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訴求,既是情緒上的宣泄,也是對楊安的敞開心扉。
雖然只是部分的,甚至只是暫時的。
可對于楊安來說,亦是巨大的收獲。
這一切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之上:信任。
最開始是通過一首詩,讓太子認識到他有才,這是初步的信任。
其次,楊安是以為讓太子不見文武百官,之后自己的一番合理合情的分析,才獲得太子進一步的信任。
可楊安不知道的是,他的這個自以為是、合情合理的分析,太子不以為然,并沒有當成一回事。
就連剛見到高熲時,太子還懊惱楊安壞了他在百官面前擺譜的好事。
事實上,正是當朝首相高熲的力推,楊安才會有這次和太子單獨面談的機會。
可無論如何,楊安覺得自己還是要抓住這次機會。
“太子殿下,沒有人會為您著想?!?p> “您將來是要成為天子的?!?p> “您見過有誰為老天著想?”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身?!?p> 楊安想起了《老子》中的一段話,于是隨口而出用來開導太子,大意是說:
天地之所以長久的原因,是因為它不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長久生存。圣人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常把自己的事情放在最后,但是他的收獲卻總是最大的。這恰恰是因為他遇事無私,所以才成就“大私”。
“沒有誰為老天著想,老天也從來不為自己著想?!?p> “老天會想著他選的皇帝,管理天下是否盡職盡責,天下百姓的日子過得好不好?!?p> “甚至老天有時候會出來微服私訪,如果被他發(fā)現天下百姓的日子過得不好甚至糟糕透了,那就是他選的這個皇帝不合格,要想辦法給換掉?!?p> 楊安感覺自己現在就像是個合格的家長,在給學齡前的孩子講故事,讓孩子從小故事中明白大道理。
太子聽得津津有味。
“老天不為自己著想,當今天子陛下,也很少為自己著想?!?p> “他們想的更多的是老百姓,如何解救黎民百姓于困苦之中?!?p> “太子殿下,也應當效仿當今天子您的父皇,”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p> 楊安順口說出最后一句話后,頓覺不妥。他沒想到自己說順口,一不小心禿嚕嘴了。
果然,楊安看到太子楊勇,正兩眼放光地盯著自己。
“楊安!你果然是大才啊,不但詩作得好,就是隨口一句,也是千古絕句。你的名字,定將流芳千古!”
“太子殿下……”
楊安無語,太子楊勇,并非為自己慷慨激昂的一番說辭而感動,僅僅是因為一句話中的文采而激動。
孺子實難教也。
“太子殿下,您認為皇后對您一向不喜,所以故意為您娶了一個您不喜歡的太子妃?”
見太子得了一句佳句喜不自勝,楊安乘勝追擊,不惜撕開太子的傷口。
“正是如此?!?p> “錯,大錯特錯!”楊安一針見血地指出太子的自以為是。
“太子以為太子妃既不溫柔,也不活潑,毫無生活情趣,”
“可您知道,您的母后對太子妃的看法嗎?”
“母后如何看法?”
“您的母后認為,太子妃嚴肅剛強,端莊大氣,正是皇后的最佳人選?!?p> “太子妃是您的母后精心挑選的,用心良苦。太子殿下卻誤會您的母親,辜負了她的一片心意。”
“您的父皇,盡管后宮內有諸多嬪妃,可卻始終潔身自好,究竟何故?”
“那不僅僅是因為陛下和您的母后奉行一夫一妻制。”
“還因為您的父皇,對您的母后又敬又怕,不得不遵守成婚之初立下的忠貞誓言?!?p> “正常男人,哪個不想三妻四妾,偷吃葷腥?”
“可當今陛下,貴為天子,也不得不遠離姬妾,對美女避而遠之?!?p> “太子殿下,您認為陛下僅僅靠潔身自好便能做到的嗎?”
說到這里,楊安不得不壓低了聲音,要是隔墻有耳,被人聽了去,并傳到隋文帝和獨孤皇后的耳朵里,那還得了?
私自妄議當今陛下的私生活,這可是殺頭之罪!
到時候,他不但自身難保,還要連累太子。
幸好現在所在的內殿很大,隔音很好,再加上楊安進來之前早就觀察過周圍環(huán)境,這才敢放肆。
“你的意思,是父皇逼于母后的淫威,不得不如此?”
楊安沒有想到,這樣的話會從太子的嘴里崩出來,看來太子確實對父皇母后都不滿。
“正是如此,太子殿下英明神武,一點就通?!?p> 楊安見太子有所開竅,不吝贊美之詞。
“當今陛下,貴為天子,可在您母后的強勢之下,也不得自由?!?p> “可是反觀太子,疏遠太子妃,反而是云氏為首的幾個美人深得您的歡心?!?p> “太子如此行徑,您認為您的母后還能喜歡您嗎?”
楊安表面上問太子,實際上心中卻在說,獨孤皇后沒有厭惡你已經不錯了,能這么長時間沒有采取行動,已經是奇跡。
太子沉默,臉色重新黯淡下來。
楊安也沒有再說話,留給太子消化思考的時間。
“我現在想知道,晉王楊廣,是如何討得父皇和母后歡心的?”
良久,太子打破沉默。
聽到太子的問話,楊安心中一喜。
一直想提到楊廣,可鑒于此前在后花園太子的表現,楊安還是壓了下來。
太子對楊廣極度反感,楊安擔心逼得太緊,會遭到排斥。沒想到太子自己主動提了出來。
這說明此前的一番話起到了作用,太子已經想到楊廣對自己的威脅。也說明太子并非完全無可救藥。
史料記載,太子近小人,遠忠臣,所以最后落得個被廢黜、被賜死的下場。
太子缺少的,只是一個始終在身邊不斷提醒他監(jiān)督他的忠臣。
而楊安,愿意做這樣的一個忠臣,哪怕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回太子殿下,晉王楊廣的所作所為,與太子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