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到幸福
一
“嗚——”
北風呼嘯而過,就算是我——一棵棗樹,也不禁瑟縮起光禿禿的枝椏。
“若是在以前,我可不至于如此狼狽……”
青灰色的天空中日光暗淡,我陷入了回憶。
小安村,一個普普通通的村莊,它的東北角,有一間幾堵矮墻堆起的小院,住著老張和我。老張是個農(nóng)民,而我,是他院里的一棵棗樹。
老張命苦,獨自一人無依無靠,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田里勤懇半生。
農(nóng)作相對乏味,閑暇之余,老張卻也有一點惦念不放的愛好,說來有些冷僻——養(yǎng)樹。
小安村及附近一帶土壤貧瘠,生長些棉花玉米已是極限。這卻難不倒老張,憑借多年農(nóng)作的經(jīng)驗,栽苗、澆水、施肥,老張手底下的樹莫不茁壯茂盛。在鎮(zhèn)上讀書的學生們都說:“張叔就是咱小安村的‘郭橐駝’”。
作為老張院子里的我,得益于此,在這片肥力極差的土地上長得樹干高大、枝繁葉茂,每年都能結(jié)出又大又飽滿的棗子。待棗子熟到透紅發(fā)亮后,老張便成筐成筐地打下,自己不吃,而是分給鄰里的孩子們。每每分棗,孩子們總是洶洶地聚作一團,在嘴巴里塞滿棗子,嘟囔著謝謝,老張臉上就笑開了花。
然而就在幾年前,一場意外改變了我和老張的生活。
小安村要測算后山面積,熱心腸的老張也去幫忙,卻在上山時不幸摔傷腿腳,喪失了勞動能力。村委會確認情況后,幫老張申報了材料。
冬天有碳,過年有油米面,每月有補助,老張的日子,不苦。
可我知道,他有心事。
從那以后,腿腳不便的老張整日悶在小院里,極少再打理他曾經(jīng)心愛的樹。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失去老張照料的我,越來越衰弱。以前每年孩子們期待的“分棗子”活動,隨著我的衰頹,也不再有了。
“小李主任說要在村頭開會了……”
院外隱約傳來的聲音把我的思緒拉回。
“鄉(xiāng)親們,咱們村是脫貧了,但脫貧之后呢?咱們要的是脫貧致富,是振興發(fā)展!我就不信咱村富不起來……在這里,我作為黨員,當著大家的面,立下保證書!”穿過幾條胡同,喇叭聲傳到小院里。
似乎有個新來的干部在向村民們宣講。
老張窩在屋里沒有動靜,但我卻留心到了那個年輕聲音說的話。
致富?小安村不是已經(jīng)脫貧了嗎?我并不理解其中的含義。
二
第二天,冷清的小院里來了客人。
“張叔在家嗎?”院外傳來人聲。
老張終于鉆出了屋子,面容憔悴,身子佝僂,五十來歲的年紀卻像七十歲的人。
因為腿腳的問題,老張挪動得極慢,等了好一會才開了門。
一個模樣稚嫩的青年出現(xiàn)在小院門口。
”你是?“
”張叔不認識我啦?我是小李啊,以前還總吃您家的棗子呢!大學畢了業(yè),我一直惦記著咱村,這不,回來做了咱村的村干部?!?p> 兩人隨即相認,笑呵呵地說起話來,小李看老張行動不便,主動攙起老張的胳膊,兩人走進里屋。
我雖然在屋外,樹枝卻能延伸到窗臺,倒是能正好滿足我的好奇心。
”張叔,您這邊生活上有沒有什么問題???“
”黨和國家有政策,俺既吃得飽又穿得暖,能有啥問題……“老張語氣一頓,像是還想說什么,卻又噤了聲。
”您這是……有心事?“小李敏銳地捕捉到了老張神情的變化。
老張一愣,低頭嘆了口氣。
”俺也知道自己身體不行。可有的時候望見人家吆喝著去田里干活,鄰里間有事兒相互幫襯,俺卻啥也做不了,心里頭呀,不好受,這日子過得……沒勁兒?!?p> 小李聽完,皺著眉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小李?”老張看小李不應(yīng)聲,試探性地問道。
“啊,抱歉張叔,我在想怎么解決您這個情況,一不小心入神了。”小李回過神來解釋道。
“哎,俺這算啥問題,吃飽穿暖就行,不要求別的,你剛來咱村,還有不少其他工作等著你去忙嘛?!崩蠌埿χ鴶[了擺手。
“張叔,”小李神情嚴肅起來,“您的事就是我們這些基層黨委干部的事,我們之所以工作,就是要解決村民們的各種問題,您放心,這事我記下來,回去報到村委,一定想辦法給您解決!”
老張見小李這么說,也就不再多說,兩人又談了一會兒,便一起走出了屋子來到院里。
“張叔,這是當年那棵棗樹?”小李的目光落在我身上。
“哈哈,就是這棵,你們那群孩子吃的棗子可都是它結(jié)的呢!”老張頗有些驕傲地把手放在我粗糙的樹皮上,但看到我的頹態(tài)時眼中閃過幾分后悔之意,“這幾年俺疏乎了打理,這樹在咱這一片土地上活得不好,棗子也不結(jié)了……”
老張自說自的話,旁邊小李的眼睛逐漸亮了起來。
“張叔,你說,咱村到底窮在哪兒?”小李突然開口問道。
“還用問,都知道的,窮在這地上,貧瘠地里不好長東西啊,這又怎么了?”張叔弄不清小李想表達什么。
“窮就窮在地上,而張叔你,能在這窮地上種出這么好的棗樹來??!”
