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抱怨的陰影,生活即將放晴。
街頭巷尾、茶余飯后的聊天中,常??梢月犚娨恍┤死悟}滿腹。
他們往往都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委屈的那一個,總是抱怨工作職位低、賺錢少、老板苛刻……
總之,生活中一不如意的地方都要發(fā)一通牢騷,以泄己憤。
人總會有灰心氣餒、不滿意的時候,此時發(fā)點牢騷倒出
未嘗不可。
但如果整天牢騷滿腹,不論大事小事、好事壞事,只要不合其意就怨天尤人,就未免有點不正常了。
對待世事都持一種消極的心態(tài),所以才對現(xiàn)實多有不滿,一味抱怨,而他的抱怨,也會讓他失去成功的機會。
一般來說,發(fā)牢騷者大都是由于受到冷落或某事沒有達
到目的而整日愁腸百結,給自己披上悲情外衣的人。
面對這種人喋喋不休的抱怨,別人起初可能會同情,時間長了,無休無止,像祥林嫂一樣天天絮絮叨叨,人家可能就會厭惡了。
其實,發(fā)牢騷是一種非常正常的情緒宣泄方式,怨氣是不能長期積壓的,適度宣泄能夠減輕或消除心理或精神上的疲勞。
把怨氣通過抱怨發(fā)泄出來比讓它積郁在心里要好得多,這樣做能夠使你變得輕松愉快。
但是,你可以抱怨一時,卻不能抱怨一世。
朋友之間產生了矛盾,則抱怨朋友不夠意思。
對自己不體諒;做事不順心,則抱怨上蒼對自己不公平...…
凡事皆有怨氣,越訴越怨,越怨越訴,以一種“別人對不起我”的感覺來達到扭曲的滿足,從而把自己困在一個無限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
與此同時,這也養(yǎng)成了發(fā)牢騷者推卸責任的習慣。
所有的問題都出在別人身上,自己只是一個可憐的受害者而已。
于是,天天以一種受害者的心態(tài)來面對一切,久而久之,就給自己營造了一個虛幻的“悲情世界”,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順。終日在其中長吁短嘆,暗生憂愁。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發(fā)牢騷者是對已發(fā)生之事的一種心
理反抗或排斥,其結果是塑造了劣等的自我形象。
就算抱怨是因為真正的不公正與錯誤,也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因為它很快就會轉變成一種習慣。
一個人習慣于自己是不公平的受害者,就會將自己定位于受害者的角色上,并可能隨時尋找外在的借口。
這種埋怨和自憐的習慣,會讓人把自己想象成一個不快
樂的可憐蟲或者犧牲者。
這個習慣如果根深蒂固,一旦不能抱怨了,就會覺得不對勁、不自然,而必須去尋找新的不公正的證據。
這樣的人只有在苦惱中才會感到適應。
其實,牢騷也好,抱怨也罷,都是因為抱有的心態(tài)不對,看問題的角度不對,如果能夠以積極的心態(tài),換個角度,相信人的心情會一下子好起來。
事物在一個人心中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此人的心態(tài),而不是事物本身,正所謂“以我觀外物,外物皆著我色”。
牢騷滿腹者,不妨轉換一下心情讓樂觀主宰自己,心情肯定會一下子好起來。
同一件事,因為心態(tài)不同,便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所以,凡事都應持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往好處想,不要看什么都不順眼,這樣就會少些煩惱、苦痛、牢騷,多些歡樂、平安。
在人生的路上,有很多人無論走得多么順利,只要稍微
遇上一些不順的事,就會習慣性地抱怨上天虧待他們,進而
祈求老天賜給他們更多的力量,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一個經常失敗而又不知道從哪里爬起來的人,在尋找失
敗的借口和原因時,也往往習慣于責備社會、制度,也常常會抱怨運氣太背。
對于別人的成功與幸福,總是憤憤不平。
因為他認為這些都足以說明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憤憤不平是企圖用所謂不公平的待遇、不公正的現(xiàn)象來為自己的失敗辯護,使自己感到好過一些。
可實際上,怨天尤人是非常不可取的辦法,甚至比生病還糟。
怨天尤人是精神的烈性毒藥,它使快樂不能產生,并且使成功的力量逐漸消耗殆盡,最后形成惡性循環(huán),自己并沒有多大本領而又習慣怨天尤人的人,幾乎不可能和同事相處得好。
對于由此而導致的同事對他的不夠尊重或者領導對他工作不當?shù)闹肛煟紩顾颖兜馗械綉崙嵅黄健?p> 怨天尤人是自己情緒的反應。
因此,只有自己才有力量克服它,如果你能理解并且深信:怨天尤人與自憐不是使人快樂與幸福的方法,你便可以控制住這種習慣。
一個人如果總是憤憤不平,他就不可能把自己想象成自立、自強的人,他就不可能成為自己靈魂的船長、命運的主人。
怨天尤人的人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把自己的感受和行動交給別人支配,他像乞丐一樣依賴別人。
若是有人給他快樂他也會抱怨,因為對方不是照他希望的方式給的。
若是有人永遠感激他,而且這種感激是出于欣賞他或承認他的價值,他還會抱怨,因為別人欠他的這些感激的債并沒有完全償還。
若是生活不如意,他更會怨天尤人,因為他覺得生活欠他的太多。
他動不動就怨天尤人的人生態(tài)度令人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