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厚照大明

第六十六章 意欲何為

厚照大明 晚造 3041 2022-10-27 11:00:00

  聽得戴珊終于開口,王珣心中一喜,滿懷期待地望著他:“總憲,下官就聽你吩咐……”

  坐于王珣旁邊的史琳也是這副模樣,同時望向戴珊。

  戴珊輕嘆一聲:“德潤,此地非都察院,你就莫要再稱下官了。你今晚與元瑞登門而來,老夫知你二人之焦慮……”

  德潤是王珣的字,而元瑞則是史琳的字。

  三人的年紀其實約略相仿,戴珊是正統(tǒng)二年生人,只比史琳年長一歲,而王珣則生于正統(tǒng)五年。

  但戴珊作為都察院的最高長官,包括王珣在內(nèi)的都察院其他職官,在其面前自稱“下官”那是最正常不過的。

  “下官謹聽總憲教誨?!蓖醌懧牭猛坏卣玖似饋?,朝著戴珊躬身作了個揖。

  “哎,德潤,你又何須如此,快坐下來……”戴珊見王珣未改口之余更站起來,無奈地搖了搖頭,伸出右手往下虛按了數(shù)按。

  隨著王珣的重新就座,戴珊緩緩道:“德潤,寧夏乃邊地要鎮(zhèn),深受寇賊侵擾。你既巡撫一方,理應(yīng)詢察利病,撫治軍民,糾舉奸邪。這些職責(zé)所在,難道你全忘了?”

  “下官不敢忘。”王珣應(yīng)道。

  戴珊臉色一凝,盯著他片刻,才道:“既然你不敢忘。那你為何罔顧天恩,竟然與他們沆瀣一氣?難不成,你有甚么為難之處,或者為他們所挾持?”

  直到此刻,戴珊依然不敢相信眼前這王珣與寧夏總兵郭鍧等人一道,做出欺君罔上之舉。

  王珣瞬間陷入沉默。

  戴珊微搖了搖頭:“為何會如此?你好好思量吧。”

  話音剛落,他已望向坐于王珣旁邊的史琳,輕嘆了聲:“元瑞,你就更讓老夫糊涂了啊。你我二人深受圣恩,老夫忝為左都御史,你為右都御史。難道位還不高,權(quán)還不重嗎?”

  右都御史亦是正二品,乃都察院第二人,僅列于戴珊之后,可謂位高權(quán)重。要不然,弘治皇帝也不會派遣史琳去提督征虜軍的軍務(wù)。

  史琳聽得苦笑起來,嘴角動了動,沒有發(fā)出一絲聲音來。

  “開春時,皇上敕令調(diào)集官軍籌組征虜大軍,又令保國公朱暉掛總兵官印,而元瑞你則提督征虜軍之軍務(wù)。滿朝文武百官,惟望征虜軍此番出征,能將虜賊之患一一掃清。

  但征虜軍出征西北至今已歷半載,卻毫無寸功可言。元瑞,你身為當(dāng)局者,應(yīng)知因由所在吧?”

  史琳、王珣聽著戴珊的言語,臉色卻愈加凝重。

  戴珊先望了望王珣,又看了看史琳,輕嘆道:“德潤、元瑞,如今你二人均要老夫拿主意?其實,老夫又有何主意可拿?”

  王珣和史琳神色均是一暗。

  “我等食君之祿,深受圣恩,自應(yīng)當(dāng)擔(dān)君之憂?!贝魃狠p吁一口氣。

  須臾,他繼續(xù)道:“爾二人,若真要老夫拿主意。那老夫惟望你二人,速速上呈陳情,莫再拖延,更莫要有半句虛言……”

  王珣和史琳聽得隨即對望了片刻,均看見對方眼中的驚疑。

  戴珊瞥了他們一眼,又道:“元瑞、德潤,皇上在等你們主動陳情……”

  ---

  皇城內(nèi),某處不大的偏房里。

  因僅燃點了數(shù)支燭火,房間內(nèi)顯得有些昏暗。

  這間不大的偏房,雖然只得一桌一椅,卻有四人置身其中。

  側(cè)著身軀坐在椅子上的,是司禮監(jiān)的掌印太監(jiān)蕭敬,此刻他面無表情,緊閉嘴唇。

  離他身后兩步之距,正站著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陳寬。

  隨著燭光的搖動,陳寬投射到墻垣的身影更是一晃一晃的。

  而陳寬的雙眼正打量著蕭敬左側(cè)的地面,那地面之上并排跪伏著兩人,就兩人的衣著來看,亦是宦官。

  跪在地面的兩名宦官前額緊貼著地面,完全望不到其模樣,只見到兩人的身軀在微微顫抖著。

  這間不大的偏房內(nèi),此刻,寂靜得掉針可聞。

  過得好一會,跪伏著的其中一名宦官緩緩抬起頭來,朝著蕭敬哀求道:“蕭爺,你就大發(fā)慈悲,救救小的吧……”

  在燭光的映射下,他的面容清晰可見,卻是那位征虜軍的督軍太監(jiān)苗逵。

  蕭敬聽得依然一言不發(fā),目光只投向面前的桌面,似乎在打量著那晃動的燭光。

  聽到苗逵的哀求之言,緊挨著他的另一名宦官也抬起頭來,沖著蕭敬也哀求起來:“蕭爺,往日你最照顧小的,這回你更不能不管啊……”

