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拜會羅貫中先生
茶樓里,眾人剛聽完,這么精彩的一處,正在互相交談討論著。
突然見到兩人進(jìn)來,一下子全部目光都看向他們,眾人一時不知所措。
在明初,什么身份穿什么衣服,這是有規(guī)定的。
朱柏和徐妙錦自然是華麗衣裳,和這些平民和客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們現(xiàn)在一時不知道該怎么做,有一些見過朱柏之前出行的,認(rèn)得他。
但大多數(shù)人是不知道他的名號的,于是也不知道怎么行禮,之前也沒有人招呼一聲,很少有機(jī)會見這么大的官。
朱柏從他們的驚慌中讀出了他們的難堪,明白了自己這突如其來,給他們造成了困擾,于是說道:“現(xiàn)在是晚上,不必拘禮,本王也是剛才路過,聽到這‘青梅煮酒論英雄’太精彩了,所以才跑了進(jìn)來。
你們繼續(xù)你們的!”
朱柏這樣一說,這些人才緩過勁來,聽到朱柏自稱‘本王’也著實大吃一驚。
有幾個人互相交頭接耳了一番,然后還是行禮道:“草民參加湘王殿下!”
朱柏見他們認(rèn)出了自己,也就不再隱瞞什么了,寧海縣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在這里,也不奇怪,連忙叫他們平身。
然后對著臺上面的說書先生問道:“先生,敢問姓甚名誰,你所講之書又為何名?”
因為這個是一個年輕人,明顯不是羅貫中先生。
說書先生剛才看到大家都在給這個年輕人行禮,也是嚇了一跳,要不是因為他們這一行有一個規(guī)矩‘在臺上不行禮’,不然他也要跪拜了。
一聽說朱柏問他,自然是老實回答。
“湘王過譽(yù)了,受不起‘先生’之稱呼,只是說書以糊口而已,草民姓段名成,巴蜀人士,剛才所講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其中一篇‘煮酒論英雄’!”
“段成?此書是你所作否?”
“不是,此書是一位老先生所作,老先生姓羅,由于不愿意被人所知,于是隱去姓名,我原本是一個砍材樵夫,偶然間遇到了羅先生,羅先生居無所居,我就收留了他。
后來才知道他學(xué)問這么好,但我又生活艱難,就連常用的筆墨紙硯都買不起,于是這才想到了將羅先生所作,以講書的方式說出,換一些打賞。
羅先生也同意了,這才有了我講書的內(nèi)容,其實我也沒有什么文化水平,這些內(nèi)容都是羅先生每日講給我聽,然后我背下來,再來此處講給大家聽而已!”
朱柏還是很滿意此人的誠實的,沒有沽名釣譽(yù)據(jù)為己有。
對于羅貫中先生,朱柏還是知道一些的。
他曾經(jīng)是張士誠的幕僚,張士誠對人也不錯,是一個好人,羅貫中自然是很忠心對他了。
不過后來張士誠還是敗了,敗在他胸?zé)o大志,貪圖享樂,可就算如此,他治下的百姓也還是愿意跟他,就算朱元璋后來成功了,那些百姓都還是懷念張士誠的恩德。
而朱元璋雖然沒有采取屠城等方式,但他還是有狠招,他讓張士誠所在的江蘇一代地區(qū)的百姓,多交稅十倍,以報當(dāng)年對抗時自己損失慘重之仇。
這個措施現(xiàn)在還在進(jìn)行,也有大臣上奏折建議,但朱元璋對張士誠的恨,以及對張士誠管轄地區(qū)百姓的恨還是沒有消的。
直到朱元璋死了之后,這個地區(qū)的稅賦都是最重的。
一直要到朱高熾當(dāng)皇帝的時候,才會得到減稅。
而羅貫中先生作為文人,自然有他的對抗方式,那就是不降明朝,不做明朝的官。
于是他隱居了,開始了自己的寫作生涯,但沒有經(jīng)濟(jì)來源的他,就連這些筆墨紙硯都買不起。
雖然從宋朝開始,紙張就普及了,這些紙都不貴了。
但也買不起,所以生活這才是對羅貫中先生最大的考驗。
他要是肯低頭,憑他的本事,要做官,那還是很容易的,就算現(xiàn)在也有很多張士誠曾經(jīng)的部下,現(xiàn)在在明朝當(dāng)官,干得好好的。
這些人沒有把自己當(dāng)成貳臣,他們用了一個很好的說法叫做‘識時務(wù)者為俊杰!’
其實這也是文人們的不同,要是按照大民族來說,反正都是對抗外族,不管是朱元璋贏了,還是張士誠贏了,最終都是漢人贏了。
大可不必這樣去想,也不會被說成貳臣,但那些在外族面前投降的,那就不一樣了。
在外族面前表現(xiàn)出的氣節(jié),才是真正屬于文人們應(yīng)該要守的氣節(jié)。
比如文天祥,陸秀夫等!
