謂的反切音,就是上字取聲母,下字取韻母與聲調(diào)。所以“旦”字的得案切,就是念“d”+“n”的第四音,災難的“難”,第四音。

  這是甲骨文中“旦”字的由來,也是我的故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