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月,陳操之從陸納那里借得謝安的真跡《贈王胡之書》,每日臨摹五遍,接連臨摹了半個月,自以為頗得謝書之神韻,但今日看祝英臺的這寥寥三十三字,那種優(yōu)雅天然的氣韻實非他所及,書如其人,這是陳操之第一次在年輕的士族子弟身上發(fā)現那種源于骨子里、血脈中、又經后天浸習薰染出來的高貴氣質,這種氣質陸禽沒有、賀鑄沒有、丁春秋也沒有,至于顧愷之,并非不高貴,只是一派不諳世事的癡氣和天真——
...
去年冬月,陳操之從陸納那里借得謝安的真跡《贈王胡之書》,每日臨摹五遍,接連臨摹了半個月,自以為頗得謝書之神韻,但今日看祝英臺的這寥寥三十三字,那種優(yōu)雅天然的氣韻實非他所及,書如其人,這是陳操之第一次在年輕的士族子弟身上發(fā)現那種源于骨子里、血脈中、又經后天浸習薰染出來的高貴氣質,這種氣質陸禽沒有、賀鑄沒有、丁春秋也沒有,至于顧愷之,并非不高貴,只是一派不諳世事的癡氣和天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