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夜晚,天空繁星點點。
隨著夜幕逐漸降臨,白天熱鬧的公園一片漆黑,再也沒有人類存在。
各種夜行生物開始活躍起來,給整個公園帶來了勃勃生機。
嘩啦啦……水面不時有魚類跳躍。
鱗片出水,灑下無數(shù)銀光。
岸邊蘆葦叢中,忽然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響,隨即一頭漆黑的龐然大物從地下洞穴爬出。
它粗壯的軀體,厚實的鱗甲。嘴巴微張,露出鋒利的牙齒。兩只眼睛在夜幕里散發(fā)出詭異恐怖的紅光。
一只正在覓食的黃鼠狼帶著好奇湊近,接著便尖叫連連,閃身逃到遠處。
陸晨并沒有在意那個魯莽的小家伙,只是甩了甩尾巴上的泥漿,扭頭看一眼忙乎一個多月才建成的洞穴。
隨即,他毅然決然帶著三只灣鱷幼崽爬出蘆葦蕩。
一大三小四個身影,很快融入夜幕。
對于柳湖公園的地圖,陸晨早熟記于心。
接連越過兩道閘門,他們無聲潛入一條長長的水道。
水道盡頭是寬闊的吳江,再下游二十多公里外就是入???,更遠則屬于浩瀚海洋了。
即使相隔這么遠距離,借助敏銳的嗅覺,陸晨依然隱約聞到空氣中一股咸咸的氣息。
進入?yún)墙蚝?,陸晨小心了許多,不斷發(fā)聲讓其他三只幼崽跟緊點。
這里雖然和柳湖只隔兩道閘門,環(huán)境卻大不相同。尤其靠近入???,水中龐然大物實在太多了。
比如前世最著名的大江鱘魚,妥妥的“牢底坐穿獸”,在這方世界同樣存在。
陸晨前幾天用撿到那個手機查資料時,就翻到一篇報道:有漁民在江中打魚時,漁網(wǎng)誤捕到一條江鱘魚,體長超過3米,重達七百多斤。
而這還不是最大的,在記錄中最大個體體長5米,體重可達1200斤,故有“魚王”之稱。
另外還有江豚,最大體長近兩米,重達上百斤,同樣是傳說中的“牢底坐穿獸”之一。
吳江水域比不上前世的大江,但是入海口處水域同樣非常遼闊,也有兩種“牢底坐穿獸”存在。
至于海洋深處,體型龐大的生物更比比皆是。甚至米級只是起點,十米、幾十米也不少見。
另外還有很多劇毒生物,比如海蛇、燈箱水母等等。碰之即死,即使灣鱷也不例外。
更何況,海洋里還有另一個霸主存在——鯊魚。
在海洋獵食者中,鯊魚絕對處于食物鏈最頂尖的位置。
灣鱷游泳效率和精力遠不如鯊魚,如果在海洋里遇到,只有被捕獵的份兒。
這并非胡扯八道,陸晨記得前世看過相關(guān)資料:有漁船在某海岸附近捕獲了一條14英尺長的虎鯊,解刨后在其食道中含有尼羅河鱷魚的腦袋和前肢。
另有記錄表明,加勒比海地區(qū)的大白鯊捕食成年美洲鱷。
當(dāng)然如果到淺水區(qū)岸邊,灣鱷也可以輕松殺死鯊魚。
吳江岸邊河灘上,點點燈光,這是不少釣友在夜戰(zhàn)。更遠些,則是燈火通明的現(xiàn)代化都市。
陸晨帶著三個兄妹在水面浮浮沉沉,朝著下游緩行。
換種角度看兩岸夜景,別有一番風(fēng)味。
不過陸晨現(xiàn)在并無心欣賞風(fēng)景,而是急切想要找個隱蔽的地方藏身。畢竟江邊白天同樣人來人往。
很快,他就在距離岸邊百米遠的地方發(fā)現(xiàn)一處沙洲。面積不過四五百平方,上邊長滿了半人多高的野草,還有一簇簇蘆葦和芭茅。最高處中心地帶,甚至還有十幾株大柳樹。
晚上有不少水鳥在蘆葦蕩里棲息,不時還能聽到唧唧的鳥叫聲。
