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談天說地,陰謀陽謀
“在這天地之間,每歷經(jīng)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便為一元,一元又分作十二會,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會該合一萬八百年?!?p> “你這老倌,故弄玄虛,竟說點人盡皆知的,能不能說些我們不知道的?”見他目光深遠,語氣悠長,卻說出這般早就聽聞的話來,悟空不由叫嚷一聲,那烏巢禪師見狀也不生氣,只繼續(xù)道:
“卻說天地萬物皆有壽數(shù),便是這天地本身也不例外,每經(jīng)歷一元之間,待到元會亥末之時,天地都將會重歸混沌,萬物寂滅,此乃為一劫,除了九重天上四天可存,其余世間萬物皆會化作虛無,不存于世?!?p> “唯待又一元會子初之時,輕清上騰,生日月星辰四象,天開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歷經(jīng)三萬二千四百年,三才定位,方入另一元會,萬物復蘇,步入正軌,此乃天地運轉(zhuǎn)至理,任誰都無法更改。”
說到這里,烏巢禪師頓了頓,又道:“便是天地本身也不行?!?p> “這又與我等何干?”悟空沒心思聽他說這些,又忍不住接了聲,三藏則是聽出一些眉目,忙示意悟空不要打斷,請禪師繼續(xù)道來,那禪師點點頭,繼續(xù)道:
“此元初開歷經(jīng)三皇治世,五帝定倫,至今已有十二萬載,恰逢亥末之會,數(shù)千年內(nèi),天地必會重歸混沌,到時只有榮登天尊果位,方能藏于大羅天內(nèi)避開此劫,如若不然,縱是大羅金仙,也得化作飛灰,煙消云散?!?p> 八戒聽到這里,頓時嚷道:“果真如此?那還取個甚的鳥經(jīng),瀟瀟灑灑過個幾千年,到時兩眼一閉,愛咋咋地,豈不舒坦?”
悟空聞言卻罵道:“好個好吃懶做的呆子!聽禪師所言,只要證得天尊果位,便可躲過此劫!那太上如來能夠證得,俺老孫又如何證不得?”八戒聽聞此言搖了搖頭,不過卻也沒說什么。
他在那天庭掌管數(shù)萬年的天河水軍,見識自不是這猴子能比的,若說證個混元大羅金仙位,他還能有幾分干勁,但那天尊之言,便是再給他十個元會時間,他也是不敢想的。
卻說那烏巢禪師見這猴子干勁十足,也是搖了搖頭道:
“自盤古開天辟地初始,至今已過了不知多少元會,但又生出了多少天尊?那玉皇張大帝度過一千七百五十場劫難,見證了一千七百五十次混沌初開,乃是三界至尊,萬族共主,為世間僅存三位大天尊之首不提,其余天尊之流,三界滿打滿算,也才不過二十之數(shù),且無一不是經(jīng)歷過數(shù)次元會,法力無窮,你這猴子方才修行多少年?也敢放言得證天尊果位?”
悟空聞言張了張嘴,不過想到這禿驢所言卻是不虛,便只轉(zhuǎn)動著眼睛,心里不知在琢磨著什么,烏巢禪師見狀,笑道:“你這猴子也別動什么歪心,只要安心保你師父上路,終究是能夠得證天尊的。”
八戒聞言大喜,忙問道:“如禪師所言,俺老豬也有機會證那天尊之位?”烏巢禪師點了點頭,面上笑意卻轉(zhuǎn)瞬消失,口中嘆道:
“可惜,如今這次劫難非同小可,即便爾等得證天尊之位,也未必能夠安然度過,而也正因如此,方才有爾等這場西游之行?!?p> 聽到此處,三藏頓知這烏巢禪師要講到正處,忙道:“還望禪師解惑?!蹦菫醭捕U師點點頭,心中似乎在斟酌過后,方道:
“原本每次歷經(jīng)混沌之時,只要躲藏在九重天內(nèi),便可安然度過,但上次劫難方初,不知為何,那天地似是察覺到九重天的存在,竟降下一道鴻蒙劫氣,似是試探,那劫氣雖不多,但還是將那九重天闕分割開來,好在只此一道,讓那些天尊之流躲過了此劫?!?p> “待到劫過,此元方初,還是那太上道尊取出自己珍藏不知多少年頭的五彩神石,煉石補天,方才將那九重天穩(wěn)固如初,而那神石最精華的部分,則被那老倌兒放置在一山中,吸收日月精華十萬余載,從中走出一神猴,那神猴……”
“那神猴就是俺老孫哩!”悟空聽到這里忙叫了一聲,卻是他聽到自己同宗本源曾補過天闕,救了那群天尊,四舍五入之下,也算作他自己有過如此功德,自讓他頗為驕傲一番。
烏巢禪師見他此狀,卻是搖頭道:“你這猴子莫要自得,你可知那太上道尊為何獨留其神石精華,放置在那地界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zhí)帲辗e月累,直到劫難方至,方才讓你破石而出?”
