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原的態(tài)度沒有明確,皇甫嵩的軍隊又不見人影。劉辯這個頭是真的疼。
只能反復叮囑麾下眾人,要他們多多派遣斥候,查探洛陽周遭的情況。
“臣李嗣業(yè),給陛下賀喜。”
劉辯見李嗣業(yè)匆匆而來,這一張嘴又是給自己道喜。
“嗣業(yè),可是呂布他反了?”
“陛下真是神人,你說呂布會向投降董卓、刺殺丁原大人,事情的經過可以說是分毫不差。
丁原大人命人告知陛下,他營中發(fā)生的一切變故,另外還說了一句,內容是誓死給陛下效忠?!?p> 劉辯有個疑問,這會是什么促成了丁原的表態(tài)?難道是因為自己對他有活命之恩?可理由好像不是很充分,現在丁原表態(tài)的事情,自己還是不能確定真假,一切還需系統(tǒng)查看了丁原的忠誠度再做判斷。
不過經呂布這么一鬧,董卓和丁原再無結盟的可能了,這可是鐵板釘釘的大好事、大喜事。
“陛下,我請問一句,你是怎么知道呂布貪財忘義、首鼠兩端的?”
李嗣業(yè)腦袋不大,但已經是裝滿了疑問,自家的皇帝真不簡單。
這一問不要緊,可是給劉辯難壞了,他能怎么說?總不能說是自己能掐會算吧?
“嗣業(yè),這董卓與丁原再無結盟的可能,這是一件大事,你可派人通知朱儁將軍等人,要大家一同高興。
另外,你通知的時候,再多說一句,說朕要他們明天入宮,一同慶祝這件喜事。”
“臣明白,臣一定通知到位?!?p> 李嗣業(yè)剛要離開,又想起自己的問題,吞吞吐吐地說道:“陛下,臣的問題?你還沒回答呢?”
這家伙,怎么還沒完沒了呢?
“嗣業(yè),你先做事,等明天宴會的時候,朕再給你解惑?!?p> 李嗣業(yè)見劉辯應承,美滋滋的辦事去了。
自己為啥知道?因為呂布有個外號是三姓家奴,因為自己熟讀三國演義。
這話怎么給李嗣業(yè)解釋呢?不對,有疑問的肯定不止是他一個人,大家可能都想要問,一個久居深宮的皇帝,他為什么會知道并州的事情?
劉辯抓耳撓腮、苦思冥想,這一夜都沒怎么合眼。
“諸位,呂布已經投靠董卓,他們兩人再無可能合作,這可是可喜可賀的大事情。
我們應喝一大碗,祝我們早日可以驅逐董卓,還我洛陽安定?!?p> 周遭的人,他們贊美夸獎的言語不絕于耳,劉辯瞄了一眼,只見李嗣業(yè)正眼巴巴看向自己,是一雙充滿了求知欲的眼睛。
劉辯苦笑一聲,該來的總會來,好在自己思考了一夜,總算有個差不多的謊話了。
“朕想大家都很好奇,朕為什么會知道呂布是個奸詐小人?”
這一圈人先后點頭,李嗣業(yè)、楊繼業(yè)和閔貢,他們的頭點的最歡。
“這個事情,朕要感謝我舅舅,朝廷原本的大將軍何進。”
朱儁等人有些不明白,何進是什么德行,他們很清楚,難道還專程給皇帝說過呂布?
“朕登基初,舅舅他想要徹底鏟除宦官,因而秘密調了董卓、丁原兩人領兵入洛陽。既然是調他們兩人,自然是做過研究,征調董卓是因為他麾下強悍的西涼甲兵,征調丁原則是因為他素有忠義的名聲。
舅舅說,既然已有董卓,我們再調丁原,目的正是要制約董卓。但丁原有一義子呂布,一向是貪財好色、有勇無謀、毫無忠義之心,說朕要提防他可能做不忠不義的事?!?p> 這個瞎話好,死無對證,我說什么便是什么,你們還能找何進對峙嗎?
劉辯不禁為自己的小聰明點贊,這下算是圓過去了,以后說什么做什么,可要三思而行,不能再表現的自己好像可以未卜先知一般,還是低調做人。
“陛下,原是這樣,這何進大將軍可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若不是有他事先叮囑,我們唯恐難以破局?!?p> 閔貢信了,大多數人都信了,但荀彧和荀攸只是相視一笑,沒有言語。
這何進大將軍是什么德行,他們可是再清楚不過了。
“舅舅他確實做了一件大好事,雖然這禍是他招惹的,但終是無心之失。
朕與諸位,一同敬大將軍何進一杯酒,希望他可以安息?!?p> 劉辯裝模作樣,右手端起酒杯,向老天示意,眾人有樣學樣,一飲而盡。
“陛下,丁原既然再無可能投靠董卓,又說要給陛下效忠。
我們自然是要繼續(xù)安撫,陛下應再派一重臣前往丁營,給他送些金銀財寶,這樣的話,他與朝廷共進退的可能又多了一些,我們的勝算更大。”
“文若,你說的好,朕已經命尚書令王允去安排了。
這次準備的禮物有錢十萬、金百斤、銀百斤和一些珠寶飾物,一定可以使丁原見了便心存歡喜?!?p> 若不是大家都知道,現在必須要拉攏丁原,否則,劉辯這么大的手筆,諸臣早都要大罵他是敗家子了。
“文若,以你的看法,董卓有可能主動打丁原嗎?”
劉辯自然是希望這樣,命令斥候每個時辰都要報告,可奇怪的是,董卓遲遲沒有動靜。
“陛下,董卓現在與丁原已經徹底鬧僵,他要還想繼續(xù)駐軍洛陽,不想灰溜溜的離開這里,他自然知道要動作快些,做點什么事情。
我們有堅城洛陽,陛下又是名正言順的天子,他對付我們,勢必會給天下人口筆誅罰。因而,他只能盡快想辦法兼并了丁原軍隊,否則,這時間拖的越久,他便會愈發(fā)被動?!?p> “文若,照你這么說,這幾天必有戰(zhàn)事?”
劉辯難掩興奮之色,恨不得他們立刻交戰(zhàn),自己便可高枕無憂。
“回陛下,我們以三日為期,他們兩人定有戰(zhàn)事。”
荀彧的這個自信,劉辯喜歡,而且他知道,這就是東漢末年頂級謀士的自信,而絕不是什么自負。
“諸位將軍,文若的話,你們都已經聽見了。這三天,我們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全軍充分做好一切準備。
雖然,我們可能無需參與正面的作戰(zhàn),但是,他們一旦開始交戰(zhàn),我們定要確保失敗的人是董卓,絕不能坐視他兼并丁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