四只灣鱷悄無聲息攀爬上島,最后在草叢中隱藏下來。
借助雙目超強的夜視能力,陸晨輕松辨認出蘆葦蕩里水鳥的種類。
白鷺、銀鷗、蒼鷺、野鴨、卷尾鵜鶘……這些都是高質(zhì)量肉食,提供的能量點遠超魚類。
不過自己傍晚的時候剛把剩余的烏鱧肉吃完,現(xiàn)在還沒有進食的欲望,暫且放過這些水鳥。
確認安全后,陸晨才將注意力轉(zhuǎn)回。只感覺軀體說不出的疲憊,仿佛被掏空了。
再看三只灣鱷幼崽,同樣萎靡不振。
這情況很正常,它們沿著水路連續(xù)奔行一個多小時,消耗的體力可想而知。不過今晚只能在水草叢中度過了。
***
清晨。
不遠處主航道上,汽笛聲此起彼伏。
昨晚太累,一覺到天色大亮。
陸晨被驚醒后,第一時間查看灣鱷幼崽們是否安全。
清晨氣溫較低,三個小家伙依然擠在一起,眼睛半睜半閉著睡覺。
經(jīng)過一夜時間,胃里食物已經(jīng)消化完畢,是時候再飽餐一頓了。
陸晨原本想捕捉幾只水鳥填飽肚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草叢里空空蕩蕩,那些家伙早飛出去覓食了。
他只能活動了一下四肢,慢吞吞爬向不遠處的江水。
十幾秒后,宛如枯木般的軀體便在水面消失。
江水渾濁,能見度很低,卻并不能阻隔陸晨的視線。
更何況,他的體表鱗甲布滿了感覺器官。水流中任何異常振動,都可以清晰感知。
所以即使在渾濁的水流中,陸晨的捕獵依然簡單高效。僅僅幾分鐘后,一只正在水面游動的銀鷗便被吞入腹中。
獵物下肚,他開始正式探索附近環(huán)境。
雙目就像不斷開啟的高效雷達,迅速掃描過一處處水域。
剛游出不遠,陸晨就看到靠近岸側(cè)水底盤踞著一條長龍,足有十幾米……這是有人偷下的長網(wǎng)地籠。
網(wǎng)眼細密,里邊已經(jīng)捕獲有幾斤魚蝦,甚至還有條兩斤多重的大鯰魚。有些白條翹嘴因為缺氧的原因,已經(jīng)翻肚皮了。
這種斷子絕孫的地籠,實在太缺德,大魚小魚全部捉完……沒說的,直接毀掉。
陸晨伸出前爪來幾下,刺啦,刺啦……地籠被劃出一道道大口子。
陸晨原本以為是網(wǎng)底那些小魚是泥鰍或者黃鱔苗,隨即發(fā)現(xiàn)不像。
首先尾巴形狀,其次體表顏色泛黑……是洄游的鰻魚苗!
陸晨立刻明白過來,這長地龍到底干什么用的。
河鰻是一種淡水生長、海水繁殖的洄游性魚類。
一生只產(chǎn)一次卵,產(chǎn)卵后就死亡。
孵化出來的幼鰻苗呈銀須狀,在海洋中漂流一年后變成細長而透明的幼鰻,然后每年12月到次年5月,成群溯河進入淡水。
鰻魚苗和普通魚苗不同,無法大規(guī)模人工培育,只能從野外捕獲。
因此價格極其昂貴,素有“軟黃金”之稱。
在前世,一條牙簽般大小,長度在6厘米至10厘米鰻魚苗,最貴時能夠賣到三十元左右,便宜時也在8元左右。
早些年,每到鰻魚鰻魚苗洄游的季節(jié),大江沿海或者入??诙紩袩o數(shù)漁民駕船出海,張網(wǎng)捕捉鰻魚苗。
忙乎半年,據(jù)說最多的能收入十幾萬。
這方世界的鰻魚苗應(yīng)該也很珍貴,眼前這些估計能賣上千塊。
很快,網(wǎng)內(nèi)魚蝦逃了個干凈。
做完這一切,陸晨繼續(xù)在江底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