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內(nèi)。
賈蘊快步繞過屏風,入得偏殿,當即單膝叩拜道:“末將賈蘊拜見陛下,圣躬安。”
御案上的崇明帝輕應一聲,淡然道:“起來吧!”
賈蘊聞言順勢起身,瞧見一旁的忠順王,賈蘊恭聲道:“見過忠順王爺?!?p> 忠順王,賈蘊也曾見過,身為拱衛(wèi)司參領,朝堂百官賈蘊了然于胸。
在賈蘊的前世記憶中,賈府最終抄家之時,就是與忠順王干系莫大,自然也就多注意了一些。
忠順王點頭示意,給了賈蘊面子,算是打過招呼了。
此時崇明帝說道:“賈蘊,朕命忠順王為欽差,前往江南一地籌款,你跟在忠順王身邊聽候差遣?!?p> “籌款?”賈蘊心中疑惑,不過想起黃患一事,賈蘊頓時明白過來,至于派賈蘊聽候差遣,怕是想讓賈蘊護衛(wèi)忠順王,要知道,水患之地,秩序薄弱,危險性是極大的,崇明帝與忠順王可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兄友弟恭,自然是在意的很。
于是賈蘊當即應聲道:“臣遵旨。
陛下放心,臣定當舍命護衛(wèi)忠順王爺,斷不會出任何差錯?!?p> 崇明帝滿意的點了點頭,對于賈蘊,近段時間的觀察下來,忠心侍君,既不相交朝臣,也不與京中勛貴相交,倒是深得崇明帝心意。
想起賈蘊似乎對政事有一定的見解,崇明帝拿起幾案上的奏章,隨口道:“賈蘊,拿去瞧瞧,說說你的想法?!?p> 忠順王端茶的手頓了頓,也沒理會,繼續(xù)喝起茶水來,他早就曉得自家皇兄似乎對這個賈蘊很不一般。
賈蘊躬身上前,雙手接了過來,旋即仔細的看起來,待看到此次黃患,殃及數(shù)百萬災民,著實嚇了一跳,黃患之苦,年年都有,但這次實在是殃及太廣,若是處置不當,真的是要餓死不少人....
思忖片刻,賈蘊恭聲問道:“臣斗膽。請問陛下打算如何處置?!?p> 對于賈蘊的大膽,崇明帝司空見慣,隨口說道:“朕已命國庫先撥發(fā)四十萬兩白銀在直隸一帶,向富戶買糧,急運災區(qū),以解燃眉之急,其余不足之處,就交由忠順王去江南籌款,就地購糧,賑濟災民。”
才四十萬兩,就算賈蘊不通政事,那也是曉得完全是不夠的,雖然曉得國庫沒多少庫銀,可也不至于到如此慘狀吧!
看來朝廷稅收是個極大的問題啊。
思索片刻,賈蘊說道:“陛下,為何不在鄰近省份調(diào)糧?”
各省都有存糧,若是朝廷發(fā)令調(diào)集,既不用花費銀錢,也不必大老遠地運糧,這才是最為便捷的辦法。
崇明帝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能說出這番話,看來也沒懈怠,曉得長進。”
夸獎一句,崇明帝隨后冷聲道:“若是有糧,朕也不需舍近求遠。”
崇明帝此話一出,賈蘊就明白鄰近省份無糧可調(diào),雖然不知道為何無糧,可就是沒有糧食,你也沒得辦法。
頓了頓,賈蘊繼續(xù)道:“陛下,國庫無銀,內(nèi)務府那里應該也有銀子吧!”
“啪......”
忠順王正在喝茶,聽見賈蘊這番話,頓時手中的茶杯都端不穩(wěn),直接摔在地毯上。
圣前失禮,忠順王忙請罪道:“臣弟失儀,皇兄切勿怪罪。”
崇明帝此時也是一臉黑線,擺手示意忠順王不必在意后,不滿的看著賈蘊,冷聲道:“你這是說百姓罹難,朕連體己銀子也舍不得拿出來?”
