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地仙演義

第三八章 眾仙奔歧路 王母獻計謀

地仙演義 春衫薄 3032 2009-08-03 20:03:10

    羲和聲色俱厲,數(shù)落得東王公一臉慚色,無言以對。旁邊西王母與東王公乃是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正待與羲和爭辯,東皇太一連忙打圓場道:“各位道友且息雷霆之怒,聽貧道一言。道祖曾道:此乃洪荒大劫,我等都在劫中。度過此劫,方有望證得圣道,若是度不過,便成劫灰,無窮歲月修為,皆要毀于一旦。如今此劫形勢,已是明了,我等齊伐龍族,將成必然。眾位道友順應(yīng)天意,維護洪荒,也是積累功德。只是龍族麾下實力,也是非凡,若勢單力孤,遭了劫數(shù),悔之晚矣!因此,我等不若集于一處,一起行事,共度此劫,也好互相照應(yīng),減少損傷,豈不是美事?不知眾位道友意下如何?”

  他知道此時并不宜得罪東王公與西王母,因此都是以理服人。

  他此言一出,眾仙也都深以為然,點頭稱是,便是東王公與西王母,也說不出反對的言語。

  猛然就在寂靜之中,一個陰惻惻的聲音冷笑數(shù)聲,道:“既然合為一家,便須統(tǒng)一號令。敢問誰當為領(lǐng)袖?”此語異常刺耳,打破了殿中平靜。眾仙視之,出言者乃冥河老祖是也。

  他冷眼旁觀,眾仙心理,都明白了七八分。他們勾心斗角,各有所圖,卻又要偽裝成君子善人模樣,頗令他有些不耐。冥河卻是真小人,見不得這些虛偽,便一口喝破關(guān)鍵。

  此言殺傷力甚強,弄得有心之人,都有些尷尬,居然一時無人答言。片刻之后,東皇太一見無人說話,不得已之下,開言道:“我兄帝俊,乃妖族之主,又是此劫中天道眷顧之人。道祖療傷之舉,便是明證。何況道祖有言,我妖巫二族,要擔當重任。因此我兄帝俊為領(lǐng)袖,當是天數(shù)。”

  道祖合道,自身便是天道。道祖療傷,卻非無因。

  巫族性格暴躁,最服不得管束,祖巫先前聽他們爭辯,早已不耐,此時聞言,大都冷笑。帝江道:“罷了,我巫族天生地養(yǎng),只尊盤古,卻要什么領(lǐng)袖?我等也不與你們爭辯,枉費口舌,這便自去與龍族拼斗,好過在此勾心斗角?!闭f罷,竟領(lǐng)十二祖巫,下三十三天去了。

  東王公也哂笑道:“道祖治傷,乃是仁慈,與此事何干?大劫由妖族而起,洪荒受難,妖族難脫其罪,擔當重任,乃是應(yīng)當,卻非是要你領(lǐng)袖群仙。何況爾等被龍族逼得流離失所,無處藏身,還為我等領(lǐng)袖,豈不是一句笑話?”

  常曦聽了,也不免有氣,道:“如此說來,你等紫府洲之仙,便可為領(lǐng)袖不成?”

  西王母搶先道:“紫府洲與昆侖仙島,乃是道祖金口欽定,管理群仙之所。妖巫等眾,都在仙道之內(nèi)。東王公卻如何當不得領(lǐng)袖?”

  羲和口快,道:“既是如此,便請兩位先去領(lǐng)袖了異族,再來與我等商議未遲?!?p>  西王母怒道:“豎子無理,敢戲弄群仙之主。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等這便回轉(zhuǎn),且觀爾等如何收拾局面。”說完,氣沖沖地與東王公也下界去了。

  帝俊看得郁悶不已。羲和言語潑辣,三兩下就將東王公與西王母逼走,卻非他所愿。他固然不愿為東王公下屬,只是如今妖族勢弱,便該交好群仙,團結(jié)勢力,不應(yīng)多生嫌怨。只是羲和也是為著妖族說話,他也不好在眾仙面前怪罪。

  旁邊冥河老祖見狀,仰面哈哈一笑,譏道:“卻是看了一場好戲!”說罷,徑自下三十三天去了。

  雷澤大神深感無趣,也自去了。

  頃刻之間,殿內(nèi)便只剩下三清、鎮(zhèn)元子、接引、準提并一干妖族之仙。

  三清一直默坐,久未開言。此時見狀,老君乃起身,向帝俊言道:“如今大勢未定,眾仙爭執(zhí),實在不該。我等且先回轉(zhuǎn)不周山,道友若得用處,再遣使傳訊我等?!闭f罷,與原始、通天去了。

  準提與接引也道:“我等也先回西方,若有緊急時,再來助道友一臂之力!”也自去了。

  鎮(zhèn)元子心頭暗嘆:此番大劫,妖巫雖注定為主角,只是各方勢力爭權(quán)奪利,卻還有許多波折。也起身向帝俊說道:“貧道已于不周山之西、西南海畔結(jié)廬,道友若有要事,可前來傳訊?!币沧韵陆缛チ?。

  眾仙都去,只有妖族諸仙,面面相覷,一時默然無言。

  片刻,女媧言道:“攻擊龍族,平靖洪荒,非一時之功,不可太過急切。不如先去我粟廣,收束妖族,徐圖壯大,再謀戰(zhàn)事?!?p>  當前情形,也無更佳策略。因此帝俊應(yīng)允,眾妖仙也一起下界去了。

  空空蕩蕩的大殿之內(nèi),鴻鈞道祖又現(xiàn)出身來,長嘆一聲道:“大劫已至,自身難保,猶自不知,還要爭權(quán)奪利。正是天數(shù)注定,在劫難逃!可憐萬眾生靈,也要一并受苦?!?p>  老祖雖然合道,終究天心最慈,要留眾生一條生路。如今見狀,也不禁要感嘆一聲!

