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的勸進活動。
在各級官員的公開支持之下。
搞得轟轟烈烈。
甚至牽頭的最高官員已經(jīng)換成了中郎將劉牢。
劉牢作為歐陽凱舊部。
本來就不是李佑最信任的人之一。
再加上劉婉婷之死。
讓劉牢心生恐懼。
所以遇到勸進這種在政治上表態(tài),在政治上尋求進步的事情。
劉牢當然是趨之若鶩。
十分積極。
他在手下參軍的建議之下。
連續(xù)與各州縣的官員串連。
于是炮制了一份十萬軍民百姓簽名和一百多名官員聯(lián)名的《勸進表》。
開頭就是:否泰之運,古今迭有。
然后中間部分基本上都是抄襲曹丕,司馬睿時各種勸進表的精華。
都不用看,就是論證李佑活該當皇帝,什么天命所歸,天下萬民都指著李佑早日登基。
最后一段就是用“天命”來勸李佑當皇帝,不當?shù)脑?,會被老天爺反對的?p> 會讓老天爺生氣的。
百姓也會不滿的。
只有當皇帝才能風調(diào)雨順,萬民歸心。
李佑看后只能說這些人真不要臉。
然而法不責眾。
也是一番拍自己馬屁的行為。
沒有犯選擇上的錯誤。
終究是沒有辦法禁絕。
最后李佑也只是輕飄飄下了命令讓百姓各回各家。
這道《勸進表》也留中不發(fā),被李佑拿來墊桌角。
李佑也從這次勸進明白了,知道自己如果再不做點什么。
這皇帝不當也得當了。
下次可是最后一幕戲了。
再加上隨著李世民敗退洛陽。
李佑政權(quán)不是旦夕之間可以滅亡的。
唐朝的官員開始有意識的投機鉆營。
所以李佑控制區(qū)擴大了。
朗州,江州,洪州,衡州等幾個州望風而降。
地盤大了。
再用什么元帥頭銜,顯然是不太合適。
現(xiàn)在的地盤。
已經(jīng)算是個割據(jù)政權(quán)了,接近兩個省的面積。
比五代十國的小政權(quán)還廣大。
所以這才是眾多官員與百姓爭相勸進的原因。
都想封侯拜想當官。
在這個年代。
官員的俸祿極高。
就是一個從九品從一年的俸祿為三十石,還能分二頃職田,俸錢15.6兩。
更不用說逢年過節(jié),鄉(xiāng)紳和其他人送的禮金和禮物。很多官員的年收入至少是俸錢的三到五倍。
如果能夠封侯拜相,這輩子就算是走上了人生巔峰。
這個時候,李佑自己倒是沒什么。
畢竟他有最高權(quán)力。
擁有武裝的先知都勝利了,沒有武裝的先知都滅亡了。
稱號什么都無所謂。
反正他生活在新時代,本身就對“家天下”這一套制度非常反感。
但是也得考慮手下的要求。
要真認識人民本質(zhì)的人,需要站在君主的位置上,而真正認識君主本質(zhì)的人,要站在人民的位置上。
權(quán)力的來源就是手下跟著自己造反的這些人。
要是自己不能更近一步,那么這些人也不能升官發(fā)財。
何況自己還許下過諾言的。
不過李佑沒準備當皇帝。
君乃天下害。
雖然也見不得后世制度在開疆擴土,尊王攘夷的道路強于君主制。
然而總體而言。
那是強于君主政體的。
在專制君主統(tǒng)治的國家里。
天下被當成了個人的產(chǎn)業(yè)。
而官員也就成為了皇帝的宦官和宮妾。
世人不再認為是為天下而設官職。
反倒認為官職是皇帝授予他們的——皇帝把自己的產(chǎn)業(yè)分一部分給他們經(jīng)營。
因而官員們都感恩戴德、俯身叩首。
他們的工作只在服從皇帝,討得皇帝的歡心,而不管萬民的死活。
這在李佑看來是荒謬。
就算李佑造反成功,滅了李世民,再開疆拓土,一路打到匈牙利又能如何?
只要依舊走上當皇帝的道路。
那就最后一定是失敗。
所謂人亡政息。
到最后子孫必然會出幾個王八蛋,這是不以李佑意志而轉(zhuǎn)移的,是符合客觀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
我們可以看到古往今來。
就算開國君主再英明神武也沒啥用。
秦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最后被項羽火燒秦宮。
劉邦崛起于毫末之間,最后卻還是被一個老嫂子敗了國。
劉秀憑借天助恢復大漢,然而最后桓靈二帝還是把四百年江山敗的一干二凈。
曹魏連出三位英主,卻還是免不了司馬懿。
更別說劉裕這么厲害的人,也能產(chǎn)生劉子業(yè)這樣的后代。
明太祖本淮右布衣,一輩子愛民如子??墒敲鞒瘯r各位番王那是爭先恐后的魚肉鄉(xiāng)里。
企業(yè)可以家族式。
因為企業(yè)擁有的權(quán)力不是無限的。
造成的破壞性沒有那么大。
但是君主就不行了。
理論上權(quán)力就是無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