不過,朱柏還是慶幸羅貫中先生沒有出來做官了,他不出來做官反而成就他自己。
一部《三國演義》足以讓后世所有人記住他了,要是他真的做官了,說不定還不能寫出這個巨作了。
這部書在后世的火熱程度,也就不用多做介紹了,反正已經(jīng)成了我國對全世界進(jìn)行文化輸出的必備文學(xué)作品了。
我們國家的這些優(yōu)秀作品,很多都是文人在官場受到了打擊,郁郁不得志,最后一部作品讓萬世后人永記。
屈原,司馬遷,孔子等等,太多了。
朱柏現(xiàn)如今,還是有自己的私心的。
原本他是沒有想到這些的,突然經(jīng)過段成這一段介紹,他想起了羅貫中先生現(xiàn)在的處境。
也就是一個老人,一個隱士,一個將一生價值奉獻(xiàn)為寫作的作家。
他其實不止寫了《三國演義》,還寫了其他還幾部小說,只是最出名的還是這部小說,而且他和寫《水滸傳》的施耐庵還是有師徒情誼。
現(xiàn)在是洪武十七年,施耐庵已經(jīng)離開人士了。
而朱柏前世是文科生,自然對于四大名著和他們的作者這些很了解的,這些都要背下來,不然考試會掛科的。
所以,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請羅貫中先生出山。
請他到湘地去,可以繼續(xù)支持羅先生寫作,也可以讓羅先生衣食無憂,要是羅先生愿意輔助自己,那就更加好了。
但朱柏是朱元璋的兒子,這個身份估計有些難搞,能不能請得動還是說不準(zhǔn)。
不過,從私心上來講,朱柏還是要去爭取一下,羅貫中先生可是一個大才,如果能夠跟自己到藩地,那將是很大的一股力量。
其一,自然是這些小說的書迷們,他們雖然不可能去湘地,但朱柏可以借此印書發(fā)財了,錢財要源源不斷,才能形成積累。
現(xiàn)在自己有了秦淮酒家,這個錢還遠(yuǎn)遠(yuǎn)不夠招兵買馬養(yǎng)士兵的,只能讓闔府上下過得好一些而已,還需要更多的錢,這羅貫中先生就是搖錢樹。
朱柏有一整套營銷策略。
而且靠書發(fā)財還能夠不被發(fā)現(xiàn),這個方式歷來就有,朱元璋也不會在意。
因為歷史的局限,否則朱柏這個后世穿越的人要搞錢,可以有很多掙錢的項目,但那樣朱元璋一定會知道的。
朱元璋討厭商人,肯定不會接受自己的兒子去做商人的,所以朱柏很多想法都無法實施,靠著羅貫中先生的小說,開辦書局,靠著培養(yǎng)說書人去往各地去掙錢,這是完全可以的。
其二,這就是更大的價值了,羅貫中先生的身份特殊,他是張士誠曾經(jīng)的幕僚,曾經(jīng)也多次出謀劃策,打了很多勝仗,他在張士誠仗中就很有威望。
現(xiàn)在張士誠不在了,但蘇地的百姓還在,這些百姓現(xiàn)在被朱元璋區(qū)別對待,心里肯定有很大的怨言,但他們又群龍無首,也知道自己無法對抗明朝。
所以只能忍氣吞聲,這就是朱柏看到的機(jī)會。
如果當(dāng)這些蘇地的百姓知道了羅貫中先生還在,他們就會有一個精神信仰,這個時候,朱柏就可以利用起來。
慢慢地聯(lián)系蘇地百姓,給予恩惠等到最后自己要起勢的時候,這些人就是自己的后備力量。
而且這些人離金陵城還都是很近的,所以比朱棣從北平趕來要快很多。
到時候他就可以率先入城,占據(jù)先天和地理優(yōu)勢。
其三,是朱柏的私心了,作為一個文科生對于《三國演義》當(dāng)然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所以呀他想見到羅貫中先生,談?wù)勥@些想法,看看羅先生可不可以筆下留情,給他們一個好的結(jié)局。
《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和真正的歷史史實還是有些不一樣的。
綜合這么多好處,朱柏當(dāng)然是不會放過這個機(jī)會的。
于是問道:“太好了,這段故事精彩啊,本王還想聽,不知道后面還有沒有???”
段成說道:“稟湘王,后面的故事,還需要羅先生教我了才知道!”
朱柏等得就是這個話,于是問道:“那能否告知羅先生行蹤,本王親自前去請教?”
段成有些為難,他z知道羅先生的脾氣,也知道羅先生是不愿意見明朝的這些官員的,更何況湘王他是朱元璋的兒子。
但也正是因為他是湘王,段成有些不知道怎么辦
他雖然講書也講了一段時間了,但都沒有一個官員來聽過,這個縣城也沒有什么大官,那個胖縣令對于這些可沒有興趣。
所以他也不知道該怎么拒絕,他只是一個普通平民,也有一些不敢拒絕,于是只能說道:“我也不知道羅先生的意思,只能回去問一問了?!?p> 朱柏當(dāng)然知道這其中的奧秘,讓是托他帶話,那就麻煩了。
羅貫中先生一定會拒絕,并會馬上離開寧??h躲起來,那以后再想找他就難了。
所以朱柏只能自己去,還要端正態(tài)度,禮賢下士,備上厚禮,親自去求見。
他沒有同意段成帶話的建議,而是說道:“你大可不必?fù)?dān)心,我跟著你一起去吧,到了地方如果羅先生不見我,我絕不為難!”
