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劉叔修仙記

秦國歷史,嬴政的秘密

劉叔修仙記 星宿閑人 1074 2022-06-01 18:30:26

  劉叔跟著韓國的商隊馬車,由新鄭整裝出發(fā),直向著秦國奔馳而去,馬車上,除了張良事先準(zhǔn)備好的許多點心、美酒外,還貼心的備有一份可通用于秦國的楚裔照身貼,劉叔看了一眼,這秦國的關(guān)文碟簡和其他諸國的可是大不相同,這上面要寫職業(yè)、籍貫、姓名、身高、膚色以及年齡,可以說是非常的詳細,甚至連你身上有幾個疤痕都要寫上去,也正因為如此,秦國的犯罪率一直很低,但每年死去的人卻非常的多,這就不得不說秦國的連坐制度了,那真的是一人犯罪,全村抄家,若想逃過連坐?要么進入高堂,要么去上戰(zhàn)場!所謂的高堂那也不是普通的爵位,像貧民們在戰(zhàn)場上拼命得來的低等爵位,那基本是沒什么大用的,一旦連坐,這些低爵也是根本跑不了的,最后只能受那連坐之刑,然后繼續(xù)回到戰(zhàn)場立功贖罪……為了萬無一失,經(jīng)過張良的一番運作,劉叔便成了一名來自楚國20歲左右的儒家學(xué)子,在以前,儒家弟子是不入秦國的,但自從荀子“背道離經(jīng)”之后,也有一些個儒生親身前往秦國,想看一看秦之變法到底是怎么樣的,也想看看他們?nèi)寮遥懿荒軓闹袑W(xué)習(xí)些法家的實用經(jīng)驗,好為他日秦國一統(tǒng),提供合適、合理的理論知識。

  在馬車休息了一會后,劉叔便起身翻起了張良特意準(zhǔn)備的一些竹簡,這些竹簡非常的寶貴,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那種很小很小的字,其中有一部分,還詳細的記載著秦國的歷史:昔日曾在商朝名聲顯赫的贏氏家族,等到周朝建立之后,便漸漸的家道中落了,和劉叔他們老劉家一樣,贏氏其實也有一門家傳的手藝,那便是善于養(yǎng)馬,后來秦國的先祖——非子,便是因善于飼養(yǎng)戰(zhàn)馬,先是被封做了弼馬溫,后來周孝王看非子他們養(yǎng)馬確實了得,就覺得應(yīng)該給贏氏家族封一塊地,這樣他們就能為國家飼養(yǎng)出更多的戰(zhàn)馬,于是便下令將他們贏氏一族分封在秦地。不過在當(dāng)時,這秦地是與西戎接壤的,所以秦人為了活命,就只能與西戎那邊不斷爭奪寶貴的生存資源,起初秦地的面積很小,但由于周王室不停的派兵討伐西戎,于是秦便成了王室專用的供馬之地,以及最為重要的前線基地,也因此秦國從中就獲得了不少的好處,待到后來周室微弱,周王室便不得不大力扶持秦地,好將其培養(yǎng)成一道屏障,以抵擋西邊的犬戎。

  就這樣,秦地,從最初只有五十里方圓的一個小型部落,漸漸就變成了一個小型的國家,不過這時候的贏氏,依舊只是周王室手下的大臣,還算不得一方諸侯。直到周幽王在位時期,周幽王十分寵愛自己的妃子——褒姒,而為了能博美人一笑,周幽王竟用烽火戲諸侯,后來,周幽王又廢了他的正室夫人——申后,以及他與申后所生的嫡長子——姬宜,并立了褒姒所生的姬伯服為自己的繼承人,長公子姬宜見勢不妙就逃到了申國,并痛哭流涕的將此事,告知了自己的外公——申侯,當(dāng)時申國的國力十分的強大,申國的國君申侯在聽聞了此事之后,一氣之下,便聯(lián)合了西戎部族內(nèi)、那個善于養(yǎng)犬的犬戎部落,并約定要一起發(fā)兵攻打周國,沒多久,申國聯(lián)軍便攻破了周國的都城鎬京,之后又在驪山腳下,殺死了那個周幽王,當(dāng)時天下眾諸侯因為烽火戲諸侯之事,對周幽王一直都十分的厭惡,而在聞聽昏庸的周幽王于驪山腳下,被人殺死之后,皆覺得這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模珖荒芤蝗諢o主,于是申侯、繒侯、許文公與秦襄公等諸侯,就共立了原來的長公子——姬宜為周王,之后,為了躲避西戎部落的騷擾,周平王姬宜便決定將周之都城,向東遷到了洛邑。