小李掏出手機給我拍了張照,情緒有些按耐不住的激動。
”走,張叔,我扶著你一起去村黨委,我有大事要做?!?p> 一頭霧水的老張被小李攙出了小院。
三
我雖然見不到,可也從別人口中得知了當時的情景。
”要在小安村辦一個棗樹園?“黨委和村委的聯(lián)合會議上,幾個干部一同詫異發(fā)聲。
”我知道你們擔心什么,咱小安村的地不好,種不出東西來。“小李拿出手機,把他拍的照片擺在干部們面前,“但耐不住咱們有個能人!這是村東頭張叔親手種下的棗樹,這么大的體量,就是長在咱村的土地上!”
”張叔,這樹……真是您種出來的?“有人向一旁的老張問道。
”如假包換,就在俺家院子里呢。“老張信誓旦旦地說道。
”咱村后山那片利用不起來的山地,劃作棗樹園不是正好?“小李繼續(xù)說道。
”可萬一賣不出去……“有干部出聲。
”縣里搭建了農(nóng)產(chǎn)品電商平臺,我去跑腿,讓咱產(chǎn)的棗子對接上互聯(lián)網(wǎng)!”小李眼神里的認真令人動容,“張叔說咱村窮在地上,我現(xiàn)在認為是窮在心上!心里不敢做,不敢試,咱村怎么奔上致富路?”
干部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心里也沒數(shù),可誰也不甘心一直這樣窮下去。
會議最終決定——試。
接下來的日子,小李和干部們搜集資料,四處奔走。市里看到小安村報上來地計劃,特地從研究所找來農(nóng)業(yè)專家和老張交流,實地對小安村種棗樹的方案進行科學論證。老張和專家從山腳跑到山頂,天亮跑到天黑,終于出了結(jié)果——可行!
“小安村要把握發(fā)展機遇?!庇忠淮温?lián)合會議上,全體村干部們意見一致。
制定計劃、投票表決、正式開工,一步又一步,小安村走得無比堅定。
四
三個月后,仲春季節(jié),小安山后山山腳。
村民們里三層外三層,把這里圍得水泄不通,人群中央的空地上,一條鮮亮的紅絲帶被掛起,干部小李站在紅絲帶前,手里高舉著一把剪刀。
“張叔呢,這剪彩可不能少了他?!毙±钚呛堑厮拿鎻埻?。
正在人群中看熱鬧的老張一聽,就要往外挪。
“哎呀,不就在這嗎,快過來,就等你啦!”幾個村民吆喝著,把老張強行攙了進來。
“剪彩是有功的才剪,俺不合適……”老張掙扎著想往后退。
“才不是哩,小李是棗樹園的發(fā)起人,您就是棗樹園的技術(shù)總指導,以后還指望您給我們上課呢!”
挨不住村民的催促,老張的臉紅的像是大棗一般,和小李一起在眾村民和干部們的注視下舉起了彩剪。
“三,二,一……”
“咔噠”一聲,小安村棗樹園正式落成!
“園子建成了,靠的就是我們?nèi)巳プ隽?!要發(fā)展,要致富,咱們得擼起袖子沉下心,不把咱這棗子種出個樣不算完!”
黨委的鼓勵和帶頭下,小安村的村民們聚成一股繩,一滴滴勤勞的汗水浸透了棗樹園的土地。
五
努力沒有白費,棗樹園開始結(jié)棗了。電商平臺幫忙做了宣傳,縣里來了許多貨車,很快,第一批棗在平臺上被買空了。
“賣是賣出去了,可人家究竟喜歡不?”
小李和老張聚在院子里,兩人直直地盯著小李的手機,上面即將刷新出最新的消費反饋。
幾秒后,頁面出來了。
上百個評論,無一例外,清一色的五星好評。
小李和老張知道,小安村的棗樹園,成功了!
小安村特殊土壤上長出的棗子風味獨特,又極為重視農(nóng)業(yè)科技在棗樹培育上的作用,借助縣里搭建的電商平臺,棗子銷路越拓越廣。
村中心的馬路拓了又拓,棗樹園也擴大了好幾次面積,經(jīng)過數(shù)年的發(fā)展,小安村成了遠近聞名的產(chǎn)業(yè)村。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考察組,絡(luò)繹不絕。
此時的小安村,任誰來了,都得由衷地豎起大拇指,贊嘆一句:“小安村發(fā)展得好!”
現(xiàn)在,老張的小院經(jīng)過翻修,煥然一新,成了小安村最熱鬧的地方。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是在園里有樹的,都來聽老張的種樹課。
今天天一亮,一眾村民便搬來馬扎聽講了,卻奇怪地發(fā)現(xiàn)老張不在。
“張叔哪去了……”有村民問道。
“來嘍來嘍!”老張左手拿紅紙右手拿膠水,從里屋走出。
“張叔,怎么還沒過年就要貼對聯(lián)?。俊庇写迕裾J出那紅紙是對聯(lián)。
“哈哈,這可不是過年的對聯(lián),昨天晚上有些想法,俺也做回文化人嘛?!崩蠌堈f著,對聯(lián)已經(jīng)貼好了。
上聯(lián)曰:共齊心誓要發(fā)展興小安
下聯(lián)曰:同協(xié)力敢把富樹滿山巒
橫批:棗到幸福
“孩子們,棗子熟了,張爺爺帶你們一起吃好不好?”老張對院子里正玩鬧的孩子們喊道。老張的照料下,我已重新開始結(jié)棗。
“好!”孩子們清脆如銀鈴般的笑聲在小院里回蕩。
秋風吹拂下,我高興地抖擻萬千枝梢,數(shù)不清的棗子也隨之一起搖晃。
我知道,小安村的棗正變得愈來愈沉,愈來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