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我能創(chuàng)造神跡

第四十九章 地球演化

我能創(chuàng)造神跡 笑古 3204 2022-06-22 22:19:35

  《神跡》宇宙-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室女座星系團-本星系群-銀河系-獵戶懸臂-太陽系。

  在這茫茫宇宙的一粒塵埃上,故事開始了。

  此時的太陽系剛剛誕生,氣體和塵埃凝聚而成的各種天體在太陽的引力牽引下環(huán)繞太陽運動。

  地球溫度極高,類似一個巨型的巖漿團。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的吸積、冷卻,質量也逐漸增加。就在幼年的地球試圖在太陽系尋求一席之地時,臨近軌道的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受地球質量的影響,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與地球相撞,使得地球的大部分地殼噴出,這些物質聚集在地球周圍,逐漸形成了月球。

  在原世界,關于月球起源的主流說法有幾種:碰撞說、捕獲說、分裂說和孿生說。

  其中,碰撞說最為主流。

  所以,天啟在這里進行月球形成錄入的時候,也選擇了這種。

  在這種觸目驚心的碰撞之下,辛允有些不忍直視的閉上了眼睛,等刺眼的光芒結束之后,才緩緩地睜開。

  白政卻不以為然,自從知道恒星也會毀滅之后,他對這個宇宙中的其他事情就都釋懷了。

  碰撞和撕裂,叛忍而暴力......正是這個宇宙的常態(tài),沒什么大不了的。

  在地球形成之初的前五億年,稱作冥古宙,這一階段的地球如同可怕的煉獄:火山爆發(fā),巖漿橫流,毒氣遍布,外界眾多活躍的小行星、隕石也無時無刻不在撞擊著地球。

  此時依然灼熱的地球內部正在有條不紊的發(fā)生著奇妙的物理化學變化:重力作用下,鐵、鎳等重元素沉降形成地核,較輕的硅氧化物則上浮,形成早期的地殼。

   時間又過了五億年,地球早已冷卻,地表也由熾熱的巖漿變?yōu)楣腆w大地。這十億年間,隕石的撞擊除了帶來隕石坑以外,還帶來了最重要的物質——水。

  隕冰帶來的水蒸氣在高空凝結、降落,下了一場五千萬年的大雨,最終填滿了隕石坑,覆蓋了整個星球71%的表面。

   此時的地球大氣以甲烷、氫氣、氨氣為主,水循環(huán)已經(jīng)開始,伴隨著電閃雷鳴,蒸發(fā)的水蒸氣凝結成水滴,暴雨傾盆。

  在太陽輻射、火山活動以及大氣中雷電的催化之下,大氣中的這些有機小分子發(fā)生反應,一些重要的以碳原子鏈為骨架的有機物也在這個過程中產(chǎn)生,比如氨基酸、嘧啶、嘌呤、核糖......

  這些有機物伴隨著雨水降落,溶解在地球的原始海洋里。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從分子到生命是質的飛躍。這些有機分子在太陽輻射、熱能和金屬離子的作用之下,發(fā)生了復雜的化學反應。

  分子的質量越來越大,結構越來越復雜,各種奇形怪狀的大分子通過折疊形成特殊的空間結構,也有了引發(fā)或催化其他化學反應的能力。

  終于,一個奇怪的東西誕生了:它可以利用周圍的有機原料復制另一個自己,并且它的復制品也具有同樣的能力。

  時至今日,這個奇怪的東西仍然存在,只不過有了名字:病毒。

  有些病毒只是一段核酸或蛋白質或者蛋白質包裹的核酸,在某些情況下會發(fā)生完全類似的過程。

  在這之后,在原始海洋里仍然發(fā)生著這樣的過程,而且更加多樣化。這些生命大分子逐漸協(xié)作:由核酸承載遺傳信息,導蛋白質的合成和功能。

  當這一套核酸—蛋白質體系被一層脂質分子包裹之后,最原始的細胞就誕生了,從此這個世界上就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生命。

  這個過程雖然被快進了,但整體的細節(jié)仍舊能看得很清楚。

  剛才還沉浸在星球撞擊殘忍之中辛允,此時不免得睜大了眼睛。

  她仔細的看著這個原始細胞誕生的過程,心里居然有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感動。

  身為一名天體物理的研究者,她和白政親眼見證了一顆荒涼的星球,誕生了最原始的生命。

  但是,還容不得他們多作感嘆,因為演化還在繼續(xù)。

  ......

  原始細胞數(shù)億年的發(fā)展,使得海洋里的有機物消耗殆盡,有機物就成了一件奢侈的東西。

  自然條件下細胞的發(fā)展陷入了困境。幸運的是,一些特殊的細胞在演化過程中擁有了利用海洋中的無機物和太陽能合成有機物的能力—光合作用。

  這些最原始的光合作用細菌逐漸演化為藍藻,隨后的一段時間,這些藍藻遍布了海洋。

  數(shù)量龐大的自養(yǎng)生物利用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不可避免的產(chǎn)生了廢料——氧氣。

  這些氧氣被排放到大氣中,整個過程持續(xù)了數(shù)億年。

  這個過程被天啟稱為大氧化事件,地球大氣也因此徹徹底底的變了個樣,氧氣的急劇增加為生命的進一步演化帶來了機遇與挑戰(zhàn)。

  厭氧的生物紛紛死掉,地球也就完成了第一輪的生命淘汰。

  “這......”