  在當(dāng)時,秦國的君王——秦襄公一聽說犬戎正在攻打鎬京,便立刻起兵跑來鎬京勤王,雖然到了最后,鎬京還是被攻破了,接著又被犬戎洗劫了一空,沒過多久,犬戎部落就被勤王軍隊給趕了回去,之后秦襄公又一路護送周平王到達了新都洛邑,周平王感念秦國的救主和擁立之功,便正式封了秦襄公為諸侯,又賜給他岐山以西的土地,而秦國也被封為了第三等的伯爵國。后來,周平王就覺得秦人勇猛無比,并與西戎部落是死仇,于是便立下誓約說“這些戎人不講道義,侵奪了岐山及豐水地區(qū)的土地,你們秦人如果能夠趕走戎人,那這些土地就算是本王封給秦國的了?!币舱且驗橛辛诉@句誓約,秦襄公之后的歷代秦國君主,皆是一心向著西邊拓地,經(jīng)過數(shù)代秦王的不懈努力,秦國不但將歧、豐之地皆納于其下,還將周圍的弱小戎部又掃蕩了一遍。在收復(fù)了杜、鄭等地,又滅掉了羌族人建立的小虢之后,秦國已經(jīng)基本占領(lǐng)了整個關(guān)中平原地區(qū),當(dāng)時齊桓公正九合諸侯,成為了天下的霸主,當(dāng)時在位的秦穆公見狀也一心想要效仿,但此時函谷關(guān)以西的地方已經(jīng)被秦國基本打下來了,再往西就全是沙漠高原,很難繼續(xù)擴張了,而想要東出函谷關(guān),秦國便不得不面對當(dāng)時的另一個一流強國——晉國。

  為了打開一條可以通往中原的合適通道,秦穆公便迎娶了晉獻公的女兒,但事后,晉國那邊卻根本沒提什么通道之事,之后秦國就與晉國打了幾場,但是誰也奈何不了誰,于是,秦穆公便想通過聯(lián)姻,插手晉國的內(nèi)政,于是他就開始扶持那些和秦國交好的晉國國君,接下來的時間里,秦國先后扶持了晉惠公和晉文公繼位,同時秦國也希望能夠獲得一條通道,晉文公重耳繼位后,先是重用狐偃、先軫、趙衰、賈佗、魏犨等賢臣,接著又下令實行通商寬農(nóng)、明賢良、賞功勞等利國利民的政策,如此就使得晉國的國力又漸漸強大了起來,秦國本來只是想借著晉國來做跳板,結(jié)果到了后來,卻被晉國領(lǐng)著鼻子跑去攻打什么楚國,不久,晉文公便因此成為了當(dāng)時的中原霸主,而秦穆公這時也是醒悟了過來,秦國之人沒少死,戰(zhàn)也打了好幾場,但晉國就是不給通道,此時如果楚國真的被晉國滅了,那么秦國去往中原的通道,便算是徹底斷了,之后,鄭國的燭之武又成功勸說秦軍退了兵,于是如夢初醒的秦穆公不但不再助晉滅鄭,反而還與鄭國單獨結(jié)了盟,如此一來,秦晉兩國便生了嫌隙。

  不久,鄭國的國君鄭文公突然就去世了,隨后沒多久,晉文公也去世了,于是,戍鄭的秦國大夫杞子等人便向穆公發(fā)出密報,說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鄭國都城的城防,希望秦穆公趕緊派兵偷襲鄭國,有他們作內(nèi)應(yīng),鄭國可滅,如此通往中原的通道便有了,秦穆公聞言便向大夫蹇叔征求意見,蹇叔就說:辛勞大軍,遠道奔襲,這是我從未聽說過的。跨越千里,去襲擊別人,人家又怎么會不知道?我軍長途跋涉跑過去,等到了鄭國已經(jīng)精疲力盡了,而人家自然也早有準(zhǔn)備,所以此事是不會成功的!可秦穆公卻已打定了主意,欲要滅了鄭國,拿下通往中原的通道,因為這是歷代秦王一直想要的東出通道,此事若是能在他手上做成,那即使不能成為天下的霸主,也能成為秦國最有作為的一代賢王,于是秦穆公立即下令大軍開拔,而當(dāng)秦軍行抵滑國之時,去往周地做生意的鄭國商人弦高見之,一下就明白了秦軍的意圖,于是他立刻就以鄭國國君的名義送出四張牛皮,以及牛十二頭,說是犒勞秦軍,實際卻是行迷惑之計,秦人一見自己的奇襲之計果然被人發(fā)現(xiàn)了,一時也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而鄭穆公獲得了弦高的報告之后,也急忙將當(dāng)年秦鄭結(jié)盟時,留下的秦將杞子、逢孫、楊孫等人驅(qū)逐了出去,秦帥孟明見內(nèi)應(yīng)已逃遁,鄭國也有了準(zhǔn)備,就認為“攻之不克,圍之不繼“,不如退兵,而秦軍在回軍的路上,卻正遇到了晉軍的埋伏,最后,秦軍是全軍覆沒。

