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后,時間來到六月末,此時距離北周出兵還剩幾天的時間。
賈逵作為石勒的使者,長途跋涉,一路來到了帝都——鄴城。
只見此地金光閃耀,紫氣東來,似有光芒籠罩。
見狀,賈逵不禁揉了揉眼睛,只以為自己一路辛勞。
誰成想,揉了眼睛之后再看,只見整座帝都還是那般被光芒被籠罩。
“奇哉怪哉,在下雖然不通天文、八卦,但也算是見多識廣。如今朝廷草創(chuàng),百廢待興,卻不成想這般光芒?莫非這天子乃是上天眷顧之人?”賈逵不禁猜測道。
事實上,賈逵還真被他給猜對了,只因為劉裕確實是被上天眷顧之人。
自從曹操敗亡之后,神明們將寶都壓在了劉裕的身上,這使得劉裕成了這個世界最有氣運之人。
雖然成王敗寇,自古以來梟雄、豪杰不計其數(shù),但能成大事者又有哪一個不是受上天眷顧之人?
比如那嬴政,奮六世之余烈,方能橫掃六合。
比如那劉邦,若非身懷大氣運,又如何誅滅暴秦、消滅項羽,最終一統(tǒng)天下、建立西漢呢?
這個世界的英雄豪杰,比如曹操、孫策、苻堅、慕容、拓跋、宇文、劉裕,論能力也都不比嬴政、劉邦差。
可為什么秦皇、漢高祖可以統(tǒng)一天下?他們卻不能呢?說到底還是差了一絲絲氣運。
現(xiàn)在劉裕得到了這股氣運,加上他本身的能力,那他就成了這個世界最有希望統(tǒng)一天下之人!
“聽聞當今陛下本是劉荊州之侄,漢室宗親,兩年奪荊州,一年奪益州!曾經(jīng)多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只可惜還是敗給了孫策,最終到了北方繼承大統(tǒng)!要說能力,當今陛下也是一等一的,若是再有賢能輔佐,他日一統(tǒng)天下之人必是當今陛下!”賈逵邊走邊想道。
半天之后,賈逵廢了不少功夫,終于如愿來到了皇宮大殿外。
只見此處頗為簡樸,一點沒有皇宮的那種奢華,但卻有著別樣的味道。
是的,整座帝都都被光芒籠罩,更何況是皇宮內了。
雖然簡樸,但卻有著大氣象,這讓賈逵的神情越發(fā)地肅穆起來。
聽說并州使者到來,劉裕破天荒地在下午開了一次朝會,而這也是士族之亂后的第二次朝會。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眾文武百官紛紛俯首、參拜,劉裕冕冠在身坐在龍椅上接受著百官的朝拜,盡顯帝王風范!
“平身!”
“謝陛下!”
“稟陛下,并州使者—賈逵覲見!”
“宣!”
對于并州的使者,劉裕認真對待,不然也不會召開朝會了。
自從士族之亂之后,朝廷無甚大事,唯獨要對北周即將犯境一事作著準備。
這些日子以來,朝廷上下忙得不可開交,也因此根本沒時間再召開朝會了。
如今并州使者來到,說明并州已經(jīng)平定,這可是一件好事!
劉裕自然知曉其中的關鍵,文武百官也是一樣,因此對于并州使者的到來都充滿了期待。
要問文武百官都有誰?
文官以荀彧、韋孝寬、王導三公為首,龐統(tǒng)、荀攸、程昱、陳矯、蕭衍、劉曄、董昭、劉馥、鄭渾為九卿,乃是超豪華陣容。
武將有吳懿、臧質、陳蒨、石虎、劉磐、王鎮(zhèn)惡、王仲德、傅弘之、桓崇祖、陳霸先、周盤龍、周羅睺、蕭道成、桓溫、劉曜等人,不是劉裕的嫡系,就是各路諸侯留下或者派來的質子(比如臧質、陳蒨、石虎、劉磐等等)。
“草民賈逵、賈梁道,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愛卿乃是并州刺史派來的特使,為何自稱草民?”劉裕問道。
“回稟陛下,草民本是并州士族出身,得石并州看重委以重任,先為統(tǒng)兵將領,如今為使者,因此并未有實際官爵在身!”賈逵回答道。
賈逵的言外之意其實就是向劉裕討要官爵了,劉裕聽出來了,自然也不會不給。
畢竟眼下的朝廷,最不缺的就是官爵、土地,簡直是要多少有多少!
“哦?并州大族出身,又得石并州看重,看來確有本事。只是不知道卿想要何官職?”劉裕接著問道。
這是劉裕在考察賈逵,到底是忠于石勒呢?還是想留在朝廷聽用?
說起來,賈逵本就對石勒不感冒,不然在攻取晉陽時候也不會跟在張燕身后混功勞了。
如今,賈逵看出劉裕乃是大氣運之人,那他肯定是更想留在朝廷當差的了。
只可惜,朝廷不缺人才,因為在場之人個個都是一頂一的人才。
雖然在場之人賈逵一個也不認識,但他們的名字都聽過,賈逵也知道文武百官都是大能。
在這樣的朝廷混事,賈逵不得不多留幾個心眼子,于是他打算先吹一波他的功勞。
“回稟陛下,草民為將之時,曾經(jīng)受石并州調遣,先后于并州軍、黑山軍為將。之后,晉軍突圍,草民率軍力戰(zhàn),接著率先入城!”賈逵一五一十地說道。
“嗯…晉陽之戰(zhàn)的大體經(jīng)過,朕也略知一二,卻不曾知曉卿居然還有如此將才,更兼對并州軍、黑山軍都有所了解,又曾立過如此大功?不如卿留在朝廷為將如何?”劉裕說道。
如今的朝廷得了錦衣衛(wèi)的協(xié)助,劉裕該知道的都知道,因此在情報上遠非并州的土鱉們可比。
再者,對于主動找上門的人才,劉裕自然也不會拒之門外。
畢竟沒人會嫌棄手下人才太多的,劉裕自然也不例外,只不過在接納前自然也要考驗一番。
說起來,作為并州使者,賈逵應當為石勒邀功才對。
然而賈逵卻只為自己邀功,劉裕也不拒絕,可見劉裕還是有意想要削弱石勒一番的。
雖然石勒乃是朝廷在并州的屏障,有義務為朝廷抵擋北周大軍,但這一過程也要把握一個尺度。
如果石勒太強,那么日后抵擋北周有功,那豈不就是功高震主?
反之,如果把石勒削弱了,那朝廷才能穩(wěn)賺不賠!
屆時,如果石勒擋不住被滅了,那朝廷再出手也不遲。
如果石勒能擋住,可又損失慘重,那朝廷也不虧。
因此,對于劉裕來說,如今削弱石勒實在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只可惜,張賓不在身邊的石勒看不破這一點,否則也就不會派賈逵這個白眼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