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想拯救大明但系統(tǒng)卻讓我做吉祥物

第三十八章 反擊!百姓的洪荒之力

  原來,那些趕來支援的清軍,在得知阿濟格被襲擊的時候,大多都還在作樂。

  得到消息后,他們匆忙間只好將懷中強搶來的美女扔在路邊,匆匆披掛上陣,前往支援。他們根本就沒想過這些柔弱的漢人女子能翻出什么浪花。

  然而他們想錯了。這些女子,確實雖然對這些侵略者恨之入骨,但大多數(shù)都無能為力,許多人都選擇了自盡以保全名節(jié),或是悲憤地逃走。

  可也有一些性格剛烈的女子,并不想就這樣死去或是茍且偷生。

  她們在遠處看到了戰(zhàn)場,看到了那些英勇奮戰(zhàn)的明軍。于是她們通知了周圍被奴役的百姓,她們奔向自己的家人、同鄉(xiāng),不顧降卒走狗的鞭打把明軍來了的消息告訴了所有人。

  起初,百姓們將信將疑,他們不敢有任何反應(yīng)。

  但當真的發(fā)現(xiàn)周圍不時出現(xiàn)的八旗軍突然沒影了的時候,一切漸漸有了變化。

  一些生性剛強的人殺死了鞭打他們的降卒,發(fā)現(xiàn)沒有八旗軍過來阻止。于是暴亂便像火山噴發(fā)一樣迅速被點燃了。

  降卒們面對的百姓人數(shù)多過他們數(shù)十倍乃至上百倍。

  結(jié)果沒有懸念,起義者迅速殺死了這些走狗。同時這些起義者并沒有選擇趁亂逃走。

  他們中幾乎每一個人都和滿清有著血海深仇。這些日子里,八旗軍在他們的面前強奸他們的妻女甚至老母,殺害他們的兄弟兒子以及父親。

  是可忍,熟不可忍。陜西自古民風彪悍,尤其是這年頭,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農(nóng)民起義后,因為活不下去而造反已經(jīng)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

  聽了目睹明軍和清軍激戰(zhàn)的女子們的描述后,他們決定,自發(fā)地前來支援明軍!

  雖然他們曾經(jīng)和明軍是敵人,但在異族的鐵蹄面前,唯有戮力同心,眾志成城,才能活下去!

  于是便有了原味饅頭三人眼前的一幕。

  那是讓他們無比震撼,銘記終身的一幕。

  數(shù)不清的百姓化作無窮無盡的怒火,將面前的八旗軍瞬間就吞噬得一干二凈。

  八旗軍雖然銳不可當,但前提是他們的膽子沒有被嚇破。

  突然看見不知道是十幾萬,還是幾十萬的人朝自己沖過來,而且個個臉上都帶著暴怒的表情,再聯(lián)想到自己對他們做過的那些傷天害理的事情。

  想不怕都難。

  人面對自己未知的事物,總是充滿了恐懼。所以八旗軍還沒打,士氣便一瀉千里。

  結(jié)果不言而喻。

  八旗軍全軍覆沒,阿濟格被百姓爭食其肉,連骨頭都沒有剩下。

  事后原味饅頭清點,發(fā)現(xiàn)來支援的百姓其實也不過七八萬人,并沒有幾十萬人都來了那么夸張。

  但八旗軍在那種極度恐懼的情況下,腦子里本能地聯(lián)想到了自己這一次押送的百姓有幾十萬之多,看到自己面前一眼望不到邊的老百姓,便想當然地以為所有的百姓都起來暴動了。

  沒想到最后是這么個結(jié)果,原味饅頭三人花了好長的時間才消化了這個事實。

  不過當他們回過神來,最多的心情是欣喜。

  某位偉人曾經(jīng)說過,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發(fā)動人民,依靠人民,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也許玩家們能夠打贏一場又一場的戰(zhàn)役,能夠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但真正能夠終結(jié)亂世的,是老百姓渴望和平和安居樂業(yè)的心。