  此時,晉國的內(nèi)部君明臣賢、國富民強,秦穆公知道秦國打不過,只得將矛頭又指向了西戎,之后,秦穆公便在謀士由余與百里奚的協(xié)助下,逐漸滅掉了西方戎人所建立的12個國家,并開辟出千里國土,稱霸西戎地區(qū)!周王室聽說秦穆公稱霸于西戎,也是派人特加祝賀,并賜與其金鼓,又表明,希望秦穆公可以繼續(xù)向戎人發(fā)動進攻,可惜,秦穆公稱霸西戎后不久便去世了,而晉國也知道秦國東出之心不死,于是便依靠地理優(yōu)勢,對秦國進行了文化和經(jīng)濟封鎖,此外秦穆公臨死前,還要求那些優(yōu)秀的大臣能為自己殉葬,于是天下的能人就不愿再去往秦國了,不過如此一來,也算避免了三家分晉,這樣的情況。等到秦穆公之子秦康公繼位后,秦國便一邊向晉國發(fā)出挑戰(zhàn),一邊又與楚國緊緊靠攏,想要與楚,形成對晉國的夾攻之勢,后來,楚莊王乘著晉國國君與權(quán)臣趙盾不合之機,起兵北上去與晉國爭霸,而秦軍也乘機數(shù)次攻打晉國的后方,可惜卻是難得一勝;秦康公、秦共公死后,秦桓公繼位,秦桓公不恤國政,秦國百姓皆是怨聲載道,不久,晉厲公也乘機率領(lǐng)四軍八卿攻入秦國,并大敗秦軍于麻隧;秦桓公死后,秦景公即位,秦景公繼續(xù)奉行“聯(lián)楚攻晉”的方針,然而當(dāng)時晉國正是明主晉悼公在位之時,晉悼公重用韓厥、智罃、魏絳、趙武等一干賢臣,并嚴(yán)軍紀(jì)而恤民力,治律歷而行禮法,晉國的國力也是慢慢得以恢復(fù),并又重新稱霸于中原,秦國無力與晉國對抗,便改善了與晉國的外交關(guān)系,雙方也重溫了秦晉之好。

  秦景公死后,秦哀公繼位,秦哀公在位期間,楚國大夫申包胥竟跑到秦國,并哭求秦國助楚復(fù)國,原來,吳王闔閭在伍子胥和孫武的輔佐下,對楚國發(fā)動了進攻,吳軍連戰(zhàn)連勝,一路就打到了楚國的郢都,那申包胥在秦宮門外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本是落難楚昭王的外公,他見申包胥如此的忠誠,便決定派兵去援救楚國,秦與楚的聯(lián)軍很快就擊退了吳軍,吳王闔閭見狀,只好下令撤兵回國,而楚昭王也隨后得以復(fù)國。之后,由于缺少優(yōu)秀的人才,秦國便一直在走下坡路……待到三家分晉之后,中原便只剩下了20多個諸侯國,不久三晉之一的魏文侯魏斯,又率領(lǐng)著三晉聯(lián)軍向著眾諸侯發(fā)難,三晉的勢力也因此開始急劇膨脹,由于魏文侯一心想著振興魏國,成為齊桓公那般的天下霸主,于是他就以李悝為相,在魏國實行起變法,魏國的國力不斷增強后,魏文侯又聽從李悝的建議,拜吳起為將,接著魏國就開始了一系列的軍事改革,沒多久,實力暴漲的魏國便侵吞了秦國的河西之地,而秦國這邊,見到曾經(jīng)強大無比的晉國已經(jīng)一分為三,就認為自己終于可以東出了,于是秦國便將目標(biāo)對準(zhǔn)了魏國,結(jié)果在陰晉一戰(zhàn)中,吳起僅以五萬魏國新軍就大敗秦國五十多萬大軍,再后來,三晉中趙國因不滿魏國的強勢,二國反目,三晉聯(lián)盟隨之瓦解,秦國方才壓力大減。

  陰晉之戰(zhàn)后,秦國很快就意識到時代不同了,于是為了能實行變法,秦國君王便開始不斷的集權(quán),以對抗國中那些舊貴族集團,就這樣,一直等到秦孝公即位之后,對于秦國如此衰敗,孝公也感到非常的痛心疾首,于是,他就向天下發(fā)出了求賢令:“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辈贿^,這求賢令發(fā)出去之后,來者卻是寥寥無幾,這是因為各國的能人們都知道秦國積弱太久,如今的秦國那是一窮二白,想要變法圖強,真是難于登天!秦孝公知曉這個結(jié)果后,便派出許多心腹去往各國以尋找人才,不久衛(wèi)人商鞅就從魏國逃脫,轉(zhuǎn)而來到了秦國,之后他先是在秦國各地兜轉(zhuǎn)了一圈,以了解如今秦國的實際情況,后來他通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jiān),得以面見孝公,之后商鞅就先試探了一番孝公,想要看看孝公之志如何?隨后又以霸道之術(shù)說于孝公,孝公聽之甚喜,于是秦孝公立刻力排眾議,封了衛(wèi)鞅為大良造,令他在秦國實施變法。沒多久商鞅便在秦國國內(nèi)頒布了《墾草令》,當(dāng)時的秦國地廣人稀,而三晉之地則是人多地少,因此商鞅就建議秦孝公對外來移民者,應(yīng)采取優(yōu)惠的政策,如此便可將三晉民眾招來秦國,以便開墾更多的荒地,孝公也認為此法得當(dāng),于是秦國一番改天換地的變法之后,果然脫胎換骨,愈發(fā)強大。

