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很順利?!
眾人表情的變化,全被孔訥收入了眼底。
怎么樣,很意外吧,傻眼了吧?!
讓你們再蹦跶。
廢不廢儒學,我孔家都不在意,怎么,你們還要說什么?
你們還真的就天天把我們孔家當傻子糊弄啊。
太子殿下剛剛都解釋了,他有沒有說要廢黜我孔家,也沒有說一竿子就把儒學全給廢除了。
只是說要把百家加進來,并用,這又沒有觸及到我孔家的底層利益。
還想讓我在前面給你們探路,跟你們一起死諫。
槍打出頭鳥的道理誰都知道,一個個的,算盤打得真響!
孔訥說完,就什么話也不說了,再一拜之后,徑直重新回到自己原來的位置,低頭微閉雙眼,無視周圍各種各樣復雜的打量目光。
他是悠然自在了,可滿朝文武卻是被孔訥的這一操作直接就給整不會了。
這孔家人,到底怎么回事,你儒學獨尊,作為國策千百年了,現(xiàn)在陛下一句百家爭鳴,儒道并用就把儒學生生給降了地位,你孔家竟然一點也不介意?
士大夫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個個瞬間都沒了主意。
剛剛他們的計劃多好,可沒想到第一步就出了差錯。
人,孔家竟然不在意,不在意也就算了,還舉雙手表示贊成。
這還怎么玩?。?p> 孔家人都同意了,他們這些外人還能說什么?
就算是他們這些人現(xiàn)在跳的在歡騰,也沒用,畢竟名不正言不順。
六部領頭人,一個個愣在原地,作為繼丞相制廢除之后的新上任的文官領頭者,他們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化給打蒙了,久久沒有回過神來。
劉仲質還跪在地上,身形都萎靡了幾分。
其他尚書也是一個個開始思考,這孔家到底是什么時候跟皇家搭上線的?
看今天這情況,好像兩者之間的關系還很融洽。
不應該啊,大明開國初期,朱元璋還跟孔家鬧得很不愉快來著,前人衍圣公更是被朱元璋威脅了好幾次,按理說,孔家人應該對朱家沒有什么好印象來著,這其中到底是發(fā)生了什么他們不知道的事情?
下面人到底是怎么做事的,這么重要的消息都沒有探聽到,直接就讓他們今日瞬間落入了下風。
滿朝的呆愣也就只持續(xù)了半刻鐘,呂臨山第一時間跳了出來,不顧身份,直接指著孔訥的鼻子就開始了問罪:
“圣公,你枉為孔家后人,你現(xiàn)在的想法對得起圣人嗎?!”
邊說,呂臨山還很是激動地往孔訥方向跑,要不是前邊還有好幾位官員當著,按這勢頭,這位還說不定真的就撲到孔訥身上了。
要不是朱元璋他們知道這人的私心,光是這痛徹心扉的表情以及微微顫抖的聲音,還真以為這位是先圣的狂熱信徒呢。
滿朝文武,還是武官的反應快。
幾個身手了得的,很快就把發(fā)瘋的呂臨山給攔了下來。
被驚嚇的孔訥臉色一白,整個人往武官方向躲。
“他娘的,這人是瘋了吧,這可是奉天殿,真他娘的!”
邊躲還邊嘴里碎碎念,離得近的耳聰目明的武官們給聽了個清清楚楚。
幾位小將略顯詫異,真沒想到,原來文人急起來,嘴里也不比他們武官干凈到哪里。
“放開我,你們放開我,孔訥,你說話!
你對得起先圣嗎?!”
孔訥怎么敢的?他到底是怎么敢的?!
種種疑問在呂臨山心中徘徊,逐漸地侵襲著他的理智。
呂臨山歇斯底里地叫喊著,整個人看上去現(xiàn)在已經將近瘋癲,雙手不斷地撲騰,就算是被人鉗住,他也不放棄地往孔訥方向撲著。
“我去你...”
下意識地,孔訥就想要一聲媽媽批罵過去,他孔家都還沒說什么呢,那還能輪得到你們這些外人對我這個孔家家族指手畫腳?
可在身前武將的詫異目光下,孔訥才回過神,硬生生地將臟話給咽了回去。
“來人!”
奉天殿不可能就讓文武雙方鬧作一團,很快,回過神的朱標就朝著殿外大喊。
殿外,很快就進來了一行錦衣衛(wèi),在朱標的示意下,很快,就有人將鬧事的呂臨山直接給架了出去。
等鬧劇稍微平息,朱標轉身向著朱元璋行禮:
“父皇,呂太常殿前失儀,請父皇治罪!”
這呂家,真真是膽子大了,一次一次地在殿前大吵大鬧的,真不知道是誰給他的勇氣。
“杖五十,禁足半年,罰俸一年,下去吧!”
朱元璋不耐煩地看著狀若瘋癲的呂臨山,輕輕擺手下令道;
有呂臨山在前的例子,那些文官就算是再怎么激動,也沒有人再喪失理智。
整個殿內,重新陷入了死寂。
孔訥小心地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人除了用目光刮自己一下之外,什么都不能做之后,整理好身上的朝服,先是朝著武將一個微禮,表達感謝之后,這才悠然地回到自己的位置。
這朝會還沒結束,自己可是很遵守禮儀的臣子,自然還要聽聽陛下是不是還有其他事情吩咐。
接下來,就順利多了。
將呂臨山拖出去之后,給殿內臣子們反應時間之后,朱元璋重新恢復笑容,表情和睦地看著殿下的文武百官:
“怎么樣,諸位愛卿,你們覺得太子所提議,可行?還是不可行?”
皇子們這邊不用說,前五個那都是一母同袍,自然那都是擁護自家親哥的,更別說這個建議就是他們幾個和父親一起商量出來的。
除了他們,身后的那些弟弟們完全就是隨波逐流,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表示反對。
朝臣這邊,武將們素來不會參合這種政事,只有在大明真正有戰(zhàn)事的時候,那才是他們武將大展身手的機會。
武將們默不作聲,表示默認。
整殿,只剩下了憤憤然的文官集團。
朱元璋,朱標等人的目光自然也就聚集在了這些文官身上,
良久,雙方對峙了良久,也不知是誰先喊了一聲“附議!”
一人開頭,事情就簡單多了,人家孔家都不建議,他們這些外人還能說什么?
自然是一聲聲的“臣附議!”