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櫻上位之后,頗為忌憚崔惠嬪會恃皇子而驕。于是張櫻便處處打壓輟磨崔惠嬪和小皇子。
首先,張櫻打著賑災(zāi)之名,將咸陽宮的開銷用度,大幅度地縮減。
縮減用度,其實對于我來說,是沒有什么肉眼可見的區(qū)別。
但對于驕奢成性的崔惠嬪來說,縮減用度,讓她苦不堪言。
沒有新衣服和新首飾,讓崔惠嬪覺得自己就像殘花敗柳一般。
沒有山珍海味燕窩養(yǎng)著,讓大蝦感覺自己吹彈可破的皮膚,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大蝦皮。
張櫻對小皇子,也不懷好意。
小皇子在娘胎里便多有波折,出生之后很是體弱多病?;实蹜z惜這個小兒子,頗為厚待。
但張櫻,很快將小皇子的八名乳母,裁撤至四名。這四名乳母,還個個體弱矯情,對小皇子甚不上心。
甚至,張櫻連這四個乳母的飲食,也動了手腳。
崔惠嬪曾在碩太妃的荷花宴上哭訴,張櫻薄待乳母,乳母的膳食清淡,導(dǎo)致小皇子也日漸消瘦。
小皇子自然是崔惠嬪的護(hù)身符,是被皇帝和碩太妃放在心尖上的。
自此以后,張櫻便不敢明目張膽,公然欺侮小皇子。
四名乳母的境遇,一下子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每日里大魚大肉地供著。
小皇子體弱,御醫(yī)還開出了珍貴的藥膳,通過乳母來給小皇子調(diào)理。
但奇怪的是,小皇子并沒有因此而被養(yǎng)得白白胖胖。
相反,小皇子竟是每況愈下。
可憐的小東西,瘦瘦小小,夜夜啼哭。
每次啼哭,小皇子便嘶聲力竭,漲紅著小臉,上氣不接下氣,似乎要背過氣去一般。
不啼哭的時候,這個小小的小孩,仿佛也是心事重重的,一驚一乍的。他經(jīng)常瞪大了雙眼,望著虛空,露出驚恐的神色。
崔惠嬪愁容滿面:“爔兒莫不是中邪了?”
我安慰道:“鬼怪之說不可信。定是小皇子先天不足,因此現(xiàn)在孱弱些。”
崔惠嬪哀愁的神色更加濃重:“臣妾孕中曾將爔兒作為扳倒娘娘您的工具?,F(xiàn)在天道循環(huán),報應(yīng)來了。”
我撓撓頭:“瞎說啥?我們請盛妹子來瞧瞧便明了了。爔兒一定吉人天相!”
吉人天相這個說法,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
忒玄。
反正我是不大信的。
好人大多命運不濟(jì)。
反而壞人經(jīng)常扶搖直上,耀武揚威。
因此,才需要十二殺祁明玉之類的人,來手動地懲惡揚善……
咳咳……
很快,盛妹子被小甲子一陣風(fēng)地揪來了。
盛妹子仔仔細(xì)細(xì)看了又看。
我等得心焦:“盛妹子,小皇子是不是吉人天相?”
盛妹子終于直起身,我赫然發(fā)現(xiàn),他的臉上,掛著比崔惠嬪更加凝重的神色。
我的心一沉。
果然,盛妹子澀聲道:“小皇子可能活不過足月……”
我大驚。
而崔惠嬪則悶哼一聲,臉色一青,直接一頭栽倒。
宮人們開始七手八腳地安置崔惠嬪。
好一陣忙亂之后,崔惠嬪總算醒了過來。
她開始嘶聲裂肺地嚎啕大哭,昏天黑地。
我將崔惠嬪關(guān)在她自己的寢殿里,驅(qū)散了宮人,封鎖了咸陽宮。
我放出話去,崔惠嬪風(fēng)寒囈語,需要靜養(yǎng)。任何人不可打擾,也不可以四處去嚼舌根。
然后,我抓住盛妹子,神色比他還凝重:“盛妹子,倒底怎么回事?小皇子不過是先天不足,怎么會如此嚴(yán)重?”
盛妹子也是個抓不住重點的:“娘娘,臣發(fā)現(xiàn),您比以前穩(wěn)重多了?!?p> 我翻了個白眼:“快快快,講重點!”