  此人正是鎮(zhèn)守寧夏的太監(jiān)張僴。

  蕭敬仍然沒有回應(yīng),苗逵和張僴互望一眼,不敢繼續(xù)出言哀求,只好再次低起頭伏于地上。

  偏房內(nèi)很快又沉寂起來。

  ---

  翌日,辰時。

  禁宮的奉天門前,僅奏“八事”的例行早朝,已經(jīng)來到了尾聲。

  只見鴻臚寺卿張俊站于丹墀之下,躬身朝著御座上的弘治皇帝,雙手展開一份文書,高聲道:“臣禮部右侍郎兼鴻臚寺卿張俊謹奏:

  今日早朝奏對時,班列之中并無禮節(jié)失當(dāng)之臣……”

  按以往,若早朝無人失儀,等張俊躬身行禮退去后,那站于丹墀旁的一名鴻臚寺官將會高聲道:“奏事畢,退朝……”

  接著再次鳴鞭,待弘治皇帝移駕,站于御道兩側(cè)的文臣武官亦將退去,回到各部司當(dāng)值。

  但張俊并沒有要躬身行禮退去的意思,繼續(xù)道:“然朝參不到者一百余人,計有西寧侯宋愷……”

  坐于御座的弘治皇帝卻波瀾不驚,只靜靜地聽著,仿似這份名單的出現(xiàn)不足為奇。

  “……伏乞圣裁,謹具奏聞。”

  足足過了一刻鐘,張俊才將這份長長的名單讀完,仍躬著身等待弘治皇帝下達旨意。

  弘治皇帝目光掃視了群臣片刻,突然冷哼一聲,沉聲問道:“百余人朝參不至?朕若沒記錯,這西寧侯宋愷應(yīng)是屢犯了吧?張卿家,可是如此?”

  “回稟皇上,重陽之早朝,朝參不到者計有二百余人,西寧侯亦在其中之列?!睆埧?yīng)道。

  “相隔不過數(shù)日,朝參再次不至,他宋愷意欲何為?可有將朕放于眼內(nèi)?可有將祖宗之法記在心中?”

  弘治皇帝的語氣雖然平淡,不過卻已直呼宋愷之名。

  文武百官聽得頓時心思如潮涌。

  站于武官班前列的英國公張懋和泰寧侯陳璇,更暗叫一聲不好,他們清楚知道,這西寧侯宋愷是有意不朝參的。

  昨晚,西寧侯宋愷為讓保國公朱暉、郭鍧等人相信弘治皇帝仍如以往般寬宥,甘愿“以身犯險”,再次朝參不到,還篤定弘治皇帝不會作任何懲治。

  但此刻弘治皇帝的話語,那有絲毫的寬宥之意?不懲治?估計更不可能了。

  只聽得弘治皇帝再道:“朝參不至之人,他們在做甚么?他們的俸祿是誰給的?”

  文臣武官們那敢出聲回應(yīng),均肅穆而立。

  等了片刻,弘治皇帝望向仍躬著身軀的張?。骸皬埱浼摇?p>  張俊馬上應(yīng)道:“臣在?!?p>  “退朝后,速速核查無故朝參不至的臣子,有多少人如宋愷這般再犯。”

  “皇上,這朝參不至之次數(shù),是以月算,還是按歲算?”張俊問道。

  “按歲……”

  “臣領(lǐng)旨?!?p>  “傳朕旨意,今日朝參,無故不至之臣子,初犯的罰祿三個月,再犯的罰祿半年,三犯的罰祿一年。朕倒要看一看,他們的俸祿是否太多了……”

  弘治皇帝沒與任何大臣商量,直接道出如何懲治,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群臣聽得均倒吸一口冷氣,罰祿一二個月也就罷了,但如真有倒霉鬼三次不朝參的話,罰祿一年?那怎么過活?

  “此外,朝參不至的,須二日內(nèi)上呈罪己疏,若有延遲或不交者,罰祿加倍?!焙胫位实劾^續(xù)冷冷地說道。

  上呈罪己疏?加倍罰祿?群臣更是愕然。

  數(shù)日前,對朝參不至的臣子,弘治皇帝明明還是寬宥的,為何今日突然就懲治,而且懲治還如此之重?

  群臣雖然摸不著頭腦,卻又那里敢提出半句異議。

  他們自然不知道,弘治皇帝出現(xiàn)這般變化,與數(shù)日前收到朱厚照發(fā)來的密奏有關(guān)。

  何為密奏?是通過錦衣衛(wèi)直接送達弘治皇帝手中的奏疏,無須經(jīng)過通政使司。

  在這份密奏之中,朱厚照著重提到沿途所見所聞,特別是一些受災(zāi)府州縣的生民,過得苦不堪言。不少父母官,根本不將治下的生民當(dāng)一回事。

  這與平時接獲的消息完全不一樣,弘治皇帝當(dāng)然惱怒不已,惱的卻是那些官員。

  問題出在哪?自是那些外派地方的臣子欺上瞞下。

  朱厚照還建言,要弘治皇帝切莫對文武百官過于寬懷,要不然,這些臣子們只會得寸進尺。

  他更以征虜軍及邊鎮(zhèn)為例,之前正是因弘治皇帝過于寬容,對犯錯的將官僅申飭而沒加以懲處。

  雖然花費了大量糧餉,征調(diào)眾多的官軍去“討伐”,但是寇賊愈加猖獗,簡直視大明邊軍于無物,苦的卻是邊民,毫無寧日可言。

  初看到朱厚照這番不成體統(tǒng)的建言時,弘治皇帝心中瞬間涌起揍他一頓的沖動。汝身為人子,竟教汝父如何做事?

  但今日朝參不至之臣子,再達百余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