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之銀狐

第二十一章 販賣田產(chǎn)

三國之銀狐 玩蛇怪 3285 2022-08-19 15:10:00

  “阿晨,阿晨?”

  恍惚間,沈晨似乎聽到有人在叫他。

  抬起頭,看到父親沈真。

  “父親?!?p>  沈晨應了聲。

  沈真輕聲道:“族老在叫你?!?p>  沈晨看過去,便看到鄧洪正在向他招招手示意過去。

  “阿晨,宗族商議的事情,你覺得如何?”

  等來到堂下,拱手向諸位族老行禮之后,鄧洪便詢問他。

  沈晨搖搖頭道:“剛才我在想昨日的事情,有些出神,沒有聽到叔祖?zhèn)兊纳套h?!?p>  “呃......”

  鄧洪左右看看,鄧茂鄧昭以及沈氏幾個族老也一臉不悅的表情。

  長輩說話晚輩當耳旁風,在當時是很不禮貌的事情。

  不過沈晨有大功于宗族,眾人也不好說什么。

  鄧昭便說道:“剛才我等商議南下路線,準備走下邳經(jīng)沛國去汝南,從汝南進入南陽境內(nèi)?!?p>  沈晨思索道:“不可,下邳沛國汝南等地這些年來屢遭戰(zhàn)亂,特別是下邳,曹操才剛屠殺不久,瘟疫橫行,恐怕族人南遷路上,遭遇瘟疫,就是舉族之災,必須要走一條安全的路線?!?p>  “哦?”

  鄧茂問道:“哪里能安全呢?廣陵倒是不曾有瘟疫,但笮融這廝為禍地方,已經(jīng)有兩任太守亡于他手,我等路過廣陵,恐遭其害?!?p>  沈晨搖搖頭道:“現(xiàn)在還無法確定,容我思索兩日?,F(xiàn)在族丁需要訓練,族產(chǎn)也需要變賣,還有時間。”

  鄧茂苦澀道:“那曹賊迫得太急,剛才眾人商議,最好這個月月底之前就走?!?p>  “月底之前就走?”

  沈晨十分驚訝,因為今天是五月十五日,舉家搬遷可不是一件小事。即便是普通農(nóng)戶要離開家鄉(xiāng),前往外地,也得把所有的資產(chǎn)處理好,少說十天半月。

  而黃門亭有三百多戶,丁口一千多,再加上還有大量的財產(chǎn)田地要處理,又要訓練族丁護衛(wèi),沒有兩個月的時間更別不夠。

  鄧茂唉嘆道:“鄉(xiāng)親們也是怕了,這徐州已經(jīng)是是非之地,昨天就死了那么多人,再待下去恐怕......”

  “我明白了。”

  沈晨默然地點點頭,他很清楚這種狀況。在屠刀面前,滅族之災,想盡快逃離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那宗族的田地?”

  沈晨又問。

  “準備賤賣了吧,或者干脆就不要了?!?p>  鄧茂答道:“人比地重要?!?p>  沈晨贊賞道:“叔祖確實明事理,不過也不能真的就拋棄掉?!?p>  “你有辦法?”

  “我聽聞糜家乃是徐州巨富,家中資產(chǎn)無數(shù),前些日子在陶使君那見過糜主事,興許能把田地賣給他,有了錢糧,去荊州之后族人才能過活?!?p>  “真的嗎?”

  鄧茂大喜道:“那此事和南遷的線路問題,就交予阿晨了。”

  “晨明白,必不負叔祖所托?!?p>  沈晨應下了。

  嚴格意義上他和糜竺不熟,但這是生意,生意人沒有拒絕的道理。

  接下來幾天,黃門亭鄧沈二族都處于一片忙碌的搬家事中。

  很快,到了五月二十一日,沈晨就前往剡縣別駕從事府邸請求與糜竺相見。

  此時糜竺正在府里宴請劉備和孔融。

  因為明日孔融就要啟程回北海,陶謙最近重病纏身,不能送行,就吩咐由糜竺代勞。

  由于之前是糜竺前往北海請孔融過來相助,所以三人非常熟稔,推杯換盞之間,聽聞沈晨來訪,連忙請進來。

  “子仲公,文舉公,玄德公!”

  進門之后,見劉備和孔融也在,沈晨按照次序一一鞠躬。

  糜竺是主人,要第一個見禮,孔融年齡最大也最德高望重,所以是第二個,劉備就只能第三個,漢代禮儀有非常標準的程序,錯了會讓人覺得失禮。

  三人點頭回應,糜竺說道:“稚子請坐。”

  沈晨坐下。

  劉備笑道:“小先生來得正是時候,明日文舉公就要回北海了,我等正在為他準備送行。”

  沈晨便拱手說道:“那真是巧,小子祝文舉公一切順利?!?p>  孔融感嘆道:“你這稚子聰明伶俐,有我小時候的風范,令人喜愛??上н@次來沒帶什么書,不然必贈你一些,也好益人意智。”

  “文舉公的好意小子心領,但此番宗族要舉家往荊州搬遷,它日若還有機會與公相見,必與公促膝長談?!?p>  沈晨禮貌回應,在漢末這種書籍資料珍貴如黃金的年代,有人想贈書,那是天大的恩情。