盛妹子這才沉沉地嘆了口氣:“小皇子應(yīng)該是中毒?!?p> “中毒?”我失聲大呼。
盛妹子點點頭:“是……”
我不相信:“怎么可能?咸陽宮上下那么多人,那么多雙眼睛盯著。什么人可以在我們眼皮子底下下毒?四名乳母的飲食都是經(jīng)過了試菜官的,這幾日的藥膳也是太醫(yī)院反復(fù)看過了的。應(yīng)該沒問題???”
盛妹子眉頭緊縮:“小皇子精神倦怠,面容晦黃,哭聲無力,前胸后背都有不易發(fā)現(xiàn)的癮疹,正是砒霜中毒之癥啊?!?p> 我有點不相信:“太醫(yī)院的幾位太醫(yī)都來瞧過小皇子,他們怎么沒有看出來?”
盛妹子解釋道:“此毒隱匿。下毒之人,應(yīng)該是每日只用少量。每日來請脈的太醫(yī)反而不易發(fā)現(xiàn)。”
我沉吟道:“在小皇子身上做手腳不容易。此人應(yīng)該只能從乳母身上下手吧?”
盛妹子點點頭:“不錯。乳母的飲食,是最好的下毒途徑?!?p> 盛妹子思索片刻道:“娘娘,您且將乳母的飲食與微臣仔細(xì)說一說?!?p> 我一頭霧水:“我連我自己一天到晚吃的是啥都搞不清楚。乳母的那么多雜七雜八的吃食,我哪里記得住?況且前段時間我一直被關(guān)……啊……是住在皇帝的乾清宮里,咸陽宮的事情我更不知道了。”
我正在苦著個苦瓜臉,突然一人闖了進(jìn)來,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我定睛一看,竟是崔惠嬪身邊的婢女福樂。
這個福樂,曾經(jīng)與大蝦崔惠嬪聯(lián)手嫁禍過我。后來崔惠嬪投誠,這丫頭覺得無顏以對,每次見到我都是繞著路走的。
現(xiàn)如今,她突然出現(xiàn),也把我嚇了一跳。
只聽她哀聲道:“娘娘,盛太醫(yī),求二位救救我家小皇子吧!小皇子小小年紀(jì),便飽受折磨,甚是可憐。況且小皇子是我家惠嬪娘娘的命根子。若是小皇子有什么三長兩短,我家娘娘一定活不成……只要能救小皇子和我家娘娘,福樂什么都愿意做……”
我有點感慨,福樂雖不招我喜歡,但也是個忠心護(hù)主的。
于是我對她點點頭:“好福樂,那你將四名乳母的飲食細(xì)細(xì)講一講??捎惺裁雌婀种??”
福樂神色一肅:“娘娘,盛太醫(yī),奴婢早就覺得不對勁了!自從娘娘搬離咸陽宮,張貴妃就開始變著法兒地輟磨咸陽宮。乳母的飲食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偏偏這段時間,張貴妃突然一反常態(tài),厚待乳母,每日大魚大肉。事出尋常必有妖。奴婢早已心生疑竇,只是苦于找不到證據(jù)罷了?!?p> 盛太醫(yī)皺著眉頭:“大魚大肉?”
福樂點頭如搗蒜:“張貴妃不會這么好心。其中肯定有什么我們不知道的關(guān)竅!”
盛太醫(yī)安撫道:“姑姑且將乳母飲食說一說。”
福樂真是好記性,立即吧啦吧啦說開了。
蒸羊羔,蒸鹿尾兒,燒花鴨,燒子雞兒……
一時聽得我頭暈?zāi)垦?,昏昏欲睡?p> 我便偷偷地斜在沉香木四方椅中,打起瞌睡來。
不知過了多久,朦朧間,只聽盛妹子一聲大喝:“是了!”
我驀然驚醒,蹦起來,連聲問道:“什么是了?”
盛妹子向著我一躬:“娘娘,微臣明白了?!?p> 我急不可耐:“快講?!?p> 盛妹子也不文鄒鄒了:“根據(jù)福樂姑姑所言,皇帝和碩太妃體恤小皇子體弱,專門下令改善乳母飲食。張敬貴妃便每日里給乳母們添加了大量海物?!?p> 我一驚:“海物有毒?我最喜歡吃蔥燒海參,豈不是完犢子了?”
