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此次清剿曹縣榆林軍,損失了一千多人馬,丟棄了大部分糧草輜重,大敗而歸。河道總督楊方興見清軍敗退而回,處罰了領兵的副將,但亦不敢再輕舉妄動。
卻說曹縣義軍大獲全勝后,各路頭領帶領人馬返回駐地。任七和葉廷秀要領本部人馬返回濮州,閻爾梅前來送行,問道:“葉大人打算一直在家鄉(xiāng)抗清嗎?”
葉廷秀微笑道:“兵部侍郎解學龍推薦我任僉都御史,回濮州料理好家事后,就到南京赴任?!?p> 閻爾梅道:“祝賀葉大人復入朝堂。”
葉廷秀道:“方今天下大亂,以古古先生之才,當為國家之擎柱?,F(xiàn)下大學士史可法督師揚州,朝廷正是用人之時。我到南京后,當力薦先生?!?p> 閻爾梅道:“謝謝葉大人!不過當下之急,還需結納抗清義士,收復失地,為朝廷大軍北上掃清道路。”
送走葉廷秀后,閻爾梅對葛明鑒、戚玉英說道:“你們先隨我回沛縣,咱們聯(lián)絡各路義軍抗清,驅逐降清偽官,以待朝廷派軍前來接收?!?p> 葛明鑒氣憤地說道:“這些原明官員先降順、后降清,如同墻頭草隨風倒,毫無氣節(jié)可言,早該驅之?!?p> 閻爾梅道:“京師失陷后,沛縣縣令李正茂主動向大順軍示好,毀去大明年號告示。有個陳姓大順將軍來沛縣巡邏,用繩子拴住李正茂,象牽狗一樣把他牽到鬧市,令其磕頭。大順軍將領離開之時,李正茂還滿面笑容,恭恭敬敬地送行?!?p> 葛明鑒嘆道:“此人向大順軍諂媚討好,臉皮之厚可謂世所罕見,朝廷竟能讓他為官一方?!?p> 閻爾梅道:“大明朝廷吏治腐敗,買官賣官成風,李正茂能當上縣令亦不為怪。大順軍淮揚防御使武愫到達沛縣,李正茂阿諛奉承,把沛縣人的臉面盡皆丟盡。我扯碎其告示牌票,怒罵李正茂、武愫,武愫惱羞成怒,命人將我監(jiān)禁,我遂作詩將其罵得體無完膚。”
戚玉英聞言驚道:“閻先生如此痛罵,武愫怎能容忍得了您?”
閻爾梅道:“武愫看了詩后,勃然大怒,命令手下殺我,手下連忙把我寫的書函遞了上去。”
葛明鑒驚道:“閻先生這是在火上澆油?。 ?p> 戚玉英拍手道:“此舉是勸說武愫,讓他消氣,不至于加害閻先生?!?p> 閻爾梅點頭道:“武愫讀罷書信,深受感動,立即寫了回信,讓人放我離開。”
葛明鑒問道:“這個武愫后來怎樣?”
閻爾梅道:“李自成任命呂弼周為淮揚節(jié)度使,武愫為防御使,令招撫徐、沛。又任命董學禮領兵據(jù)宿遷,策應援助二人。三人上任不足整月,大明淮揚巡撫路振飛巧設奇計,擒住呂弼周、武愫,將董學禮驅逐出宿遷。后來處死呂弼周,把武愫裝入檻車,送到南京處死。”
葛明鑒贊嘆道:“當時人心浮動,大明北方官員大多望風投降,路大人卻能守住淮揚,足見其才能卓著?!?p> 閻爾梅道:“京師陷落后,路大人牢牢地守住淮安,雖然不能力挽狂瀾,可是他采取的措施令人拍案叫絕。”
戚玉英贊道:“自古以來,守江必守淮。路大人穩(wěn)守淮揚,就能擋住大順軍過江?!?p> 葛明鑒好奇地問道:“路大人采取了哪些策略?”