  雖然只是孔融口頭上的話,但孔融并不是信口開河的人,這說明他確實有這個想法,因此他也必須予以感謝,這才叫懂禮節(jié)。

  孔融最欣賞他的就是這一點,才八歲行為舉止就跟大人無異,甚至比一般的士族還要關注細節(jié)禮儀,和這種人相處的話本身也會感覺到舒服,令人如沐春風。

  糜竺問道:“稚子還是要離開徐州嗎?莫非是擔憂曹操重來?這一點大可放心,我得知消息,曹操被呂布陰襲,現(xiàn)在恐怕自身難保了?!?p>  沈晨點點頭道:“曹操確實自身難保,但族人遭遇襲擊,死傷不少。這幾日來擔驚受怕,因此打算回南陽祖地棲息?!?p>  “小先生要走嗎?可惜了,現(xiàn)在陶公病重,徐州城內(nèi)憂外患,正需要像小先生這樣的人才來相助?!?p>  劉備嘆息了一聲,他覺得沈晨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現(xiàn)在徐州的情況很不好,沈晨能夠把局勢分析得井井有條,很需要他來幫忙。

  不過沈晨卻自有考慮,笑著說道:“玄德公不要著急,如今我年歲尚小,很多事情都沒有想明白,待我多讀幾年書,增長些歲月,它日我們還會有再見的一天,屆時我再來相助也不晚。”

  “但愿吧?!?p>  劉備不置可否地回了一句,在這樣的亂世當中,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有相見的一天。

  糜竺說道:“不知道稚子此番來訪,是有何事?”

  沈晨答道:“宗族田產(chǎn)想要變賣,我得知糜主事是徐州巨富,不知道對黃門亭上萬畝田地是否有興趣?”

  “哦?”

  糜竺果然來了興趣,問道:“這些田地有多少下田,中田,上田呀?”

  沈晨說道:“下田九千三百二十六畝,中田六千九百五十九畝,上田三千四百七十七畝,這些田地宗族皆已經(jīng)統(tǒng)計好了,一共是一萬八千七百六十二畝?!?p>  漢朝的田地面積其實要比后世一畝田的面積要小很多,大概要少三分之一,一畝相當于現(xiàn)代的0.69畝。

  而且當時粟麥產(chǎn)量不高,黃河流域的河南河北地區(qū)都是種夏粟冬麥兩季糧食,一畝田春夏之際種粟米,秋冬季節(jié)種小麥,每畝每熟產(chǎn)量在兩到三石,一年兩熟差不多是四到六石。

  一個成年人每個月要大概消耗約兩到三石糧食,一戶五口之家,即便按照最低口糧兩石來算,一個月也要消耗十石,一年就要消耗一百二十石。

  那么溫飽的最低標準就是這戶五口之家需要耕種二十多畝田地,每年收一百二十石糧食,才能保證吃飯的問題。

  但那只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稅收、天災、減產(chǎn)、戰(zhàn)亂、生活開銷、油鹽醬醋等等,都會給溫飽與經(jīng)濟增加負擔。因此實際上一戶五口之家要耕種的田地遠比想象中的要多,一般是每人差不多要耕十畝才能勉強過活。

  沈晨家算是富農(nóng)家庭,父母加上大哥大嫂和自己剛好五口之家,名下田地有三百多畝,這才是富農(nóng)。而普通人家則大概只有五六十畝田土,遇到天災人禍,就只能變賣家產(chǎn)賣身為奴。

  黃門亭鄧沈二氏為主導,總丁口是五百多人,另外還有六百多人是其他姓氏。其中一半都不是自耕農(nóng),而是租用鄧沈二氏田地的田奴、徒附,以此艱難求生。

  所以按照標準來計算的話,黃門亭大概一千一百多人口,田地應該是一萬一千多畝。只是鄧沈二氏在兼并土地,田土便多了起來。

  雖然沈晨知道兼并土地是導致王朝滅亡的原因,但他也沒有辦法阻止。

  自己的宗族就是小地主階級,既得利益者,他不可能去喊口號打倒地主,分貧農(nóng)田地,那樣的話他不僅會沒朋友,還會沒家人。

  不過總體來說,黃門亭的田土資源還是趨于良性。田奴徒附只占到了少數(shù),大部分都是自耕農(nóng),不用下地干活的小地主階級也只有鄧沈二氏的族老才算,田產(chǎn)分配還算是均勻。

  聽到他們擁有的田地接近兩萬畝,糜竺眼中頓時露出市儈的光。

  地主階級之所以是地主階級,就是對田地擁有難以想象的貪婪和執(zhí)著,糜家雖然是徐州巨富,但誰會嫌棄自己的財富更多呢?

  最重要的是黃門亭離剡縣并不遠,只有四十多里地,如果被糜竺拿下,這些土地就在他的掌控范圍之內(nèi),至于耕作的農(nóng)奴也不用擔心,這年頭,多的是流離失所的流民。

  只是糜竺是商人,低買高賣是他的本性,因此并沒有急于表態(tài),而是佯裝為難,遲疑說道:“這個......這個......”

  “主事莫非有難處?”

  沈晨當然看出來他想壓價,但不得不承認,糜竺確實挑了個好時候,所以也只能捏著鼻子等還價。

  糜竺說道:“如今徐州破敗不堪,到處都是無主之田,我也不需要那么多田地呀。”

  沈晨就說道:“無主之田多在被曹操屠戮過后的彭城和下邳,剡城周邊可再也沒有像黃門亭這樣的好地了,主事還是得考慮考慮?!?p>  “這倒也是?!?p>  糜竺摸著下頜山羊須說道:“不過今日我正在宴請文舉公和玄德公,不宜談論商事,且再過幾日,我親自前往黃門亭看看田土,再做商議如何?”

  “自然如此。”

  沈晨點點頭表示理解。一來人家今日確實有事,二來買賣貨物總歸要看看貨,最后才能談價錢。

  所以今天只是談一談這個事情,真到買賣的時候,還得再等幾日才正常。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