盛妹子搖搖頭:“海物本身并無毒。但奇就奇在貴妃給咸陽宮的海物,每日都有琵琶大蝦?!?p> 我撓撓頭:“我私下里給崔惠嬪取名叫油燜大蝦。不會是因為這個原因,張櫻便借大蝦來羞辱崔惠嬪吧?”
我又偷摸著咽了咽口水:“其實琵琶大蝦,羅漢大蝦都挺好吃的……”
盛妹子正色道:“大蝦確實營養(yǎng)美味。但每日四名乳母進(jìn)食大量大蝦之后,又立即食用山楂和百香果之類的水果藥膳,就有不妥了?!?p> 我咂咂嘴:“什么?有什么不妥?”
盛妹子道:“太醫(yī)院說小皇子有氣血兩虛之癥,因此乳母的藥膳之中,便有大量的紅棗,山楂,百香果之類。但殊不知,蝦蟹等海物,和極酸的水果一齊食用,便會形成極少量的砒霜。雖然微乎其微,成年人不會察覺。但通過乳母給小皇子食用,久而久之,便大大耗損了小皇子的心脾?!?p> 我大吃一驚:“是誰這么歹毒?”
盛太醫(yī)沉默不語。
而跪在地上的福樂卻尖叫起來:“一定是張敬貴妃!就是她,假惺惺地指派了太醫(yī)院精通小方脈的王太醫(yī)來給小皇子開出這樣的藥膳!就是這個賤人,想害死小皇子!”
見福樂似有癲狂之狀,我連忙喝止她:“無憑無據(jù)的,休要胡說!宮中謹(jǐn)言慎行你不知道嗎?你胡亂指摘,會連累了你家惠嬪娘娘!”
福樂哇地一聲哭了起來。她連滾帶爬,扯住我的衣裙:“娘娘!您才是真正的后宮之主!您怎么能一味地忍讓?您讓張櫻這樣的賤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殘害他人,您情何以堪?娘娘!福樂知道自己人微言輕,又曾經(jīng)得罪過您。但福樂斗膽求娘娘救救小皇子陛下,救救我家惠嬪娘娘!娘娘啊,只有您能肅清后宮!娘娘啊……求求您……”
說真,這種一把鼻涕一把淚扯住我衣裙的事情,我是有心理陰影的。但是,這一次我卻沒有躲開福樂。我將福樂一把扶起來,沉聲道:“好姑娘,你放心吧。我一定會盡力相救。”
我轉(zhuǎn)身望向盛妹子:“小皇子的毒,你可有辦法?”
盛妹子卻一聲嘆息:“娘娘,小皇子的毒,已經(jīng)深入肺腑。臣,無力回天……”
我心下黯然。
這個可憐的孩子。
自從他在娘胎之中,便飽受磨難。
他的存在,不過是宮中爭權(quán)奪利的工具罷了。
我曾為了他的安危,而操過心。
我也曾為了他的福祉,而努過力。
現(xiàn)在知道他的命途,竟是如此短暫,我也一時悲從中來。
我咬咬牙,又問道:“盛妹子,我們現(xiàn)在指認(rèn)張櫻,你可有把握?”
盛妹子一臉無辜:“沒有把握……”
我不滿道:“證據(jù)確鑿,為何沒有把握?”
盛妹子認(rèn)真地道:“海物是為了增加營養(yǎng)。最近大蝦肥美,每天都有大蝦也不出奇。藥膳是王太醫(yī)所開,極酸的水果是為了給小皇子補(bǔ)氣血。每一條每一處都合理。就算合起來有問題,張敬貴妃也最多推脫為意外所致。大不了,她頂多會找個倒霉蛋頂替了去。娘娘,制敵應(yīng)該一擊而中。否則打草驚蛇,反而麻煩?!?p> 我氣得齜著牙:“以前我遇到壞人,哪里有無可奈何的時候?”
盛妹子也無可奈何:“娘娘,此事只能稍安勿躁,靜觀其變……”
我氣呼呼地抱著手,想起一個問題:“你說,張櫻為何要向小皇子下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