猴子自然搖頭,禪師又道:“便是他們心知此次劫難即便躲在九重天里,也難度過,因此有了這場西游之行,而此行為大勢所趨,功德無量,你師父每歷過一場劫難,那仙佛便可得一份功德,這一份功德,就有可能造就出一位天尊!”
“天尊多了,他們對于度過劫難自然更有把握,而只是區(qū)區(qū)一份功德,就可能造就一位天尊,可想而知,你們師徒幾人,若是能夠圓滿度過,那么你們將會身背多大功德,而你這塊神石,又是否能讓那九重天闕更上一層,繼續(xù)如往先一般,躲避天地之劫,易如反掌?”
“這……”悟空聽聞此言,頓時如夢方醒,驚出一身冷汗,若如這禪師所言,自己只要保護師父取經(jīng)完畢,便會被重新煉化為五彩神石,用去穩(wěn)固那九重天闕。
如此一來,自己豈還能留得命在?
想到這里,猴子不禁齜牙咧嘴,越想越氣,直至厲嘯一聲,就要沖上天去,掀翻那九重天,踏碎那凌霄殿!
禪師見狀笑著揮了揮手,這猴子一身戾氣頓時消失無蹤,只訥訥坐在了地上,不言不語,旋即又看向八戒和白龍,那兩個也瞬間閉目,似在養(yǎng)神。
做完這些,烏巢禪師看向三藏,笑道:“圣僧果真不凡,如此還能穩(wěn)得住氣!”三藏也沒多說,只道:“還望禪師告知貧僧解決之法。”
禪師聞言點了點頭,眸光倏而變得幽深,問道:“圣僧可知,太乙金仙歷經(jīng)三災過后,方能證得大羅,而大羅也會經(jīng)歷天人五衰,唯有得證天尊,方才與天同壽,不死不滅?”三藏答道:“略知一二?!?p> 禪師又道:“如此一切皆是天道無意為之,天地運轉(zhuǎn)自有規(guī)律,但無論如何,修士修行終歸是損耗天地根本,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眾生萬物在天道眼中,皆是一般無二,無論天尊,還是凡人,都無甚區(qū)別?!?p> “世間萬物無法干擾天地生長滅亡,天地也無法干涉世間萬物?!?p> “然?!?p> 說到此處,烏巢禪師看向三藏,三藏只見其雙眼之中好似有星河流轉(zhuǎn),剎那間,一道冥冥茫茫,浩浩蕩蕩的思緒,宛如跨過千山萬水,世事輪回,倏而傳入他的腦海。
三藏眼神瞬間蒼茫一片,宛如亙古之遠,又好似彈指之間。
三藏回過神來,瞬間明知那思緒之意。
“吾指引你來,替吾殺了那些天尊?!?p> 轉(zhuǎn)過頭,烏巢禪師連帶著那烏巢,已然一同消失不見。
悟空等人如夢方醒,揉了揉眼睛,只道這一覺睡得挺香,八戒收拾行李,牽著馬,嚷嚷著請師父上路。
三藏默然片刻,忽而抬頭仰望天穹。
碧空如洗,萬里無云。
天道生出本我意識了么?如此的話……
三藏笑了笑,招了招手,示意徒弟們繼續(xù)趕路。
這樣,才更好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