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的真快,明兒就初七了,二丫沒事就扒著手指頭算:還有八天我就回東北老家了。
我說二丫:別念叨了,今天的初六還沒過呢。
早飯后,母親跟慶菊收拾碗筷,父親跟嚴生出門了,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大人的事,我不愛問。
和二丫帶著丑子回小屋,在炕上玩多暖和呀。
我們玩的正高興,隱約聽見院墻外的巷里,傳來罵鬧聲,那聲音抑揚頓挫,顫人心肺。
母親也聽見了,把手里的飯帚往桌上一擱,走出堂屋,跟聽聲辨位似的認真聽了聽,喊出我:海東,出去瞅瞅,我聽著像冬玲她媽聲音。(注:飯帚:高粱穗脫粒后扎成刷碗的。)
一個翻身,下了炕,拖拉上棉鞋,應(yīng)著母親:這大嗓門,少棵白菜罵三天街的人,我聽也是的,除了她還能是誰,瞅瞅去。
我跟母親都猜對了,果然是冬玲媽媽,披頭散發(fā)的盤坐在自家門口,一邊拍著大腿,一邊甩著鼻涕,朝著屋里頭罵,連自己也罵:我瞎定狗眼了,找你個窩囊廢,你瞅哪家有這樣做老的呦,心眼都偏到北河去了,讓莊鄰們評評理,有這戶老的嗎,虧都給俺一家吃嘮。
她一套一套的,罵的很長,比我背課文還溜,后面的沒聽清,圍觀的莊鄰越來越多,好幾個人勸她:她嬸子咧,大過年的,你要奏什么吭,趕緊起來,地上冰涼的,有啥話不能回屋里說,消消氣。
周圍鄰居都知道冬玲媽的脾氣硬的很,橫豎不吃勸:大嫂子們咧,都莫勸我,今兒就是大隊書記來了也不管用,我就要跟他家把話敞開說個清楚,這日子還能不能過了,這口氣,從秋天刨花生時我憋到現(xiàn)在了。
大前佃子的仲大娘勸了:你瞅你這個氣性哦,大的咧,大隊書記今兒走親戚去了,人家不來哦,快,我扶你起來,你瞅你個褲子,在地上都快結(jié)冰咯。
仲大娘邊勸邊俯身:快起來,莫讓別人看笑話。
冬玲媽磨開仲大娘伸下來的手:大嫂子咧,莫拉我,這日子不能再屈著過了,今兒非得說個清楚不可。
仲大娘勸不過:那行咧,好歹坐板凳上說,地上多涼啊。
仲大娘起身,前后掃了一圈,瞅見倚在屋墻角的我了:海東咧,去屋里給你嬸子搬個凳子去。
堂屋里,冬玲爸爸一聲不吭的坐在大桌前,吧嗒著旱煙,吞吐出來的縷縷煙霧,如云如愁,嗆人的很。
我默默的拎了把椅子就走,給他喊住了,把冬玲從屋里喊了出來:你去海東家玩吧。
冬玲求她爸:你把俺媽拉屋里來唄,莫讓她鬧了。冬玲爸:小孩莫管大人事,走你的,讓她鬧個夠。
冬玲還想說些什么,她爸瞪回一眼,沒敢再吱聲,跟我一前一后的去了我家。
母親收拾好桌碗,也去勸冬玲媽了。雖然說冬玲媽脾氣潑辣,但做事很依理,平日里和母親關(guān)系挺好。
母親把她從地上拉了起來:有話慢慢說,大過年的,莫鬧得雞犬不寧的,日子還真過不下去啦。
冬玲媽誰的話也不聽,就聽母親的,從地上一骨碌爬起,挪過來凳子:她嬸子你坐,我給你訴訴,你評評理。
其實,她家的事,母親知根知底,冬玲媽秋天時講過一遍,跟冬玲爸爸一吵架,就把壓在心底的委屈掏出來,冬天再講一遍。母親坐著,靜靜的聽著她說。
冬玲媽訴起委屈來,那是竹筒子倒黃豆,說的自己口都渴了,攙起母親:外面冷,我跟你去屋里,喝杯熱水暖暖,接著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