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有意樞府
不知是哪個御史得知,王璇用二百三十貫錢,買了隔壁張十六的宅院,眼珠子頓時發(fā)光,一封彈劾奏章成型了。
御史百日內(nèi)無彈劾,或罷黜做外官,或罰“辱臺錢”,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風聞奏事”。
要罷黜做外官,一般來說不會發(fā)生,除非犯了連續(xù)幾次被罰,或犯有大措,實在不堪任用才會被驅(qū)逐。
想想這些從八品監(jiān)察御史,有多少錢夠罰的,現(xiàn)在朝廷四處有事,還沒有錢普漲工資,公務員很清貧,不好混??!
結(jié)果養(yǎng)成御史睜著發(fā)綠的眼睛,緊巴巴地盯著百官,雞毛蒜皮的事,都要大肆彈劾一番,不鬧出個天翻地覆,人仰馬翻,誓不甘休。
反正又不會被追究責任,為保護御史,彈劾人不會公布,即便彈劾奏章拿給當事人看,御史姓名也會被抹黑。
甚至有的御史執(zhí)意署名,增加自己的名氣,由于多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被彈劾的人縱然狼狽不堪,卻也無甚大礙。
漸漸地,大家也理解御史們的難處,一般被彈劾人也不會過分計較,但還是被好事者稱之為烏臺‘瘋狗’。
可能這位爺運氣背,快到百日沒抓到別人的把柄了,即將面臨兩貫“辱臺錢”的懲罰,對于從八品的監(jiān)察御史而言,兩貫錢絕不是小數(shù)目,已達到月俸的三分之一。
有積蓄的人還好,換成沒積蓄的監(jiān)察御史,鐵定的借錢或去質(zhì)庫抵押物品換錢過活。
‘公然使家奴強買鄰舍,諾大宅院竟值二百又十貫,強橫昭然,民憤極大?!痪湓挘敼俨灰?,當御史更難啊!有時候,你不能不胡扯八道。
王璇就這樣中槍了,還不知道是哪位主下的狠手,這事可大可小,萬一里面有貓膩,被查了出來,他絕對要丟了差遣,嚴重的話會被罷黜本官。
當然,嚴重僅指謀逆,或做下天人共憤的事。不然,本官還是能保住的,只是快到元旦了,又當新任三司差遣的時候,出了這檔子事,真讓他窩心?。?p> 這種事既然彈劾了,就得處理,他還得服服帖帖。
不過都是例行公事,同類的案子太多了,連詢問的官吏也不用心,接下來是幾次調(diào)查、案問,連張十六也被傳了過去。
張十六是老開封,又是官宦后嗣,在京城質(zhì)貨行當算是人精級別的,又豈能不知御史臺的貓膩。
他對于王保和善態(tài)度,并不是十分殺價滿意,又知道宅子是作為王璇供養(yǎng)戰(zhàn)死禁軍遺孤用的。人多少都有良心,在公平買賣后,多會說句公道話。
再說了,就這點破鳥事,想使壞,價錢卻放在那里,宅子也就值這錢。所以,他干脆地表示一樁公平的買賣。
事主都說沒事了,有房產(chǎn)契約,又有買賣憑證,還有開封府的官憑,最后那辦事官員私下對王璇說:“史闈寬心,不過是持斧翁太急,要省下那兩千騷銅而已?!?p> 王璇剛開始倒是一驚,很快也就坦然處之了,又沒做虧心事,怕他個球,不過是某御史亂咬人而已。
但是,他心里還是有些不甘,如今的御史都跟瘋狗一樣,逮誰咬誰,整天讓官員們提心吊膽,日后得想個好法子,改改風氣才行。