  民心思變,則國家必不能長治久安。

  民心渴慕和平,則戰(zhàn)爭終究會結(jié)束。

  之所以華夏歷史上,無論分裂多少次,哪怕是分裂數(shù)百年,最終也會走向統(tǒng)一。

  便是因為天下一統(tǒng),四海歸心早已成為了華夏民族最獨特的文化底色。

  而歐羅巴諸國,其實也并不缺少秦皇漢武那樣雄才大略的君王,但他們的民心,并不支持統(tǒng)一,反而認為分裂才是常態(tài)。

  誰想統(tǒng)一,就被全歐羅巴共擊之。

  所以無論是誰來統(tǒng)治,最終歐羅巴的大帝國都會分崩離析。

  這便是人民的力量。

  英雄可以馳騁在歷史的舞臺之上,左右一時的時局,但民心卻像無法阻止的時間,早已在幕后給歷史寫了一個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結(jié)局。

  只要時間一到,一切便都會塵埃落定,歷史的車輪終將朝著既定的軌道駛?cè)ァ?p>  所以,只有當百姓重新凝聚在大明的旗幟之下的時候,這個腐朽的王朝才能真的迎來新生。

  另一方面。

  雖然阿濟格已死,但河西的清軍還有三千多人沒有被消滅,為了防止那些清軍來追殺百姓,原味饅頭三人將百姓中的壯丁整編成軍,然后撿拾戰(zhàn)場上遺落的盔甲武器來武裝他們,湊起了一支五萬人的空前大軍。

  但這些人都是沒有經(jīng)過訓練的農(nóng)民,絕大部分都不過是拿了根鋤頭或者削尖的竹竿,因此原味饅頭三人當然不會找死般地去主動挑戰(zhàn)清軍。

  他們在附近建設(shè)了營寨,設(shè)置了拒馬等設(shè)施,用來掩護老百姓撤離。

  而清軍方面,此時主力都聚集在蒲津渡口,負責押運已經(jīng)抵達的百姓過河。這里依然有超過十萬的百姓被他們控制著,已經(jīng)被送到河對岸的百姓也有數(shù)萬之多。

  聞聽阿濟格被殺、明軍突襲、百姓暴動這一連串爆炸性的消息,這些清軍搞不清楚狀況,以為是大隊明軍來襲,頓時被嚇得龜縮在渡口不敢動彈。

  而原味饅頭眾人,則一邊疏散百姓,收攏清軍搶來的糧草建立后勤體系,一邊開始對手下的五萬壯丁進行基本的軍事訓練,逐步開辟河西根據(jù)地。

  雙方就這樣僵持著。

  東岸。

  明軍的東路軍一路上暢通無阻地到達了蒲坂城下,蒲坂城中有數(shù)千清軍守城,他們是尚可喜麾下的漢軍旗,裝備了大炮和大量鳥銃,又因為早已得知明軍前來的消息,因此加固了城防。

  一時間,蒲坂城變成了一座易守難攻,固若金湯的堡壘。

  好在明軍并沒有打算攻城。他們驅(qū)散了黃河東岸的清軍后,用從水路運送來的木材等材料,開始全力在岸邊筑城。

  明軍新筑的城池,距離蒲坂城非常近,站在兩座城的城墻上,均可以看見對方。

  見明軍打算筑城,清軍急了,立馬飛報多爾袞。而此時的多爾袞正在焦頭爛額。他想先和順軍決戰(zhàn),但手底下眾多八旗貴胄們惦記著財物和人口,因此都主張先攻打明軍。

  尤其是豪格一系的人,利用這件事大做文章,拉攏中立派企圖死灰復(fù)燃,讓他十分頭疼。

  而他派去偷襲順軍糧道的騎兵,被順軍李巖部截獲,死傷慘重而一無所得。順軍主力則似乎看透了多爾袞的技倆,他們依山傍險,安營扎寨,大有長期堅守的打算。

  其實順軍也是在打腫臉充胖子,李自成的軍糧最多還夠用十五天,但他采納了宋獻策和李巖的計策,裝出一副堅壁清野,打持久戰(zhàn)的樣子,仿佛要在山上安家似的,讓多爾袞拿他們一點辦法也沒有。

  而明軍在黃河岸邊筑城的消息,成了促使多爾袞最終決定“先明后順”戰(zhàn)略的最后一根稻草。

  多爾袞可以接受明軍搶掠財物,但不能接受明軍在自己后方筑城,如果讓明軍得逞,自己就真的被明順兩軍給包圍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