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靈異

盜墓說書人,我講的故事全成真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穿越險境

  而這還只是防輻射服附帶的儀器,所檢測到的最基礎的一層。

  至于這些霧氣中是否帶有毒素,簡單的儀器是測量不出來的。

  不過想想如此夸張的霧霾值,吸一口和被毒氣熏一次,好像也沒什么區(qū)別,總之都受不了。

  緊皺眉頭思索了片刻之后。

  羅教授終歸是長嘆一聲。

  雖然情況有點麻煩了起來,但也不是不能解決。

  防毒面罩肯定是沒有的,但是每人佩戴一個帶氣閥的口罩,這個條件是完全充足的。

  只要把這些已經(jīng)可以稱之為擊氣的霧霾進行隔絕過濾,然后一人再配上一只歷史研究所專業(yè)調(diào)配出來的解毒劑。

  到時候一旦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直接喝進去,想必能夠起到抵御的作用。

  因此思慮清楚之后。

  羅教授一邊讓助理把信息記錄下來,一邊面帶和色的追問道:

  “那被霧氣籠罩的區(qū)域內(nèi)部是個什么情況,里面能見度依舊極低嗎?”

  士兵稍稍搖了搖頭。

  接著一邊比劃著,一邊向在場眾人解說了起來。

  “霧氣內(nèi)部的能見度,并沒有我們從外面向里面看的這么低,除了看不太遠之外,站直了還是能夠看清楚腳底下的。”

  “很有可能是霧氣的邊界濃度最高,或者是內(nèi)部具有同化效果,從而融入進去之后,視野就變得稍微開闊了些。”

  眾人點了點頭。

  有幾位工作人員默默的松了口氣,把心里一直懸著的石頭放了下來。

  有能見度就好!

  怕就怕里面和外面一樣,伸手不見五指,除了白茫茫一片啥都看不清,那到時候麻煩就真不小。

  因為黑暗還比較好對付,畢竟他們手里有強光手電,有各種各樣的大燈,直接一亮就能驅(qū)散黑暗。

  但霧氣本來就是白的。

  開燈有什么錘子用?

  所以要是內(nèi)部能見度依舊極為低下的話,將會導致他們失去對周圍環(huán)境,乃至事物的洞察力和判斷力。

  萬一有什么危險,那是真的反應都來不及,隨便設個陷坑都能輕松掉進去。

  而現(xiàn)在土兵匯報說內(nèi)部的可見度稍微高一點,這也算是寬了大伙的心。

  在說完這一點之后,入內(nèi)探索的這名士兵并沒有停下來,反倒是繼續(xù)匯報道。

  “整個大霧籠罩區(qū)面積非常大,從我進入一直走到我拉動繩子往回返,都沒有觸碰到盡頭?!?p>  “由于看不太清楚,所以我也不好判斷內(nèi)部到底有多大,但最起碼我走過的范圍,已經(jīng)超越了兩個非霧區(qū)?!?p>  “而我之所以選擇在那個節(jié)點折回,主要是因為在我停下的地方有一塊石碑?!?p>  “雖然不知道上面寫了什么,但我覺得很有可能石碑前后會有所差異,所以不敢再繼續(xù)深入,這才回來向幾位教授匯報?!?p>  看著邊上的助理小王,已經(jīng)把這些信息一條一條的記下來之后,羅教授拍了拍士兵的肩膀。

  “你做的對!碰到石碑就折返,這是正確的做法,因為石碑的確很有可能標志著地域和環(huán)境的變化。”

  不得不說,這名士兵的專業(yè)素養(yǎng)是相當過硬的。

  不知道是因為跟著考古隊探索了這么長的時間,還是說本身就具有邏輯分析的能力。

  往往在一座古墓或一座遺跡當中出現(xiàn)石碑,那就意味著前后分界線。

  很有可能過了石碑之后,環(huán)境就會變得更加惡劣,危險程度也會極大提高。

  像之前探索過的漢惠陵和王莽墓,就是非常好的例證。

  像非常典型的漢惠陵,人家直接在石碑背后設置機關,絞殺之心是一點也不客氣。

  所以碰見石碑就折返的做法,自然非常正確,否則誰也不知道跨過石碑會不會就回不來了。

  針對探索者提供的這些信息,考古隊一行人圍攏在一起,開始商議進入計劃。

  這片霧區(qū)肯定是要進去的。

  他們真正的目的地,也就是長生者徐福的隱居之所,必定在霧區(qū)的后面,只有穿越險境才能夠抵達終章。

  因此除非這片濃霧昭示著必死無疑,否則考古隊都會闖一闖,探一探。

  眾人湊在一起琢磨了半晌之后,最終還是拿出了一個比較穩(wěn)妥的方案。

  接著工作人員就開始給所有人發(fā)放專業(yè)口罩,甚至還有護目鏡不得不說考古隊的裝備是真的全。

  各種各樣的器具和配件都有,果然不愧是國內(nèi)最受重視的項目,就這配備已經(jīng)超越了一般的探險團隊。

  而陳默在領到了裝備之后,也不搞什么特立獨行,而是非常干脆的穿戴整齊,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

  接著一行人就非常謹慎的進入了霧區(qū)。

  隨著大批人馬跨過分界線。

  原本厚實如屏障一般的霧霾,頓時翻江倒海的劇烈看翻滾起來。

  大片的濃霧如層層海浪一般,猛烈的上下翻滾,原本并不跨過界限的濃霧,也向非籠罩區(qū)擴散了一些。

  在進入之后。

  羅教授等人第一時間就開始對內(nèi)部進行探查。

  入目所見,的確如士兵所匯報的那樣,具有一定的能見度。

  雖然依舊看不太遠,但一兩米的距離還是有的。

  這對于考古隊而言就足夠了,畢竟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不太好,也要求不了太多。

  他們隊伍里人數(shù)眾多,分批分方向角度進行把控的話,也能夠應變突如其來的危機。

  “噗!”

  走在靠近前列的羅教授,雙手使勁撲騰了兩下,而周邊的濃霧也隨著他的雙手揮舞隨之涌動。

  老教授被口罩遮蔽下的臉龐,頓時露出了一個微微的笑容。

  “還好!”

  “這些霧氣還能夠撥散,我們雙手扇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擴大視野,這樣也不至于徹底被遮蔽?!?p>  “在進來之前,我就怕這里的濃霧太粘稠了,揮之不去,那樣才麻煩大了?!?p>  隨著羅教授的這個發(fā)現(xiàn)。

  整個考古隊立馬忙碌了起來。

  但凡能夠騰出一兩只手的人,都在努力的驅(qū)散霧氣。

  這樣不僅僅增加了能見度,同時也是減少自己人體被霧氣包裹的濃度。

  畢竟口罩這玩意兒又不是萬能的,不是什么都能防住的。

  只不過這樣一來。

  原本科學嚴謹?shù)难芯筷犖?,就變成了一群集體趕蒼蠅拍蚊子的捉蟲隊,看起來倒是頗為滑稽。

  由于先前探索者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石碑。

  而且此地未知性太高,危險程度也不低,并不適合分散人手進行探索。

  因此幾位專家學者都達成了一致意見,那就是實行集中戰(zhàn)略,不搞什么分兵之策,所有人集中在一處,先抵達那塊石碑的位置再說。

  等看清石碑上是什么,再做下一步的決定。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