改變御史風聞奏事,哪里是件簡單的事,不要說別的,趙官家那里鐵定過不去,王璇不過是想想而已,感慨一下。其實,他真正關(guān)心卻是樞密院設(shè)北面、河西兩房,甚至以兩房為基礎(chǔ),成立一個半獨立的情報機構(gòu)。
在他印象中樞密院四房,在仁宗之后才逐步擴大,卻沒想到在他的影響下,兩房提前橫空出世,歷史已經(jīng)在他的介入下,有了較大的改變。
可惜的是,趙恒聽進去他的建議,卻沒有卡到點子上,真正的情報機關(guān),絕不是分散的幾個職事司,而是真正統(tǒng)管大宋對外間諜的機構(gòu),他已經(jīng)開始寫奏章了。
樞密院這邊,樞密使王繼英、周瑩對兩房設(shè)置,明確表示支持,馮拯對此亦是有所贊賞,陳堯叟卻反對多設(shè)職事。
他比馮拯的眼界要深一層,畢竟常年做地方大官,敏感許多,從消息中得知趙恒在王璇提醒一下,才有所動,立即判斷王璇可能有意樞府,但他并沒有說出來。
而此時,陳堯叟和馮拯主要關(guān)注也不在樞府,北方連年戰(zhàn)亂,西北黨項猖獗,各地災情不斷,國用不足,冗員太多。
北方戰(zhàn)事剛剛結(jié)束,他就上書,毫不客氣地指出三司不僅冗員過甚,有事相互推諉,竟然成為慣例,要辦的公務竟然有五六年辦不下來的,影響到朝廷救災、撫軍等要務,各路都轉(zhuǎn)運司也辦事拖拉,毫無效率。
他請求趙恒嚴令各官抓緊辦理公務,如各司、各路官吏再不改變,就要下重手處置,且一定要裁撤那些光拿俸祿、不干事的官員。
趙恒對此很是贊賞,傳召陳堯叟與馮拯舉薦常參官中有才能者,會同三司裁剪冗官,提高辦事效率。
陳堯叟和馮拯身在樞府,不能親臨其境,他們請以秘書丞、直史館、判度支勾院孫冕操刀上陣。結(jié)果令人大為震驚,竟省去煩冗文帳二十一萬五千余道,裁減河北路冗官七十五員,引的各路人心惶惶,埋頭處理公務。
大宋地方行政效率,得到了一次飛速提升。
三司亦是雞飛狗跳一陣子,尤其戶部司,熱鬧之極,令人捧腹,鹽鐵司好一些,卻也笑料百出。
更令人驚爆眼球的是,度支司問題最少,孫冕竟被御史臺某位給咬了口,罪名‘假公濟私,維護近人’,結(jié)果又是唾液橫飛,一地雞毛。
對于陳堯叟、馮拯兩人的才干,王璇是不否認的,他們都是當代標準的士人,在治理國家上絕對有一套。
甚至可以說現(xiàn)在的他,根本無法同兩人相比,至少兩人在處理三司拖拉政務,裁撤冗官手段上,做不到兩人的老辣。
呂夷簡和歐陽穎談論的時候,說道:“樞府設(shè)北面房、河西房用意頗深,我卻斷定王子正,不會善罷甘休。”
歐陽穎淡然一笑,饒有興致地看著呂夷簡,道:“坦夫兄高論,小弟愚鈍,愿聞其詳?!?p> 揣著明白裝糊涂,呂夷簡有些不滿地翻個白眼,反問道:“難道王子正謀劃戰(zhàn)事,甘心屈居三司,當言利之臣?”
“子正經(jīng)商倒是好手?!睔W陽穎心下嘀咕,他真的有些羨慕王璇,一年多來,連續(xù)轉(zhuǎn)了兩官,如今已穩(wěn)在陳堯咨和他之上,自己亦是有見解之人,可惜一直在京城中無法施展。
對于歐陽穎不接招,呂夷簡也不再向下說了,只是笑道:“改日我約行簡和王子正吃酒?!?p> 幾天來,王璇似乎很忙,有些小煩惱,也有大歡喜,婚期已定下來了,明年吉日迎娶新婦過門。
讓他大歡喜、大興奮的是,天子詔眾位宰執(zhí)、翰林商議邊事,肯定是那份奏章起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