  辛允和白政同時傻眼了,他們看著即將引來大爆發(fā)的生命就這樣走向滅亡的邊緣,一時間居然有些接受不了。

  辛允轉向天啟,緩緩地問出一句:“為什么?”

  “環(huán)境造就了生命,生命也在適應環(huán)境,二者相輔相成,但卻是個非常殘忍的過程?!?p>  “可是......”

  辛允還打算說,但卻不知道說什么,她看著眼前的海洋,有種想要跳進去參與生命的沖動。

  但這不是真的海洋,也不是真的生命。

  海洋生命的演化還在繼續(xù),并且開始新一輪的爆發(fā)。

  在天啟的時間調控之下,地球的巨變也相繼開始了。

  海底隆起,大陸露出地面,引起海面的狂潮,從海洋而來的風暴將新生的陸地席卷,無數(shù)新成的大地又被海水淹沒......

  在長達幾千萬年的異動之后,原始的大陸從海洋中形成。

  時間又過去千萬年,在三人的見證下,一只長相奇特的海洋生物緩慢的爬出水面,不一會便在海灘死去。

  雖說它的生命短暫,可這一舉動帶來的結果是大量的海洋生物都遵循了它的想法,開始逐漸的爬上了陸地,它們進化出于這個大陸世界相匹配的生活方式。

  海洋生物向陸地演化的過程是十分漫長的,也有無數(shù)的海洋物種因此而滅絕。

  遵循優(yōu)勝略汰的基本原則,除去連環(huán)境都不能適應的生物,留下來的就是能進化出文明的基因。

  大陸生命引來爆發(fā)式生長。

  可在就在現(xiàn)實世界的幾分鐘之后,無數(shù)巨大的風眼席卷著地球,寒潮來襲。

  同時,天啟的文字標述出現(xiàn),介紹了這個時期的事件。

  【地球紀元:元古代】

  【事件:第一此大冰期降臨】

  【名稱:震旦紀大冰期】

  此時,陸地上的植物和動物很少,生命大多存在于海洋之中。

  因此,冰期對陸地生物的影響比較小,但是對海洋生物的打擊是致命的。

  幾乎整個星球都被白色覆蓋,海洋冰封了,連風都不再吹動了,地表看不見任何生機,其實,早在冰封之前就已經(jīng)有很多原始生物在低溫中死亡了。

  這些剛剛在幾人眼前眼前誕生的生物即引來又一次大滅絕。

  這種促進生命進化的方式似乎是有些殘忍了。

  有無數(shù)的生物在災難中死去,又有無數(shù)的生物在災難中誕生。

  即便是再艱難的環(huán)境,總有些物種堅韌不拔的努力生存下來,然后向更高等進化。

  正應了道家的那句名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個物種的誕生引發(fā)另一個物種的進化,一個物種的進化又使得另一物種消失,一個物種的消失又會有新的物種誕生。

  始而不終,如此循環(huán),生生不息。

  冰川融化之后,地球生命進入到一個新的紀元。

  地球回暖并且處于3.3億年的溫暖期。這個時候地球上的生物得到了繁衍。

  【地球紀元:古生代?!?p>  此時,地殼運動非?;钴S,因而地球的面貌有著極大的變化。

  這個時期氣候分異現(xiàn)象又十分明顯,北方古大陸為溫暖潮濕的聚煤區(qū),岡瓦納大陸卻為寒冷大陸冰川沉積環(huán)境。氣候分帶導致了動、植物地理分區(qū)的形成,因而出現(xiàn)了奇特的森林,這是陸地上最早的森林。

  它們并不像如今的沼澤式森林那般茂密、陰暗,而是有木賊、蕨類植物和又高又細的樹木組成,新進化而來的奇怪動物也在這片奇怪的森林中定居下來,兩棲動物開始在這樣越來越濕潤的環(huán)境中繁盛起來。

  環(huán)境的適應也造就了昆蟲類生物的形成,只不過......它們很大,大到放在現(xiàn)實世界里來都不能稱其為昆蟲。

  然而,可怕的冰期再次降臨。

  辛允悻悻念道:“第二次了......”

  這一次,白政沒有把主要的心緒放在生物的滅絕上,因為這次冰期對生物的影響并沒有像第一次那么徹底。

  他開始嘗試了解冰期形成的原因,但是一無所獲,只能打開后臺查看天啟對這個過程的描述。

  “......大冰期總是與造山運動相伴出現(xiàn),這有其必然性。因為地勢平坦時,大氣熱機效率很低,使得行星風系很弱,極赤溫差很小,不會形成大冰期。

  只有當造山運動使地勢變得不平坦時,大氣熱機效率才會大提高,使行星風系大增強,極地大降溫,才能形成大冰期......”

  “原來是這樣......”

  白政恍然大悟似的看向天啟,那表情如同是在看一個怪物。

  這一切,安排得太合理了,從大爆炸誕生宇宙的那一刻開始,直到現(xiàn)在,天啟所安排的這一切,沒有任何失敗。

  如此龐大的系統(tǒng),能做到完美創(chuàng)造,試問此世間,誰人能及?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