  且說東王公與西王母下界,來到紫府洲中,一起商議。東王公被羲和氣得怒發(fā)沖冠,頓杖道:“我等堂堂群仙之主,竟遭帝俊小兒如此侮辱,不懲戒一番,怎能消我心頭之氣?”

  常曦、羲和皆是帝俊妻室,因此這番因果,當然要被他們記在帝俊頭上。何況他們對帝俊,早就有恨于心。只是彼時妖族勢大,不好發(fā)作而已。若無帝俊,無數(shù)妖仙,早入紫府洲中,憑借如此實力,東王公也早就一統(tǒng)洪荒,何必還要瞻前顧后?現(xiàn)在妖族遭劫,勢力衰落,還要對他們?nèi)绱搜哉Z,不由東王公更是憤怒。

  西王母卻道:“意氣之言,道友不必放在心上。如今各族相爭,卻也是我紫府洲與昆侖仙島的機會,此時再詳細謀劃一番,方是正理?!?p>  東王公訝然問道:“此言何解?”

  西王母道:“如今龍族領(lǐng)導之異族,與妖族勢同水火,不能共存。巫族得道祖授意,想必也會與龍族相斗。如此一來,我紫府洲與昆侖仙島,正好隔岸觀火,待他們拼得筋疲力盡、實力大損之時,再出來收拾局面。到時以逸待勞,誰能相抗?再趁機一統(tǒng)洪荒,也見我等群仙之主的本事!”

  東王公喜道:“難怪道祖雖然責備我等掌理不當,卻也只令妖巫行事,卻未分派我等事務(wù),想來正有此意。”復皺眉一想,又道:“不妥!若以一族而論,不管妖族還是巫族,如今勢力皆不如龍族。只是若妖巫聯(lián)手,再加上眾仙合力,燭龍萬萬難以抵擋。如此一來,正如重錘擊石,錘不損毫厘,而石已為齏粉,如何可以損耗各族實力,令他們兩敗俱傷?”

  西王母也道:“道友所慮甚是。我等又不可明助燭龍,違逆了老師之意。這且如何是好?”

  二仙計議良久,難有良策。

  半餉,西王母方道:“我今思得一計,也不知可行不可行。”

  東王公急急道:“道友有何妙策,還請快快道來?!?p>  西王母道:“當今之計,只有前去游說冥河與雷澤,令他們歸了龍族一方,以增強燭龍實力。如此,方可令他們力量大抵相當,可以遂我等之愿?!?p>  東王公一驚,思索一番之后,卻問道:“道友如何不選他人,單單選冥河與雷澤?”

  西王母道:“三清與鎮(zhèn)元子,都是道德高仙,行事順應(yīng)天意,絕無可能助龍族為惡。接引、準提二仙,以慈悲自詡,無天大好處,也不會相助燭龍。女媧、伏羲、鯤鵬,本就是妖族之人,更無須提起。因此只有冥河與雷澤,方有可能。冥河乃血海之神,專喜血光魂魄、陰晦之氣。此等事物,自然是殺伐越慘烈越好,時間越長越好,因此恐怕心中也正如我等所想一般,應(yīng)該可以說動。雷澤雖掌雷電,神通廣大,卻行事荒唐,無有定力。我等許之高位,言明厲害,庶幾可以誘之?!?p>  東王公聽得佩服不已,贊道:“道友妙算,我不及也!只是如此行事,相當于暗助龍族為惡,與老師之意大相徑庭。若老師察覺,怪罪下來,我等如何交代?”

  西王母道:“老師掌天道,只問大勢,只察結(jié)果。若是些許手段,也來過問,怎顯天道恢恢?我等此事若成,可還洪荒萬世安寧,功德至大。到時老師只會嘉許,怎會責怪?”

  東王公猶自有所猶豫,西王母道:“豈不聞老師箴言?為大事者,須有膽魄,豈能畏懼艱險,裹足不前?當斷不斷,反受其害!”

  東王公想起道祖教訓,言猶在耳,卻是句句如新,發(fā)其深省。當即下定決心,道:“既是如此,我等即刻啟程,親自去說二仙,以顯誠意。你去東南大澤之中,尋雷澤大神。我則往西北血海,去會冥河一會?!?p>  西王母欣然道:“正該如此!”二仙因各自掩飾行藏,往西大陸而去。

  正是:

  雄心壯志未消磨,

  權(quán)利從來最折腰。

  神仙雖在凡塵外,

  不免同爐被烤燒。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