  劉叔看了一會便丟下這些竹簡,喝了口酒,吃了些點心,然后就望向車外,開始思索起來,三家分晉,三家分晉,這贏氏之國,如今除了秦國外便只剩下趙國了,像當(dāng)年分晉時最強的可不是魏趙韓三家,而是智氏,趙國的實力當(dāng)時只排第二,后來智氏便帶領(lǐng)著韓魏兩家去攻打趙國……那么秦國宗室或者贏姓的那些老家伙,在這當(dāng)中,有沒有耍了什么鬼手段?畢竟人性使然,幫親不幫理,這也是正常的,即使是修行之人也有七情六欲……看著這路邊的破敗建筑,似乎就要到秦國的地界了,想到這,劉叔又拿過剩下的竹簡立刻翻閱了起來。衛(wèi)鞅——姬姓,公孫氏,乃衛(wèi)國國君后人,衛(wèi)鞅年輕時,就非常喜歡刑名法術(shù)之學(xué),所以他受魏國李悝和吳起的影響很大,因此在來秦之時,他就隨身攜帶著李悝所撰寫的《法經(jīng)》。并且由于當(dāng)時衛(wèi)國和魏國乃聯(lián)盟國,所以在來秦之前,他曾侍奉于魏國的國相公叔痤,并在其門中任中庶子,后來在公叔痤病重之時,也曾向魏惠王推薦過商鞅,他說“商鞅這個人年輕又有才,可以代替我擔(dān)任魏國的國相。”魏王卻以為他老糊涂了,不以為然,國相公叔痤見魏王不信自己之言,便又對魏惠王說“陛下如果不用商鞅,請一定要殺掉他,并且絕不能讓此人投奔到別國?!蔽夯萃趼勓?,就認為公叔痤已經(jīng)病入膏肓,開始胡言亂語了,所以對其之言皆不采納。

  后來,商鞅聽說秦孝公在秦國發(fā)布了求賢令,于是,他很輕松的就離開了魏國來到了秦國,到了秦國后,商鞅先是對秦國做了個全面的調(diào)查,隨后又通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jiān),見到了秦孝公,當(dāng)時商鞅先以帝道來游說孝公,但孝公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興趣,之后商鞅又以王道來游說孝公,孝公聞言就認為此人只會夸夸其談,等第三次會見之時,商鞅便與秦孝公談及富國強兵之策,孝公這才面露喜色。后來為了深化變法,商鞅又向秦孝公提議,應(yīng)該把秦國的都城遷至咸陽,以遠離過去的權(quán)利中心,減少變法的阻力,秦孝公眼見經(jīng)過幾年變法,秦國果然是強大了不少,便立刻下令將秦國的都城遷到咸陽。隨后商鞅又建議開始推行郡縣制以加強中央集權(quán),經(jīng)過一系列的變法,秦國很快便出現(xiàn)了家給人足的繁榮景象,等到秦法深入人心后,秦國的百姓便皆以私下斗毆為恥,以為國立功為榮,于是秦國的國力和秦軍的戰(zhàn)斗力,也隨之不斷在增強,隨著國力的增強,在經(jīng)過了軍制改革,以及裝備的大力提升后,秦軍也是數(shù)次擊敗了之前的夙敵——魏國,等到秦孝公在位十九年,周天子又特封秦國君王為方伯,并正式承認了秦國的霸主地位。

  秦孝公死后,太子贏駟繼位,即秦惠文王,之所以稱其為王,是因為在這個時期里,秦國已開始稱王了,秦惠文王繼位后,為了緩和國內(nèi)復(fù)雜的階級矛盾,便拿對秦國有再造之恩的商鞅做了那替罪羊,最后更是下令車裂了商鞅,不過商鞅死后,秦國的變法卻并沒有因此而停止,這是因為商鞅變法給秦國帶來的好處,確實是顯而易見的!于是,秦惠文王在位期間依舊奉行著商鞅變法定下的各項國策,而秦國的版圖也從此,開始對外瘋狂的擴張起來,惠文王先是派大良造魏人公孫衍大破魏軍于雕陰,奪回了河西之地,隨后文王又效仿山東六國,自稱為王;而山東六國這邊見秦國正在快速崛起,皆感到危機將來,于是魏、趙、韓、燕、楚五國,便在蘇秦的游說下,開始聯(lián)合抗秦,蘇秦合縱六國成功后,便返回了趙國,又被趙肅侯封為了“武安君”,等到蘇秦把合縱盟約送交到秦國后,秦國也從此不敢再窺伺函谷關(guān)以外的地盤,就這樣十五年之后,秦國的使臣公孫衍又設(shè)計欺騙了齊國和魏國,使得它們聯(lián)合起來去攻打趙國,而合縱盟約便就此瓦解了。

  之后,蘇秦的同門——張儀一路向西,來到了秦國,并立刻就獲得了秦惠文王的賞識,而那個曾為秦國立下過赫赫戰(zhàn)功的公孫衍,則被排擠出了秦國朝堂,公孫衍回到了魏國之后便立刻鼓動魏王當(dāng)與韓、趙、楚修復(fù)好關(guān)系……隨著合縱趨勢的出現(xiàn),為了阻止齊、楚、魏合縱成功,張儀便開始軟硬兼施,想要破壞公孫衍的合縱策略,而公孫衍為了合縱成功,便繼續(xù)拉攏韓、趙、燕、中山這四國,并發(fā)起“五國相王”,想要聯(lián)合眾國一同扛秦,不過出身鬼谷門的張儀確實要技高一籌,公孫衍絞盡腦汁,始終還是沒能實現(xiàn)合縱之計,之后這個舞臺便徹底留給了張儀,沒過多久,張儀為了秦國又親自前往魏國,并在那里擔(dān)任了國相之職,之后張儀又把一心抗秦的惠施給趕出了魏國朝堂……就這樣,一直等到魏惠王去世,新繼位的魏襄王期望能通過合縱,奪回被秦國侵占的河西、河?xùn)|之地,而莊子的摯友惠施也因此終于回到了魏國,沒多久公孫衍也升任了魏國的相國,于是很快魏、趙、韓、燕、楚五國,便推舉楚懷王為縱長,發(fā)動了“五國攻秦”之戰(zhàn),由于韓、趙、魏三國離秦國最近,所以這三國便組成了一支先鋒部隊,秦惠文王得到消息之后,便派宗室名將樗里疾(嚴(yán)君疾)領(lǐng)兵出征,之后秦軍就在修魚這個地方是大破魏、趙、韓三國軍隊,斬首八萬之多,同時齊國與宋國竟乘機一同出兵進攻魏國,于是五國攻秦就此失敗,張儀回到了秦國之后,又重新出任了秦國國相,不久,張儀又與司馬錯以救援苴國和巴國為借口,趁機吞并了蜀國和巴國、苴國。