閻爾梅道:“路大人迅速戒嚴各地,肅清奸細,禁止人們造謠惑眾,派兵分守要塞,阻擋大順軍進入淮揚。他還鼓勵地方士紳招兵買馬,并親自設計練兵方
案。組織淮安七十二坊各集義兵,每坊由兩名生員負責操練,其中一人被授以‘社長’之職,負責城鎮(zhèn)的夜間巡邏,并時刻枕戈待命。因而淮揚不但擋住了大順軍,而且還接納了逃難來的朝廷官員和福、周、潞、崇四王。
后來劉澤清、高杰率軍南下,路大人素知二人軍紀敗壞,怕其禍害百姓,只是接濟糧草,但禁止其軍隊入城,并派遣將領分守淮安周圍要沖,防備其奪取揚州。
他見天下無主,迅速致書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請倫序速立福王為帝,確是具有遠見卓識??上房煞íq豫不決,坐失良機,以至四鎮(zhèn)自恃擁立之功,不遵從號令,驕悍跋扈,爭權奪利,挾制朝廷?!?p> 葛明鑒感嘆道:“路大人以一已之力,保國護民,挽大廈于將傾。如此忠誠而杰出的英才,我們卻無緣相見?!?p> 閻爾梅搖頭道:“你很難再見到路大人了?!?p> “這是為何?”葛明鑒驚問其故。
閻爾梅嘆了口氣,說道:“馬士英當上首輔后,與阮大鋮等人把持朝政,肆意布列私人,排斥異己。五月份,馬士英欲使用親信田仰,因而罷免了路振飛。路大人老母病喪,無家可歸,只好居于蘇州,現(xiàn)不知流落何處?”
戚玉英皺眉道:“朝廷使用馬士英、阮大鋮這些奸臣,排斥路大人這些忠臣,江南豈不是亦岌岌可危?”
閻爾梅道:“為拯救大明江山,我曾披麻戴孝,拜見巡按御史王燮,請他領兵收復失地,提出減免稅負、聯(lián)合義軍、北上抗清三條大計。
可是王大人雖表面上大加贊譽,內心卻疑慮重重,遲遲不肯奏明朝廷。我亦明白,王大人之所以緘口不言,主要是害怕遭受馬士英、阮大鋮等奸臣陷害?!?p> 戚玉英嘆道:“閻先生的計策確是當下最好的選擇,若照此實施,則可收復中原,振興大明?!?p> 葛明鑒急道:“難道朝廷大臣都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坐以待斃嗎?”
閻爾梅笑道:“不幸之中有萬幸,史閣部督師揚州,節(jié)制江北四鎮(zhèn),不日將派兵北上?!?p> “史閣部?”葛明鑒、戚玉英齊聲詢問道。
閻爾梅笑道:“史閣部是指史可法。他是崇禎元年考中進士,授西安府推官,歷任戶部員外郎、郎中,后升任都御史,又總督漕運。去年七月任南京兵部尚書,參贊軍務。福王登位后,拜史可法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人們便稱他為‘史閣部’。
朝廷令劉澤清、劉良佐、高杰、黃得功率部鎮(zhèn)守江北,稱為‘江北四鎮(zhèn)’,以史閣部為兵部尚書,督師揚州?!?p> 葛明鑒問道:“史閣部督師揚州,是為了避開朝廷內部攻訐爭斗嗎?”
閻爾梅笑道:“有這方面的原因,主要還是因擁立鑄下大錯,史閣部想辦法竭力挽回,因而呈上‘敬陳第一緊急樞務事’的啟本。他力主設立江北四鎮(zhèn),以拱衛(wèi)南京,并通過議和為朝廷爭得喘息之機,穩(wěn)住根基,然后再占據(jù)徐州,進而奪取中原?!?p> 戚玉英道:“徐州乃兵家必爭之地,可謂奪取中原的跳板,確實需盡早圖之?!?p> 閻爾梅道:“徐州守令張成福已暗中投靠清虜,與河道總督楊方興暗中勾結,只等清虜大軍到來,立即獻城投降。我已派義軍監(jiān)視張成福的動靜,投書史閣部,勸其率大軍北征。
史閣部見到書信后,為我抗清救國之心所動,揮師挺進徐州。大軍所到之處,沿途民眾無不歡欣鼓舞,爭相勞軍。可是行至象山時,史閣部聽說張成福降清,即駐留觀望,懼而不前。”
戚玉英搖頭道:“如此畏首畏尾,如何能完成復興大業(yè)?”
葛明鑒急忙說道:“兵貴神速,機不可失。閻先生當勸史閣部速進兵徐州,方能打他個措手不及。”
閻爾梅微笑道:“我已想出個計策,若能成功,史閣部定然能派兵到徐州來。”
葛明鑒、戚玉英齊聲道:“請閻先生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