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一同前往
聽到劉伯溫的話,許牧頓時肅然起敬。
看來眼前這位前輩,也是個有學(xué)識之人,朱大虎他們最基本的識字應(yīng)該都是他教的了。
“我和朱老爺子也是故交了,這次村里有些事情需要他去處理,一時間走不開,這次沒有來?!?p> “他放心不下許先生和兩個孩子一起進(jìn)山,特地讓我來照看一下。”
劉伯溫笑呵呵的開口說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他心里還是清楚的。
“山中險惡,也是應(yīng)該的?!?p> “我整日里只給他們講大道理而不去具體實踐,總是做不成事的。”
“直到上次見到大虎的課后作業(yè)我才意識到,如果不去開發(fā)他們的天賦最后只能害了他們?!?p> 許牧感慨著說道,他深知實踐的重要性。
對這些在鄉(xiāng)村里的孩子們而言,最忌諱的便是張口閉口的大道理。
一切不能化為實用的知識,都是沒用的垃圾。
“咳咳咳……”
“許先生,后山路途遙遠(yuǎn),我們擔(dān)心您不太熟悉地形,便整來了一輛牛車?!?p> 聽到自己這個離譜的名字又一次被提起,朱標(biāo)干咳了幾聲對著許牧說道。
看著許牧幾人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淖狭伺\?,朱棣咧嘴一笑,老老實實地在前面?dān)任起了車夫。
“話說回來,前去后山大概得多久?”
許牧像突然間想起來了什么事情一般開口問道。
“前兩日下了場大雨,原本進(jìn)山的路不太好走?!?p> “我們就換了一條路,雖然稍微繞了點,但至少勝在好走,大概得一個時辰?!?p> 朱標(biāo)一邊盤算著時間,一邊找著理由搪塞許牧。
“這一路上閑著也是閑著,早知道把那百軍棋給帶上,和先生對弈幾局了?!?p> 聽到朱標(biāo)這話,朱棣咋把咂嘴開口說道。
自從上次和許牧對弈過一句后,他便對百軍棋念念不忘。
對于一名武將而言,沒有什么比這更吸引人的了。
他甚至還想著等回到軍中,一定要將百軍棋在軍中發(fā)揚光大!
“你小子,就好好趕你的牛車吧!”
“萬一翻了車,傷到了許先生和劉老爺子,回去看爹收不收拾你!”
朱標(biāo)撇了撇嘴,一腳踹在朱棣的身上,言語中盡是恨鐵不成鋼。
朱棣的心思,他這個做兄長的再清楚不過了。
這小子玩心大,不過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不耽誤正事兒。
突然間挨了一腳的朱棣心虛的摸了摸鼻子,頓時老實了下來。
“唉……這天氣真是變幻莫測啊?!?p> “本來想著都過去這么長時間了,出山的路應(yīng)該挖得差不多了?!?p> “誰知道這一場雨下來,怕是又要延期了?!?p> 許牧靠在牛車上,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他前幾日便感受到空氣中的濕度不對,擔(dān)心要下暴雨。
誰知道還真就被自己給猜中了。
連著兩天兩夜的大雨傾盆而下,就連在屋子里的時候都能聽到外面的雨聲不斷。
許牧也擔(dān)心了兩天,生怕又出了什么岔子。
果不其然,這次連進(jìn)后山的路都泥濘不堪了。
想到這里,許牧摩挲著下巴,心中思索著待會進(jìn)了山中,該如何是好。
“是啊,往年很少有這樣的大雨?!?p> “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偏偏今年的雨越下越大?!?p> 聽到許牧的感慨,劉伯溫?zé)o奈地點了點頭。
“倒也正常,你們可還記得我曾經(jīng)說過的明清小冰期?”
“隨著明清小冰期的到來,天氣也是愈發(fā)怪異,只不過沒有人注意罷了。”
“咱們這會經(jīng)歷的……跟當(dāng)初的明清小冰期倒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許牧摩挲著下巴說道,像這種能夠當(dāng)即拿出來上課的案例,他從來都不會放過。
但同時心中也在感慨著,如今這天氣的變幻莫測。
虧得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dá)了,若還是在大明的話,小冰期的到來只怕又是一個王朝的滅亡。
“既然如今到了新的小冰期,接下來是不是又要大亂了?”
正在駕馭牛車的朱棣突然冒出來一句。
“怎么可能?”
“古時候人們因此大亂,主要是糧食不足,制度也有弊端,導(dǎo)致朝廷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百姓們的問題?!?p> “就拿明朝來說吧,雖然他疆域大,但朱元璋他不去治理??!”
“百萬疆域,最終實際利用起來的就那么一點?!?p> “現(xiàn)在不一樣了,到處都有著自己的規(guī)劃與治理,完全可以到自給自足的地步?!?p> “百姓們有飯吃,有盼頭,還怎么大亂?”
許牧的一番話頓時讓劉伯溫深思了起來。
明朝百萬疆域,但從未實際利用起來過。
說句實話,貌似朱元璋打下來的很多疆土,都是花費了許多的兵力去鎮(zhèn)守,最終還形成了一大筆開支。
就單單說九邊和金陵兩處的軍隊,幾十萬人的大軍駐扎在那里,生怕土地被奪走了半分。
雖然最后土地守住了,但對于朝廷而言,撥給他們的軍費卻是一筆可怕的開銷。
就連朱元璋這個不怎么在意錢財?shù)拇罄洗?,都要時不時的看著國庫賬本嘆氣。
“那許先生您的意思是……”
“若大明將土地全都利用起來了,有可能度過明清小冰期?”
一旁的朱標(biāo)敏銳的抓住了這番話的重點,目光灼灼的開口問道。
他可是沒忘記,來的時候朱元璋再三囑咐交代,讓自己從許先生的口中再多問些大明的出路。
“不敢保證絕對,但說不定還會有一線生機?!?p> “大明時期,大多數(shù)土地都是一年一熟的熟制?!?p> “如果朱元璋當(dāng)初朝著南方再打一打……倒也不難發(fā)現(xiàn)那片一年三熟的土地。”
許牧漫不經(jīng)心的一句話,使得劉伯溫和朱標(biāo)都瞪大了眼睛。
嘶——
一年三熟?!
那意味著什么?
一個人可以產(chǎn)出如今三倍的糧食??!
朱標(biāo)強行壓制住心中的驚駭,默默地盤算著這筆賬。
如若南方的糧食真的可以一年三熟,豈不是可以產(chǎn)出大量的糧食去支援北方糧食的短缺?
意識到這一點,朱標(biāo)心中不禁激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