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嗣業(yè)的死。
讓李佑很是遺憾。
多么好的將軍。
也對蘇定方也是一個打擊,因為蕭嗣業(yè)出身蘭陵蕭氏。
雖不是五姓七望,但也是頂級士族,當過皇族。
這家族里的人,這就樣不明不白被蘇定方殺死拋尸。
自然是會引發(fā)蕭家的不滿的。
拋開蕭嗣業(yè)兵敗的事實不談,你蘇定方是不是也有錯?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蕭嗣業(yè)確實沒啥可反駁的,仗打成這個樣子,他們也沒有臉皮去硬說蕭嗣業(yè)沒錯。
不過他們可以另辟蹊徑,說蘇定方得負領(lǐng)導(dǎo)責任。
于是蕭家的官員與受過蕭家恩惠的官員紛紛火力全開。
蕭嗣業(yè)什么水平啊?
你叫他防守江州。
他有這個水平嗎?
守不了,沒這個能力知道嗎?
還不是你蘇定方安排的,你自己識人不明,那責任得你負。
怎么偏偏要學(xué)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你就是找了蕭嗣業(yè)當替罪羊。
臉都不要了。
現(xiàn)在就丟江州了,馬上要丟金陵了,再就丟洛陽長安。
接下來就沒什么可以丟了。
我看李靖帶的蠻好的,你把他換了干什么?
你告訴我!
勸皇帝早點罷免蘇定方。
務(wù)實一點!
我勸你們先把自己的分兵出擊,守城這個理念先搞懂!
你在江州派個蕭嗣業(yè)輸?shù)娜姼矝],你倒告訴我怎么解釋呢?
這些話有理有據(jù),更是絲毫沒為蕭嗣業(yè)叫屈。
非常的有道理。
邏輯嚴密。
這讓李治也差點信了,正準備下旨去替換蘇定方。
還好武媚娘急忙阻止。
最后只是給蘇定方的頭銜上加了一個假。
就是暫時的意思。
此事了結(jié)后。
李治繼續(xù)布置。
李佑盡全力之后,長孫無忌希望李治能讓蘇定方守住,然后主力去攻擊荊州。
理由有二。
一是李佑大軍多出,腹地空虛,正是一舉蕩平老巢,斷其退路。
二是李佑軍士全部都是本地人。
攻擊掉荊襄。
就會讓軍心大亂。
李治不準。
因為他得知,李佑已經(jīng)將官兵家屬大部集中到了岳州前線等地。
這說明李佑的目的很明確。
必然是全力攻擊金陵。
現(xiàn)在江南淮南已經(jīng)成了全國的糧食稅賦一大重要基地。
要是丟失了。
損失是異常巨大。
就算攻占了荊襄之地也得不償失。
不過還是同意了長孫無忌的部分辦法,他再度起用了李勣,讓他率領(lǐng)山南道的軍隊去攻擊荊襄。
作為牽制。
接著發(fā)河南河?xùn)|兩道軍隊十五萬由昆丘道副大總管郭孝恪為主帥,右武衛(wèi)大將軍阿史那彌射和右衛(wèi)大將軍阿史那步真為副帥。
前去支援蘇定方。
郭孝恪本是來長安探親加報捷的,歷史雖然轉(zhuǎn)向,然而阿史那社爾還是討平了龜茲。
但是歷史又是偶然的,原本在歷史上留守延城時,遭到龜茲國相那利的襲擊,以身殉國的郭孝恪,這次卻活了下來。
正當李治為蕭嗣業(yè)大敗的消息苦惱之際,郭孝恪帶回了阿史那社爾滅掉龜茲,揚威西域的好消息。
這讓李治覺得郭孝恪是個副將。
不管能力怎么樣,這運氣挺好。
而且郭孝恪的能力也不錯,
當年李世民的成名之戰(zhàn)。
就是郭孝恪建議。
當時東征王世充。
竇建德?lián)奶瞥瘻绲敉跏莱浜笪<白约?,于是率軍援救洛陽?p> 這時,郭孝恪進言道:“平定王世充指日可待,竇建德遠來,糧運不便,這是天要亡他。大王應(yīng)固守虎牢,屯軍汜水,到時隨機應(yīng)變,殲滅他們就很容易了?!?p> 李世民聽從了他的建議,最后說這戰(zhàn)全靠郭孝恪的必勝言論。
因此遷升郭孝恪為上柱國。
所以郭孝恪是個長者,既有威望,又有戰(zhàn)功,還是個福將。
而且一直在經(jīng)營西域,與自己的舅舅沒有什么交集。
更符合李治的用人標準。
怎么可能不重用呢?
于是加封了貝城縣公,讓他做主帥是合乎常理的。
而阿史那步真和阿史那彌射都是西突厥的降將。
特別是阿史那步真。
看這姓氏,就知道他也是突厥皇族的。
這也是兩個資深“突奸”。
由于在西突厥內(nèi)部權(quán)力斗爭失敗,想當大汗而不被人支持。
就轉(zhuǎn)而投靠了唐朝。
原本會隨著蘇定方滅掉西突厥,成為唐朝所封的繼往絕可汗。
為了大唐,連自己祖國都能滅的,還甘心當馬前卒,親自指揮。
那么阿史那步真的忠誠度自然沒有問題。
由于李治與李勣為首的軍頭關(guān)系沒有原時間線上那么和諧。
起用阿史那步真和阿史那彌射也算是十分不錯的抉擇。
而且這兩人有矛盾,正好方便郭孝恪制衡,不會動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