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貴為國都,是當下大漢人口最多,最為繁華的地方,卻也是人心最為詭譎之處,爾虞我詐、明爭暗斗時時刻刻都在發(fā)生,實在不利于為將來籌謀。
是的,蔡瑜居雒陽七載,就在近日,終于下定決心主動參與到這場漢末逐鹿中去。
這并非是一個容易做出的決定,蔡瑜前世不是什么政商領(lǐng)袖人物,沒有睥睨眾生的豪氣和野心。但反復考量之后,似乎這又是唯一的選擇。
歸根結(jié)底,將逢亂世!
遠避江湖偏安一隅?
不存在的,之后數(shù)十年,天下何處不被烽火波及?
選擇一方豪雄追隨?
君不見曹、劉、孫三家內(nèi)部傾軋不絕,一旦失勢便是株連三族,樹欲靜風未必止,何況等他們成勢要在董卓之后,太久了,不足以庇護蔡邕免受董卓強行征辟,避免被王允所殺的結(jié)局。
“于亂世之中,想要保全自身和家人,唯有依靠自己,命運把握在自己手中才最可靠!”蔡瑜緊握雙拳,目光堅定。
兩月之后,雒陽城外,蔡邕牽著蔡琰,身形消瘦,面色蕭索,身旁叔父蔡質(zhì)更是形容枯敗,站立不穩(wěn),蔡瑜和蔡琬分立在兩側(cè)攙扶著他,蔡全于身后侍立。
蔡質(zhì)是蔡邕的叔父,于雒陽任衛(wèi)尉,蔡瑜應稱呼為叔公,其與蔡邕叔侄間感情非常深厚,當年蔡邕父母早逝,身為大齡待業(yè)青年的時候,全靠蔡質(zhì)照應,二人情同父子。
此次蔡質(zhì)和蔡邕一同入獄,倒不是被牽連,只能說倆人各自得罪了一撥小人,被合力借機一并構(gòu)陷。
他們幾人身旁立著一伍甲士,原來,今日蔡邕、蔡質(zhì)自雒陽獄中放出,將被流放至朔方郡,這伍甲士是負責押送他們的。
放到后世,如果說還有流放這種刑罰,恐怕不少人還真想嘗試一下,畢竟換個說法,這不就是“徒步旅行”嗎?
但在漢代,人口流動不頻繁,時人鄉(xiāng)情極重,家族、財產(chǎn)(土地)都在故土,流放恰恰是要人離開故土、遠離家族而遷至偏遠地區(qū),本就是對被流放之人在生活、情感上的一種打擊,更不用說以當時的交通條件,一路上身體的負擔不小,萬一再生了病,醫(yī)療條件差不說,帶病也得趕路,否則萬一失期不至,押送的士卒也要被論罪,就這樣,不少人未能行至流放地便死在了路上,這也是為何“流放”在漢代是僅次于“論死”的重罰。
“流刑”分多種,有流放一人、流放全家、流放全族,依次從輕到重,說起來,這次蔡邕叔侄被處的流放是此種刑罰中最輕的——僅流放本人,按常理旁人是不能隨行的,可蔡瑜、蔡琬、蔡琰姐弟三人擔憂蔡邕、蔡質(zhì)一路無人照顧,執(zhí)意跟隨,漢朝以孝治天下,以春秋決獄,說白了,就是看行為動機是否符合“忠”、“孝”價值導向,廷尉看二人一片孝心上佳,自無不可,又念姐弟三人年幼,特許攜仆人蔡全同行。
此刻蔡邕叔侄盡管狀態(tài)不佳,也要強打精神,因為得知蔡氏叔侄今日啟程,特來送行的足有百多人,有些是故友,有些是同僚,還有些人素不相識,為蔡邕被構(gòu)陷之事深感不平,出于義憤,特來相送。
蔡瑜在其中找到了幾個熟面孔,最熟的面孔是曹操曹孟德。
蔡瑜認識曹操不奇怪,曹操幾年前“舉孝廉”來到雒陽,年紀輕輕就做了“郎”,后來又搞出了棒殺蹇碩之叔一事,攪動風雨,聲名鵲起。
曹操本人才學不俗,到雒陽后聽聞蔡邕才名,便常登門拜訪,有時談經(jīng)論玄,有時交流文學音樂,頗為投緣。一來二去,盡管二人年齡相差二十三歲,竟結(jié)成了忘年之交,今日蔡邕徙行,曹操前來相送實屬正常。
蔡瑜現(xiàn)在對曹操已沒有了初見時的仰視之感,畢竟見過太多次了,打個未必恰當?shù)谋确?,不管多么英俊的男神、多么美麗的女神,真過上幾年朝夕相處的日子,也只是摳腳大漢和黃臉婆罷了。
但不得不承認,曹操的個人魅力著實了得,為人豁達不羈,心思細膩,文學造詣非凡,出身顯赫全無傲氣,讓人不知不覺便對他心生好感,這一點他和袁紹顯然不同。
偶爾也會和曹操一同前來蔡府拜訪的袁紹,簡直將袁家高門的貴氣寫在了臉上,任誰見了,就算不識,也得由衷的稱呼一聲“貴公子”。
曹操雖與蔡邕相交莫逆,是蔡府的???,卻不會拿一個黃口稚童太當回事,只知他每次拜訪蔡邕,蔡瑜都陪坐在旁,并對他投以關(guān)注,還以為是蔡邕之子敬服或親近自己,頗為自得,渾不知此稚童是在光明正大的對他進行觀察,腦子里圍繞著他轉(zhuǎn)了不知多少圈了,如今更是被當做未來的對手看待,說來也是無辜。
言歸雒陽西門處,蔡邕叔侄與前來送行的眾人一一敘別,話畢,又拜謝眾人相送之誼,便跟隨甲士出城而去。
“雒陽,今日暫且別過,將來自有重見之日!”城門外,蔡瑜回首望向高大雄偉的雒陽城門,心中默默道。
東漢末年世道渾濁,朝廷昏聵,但公道自在人心,尤其對雒陽城內(nèi)的人來說,朝內(nèi)大臣為官、為人如何,皇帝未必清楚,他們卻看得分明,押送蔡氏叔侄的這一伍甲士也不例外,不僅未因蔡邕、蔡質(zhì)是有罪之身便輕視冒犯,反而尊稱蔡邕為蔡公,因蔡質(zhì)曾擔任尚書,尊稱其為為蔡尚書。
蔡瑜有意與這伍軍士結(jié)交,一來是為途中能行些方便,二來也是為請教行伍之事。
此時,因“幼子主動請愿隨父流放,不辭辛勞侍奉于左右”的孝行,蔡瑜也有了些“純孝”名聲,為人稱頌,蔡氏又是書香名門,是當世上流社會的人,在這伍軍士看來,蔡瑜主動示好,言語又有禮節(jié),屬于是“折節(jié)下交”,當然不會拒絕,因此兩方相處頗為融洽。
從雒陽到朔方,足有兩千里路程,按朝廷詔令,蔡邕等人應在五十日內(nèi)抵達朔方郡五原縣,需日行四十里方可。
但蔡質(zhì)年過六旬,又在雒陽獄內(nèi)被折騰的不輕,就算有蔡全時時背負,又有蔡瑜、蔡琬多加攙扶,幾位甲士也時常相助,行走兩日才走過孟津,不過區(qū)區(qū)五六十里路,即便如此,已然累的腿腳腫脹,渾身疼痛不止,按這種走法,流放路上只怕又要多一具枯骨了。
押送的甲士未有怨言,這日晚上,眾人在黃河南岸尋了處漁家歇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