  嬴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繼位,武王生性好戰(zhàn),繼位后,便立刻驅(qū)逐了說客張儀,之后,武王就想立即派兵去攻打韓國的軍事重鎮(zhèn)宜陽,因為宜陽這個地方,是周國與韓國阻擋秦國東進,最為重要的一座屏障,而秦軍日后若想兵出函谷關(guān),那就必須先拿下此地,方可保證物資運輸?shù)臅惩o阻,于是武王就請教左右丞相甘茂和樗里疾,想看看他們的意見,名將樗里疾當(dāng)時就表示了反對,他說三晉本為一體,我們要想破韓,就必須先破壞韓魏聯(lián)盟,甘茂也覺得確實如此,于是,秦武王就派遣甘茂出使魏國,并以“共享伐韓之利”為誘餌,說服了魏國不會乘秦國攻打宜陽一個時,偷襲秦國,甘茂回到了秦國之后,秦武王便與魏國訂立了息壤之盟,之后,甘茂率領(lǐng)著秦軍先攻克了宜陽孤城,然后又乘勝渡過黃河,奪取了武遂,之后秦軍就在那里筑城,以做秦軍的前沿基地,最后韓國失去了宜陽城,而三晉之一的魏國卻不愿發(fā)兵相助,如此一來趙國也就不能越魏而去援韓,最后韓王只能被迫同秦國議和,此戰(zhàn)沒多久,秦武王便意外去世了。武王死后,由于他沒有留下子嗣,所以秦國朝廷上下,一時也不知該立誰為好,這時惠文后想立公子壯為王,宣太后想立公子芾,而穰侯魏冉則想立宣太后之子公子嬴稷,奇怪的是,趙武靈王也想迎立在燕國為質(zhì)的公子稷為新秦王,或許是因為秦趙本是一家,或者是因為懼怕趙武靈王的“淫威”,最后秦國群臣們還真的擁立了公子稷為新秦王。

  公子稷從燕國輾轉(zhuǎn)回到秦之后,便被立為了新的秦王,但他頗為年幼還無法親政,所以便由宣太后羋八子以及他的舅舅穰侯,開始代君秉政,等到秦昭王嬴稷年滿22歲舉行過冠禮之后,他便準(zhǔn)備要親自處理國事了,可當(dāng)時,穰侯魏冉、華陽君羋戎、涇陽君公子芾與高陵君公子悝,已經(jīng)牢牢的掌控了國家的政權(quán),于是秦昭王為了奪回所有的權(quán)力,便聽從魏人范雎的建議,先是收回了宣太后的干政權(quán),隨后又下令驅(qū)逐秦國四貴,在奪回了所有權(quán)利后,秦昭王便拜范雎為相,又采用了范雎所提出的遠交近攻策略,這個策略,是把斗爭重點,放在離秦國較近的韓趙魏三家,而對距離較遠的齊楚燕,則實行聯(lián)盟政策,如此,秦國便能一步步蠶食三晉之地,不過沒多久,齊、魏、韓便先一步發(fā)動了合縱攻秦,此戰(zhàn)一直持續(xù)了三年之久,最后三國聯(lián)軍竟攻入函谷關(guān)之內(nèi),迫使秦國退還此前占領(lǐng)的魏國河外、封陵和韓國的武隧等地區(qū)。

  就在各國皆以為只要合縱,就可戰(zhàn)勝秦國之時,秦國竟突然出現(xiàn)了一位千年難見的軍事奇才——白起,這個白起本來名不見經(jīng)傳,后來竟以“善用兵”而受秦國丞相魏冉的舉薦,也是過了好久,方才受到秦昭王的賞識,白起之前的經(jīng)歷一直都是個謎,而他一出場就是左庶長爵位,三國聯(lián)軍攻入函谷關(guān)后,韓魏以及東周的聯(lián)軍便立刻扼守住了崤函之地,于是已經(jīng)升為左更的白起,便成了此戰(zhàn)的秦軍總指揮。伊闕之戰(zhàn)——白起指揮著秦軍只一戰(zhàn)就斬殺了韓魏24萬聯(lián)軍,并且還擄掠了魏韓聯(lián)軍的統(tǒng)帥魏國大將犀武。此時,這天下間就屬秦國和齊國的國力最強,不過齊國因為獨吞了宋國之地,便和趙國、魏國之間爆發(fā)了劇烈的沖突,齊國滅掉宋國后,燕昭王立刻就嗅到了其中的機會,于是他馬上派出使者聯(lián)絡(luò)各國,而各國對齊國獨吞宋國之事,也早有不滿,于是,燕國大將樂毅指揮著趙、楚、韓、魏、燕五國聯(lián)軍一同去攻打齊國,齊國最后也是差點就因此滅亡。

