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

第71章 不謀而合

  原本并不在意的李誦,看完了咸安公主的書信明白了李旋的想法后豁然開朗,同時,他回想起了十幾年前李旋離開長安前往回鶻之前的最后的幾個片段。

  昔年李相提出聯(lián)合回鶻、南詔、大食構(gòu)建對于吐蕃的包圍圈,以應對處于巔峰狀態(tài)吐蕃的威脅,面對和親遠嫁塞外,彼時年僅15歲的李旋是唯一個挺身而出的大唐公主。

  一個宮女沒有能力為大唐贏得二十年的和平,李誦被自己的十五歲的妹妹一句懟得啞口無言,但是也讓他真正了解的妹妹的視野之高和性情之堅韌。

  事實上,咸安公主和親成為了貞元之盟最核心的條件,也成為了大唐和回鶻之間同盟的最有力保障。

  隨著貞元之盟的達成,從回鶻+吐蕃VS大唐變成了大唐+回鶻VS吐蕃,攻守易主,大唐的戰(zhàn)略局面煥然一新。

  彼時李旋的思路清晰,更有莫大的勇氣。而這一次,李旋同樣沒有讓李誦失望。

  乍一看信的內(nèi)容,李旋的想法和郭戎的思路不謀而合。

  李旋和郭戎都提出,無論從戰(zhàn)略層面,還是從精神層面,龜茲絕不能丟,安西絕不能棄!

  郭戎為自己提供的思路,李旋則為自己提供了方法,兩人所描述的內(nèi)容加在一起,那就是走漠北、過天山、進龜茲。

  但是,仔細想想,李誦總覺得差點意思,出身帝王家,戰(zhàn)略眼光比自己還強的妹妹會和眼前的熱血青年郭戎一個思路?

  不科學吧!

  下意識地抬頭看了看眼前的郭戎,又低頭仔細研究了一遍信中的措辭,很快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李旋的想法與郭戎看似相同,但是本質(zhì)上比郭戎得更為激進,目的上更是有天壤之別!

  龜茲本身有礦產(chǎn),安西軍甚至可以自己熔煉銅錢,打造兵器,同時安西軍接受來自回鶻的物資補給,但是堅決不讓哪怕一個回鶻人入城。

  所以安西軍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不是物資也不是城防,而是因為孤軍堅守的時間太長,人越打越少,兵越打越老,安西現(xiàn)在最缺少能拿得動橫刀、步槊、盾牌、強弩的年輕人。

  只要有人,龜茲就能死死地釘在吐蕃人絲綢之路的咽喉上,讓吐蕃人如鯁在喉,寢食難安!

  吸取了北庭的教訓,接收物資,但是不允許回鶻人入城,這是李旋認為郭昕最高明的地方,郭昕拖下去,哪怕只能夠堅守一天,對于大唐來說就有堅守的意義。

  從這個角度來說,李旋的計劃是郭昕計劃的延續(xù),這才符合自己所認識的李旋。

  而郭昕所有目的的核心是什么,拖,把吐蕃拖死!

  而李旋指出,當務之急是給龜茲補充兵員,只要給龜茲補充上幾千正值壯年的士卒,龜茲就能繼續(xù)堅守下去,繼續(xù)給吐蕃人放血!

  龜茲不接受回鶻人,那援兵就只能是唐人,打通河西走廊在短時間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實際上唯一可行的方向就是出豐州,入漠北,沿著郭戎他們出擊的路線殺回去!

  雖然都是沿著郭戎開辟的道路打回去,但是兩人的出發(fā)點有本質(zhì)不同。

  郭戎的本質(zhì)目的是打回安西,救下安西軍最后的老卒們!

  李旋則是想利用龜茲,讓吐蕃人把血流干,從長遠的角度來想,這也可以看作是李泌當年提出的對吐蕃囚籠政策的延續(xù)。

  回鶻、南詔、大食、等于三條外線枷鎖,中間有體量比吐蕃更大的大唐虎視眈眈,內(nèi)部有龜茲釘死在吐蕃人的咽喉不停地給回鶻人放血。

  如此才有了大唐對于吐蕃戰(zhàn)略局勢的逆轉(zhuǎn)……

  想到這里,李誦不得不再次對于二十年前李泌制定的政策表示欽佩,同時他驚愕的發(fā)現(xiàn):

