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沒有安寧
像邊塞的游牧蠻子那樣?xùn)|一榔頭西一棒子,
也不是不能劫到東西,可比起整個三十萬匹棉布,那就是滄海一粟了。
但……
徐晃卻十分糾結(jié)。
許都,韓旭給的軍令,可是讓自己在城內(nèi)待夠一個月,然后直接回去的。
所謂吃喝玩樂的另一個意思,就是讓自己不要接戰(zhàn)。
但諸葛亮這樣搞都不去劫掠,實(shí)在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要知道麻布可不是一般的絲綢錦緞,那是能做御寒棉衣的。
北方哪年不缺御寒之物?
再說現(xiàn)在搞大棚種植,糧食口腹是滿足了,但布匹自然就會出現(xiàn)缺口。
目前只因?yàn)槭孔溆袡C(jī)會出城砍柴,都是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因此才沒有出現(xiàn)凍壞的情況。
但一個月后就要走了,徐晃還真想給這些兒郎們都搞點(diǎn)御寒的東西,帶回家去。
怎么辦……怎么辦……
徐晃愁悶起來。
和諸葛亮對陣,該來的壓力果然還是來了。
不過就在這時(shí),身邊一名副將忽然拍了拍他。
“將軍,鄧艾有話要說!”
“哦?”
這副將名叫鄧艾,乃是一名普通小校。因在赤壁撤退中有些功勞,這才成為了他手下副將。
見鄧艾的樣子,徐晃心中一動。
這小校說不定看出了什么。
接著便聽鄧艾道:
“諸葛亮此舉,我等萬萬不可上當(dāng)!”
“一旦出城,定是死無葬身之地!”
鄧艾語氣堅(jiān)決,頓時(shí)讓徐晃皺起眉頭。
忠言直諫當(dāng)然是好事。
但如果理由不充分,這類言論往往只會動搖軍心而已。
不過接著,鄧艾就說了理由。
“將軍何不想想?瑯琊侯為何不要將軍殺敵建功,偏要將軍固守城池?”
“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為何不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樣寬泛的命令,而是無比具體的‘固守’,甚至是‘吃喝享樂’?”
“只有一種可能,瑯琊侯早已料到今日之事!”
鄧艾說完,徐晃的瞳孔一下放大。
好像……還真是這樣!
韓旭的軍令,太過具體了!
他人在許昌,卻給了這么一道奇怪的軍令過來。
如果沒有根據(jù),怎么會這么具體?
這次來的只有自己,但背后卻是韓旭在與諸葛亮博弈!
徐晃一下想通關(guān)節(jié),當(dāng)即笑了出來。
“此言有理!”
“你叫鄧艾?很好,回城之后,我定向丞相引薦于你!”
……
數(shù)日后。
荊州。
城頭上,諸葛亮臉色黑沉的看著拉長成一列的大軍。
此次運(yùn)送棉布,他總共派出了七萬大軍。
也就是說,連荊州城內(nèi)都只剩下了七萬。
這是什么概念,如果徐晃突然發(fā)兵攻城,事情就會非常棘手。
但他料定徐晃不會攻城。
或者說,即便攻城,他也有后招。
此次出行運(yùn)輸棉布的大軍,攜帶的軍需物資是非常少的,就那幾十萬匹棉布。
運(yùn)到東吳當(dāng)然也是做交易,要換鋼鐵回來。
因此,這荊州城里的七萬大軍,看上去數(shù)量比原本少了許多,但精銳程度卻絕對不低。
而且派出去的人里有他的得意弟子馬謖、姜維。
一旦荊州發(fā)生戰(zhàn)事,很快就能組織回防。
換句話說——
如果徐晃去劫棉布,那么荊州就可以立刻發(fā)兵攻城。
如果徐晃選擇來攻荊州,事情就更加簡單了,不受打擾的部隊(duì)整合起來并不是什么難事。潰兵都能整合起來,何況是因?yàn)檫\(yùn)輸而拉成長線的部隊(duì)。
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往往都會思考諸葛亮這樣搞,
荊州和運(yùn)輸線,究竟哪邊是虛那邊是實(shí)?
然而這卻是個思維陷阱。
實(shí)際上,并沒有哪邊是虛實(shí)。
兩邊都是虛,兩邊都是實(shí)!
只要對方出兵,無論怎么來,他都能迎頭痛擊。
但諸葛亮完全沒想到,徐晃居然什么都不做。
依舊是叫士卒輪流出去墾荒種田。
最近甚至還收獲了不少蔬菜糧食,還有傳說中的高產(chǎn)糧食。
據(jù)不知真假的傳說,甚至那邊有士卒還跟當(dāng)?shù)匕傩仗岢隽私栀J——
先借百姓的糧食儲備什么的享受一番,等荒田收獲了才歸還。
如果是一般情況下,那能還就有鬼了。
這樣搞,絕對會大失民心。
連曹操騎的馬踩踏百姓莊稼,都得立刻下馬賠罪。
或許曹操是做戲,但這根本不重要。
需要做戲,說明這件事性質(zhì)嚴(yán)重,這就足夠了。
而這次,卻傳說是有徐晃授意的。
百姓一開始肯定是不信,不過礙著官家的威嚴(yán),定然是敢怒不敢言。
但是!
如果事后荒地真的收獲了糧食呢?真的給百姓還上了呢?甚至還帶點(diǎn)利息小禮物之類的?
如此一來,百姓就會覺得瑯琊侯也好,這些將軍也好,真有本事,在冬天也能種出東西來吃。
諸葛亮簡直無奈了。徐晃這腦子能有心思玩借貸糧食這種操作,說明什么?
說明這貨完全是鐵了心,就不出城來戰(zhàn)!
但這事情完全是不可思議的。
這根本不符合徐晃這人的性格。
就算韓旭給了他軍令,但他真能看懂韓旭的真實(shí)意圖嗎?
思來想去,諸葛亮只能想到一個可能性——徐晃軍中也有精英。
只是他卻想不到是哪一位,比較出名的曹魏將領(lǐng)明明也就只有徐晃在而已。
輕輕嘆息一聲,諸葛亮看向茫茫雪天,心里大致有了譜。
這次北伐是不可能建功了。
但他終究不想放棄,或者不如說,這份事業(yè)也根本不可能放棄。
失敗不過一死,放棄了就什么都沒了。
這不是為劉備而戰(zhàn)。
而是為懲戒十常侍,懲戒董卓,懲戒曹操……無數(shù)亂臣賊子而戰(zhàn)。
是為捍衛(wèi)秩序而戰(zhàn)!
無論曹操在北方取得多少成就,諸葛亮都不會視他為天命。
原因很簡單,你曹操可以靠政變上位,挾天子以令諸侯,焉知來日不會有其他人也給你政變一下?
如此往后,天下豈有寧日?
越是亂世,規(guī)矩,越要以生死捍衛(wèi)。
諸葛亮絕不放棄。
對他來說,
我無法阻擋死亡,但我可以選擇死而后已。
他喚來一名傳令兵,沉聲道:“去知會馬謖、姜維兩位將軍。告訴他們,運(yùn)送完畢之后回荊州議事,不得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