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袁本初因于宴上惹了那董仲穎,深知今番若不離此,只怕日后必遭其禍害。
當日,他便起身往北,朝父族所居之處而去。
袁本初本是北方“汝南袁氏”子弟,其高祖袁邵公乃漢宗明帝夫子,遂被稱為“帝師”。
族內(nèi)賜有一方金印,名曰:“先天鬼璽”,乃漢宗光武大帝羽化所持之物,傳聞此印可喚萬千兵魂為其所控,實是為鎮(zhèn)宗寶印。
后其父袁周陽因恒帝崇信魔宗,苦勸無果,便離了那漢宗內(nèi)門,于汝南七島建了個“洚天閣”,為那漢宗七十二分舵之首。
袁本初行了六日,方至那汝南七島地界。
此處為七座島嶼,分別以北斗為列,島上百鳥成行,蜂蝶紛紛,覆有紅霞映照。
湖上三三兩兩小舟,卻皆是繞著島中一亭臺樓閣逆行。
袁本初遂從懷中掏出一物,乃是一片柳葉,其口誦法訣,柳葉無風自起,飄入湖中,遇水便化作一葉方舟。
然其正欲行舟,卻聞湖畔有人高呼:“敢問閣下,此處可是袁公府邸,能否栽吾等一程?”
袁本初尋聲瞧去,卻見岸邊立有三人,乃一小沙彌兩耳垂肩,雙手過膝,身側(cè)站一黑臉和尚及一紅臉道士。
那紅臉道人,袁本初認得,乃解良山天炎道人首徒關(guān)云長是也,遂其忙施禮道:“云長兄,別來無恙!”
云長此刻也是認出了那袁本初,遂拱手道:“原是本初賢弟,久不相見,素聞你拜于何長老門下,此番莫不是奉了師命下山歷練?!?p> 聞言,袁本初長嘆一聲,便把過往種種,如實相告。
云長聽罷,心生憤慨:“豈有此理!賢弟莫急,我即刻傳音家?guī)煟淝皝碇愠嵌\!”
“三弟,莫要著急,此事為兄看來,還得從長計議?!鄙韨?cè)小沙彌突然岔斷兩人道
袁本初心中疑之,遂問此人是誰,云長便將劉玄德及那張翼德引薦于其。
天色漸晚,袁本初遂邀三人,回那“洚天閣”一敘。
“洚天閣”大殿內(nèi),一少年手捧金印把玩,其身側(cè)三、四個弟子皆是神色慌張,滿頭急汗。
“術(shù)弟,莫要貪玩,若是被師尊知曉,我等皆要受罰矣~”
然那少年卻是沖數(shù)人作起鬼臉,遂把手中金印往那高處一拋,眾弟子大駭,眼見那金印即將墮地,卻被一人徒手托住。
眾弟子轉(zhuǎn)眼瞧去,神色頓時轉(zhuǎn)憂為喜:“少主,何時歸家,怎不告知我等?!?p> 袁本初莞爾一笑,遂摸了下那頑皮少年頭,道:“今日方回,術(shù)弟你又在此弄鬼掉猴,不怕父親責罵于你。”
卻見那少年冷哼一聲,甩落其手,道:“毋你管!”,遂轉(zhuǎn)身領(lǐng)著眾弟子朝著內(nèi)屋跑去。
本初苦笑不止,此子乃其胞弟袁術(shù),卻自幼與其不合。
無奈,本初遂邀玄德三人于廳堂落座,卻見內(nèi)屋一紫袍老者,負手而來。
見來人,袁本初急忙上前躬身施禮:“父親大人在上,請受孩兒一拜!”
此人正是那“洚天閣”閣主袁周陽,袁本初遂把漢宗之事,一一告知其父,讓其上山滅討賊,然那袁周陽年事已高,此前閉關(guān)更是損了六脈,無力與那董仲穎一戰(zhàn),無奈長嘆道:“漢宗危矣!”。
其后便即刻修書幾封,又以傳音秘術(shù)將此種種告知其余分舵。
眾分舵聞訊后,遂于次日匯集于此,共商討賊之事。
此番前去討剿董賊,七十二分舵及譴派弟子共計三千余人:
一為:“洚天閣”少主袁本初。
二為:“冀天洞“洞主韓文杰。
三為:“北濟城”首徒鮑信。
四為:“廣陵觀”觀主張孟高。
五為:“扶風林”護法馬壽成。
六為:“華陰宗”門生公孫伯圭,等等.....
“洚天閣”為七十二舵之首,自被立為盟主。
袁本初代父討賊,于次日,筑臺三層,遍列北斗旌旗,其持那方“先天鬼璽”金印,慨然而上,焚香叩拜天地,道:
“漢門不幸,有賊子董仲穎,脅幼帝亂宗門,禍加至尊,虐流弟子。吾等懼宗門淪喪,齊心討賊,必無二志,有渝此者,俾墜其命?;侍旌笸?,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言畢,本初便歃血立誓,眾分舵因其辭氣慷慨,聞?wù)呓允翘殂魴M流,遂于當日起身伐賊!
再看,那李儒領(lǐng)著呂奉仙步入大殿,仲穎見此頓時大喜,欲起身施禮,卻被奉仙所阻。
李儒遂將其來意告之,仲穎聞訊則于殿內(nèi)設(shè)宴并遣弟子喚來王允師徒引薦。
話說那王允與李貂蟬二人本欲是借赴宴之名將那董賊殺之,然方入殿中,就見有三人分相落座于此,乃董仲穎,李儒和一少年劍士。
然那李貂蟬俏目掃過少年之時,卻是全身一顫,心中暗道此子不就是當日那劍冢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