一般來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全天下都是皇帝的,何談體己銀。
事實上呢,國庫跟個人的私庫還是有分別的,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有私房錢,明朝的內(nèi)帑,宋朝的封樁庫皆是如此。
而內(nèi)務府就是大乾皇帝的私人小金庫,主管皇家的衣、食、住、行,當然也包括皇帝的私房錢。
內(nèi)務府的進賬是由皇帝“自營”莊園繳納的錢糧,“自營”的錢莊、糧莊,錢莊每年盈利繳納的銀兩、糧莊每年收的歲賦,還有各位封疆大吏、各級官吏以及屬國等的貢奉、部分鹽稅收入等。
總得來說,內(nèi)務府的每年的進賬也是不少。
內(nèi)務府的私房錢供皇家一應的日常開支,在特殊時期,也可用于朝廷開支,這都由皇帝本人說了算。
“臣不敢?!辟Z蘊單膝跪地回道。
實話容易得罪人,尤其是面對九五之尊,不過賈蘊曉得崇明帝不會因此事責罰賈蘊,自然也就實話實話。
果不其然,崇明帝瞪了賈蘊一眼,旋即說道:“內(nèi)務府的銀子拿去填補軍餉缺口了,再加上各應開銷,現(xiàn)在也沒什么銀子?!?p> 賈蘊聞言沉默不語,不說崇明帝勤政,便是通過崇明帝動用內(nèi)務府的銀子填補軍餉的缺口,這一點便足以證明崇明帝是一個好皇帝。
古往今來,多少皇帝能動用體己銀子填補國庫,沒從國庫拿銀子填補自個的銀子就算不錯了。
雖說內(nèi)務府銀錢肯定還有些余銀,不過崇明帝已然貼補了軍餉,若是再拿去填水患的空缺,那銀子用完了,皇家用什么銀子。
皇家的體面丟了,影響更大。
賈蘊沉吟片刻,朗聲道:“陛下乃是千古明君,處置之道甚是高明,臣力所不能及也?!?p> 崇明帝挑了挑眉,敢情他問了個寂寞,臨到頭來,還受了個馬屁……
不過賈蘊確實不善政事,能說出這番話來實屬不錯。
只是不善政事的賈蘊,如何想出“攤稅”的策略,這一點,崇明帝也不甚理解,他也派人調(diào)查過,賈蘊身后并無隱士。
或許賈蘊深知百姓之苦,偶然間想出這等策略,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崇明帝對賈蘊的馬屁不以為意,吩咐道:“跟著忠順王辦好你的差事,百萬災民嗷嗷待哺,遲一天,百姓便受一天的苦?!?p> 見崇明帝心憂,賈蘊上前道:“陛下切莫憂心,以臣看來,奏報所言難免有夸夸其談之嫌,各地督撫將災情無限夸大,所報災情的府縣人數(shù)與實際情況或許大不相同?!?p> 崇明帝放下奏報,隨口道:“朕已派監(jiān)察御史監(jiān)督賑災,工部尚書修筑河堤,你與忠順王只管籌款,其他的不需你多管閑事。”
賈蘊聞言自覺管的太多,恭聲道:“臣遵命。”
思忖片刻,賈蘊開口道:“陛下,恕臣直言,籌款一事怕是不好辦,臣想請陛下授予江南一地守備之權。”
籌款數(shù)額龐大,從那些士紳手中掏銀子,絕非易事,這時候,手上有兵,事情就好辦的多,雖不能做得太過,與人口實,但震懾力是實實在在的。
崇明帝抬眼看了看賈蘊,心中考慮得失,所謂籌款,自當是“自愿”,若是強征,不免落得個暴戾的名聲,失信于天下,于朝廷不益。
不過賈蘊自己提出,不外乎是包攬了此事,若出了問題,賈蘊便是替罪羊。
若是出了大差錯,即便崇明帝器重賈蘊,為大局著想,他也不得不處置賈蘊,此時賈蘊冒頭,這不是自個找不自在?。?!……
賈蘊自然知曉,只不過有些事不得不做,以往身份低微,管不著,此時有了能力,自應對得起本心。
而且賈蘊也不會做出過于出格之事,以他對崇明帝的了解,克制行事,能保性命無憂,既如此,為何不做……
更何況,相較于受到責罰,帝心才是最為緊要的,賈蘊敢如此做,也是因為在位的是崇明帝,若是換個皇帝,那還真是得掂量掂量??!
沉吟片刻,崇明帝偏頭對忠順王說道:“朕會下旨,令欽差節(jié)制江南守備,八弟慎用之?!?p> 為了更好的籌款,崇明帝覺得賈蘊說的在理,只不過,還是得由忠順王做主,賈蘊年輕氣盛,難免出了差錯。
對于賈蘊這等忠心王事的臣子,他還是很中意的。
忠順王應聲道:“臣弟遵旨?!?p> 隨后崇明帝擺手對著賈蘊吩咐道:“去拱衛(wèi)司挑選幾名好手,一同護送忠順王爺,酉時與忠順王在西城門會合?!?p> “是……”賈蘊拱手應道,隨即退出偏殿,著實安排出行事宜。
待賈蘊離去后,崇明帝開口對著忠順王詢問道:“覺得此子如何?”
忠順王沉吟片刻,回道:“有些見識,更有些大膽。”
有見識是指賈蘊分析政事,這對于武將來說確實難能可貴,至于大膽,圣上面前,連內(nèi)務府也敢提嘴,又暗指各省督撫貪污,還想著拿兵權震懾江南士紳,著實是口無禁忌,大膽的很。
崇明帝聞言輕笑一聲,道:“朕倒覺得不錯,敢說出這些話,說明心里也是裝著百姓的,比起那些個尸位素餐的強上百倍。
況且武將出身,性子直些不是壞事,倒是有幾分赤子之心。”
忠順王點了點頭,以賈蘊的身份,若是有文官一般心眼,確實難以放心。
不過從此處看,崇明帝心中對賈蘊的評價甚高,連赤子之心也說的出來,看來賈蘊深得他這位皇兄的倚重。
“皇兄說的是。”忠順王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