  齊國被五國聯(lián)軍打的差點滅國,最后幸得田單先使離間計,讓新繼任的燕國國君立刻下令要召回樂毅,隨后田單又使出火牛計,方才大破燕軍讓齊國得以復(fù)國,但齊國從此便一蹶不振了,曾經(jīng)強大貪婪的齊國被大大削弱之后,秦國便又盯上了疆域遼闊戰(zhàn)力非凡的大楚國,于是沒多久,秦國與楚國又發(fā)生了鄢之戰(zhàn),結(jié)果楚軍被秦軍打的大敗,而秦國大將白起則率領(lǐng)著秦軍,順勢攻占了楚國的南陽郡、南郡、臨江郡與黔中郡,至此,南方大國楚國因為喪失了大片的疆土和人口,也開始走向衰落,隨后,白起又乘勢攻入了楚國的腹地,并攻下了楚國的國都——郢都,當(dāng)時楚軍被打得已經(jīng)潰不能戰(zhàn),楚頃襄王也只能下令遷于陳丘,以避秦軍之鋒。自此齊、楚俱衰,整個天下便成了秦、趙相爭之勢,之后為了削弱趙國,秦昭王又立即起兵欲攻打趙國的閼與,趙惠文王聞言,就問計于廉頗、樂乘,二人皆言旅途遙遠,很難支援閼與,趙奢卻說“狹路相逢勇者勝!我來破秦!”趙王覺得趙奢之言有理,便派趙奢去迎戰(zhàn)秦軍,之后趙奢就聽從許歷之計,立即派出一萬精銳迅速搶占了北面的山頭,秦軍后到,眼見地勢之利已被趙軍搶占,秦軍便開始與趙軍搶奪起北面的山頭,趙奢見狀,忙指揮趙軍以居高臨下之勢猛攻秦軍,而閼與的守軍眼見秦軍被死死困在北門山頭,便也乘機出城,配合著趙奢來夾擊秦軍,秦軍不敵被殺的大敗,而趙奢也因此戰(zhàn)聞名于天下。

  閼與之戰(zhàn)后,秦昭王為了能繼續(xù)瓦解三晉的實力,于是經(jīng)過幾年的養(yǎng)精蓄銳后,秦昭王又再次發(fā)兵去攻打最為弱小的韓國,韓國懼怕,便趕緊開會討論,最后張良的父親力排眾議提議割讓上黨以求秦國息兵,同時此舉也能禍水東引,秦國聽聞韓國要獻上上黨郡自然滿心歡喜,但上黨郡守馮亭卻表示不愿降秦,并欲將上黨郡十七座城池全都獻給趙國,趙孝成王聞言也立刻召集大臣商議,但最后還是聽從了平原君趙勝的計謀,封馮亭為華陽君,然后又派平原君去上黨郡接收城池土地,為了防備秦軍,趙王又派廉頗率軍駐守于長平,秦昭王聞聽此事后是勃然大怒,立刻就發(fā)大兵欲奪上黨;趙國見秦軍勢大,也起傾國之兵以力拒秦,秦國見狀也調(diào)關(guān)中之卒以攻趙,最后兩軍對峙于長平,一直僵持不下,趙將廉頗守城有余,卻是不能退秦,而秦將王龁雖勇,一時也不能敗趙,趙孝成王見兩國僵持不下,便與樓昌、虞卿等大臣商議,樓昌就認為該派使者與秦國議和,而虞卿則認為如果秦國決心攻打趙國,此和議定是難成,倒不如派遣使者攜帶著珍寶去楚國、魏國活動活動,秦國必畏懼各國的合縱抗秦,這樣我們再和議才有成功的可能。

  趙王急于求和,便采納了樓昌的建議,派出鄭朱前去秦國議和,虞卿是一再勸諫,但趙王就是不聽,等鄭朱到了秦國后,果如虞卿所料,秦國根本就沒有退兵之意,為了麻痹趙國以防止各國再次合縱,秦王與相國范睢對于趙國使者鄭朱自是殷勤接待,而其他諸侯聞知此事之后,皆以為秦、趙已經(jīng)和解了。

  再說趙孝成王,他早已惱怒廉頗的數(shù)次戰(zhàn)敗,并反感其怯縮不戰(zhàn)的方針策略,加之秦國的丞相范雎也派人攜帶千金到趙國去行反間計,這些人散布傳言說“廉頗很容易就能對付,要不了多久,趙國就要危矣!其實秦國最害怕的是,趙奢的兒子趙括?!壁w孝成王也不知出生時帶沒帶腦子,立刻就聽信了謠言,不久他就找來趙括問話,趙括也實話實說道“若是秦以白起為主將,那我還得考慮如何對付?如今秦軍主將乃是王龁,我要打敗他,應(yīng)當(dāng)是不在話下?!壁w孝成王聞言,也不顧藺相如和趙括母親的諫阻,立刻派趙括去接替廉頗為主將。秦國這邊的細作立刻就將情報給傳了回去,聽說趙括統(tǒng)率著二十萬援軍已來到了長平,于是秦昭王立刻秘遣白起為上將軍,同時又令軍中嚴(yán)守換帥的秘密,凡有走漏消息的格殺勿論;不久,缺少情報信息的趙括便主動出兵去攻秦軍,而白起則不慌不忙的命令秦軍佯裝戰(zhàn)敗向后潰退,趙括自然不知秦軍主將已換為白起,于是年輕氣盛的趙括率領(lǐng)著大軍就一直追到了秦軍的營壘,殺神白起見趙括入計,立即派出一支2萬5千人的機動部隊,突襲到趙軍部隊的后方,以截斷趙軍的后路,隨后,白起又命一支5千人的騎兵部隊,插入趙軍與營壘之間,好將趙軍的主力分割成兩支孤立的部隊,同時白起又下令,立即切斷趙軍的糧道。