  長安李泌、西域郭昕、漠北李旋,三個不同年齡,不同地域,不同閱歷,更沒有經(jīng)過任何協(xié)商的三個人竟然聯(lián)手完成了這樣一套完美的困獸戰(zhàn)略。

  而將這三個人的戰(zhàn)略串聯(lián)起來的,竟然是一個完全不知道這樣布局的熱血青年郭戎。

  李誦不得不感嘆命運弄人,還好李旋沒有直接讓安西軍當炮灰,否則郭戎要是知道的了還不得當場發(fā)作……

  不對,李旋或許未必就沒考慮過讓安西軍當炮灰,再次看了一眼熱血青年郭戎,李誦微微點了點頭,權謀和戰(zhàn)略并不是全部,熱血和榮耀才是支撐大唐的基石。

  基本方向有了,但是具體怎么做還要再研究,另外還需要跟兒子好好商量一下,另外只是安西那種環(huán)境,兵員的選拔就一定要慎重,這些東西可不是今天一天能完成的。

  “張守義!”

  “在!”

  “今天的朝會應該快結(jié)束了吧!”

  “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應該已經(jīng)結(jié)束了!”

  “差不多了,讓柳宗元他們繼續(xù)上路吧,再晚了恐怕趕不上純兒為旋兒準備的儀式了!”

  “遵旨!”

  “等等,郭戎、閻卿!”

  “臣在!”

  “今天我請了當今的圣人為旋兒的衣冠進行一場盛大的儀式,原本你們兩個也是要參加的,但是我臨時改變主意了,你們兩個帶上兩百騎兵晚上跟我一起回興慶宮,儀式由愿柳宗元和愿護軍執(zhí)行,你們兩個我另有安排,能明白嗎?”

  “臣遵旨!”

  “張守義,讓柳宗元他們出發(fā)吧!”

  柳宗元、韋貫之、李銳等幾個知曉亭子內(nèi)真正人物的人對著亭子微微行禮之后,原屬護軍的隊伍護送著咸安公主的衣冠繼續(xù)前行。

  看到護軍離去,李誦臉上嚴肅的神色消失,臉上再次掛上了最初的笑容,一時間玩心大起。

  “郭戎,還記得我最開始問你的問題嗎?”

  “???”

  “迎娶閻卿!”

  臥槽,剛剛還在說安西的事,怎么又回頭這個問題了,腦子有病嗎?

  “陛下,閻卿可是臣過命的兄弟,這玩笑真的開不得!”

  原本李誦還準備再說點什么,但是聽到了郭戎這句“過命的兄弟”,看看臉已經(jīng)通紅的閻卿,再瞅瞅一副義憤填膺的郭戎,瞬間破防。

  原本還在控制自己笑容的太上皇徹底放飛了自己,坐在涼亭之中笑的是前仰后合,連眼淚都快笑出來了。

  李誦狀態(tài),郭戎的臉一瞬間黑的跟鍋底一樣,皇帝這東西一旦有了惡趣味,一般人還真扛不住……

  然而這還不算完,好不容易控制住了笑容,李誦的第一句話直接讓郭戎破防。

  “郭戎,你可真是個妙人!”

  妙人,妙人你大爺,等等,先說讓自己娶了盧十四,再說自己是妙人,臥槽,郭戎感覺自己的菊花一涼,太上皇也不行啊,老子不是賣xx的!

  好在太上皇的玩笑也到此為止。

  “好了,郭戎,朕不逗你了,如果閻卿不是你的兄弟呢?”

一只橘貓壓海棠

三章完成,同時補充一下李泌的外交主張,以及實操:   李泌在赴任陜虢觀察使之際,向唐德宗提出困蕃之策,即“北和回紇,南通云南,西結(jié)大食、天竺”,聯(lián)結(jié)回紇、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等國遏制吐蕃,達成“貞元之盟”。   對回鶻:德宗因早年心結(jié),對回紇甚為忌恨。在李泌極力勸說下,方才同意回紇合骨咄祿可汗在稱臣于唐朝皇帝、并且認唐朝皇帝為父的前提下才和親。   對阿拉伯帝國:在李泌的建議下,德宗在貞元元年(785年)四月特派宦官楊良瑤充任聘國使,由海路出使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進行盟好活動。史稱“貞元中(黑衣大食),與吐蕃為勁敵,蕃兵大半西御大食,故鮮為邊患,其力不足也?!?  通過上述的行動,實現(xiàn)了北印度平原之外,對吐蕃西,北,東,東南的戰(zhàn)略圍堵。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