段成也不知道怎么樣,也就只能同意。
這些書友自然不知道羅先生這后面的背景故事,聽說朱柏要去見羅先生,又是這么恭敬的態(tài)度,那就說明羅先生要走運了。
這可是一個親王啊,一個親王喜歡羅先生的書,那羅先生肯定會被重用了。
他們不知道羅貫中為什么會這般處境,只以為是和其他讀書人不得志一樣,剛才聽到段成說了那段話,這才為羅先生感到高興。
段成聽到這些書友們的話,心里也一下恍然大悟,他是知道羅先生一身本領(lǐng),只是太窮了。
雖然沒有問太多,但他還是知道羅先生絕對不是一般讀書人的,早晚都要發(fā)達(dá)的。
只是沒有機(jī)會而已。
如今湘王聽到羅先生的書和羅先生的故事,愿意一見,那對于羅先生來說肯定是好事了。
所以他自作主張,為了羅先生的前程,答應(yīng)過不帶人去見他的,他還是違背了自己的誠信。
不過,這對于羅貫中先生來說并不一定就是壞事,對于朱柏來說也是。
最終兩人成不成,還要看有沒有緣分了。
段成同意了朱柏的要求,朱柏高興異常,連忙跑回縣衙,準(zhǔn)備厚禮。
然后跟著段成一起去見羅貫中先生。
徐妙錦也想去,朱柏原本不同意的,但耐不住她的久磨,最后段成同意了,三人這才一起上路了。
段成家住在山里,要走一段山里,然后還要過一片樹林子。
聽他說,他們家也一直都在山里,靠打柴為生,從元朝的時候就是如此了。
終于走了兩個時辰的山路,這才到了他家的茅屋。
這果然是一個隱居的好地方,要是沒有段成帶路的話,一般人還真難找到這里,羅先生找了一個好的寫作之地啊。
只是這里離縣城較遠(yuǎn),生活上的確不方便。
段成回來了,屋里還有微弱的燭光,一個蒼老的身影正在案前,奮筆疾書。
段成還是和往常一樣,看到羅先生寫作,他也就不去打招呼,自己輕輕地打開了外面的門,然后請朱柏和徐妙錦進(jìn)屋。
然后小聲地說道:“羅先生寫書的時候,不允許別人打擾,你們就在這里等一下吧!”
朱柏和徐妙錦點了點頭。
朱柏其實也想好了很多辦法,就算是三顧茅廬也要把羅先生請出山。
現(xiàn)在羅先生才寫到‘煮酒論英雄’還沒有到諸葛亮出山的地方,不知道他之前有沒有綱要,也不知道自己把他當(dāng)成諸葛亮可不可以。
朱柏還是第一次如此的忐忑,這種忐忑源于尊敬,這種尊敬源于《三國演義》,源于后世對三國的崇拜,源于自己有求于羅先生。
現(xiàn)在羅先生就在屋里,自己就在屋外,相隔不過數(shù)十米,對于文人是不能用強(qiáng)制手段的,這一點從羅先生不事明朝就看得出來了。
那就只有用自己的誠心了,也不用去耍什么心眼了,羅先生能寫出那么復(fù)雜的《三國演義》,朱柏現(xiàn)在這一套攻心計,很多還是在這里面學(xué)的呢。
怎么能夠在關(guān)公面前耍大刀呢!
所以朱柏是忐忑的,一切只能見機(jī)行事了。
徐妙錦還是能察覺朱柏的狀態(tài)的,又看到朱柏準(zhǔn)備這么多貴重的禮物來見羅先生,也就猜到了他想干什么了,這不會是簡單的要見一見作者,想提前了解劇透的事情了。
至于朱柏為什么這么看中一個寫書的人,這一點她就不得而知了。
兩人各懷心事,也不敢說話,怕出聲音被屋里的羅先生聽見,只能靜靜地喝著段成給他們倒得水。
直到皓月當(dāng)空,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隨著屋里的一陣嘆息,羅先生終于落下了筆。
段成也很夠意思,進(jìn)去回報了今日的情況,并說明了朱柏和徐妙錦就在門口等候。
出乎意料的事情發(fā)生了,羅先生沒有表現(xiàn)得很憤怒,只是有些無可奈何地說道:“去請他們進(jìn)來吧!”
朱柏知道,這種回復(fù)比憤怒還不妙,這是一種類似絕望的語氣。
但這難得的機(jī)會,還是要把握住,否則將是一生的遺憾,朱柏和徐妙錦像曾經(jīng)見老師一樣,恭敬地進(jìn)入了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