  沒多久,趙括終是發(fā)現(xiàn)自己已中計被圍,于是他下令全軍停止進攻,就地建造壁壘,準(zhǔn)備擇機冒險突圍,秦昭王在得知趙軍主力的糧道已被截斷的消息之后,竟親自來到河內(nèi)郡,并加封當(dāng)?shù)匕傩站粑灰患?,隨后秦昭王又下令征調(diào)河內(nèi)郡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將他們集中后便立刻送到長平戰(zhàn)場上,以攔截諸國的援軍和糧運。趙括見包圍圈越來越緊,也是奮力沖殺想要撕開一條活路,但他的對手畢竟是白起,他的兵法讀的雖廣,但白起可一點機會都不會漏給他,趙括沖了幾次,依舊是沖不出去……最后,大量的趙國士兵或是餓死或因突圍不成而戰(zhàn)死,沒多久,趙國的士兵們竟開始相互殘殺為食了……等到趙軍斷糧的第四十六天,趙括終是下定決心將剩余的趙軍組織成四支突圍部隊,可他們輪番沖擊了四、五次之后,卻仍是不能突圍,于是,趙括只得親率精銳部隊,準(zhǔn)備強行突圍,結(jié)果最后竟被秦軍亂箭射死,主將趙括既死,趙軍也是無心再戰(zhàn),于是紛紛向名將白起投降,白起與部下商議一番后,覺得趙軍的戰(zhàn)力其實是不輸秦軍的,秦國的將領(lǐng)也是非常善戰(zhàn)的,所以若是今日放了這些趙軍回去,以后恐怕還會再生事端,于是白起便下令,將趙國的降軍全部活埋,最后只留下年紀(jì)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了趙國,長平之戰(zhàn),秦軍前后共斬殺趙國士兵及趙上黨民眾達45萬人,此一戰(zhàn)過后,天下無不震動,其余諸國對秦國也是更加懼怕。

  長平之戰(zhàn)后,白起一面率軍平定了上黨全境,一面又請奏秦昭王夢繼續(xù)增調(diào)軍隊和糧草,好乘勝一舉滅了整個趙國,趙國和韓國十分的惶恐,于是便派遣蘇代帶著重金去賄賂秦想范雎,應(yīng)侯范雎收下次重金之后,便以秦兵疲憊,急待休養(yǎng)為由,請求秦王能允許韓、趙割地求和,秦昭王聞言,也覺得國內(nèi)的糧草、兵力不足以滅亡趙國,于是就答應(yīng)了此事。等到第二年秦國收獲了充足的糧草之后,秦昭王便欲出兵,滅亡趙國,而白起知道此事后卻是極力勸阻,他對秦王說: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可不是攻趙的好時機!可秦昭王就是不聽。結(jié)果秦將王陵雖是率軍包圍住了趙國國都,但卻久攻邯鄲不下,這時其它諸國也立即反應(yīng)了過來,若是趙國沒了,它們也就沒有任何的屏障了,秦昭王聽說各國正蠢蠢欲動,于是又欲讓白起為將,而白起則提出,邯鄲城乃趙國國都,城高池深,易守難攻,就算是自己過去了,也沒有什么把握,秦昭王見白起就是不肯出戰(zhàn),便派王龁接替王陵為秦軍主將,此時,眾諸侯見秦軍久攻邯鄲不下,便又有了合縱攻秦之心,不久,楚國的春申君黃歇同魏國信陵君無忌,便率領(lǐng)著聯(lián)兵數(shù)十萬一同攻打秦軍,而趙軍也乘機出城進行前后夾擊,這一來,秦軍損失十分的慘重。

  秦昭王這邊見秦軍失利,便強令白起出兵迎敵,但白起卻推脫自己有病,不肯出兵,隨后秦相范雎也請求白起以秦國的大局為重,可白起卻依舊是稱病不起,秦昭王見白起死活不肯領(lǐng)兵,自然十分的氣惱,于是便下令將白起貶黜為士伍,放逐至陰密,而白起得到命令后,卻因病體不便,一時無法上路……幾個月后,秦軍戰(zhàn)敗的消息,不斷的從邯鄲那邊傳來,秦昭王怒火中燒,再次遷怒于白起,于是便命他即刻動身不得逗留,白起無奈,只得帶著病體上路,此時范雎又對秦昭王說“白起其意怏怏不服,一路上,全是怨言?!鼻卣淹醣緛砭头浅篮薨灼穑⑴?,又派出使者賜劍于白起,命其自刎。白起一聽秦昭王竟要他自刎,當(dāng)時就氣暈了過去,臨死前,他仰天長嘆道“我白起對秦國有什么罪過,如今竟會落得如此下場?”良久之后,白起又說“誒,我早就該死了。長平之戰(zhàn),趙軍降卒幾十萬人,我用了欺騙的手段,把他們?nèi)炕盥窳?,這就足夠死罪了!”說罷,便引劍自刎了!白起死后,秦人皆為其感到惋惜,不少鄉(xiāng)邑地方更是建祠以祭祀他,而秦昭王聽聞白起自刎而死,也是后悔不已……

