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芝龍親自接見了張肯堂和一眾福建士紳,與北方囂張跋扈的左良玉不同,他歷來對朝廷忠心,也贏得了滿朝公卿的認可,福建的士紳地主也樂得與他合作共同經(jīng)營海上貿(mào)易,士紳地主們借助鄭氏的力量和貿(mào)易網(wǎng)路攫取利益,鄭芝龍則借助對方在朝野的權勢和地方的掌控力擴展自身實力,雙方互惠互利各取所需。
這本是一樁美事,不過在鄭芝龍洗白上岸筑安平城于福建大肆購買土地田產(chǎn)后,天平的平衡漸漸傾斜。
特別是在近幾年,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力度逐漸喪失,北方農(nóng)民軍屢剿不滅,官軍損失慘重的情況下,本就孱弱的東南官軍之中更不受重視的水師幾乎是只剩一個空架子,自十數(shù)年前就受命一覽東南海防的鄭芝龍也暴露出了自己的野心。
他一路加官進爵至福建總兵官,并有意讓鄭森入南京拜錢謙益讀書既是證明。
如果是原來的時空,或許鄭芝龍年老體衰,不會有多么過激的行為,但鄭森的到來讓這一切改變。
鄭森發(fā)現(xiàn)金礦并雷厲風行的解決臺灣問題給了鄭芝龍極大的自信,也因此,在這對父子書信往來中,他對鄭森的許多行為給予默許或是認可,在鄭森向他描繪偉大藍圖且直言這是鄭氏崛起的機會,鄭芝龍卻猶豫了。
于是,就有了安平這一出。
“長話短說,飛黃兄,八閩諸鄉(xiāng)紳賢老皆在此,令郎所述似乎不太妥當,讓大家有些不滿,事關鄭氏與八閩鄉(xiāng)紳,本官也只能跑一趟,飛黃兄莫要慌張?!?p> “那臺灣之地,令郎從紅毛人手中奪回確是幸事,不過令郎所提納臺灣為王土一事,現(xiàn)今朝堂混亂戰(zhàn)事波及恐不是時候,依本官看不如待良辰再呈?!?p> 張肯堂兩句話,就奠定了這場談話的調(diào)子。
鄭芝龍聞言也只好賣對方一個面子,點頭認可。
針對臺灣的問題,由鄭森主動提出的本就是一場博弈,而鄭森那苛刻的條件也不過是為后續(xù)拉扯進退留足空間罷了,安平的這場會面沒有進行太久,當天中午來的時候,雙方小談了一會兒就在府中小宴了一場,待到傍晚時分,就見到鄭芝龍出府和張肯堂一路上了去靈源山的馬車。
而隨同張肯堂一同出安平鄭宅的,還有福建的諸多士紳,看他們的表情似乎談判還算順利。
次日過后,關于安平會談的結果就開始在八閩傳播,普通人只知道前往臺灣置辦產(chǎn)業(yè)的士紳需要減少佃農(nóng)的租金與貸款的利息,并按照在臺購置土地和經(jīng)營生意的畝產(chǎn)與規(guī)模向臺灣輸送移民。
至于雙方洽談的其他內(nèi)幕,則不得而知。
“大兄,這群家伙也太不把咱們放在眼里了,動輒就抬出巡撫,難道不知那臺灣是您開辟的嗎?”
鄭芝龍在靈源山喝了一天半的茶后,與張肯堂告別回到了安平,就聽見鄭芝豹等人的抱怨。
“無妨,這幫人我早看不慣了,真當老夫上岸多年,就不會殺人了嗎?哼,也是多虧森兒了,我已與那張載寧通了氣,朝廷南遷之后會有人事調(diào)動,屆時他會力推黃幼玄頂替姓周的擔任福建布政使?!?p> 鄭芝龍見了鄭芝豹鄭芝燕鄭彩諸人,知道他們齊聚安平是聞鄴山鄭森之言風聲而動,便解釋起了與張肯堂密談的細節(jié)。
“再有,森兒在鄴山入的中興社,社中有不少士子與他關系不錯,這些人多出身漳州,我看可以大加合作,敲打某些不聽話的家伙。”
鄭森的舉動勾起了鄭芝龍的野心,雖然說年已不惑的鄭芝龍野心不剩多少了,但在福建這一畝三門地的家門口,他還是非常討厭有人讓自己處處受制的,本來覺得年紀大了很多事情都沒有精力去做,然鄭森表現(xiàn)出的驚人才能與干勁讓鄭芝龍很是欣慰。
鄭芝龍一番話讓鄭芝豹等人心中了然,可有人卻不以為意提出了反對意見。
“兄長這般做的話,是否有損鄭家名聲啊,您多年來小心培養(yǎng)的名望萬毋因小兒魯莽而一朝葬送,況且八閩士紳與鄭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我看不應與他們區(qū)分的太開,應當修好和睦,才能維持鄭氏繁盛,世代傳承下去?!?p> 鄭氏集團的中流砥柱,浯銅游擊鄭彩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鄭彩開口之后,鄭芝豹有意無意的與身邊兄弟們交流了眼神,主角鄭芝龍則有些煩躁的說道:“現(xiàn)在不是我要找他們麻煩,而是他們不知天高地厚,以為老夫軟弱可欺!”
“臺灣是當年老子帶人開拓的,現(xiàn)在也是森兒收回的,跟他們有一兩銀子的關系嗎?!讓他們能去臺灣買地做生意,已經(jīng)是給面子了,這幫人還貪心不足,找來張肯堂壓老子,若不是...哼!”
“就算將臺灣劃為我鄭氏私土,又有誰敢說些什么?”
鄭芝龍慍怒地看向鄭彩,責問他到底站在哪邊,鄭彩連忙垂首,回答自己誓死效忠鄭氏,支持鄭芝龍后,這不和諧的聲音才消失。
望著鄭彩有些狼狽的背影,鄭芝豹無聲的笑了起來。
談判結束,接受條件的士紳在第一時間就準備了船只挑選日子出海,包括海澄、龍溪、長泰、高浦、同安、中左所、金門所、福全所、晉江、惠安、莆田、福清、長樂在內(nèi)的福建大部分沿海地區(qū),都出現(xiàn)了這樣的場面。
由各地士紳組織,他們家中的佃農(nóng)收拾好行囊包裹,在碼頭等待合適的出海時間,確定出海后就踏上鄭氏的船只,與一同上船的牛羊雞鴨豬狗等牲畜,犁鏟鋤鎬等農(nóng)具渡過大海,前往一海相隔的臺灣。
在那里,等待他們的將是新的家園。
第二家園。
同一時間的臺灣,輕裝簡行疾馳二百里的郭懷一抵達了他這次行軍的目的地。
大肚社。
“燒,燒個精光!”
大肚社周圍十數(shù)個村社的壯丁大都被抽調(diào)前去北港,所以當郭懷一這三百人神兵天降出現(xiàn)在他們的大后方時,如虎入羊群,直接開了無雙亂殺起來。
殺死了幾十個試圖反抗的土番之后,他們就在大肚社以及周邊的幾個村社放起了火,冬末時候天氣干燥,本就是要小心火燭的時候,現(xiàn)在郭懷一他們四處點火,直接形成了燎原之勢,不多時原本還算熱鬧的大肚社本社就遭到了徹底的焚燒,周圍的村社也被燒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