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章 早做打算
京師這頭,幾日的功夫下來,朱祁鈺已經牢牢坐穩(wěn)了監(jiān)國之位。
武英殿議事的幾位老臣,開始逐漸習慣了郕王的當家做主。
朱祁鈺深知自己根基不穩(wěn),還得借助這殿內的人鞏固自己,故而對這些老臣禮數(shù)周到,賜座以示恩寵。
幾人謝恩之后,坐在椅上都是愁容滿面。
老實說,交到朱祁鈺手上的是,是個徹徹底底的爛攤子。
天子北狩,朝內人心惶惶,大街小巷到處流言四起,說什么土木堡死傷無數(shù),幾十萬大軍灰飛煙滅,瓦剌人馬上就要破關南下,大明北邊半壁江山不保了。
正所謂三人成虎,這里面指不定還有哪些別有用心的人故意在推波助瀾。
沸沸揚揚之下,京師里不少富商大戶都是已經開始收拾著金銀細軟,各種家當,預備瞧這勢頭不對,立馬就朝著南邊逃難去了。
與民間捕風捉影那般不同,這些個中樞大佬們心里清楚的很,瓦剌入侵不是有沒有可能,而是一定會的。
作為兵部如今的掌事人,于謙給出了一個老辣的分析。
宣府,大同互為犄角,兵強馬壯,占據(jù)大城,如今又有英國公這般名將坐鎮(zhèn),又對大同上下整肅一番。
即便瓦剌現(xiàn)在拿著陛下,可想要攻破這樣的城池,幾乎是天方夜譚。
于謙將目光集中到了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這三關。
這三關又稱內三關,依險而設,是聯(lián)系關外衛(wèi)城和關內的唯一通道,也是于謙以為瓦剌進攻的重點。
于謙更是以為,內三關極有可能失守。
面對兵事,朱祁鈺知之甚少,有些不解問道:“于師傅,關外的消息,也先裹挾皇兄去的是大同,于師傅何以以為瓦剌會力攻內三關,內三關又為何守不住?”
朱祁鈺知道大明與瓦剌必有一戰(zhàn),可他還是希望能將這戰(zhàn)場放在關外,而不是關內。
畢竟關內戰(zhàn)事一起,對大明來說,生靈涂炭……
于謙也給出了自己理由:“回殿下,前些日子大同來的消息,本兵與英國公以及一眾將領奉皇命,領一萬精兵進駐大同,大同總兵石亨,鎮(zhèn)守太監(jiān)郭敬皆已下獄?!?p> 朱祁鈺點點頭,此事,他知道。
大同那奉的是圣旨辦事,法理無缺,自己這個監(jiān)國還真的沒法指手畫腳。
再說領頭的是英國公和兵部尚書,兩人威信極高,哪怕朱祁鈺心里在怎么不痛快,這二人也不是朱祁鈺現(xiàn)在隨隨便便就能動的。
雖說大同的事如鯁在喉,朱祁鈺還是將重心放在了京師之內。
他相信,只要自己等上大寶之后,這些,都不叫個事。
于謙繼續(xù)道:“大同經過英國公這一番舉動,即便是城內還有瓦剌人的細作,不過是癬芥之疾,終無大礙。
可內三關不同,三關各自駐兵三千,雖說是背靠險隘,但還不能比大同,宣府。
也先若是在大同無功而返,定會折回內三關,擇一關為突破。
內三關聯(lián)系著關外衛(wèi)城,到時候為了躲避瓦剌兵禍,各衛(wèi)的軍戶,流民定然會入關避難。
開關放百姓入內,到時候關內一定混亂不堪,瓦剌人趁機派出奸細,里應外合之下,奪關易如反掌。
不開關,我大明就相當于將山外九州拱手讓人,民心盡失。
更何況,就連郭敬這樣的四朝老人都與瓦剌有所牽連,誰也不知道,內三關的守軍……
所以臣以為,朝廷還是要早做打算?!?p> 于謙還有一點沒說,其實作為要命的,就是瓦剌人要是用陛下……
三關不比大同啊。
朱祁鈺也是察覺到了事態(tài)緊急,皺起眉頭:“既然這般……
于師傅說得在理,傳孤的令,先讓三關守將收納流民,自查關內一番,糾惡必除,但不能大肆牽連,濫殺無辜。
再讓宣府,大同,還有附近的衛(wèi)所早做準備,隨時增援。
若是瓦剌真的一旦對內三關用兵,守軍要拼死一戰(zhàn),等待援兵。
告訴他們,要有敢死之心,大明,絕不會忘了他們,孤,也不會虧待他們。”
“是,奴婢記下來?!?p> 一旁的金英答到。
“諸位卿家還有什么要說的?”
朱祁鈺詢問著殿內的諸位。
王直起身之后,沉聲道:“殿下,內三關固然重要,可天下之本在京師,如今京師人心惶惶,定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瀾,殿下不可不防?!?p> 朱祁鈺深以為然:“王師傅說得在理,傳盧忠?!?p> 盧忠,朱祁鈺新任的錦衣衛(wèi)指揮使。
當初孫太后為了示好而空出來的錦衣衛(wèi)指揮使一職,如今已有錦衣衛(wèi)左都督盧忠補任。
很快,盧忠匆匆趕來:“臣盧忠,見過殿下?!?p> “起來吧?!?p> “謝殿下?!?p> “錦衣衛(wèi)那,整頓的怎么樣了?”
朱祁鈺先是問了錦衣衛(wèi)的情況。
“回殿下,錦衣衛(wèi)經過幾日來的整頓,尚有緹騎一千余人,京師十四個千戶所之中,在職兩千七百余人?!?p> 盧忠這幾日也是焦頭爛額,如今京師的錦衣衛(wèi),全部加起來也就不到四千人。
這與先前萬人的規(guī)模相差甚遠。
當初皇帝御駕親征的時候,光是緹騎就帶走了五千之余。
剩下來的這四千人左右,近乎一半都是些侍衛(wèi)儀仗的花架子。
“孤交代你一件事,京師這些天流言滿天,各種胡商不計其數(shù),誰也保不準他們會不會有其他心思。
錦衣衛(wèi)這幾日要仔細糾查,若是一旦發(fā)現(xiàn)什么,許你先斬后奏。
孤知道這是件難事,錦衣衛(wèi)人手也不夠,讓順天府和五城兵馬司協(xié)同辦案?!?p> “臣領命?!?p> 盧忠喜出望外。
盧忠退下以后,朱祁鈺接著論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派人去北通州,檢查庫存的漕糧。
這件事,自該是戶部分內之事,不過王佐不在,此事事關重大,便交給王直督著戶部去辦。
這第二件事,就是兵部盡快得拿出一個章程,京營剛剛大敗,雖說主力猶存,可還是傷了元氣。
南京武庫調用多少軍械,又該調多少班軍入值京師,這些都是當務之急。
王直等人對朱祁鈺一連串的決策也都心悅誠服。
不得不說,從為君這個角度來看,方方面面,郕王做的都是無可指摘,這位監(jiān)國,不知道比他皇兄強上多少。
察納雅言,咨諏善道,頗有明君的氣度風范。
面對這么個棘手情況,朱祁鈺的表現(xiàn)的確可圈可點,在幾位老臣和金英的幫助下,一切到還算是井井有條。
夏天不長肉
謝謝各位大大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