  白起一死,秦國就等于失去了一根擎天巨柱,于是西周公與山東六國又再次相約伐秦,然而約定的時間到了,諸國之軍卻是遲遲沒有前來,秦昭王聞聽了此事之后,頓時大怒,于是他便命大軍去攻打西周國,西周國自是不能敵,于是西周君只好跑到秦國叩頭認罪,并表示要把西周國全部三十六邑、三萬人口都獻給秦昭王,可秦昭王依舊是怒氣未減,隨后他又下令將西周君綁在柱子上游街示眾,之后又貶其為平民后,方肯放其回到西周國。同年周赧王郁憤而終,沒多久,西周文公姬咎也突然逝世了,于是秦國便輕而易舉的奪了天下九鼎以及周王室國庫里的其他珍寶,西周國也就此滅亡。沒過多久,秦昭王嬴稷也去了,秦昭王死后,他的次子嬴柱繼位,可是孝文王嬴柱繼位三天后,也離奇去世了。孝文王嬴柱死后,秦莊襄王異人繼位,這位秦王曾在趙國邯鄲做過質(zhì)子,當(dāng)時由于秦趙關(guān)系不合,異人的生活也是過的水深火熱,正巧衛(wèi)國的大商人呂不韋也鄭在邯鄲做生意,他知道了異人的情況之后,就認為異人雖為人質(zhì)但卻奇貨可居,于是呂不韋就決定,要進行一次政治賭博;沒多久,兩人便達成了政治同盟,異人則許諾“如果他們的計劃成功了,等他回國,做了秦王,定會以分國,以作答謝?!?p>  商人呂不韋得了秦異人的承諾,立刻就前往秦國,不停四處游說,為了扶持異人上位,他又花重金通過華陽夫人的弟弟,勸說華陽夫人能認異人為養(yǎng)子,當(dāng)時還是安國君的贏柱在聽說華陽夫人欲收異人為子后,便與華陽夫人刻下了玉符,并表示愿立異人為繼承人,當(dāng)時,秦國已起兵圍住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呂不韋害怕趙王會因此殺了秦異人,便拿出六百斤金賄賂了守城的官吏,這才帶著異人逃出了趙國,隨后,他們又通過出征秦軍的沿途保護,總算安全的返回了秦國,秦昭王死后,當(dāng)時的太子、安國君贏柱便立即繼位為王了,而剛剛回國的異人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秦國的太子,不久,趙國因害怕秦異人會率軍攻打趙國,便將異人的夫人趙姬以及他們的兒子嬴政送回了秦國,沒過幾日,秦孝文王贏柱便突然暴薨了,于是,奇貨可居的異人便順理成章的登上了秦王的寶座,異人繼位之后,便尊養(yǎng)母華陽夫人為華陽太后、生母夏姬為夏太后,然后又任命大商人呂不韋為相邦,封文信侯,食河南雒陽十萬戶。

  可就在秦莊襄王異人繼位當(dāng)年,東周文公與眾諸侯再次密謀,欲合縱攻打秦國,此事被秦王異人知曉后,便立即找來呂不韋商議,呂不韋雖然貴為相邦,但他并沒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政績和戰(zhàn)績,以至于秦國眾大臣都不怎么服他,如今他聽說有仗可打,便主動請命,不久呂不韋便下令攻滅了東周國,東周國滅亡之后,秦便遷東周公于陽人,并按照過往傳統(tǒng),將陽人那個地方賜給了東周君,以讓其祭祀,至此周朝的最后勢力,也被秦國徹底消滅了……秦異人在位也是沒幾年,就莫名去世了,秦異人死后,其子嬴政繼位……車內(nèi),劉叔合上了這一卷竹簡,靜等了半刻,方又拿起車?yán)锏淖詈笠痪碇窈啠灰娖湔鎸懼粋€大大的密字,劉叔翻開竹簡,就見上面這第一行,就寫著閱后即焚四個大字,劉叔又往下看,只見其上寫著“秦孝文王贏柱和秦莊襄王死因非常相似,或皆是被同一種不知名的毒藥,毒死的,而最可疑的兇手,便是那秦相呂不韋,因為密報說這秦王嬴政,實際是呂不韋和趙姬的子嗣,等到秦異人回到秦國后,為了不讓自己的付出打了水漂,呂不韋便設(shè)計毒死了秦孝文王,等到秦異人繼位后不久,那嬴政也回到了秦國,異人見嬴政的樣貌長得越來越不似自己,便猜知嬴政可能并非其子,所以異人就想廢了嬴政,然后再把呂不韋給連根拔起,呂不韋對此也早有察覺,于是為了能讓嬴政順利繼位,呂不韋又立刻毒死了秦異人,這件奇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